音乐大师课经典的歌:想象西方彩虹[创作谈]……朱晓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9:05:28

想象西方彩虹[创作谈]

朱晓琳

 

    2008年夏天,我回到母校——法国里昂第二大学,遇上一群中国留学生,他们高中刚毕业,还在学法语,尚未正式进入法国大学。有个女孩问我:“阿姨,您是老留学生,知道里昂哪有‘LV’旗舰店和巴黎‘红磨坊’那样的夜总会?”女孩很年轻,我当留学生时她大概还没出生吧。我告诉女孩:“虽然曾在法国留学工作多年,但那些奢侈品牌在我头脑中依然是空白。我读书时为了节省车费,经常来回步行十几公里去给法国学生当家教。”一个男孩插嘴道:“阿姨,听说你们那时的留学生下了课就去餐馆打工,脑袋进水了吧!换了我肯定不干,我在中国家里都不用刷盘子啊。”男孩说的是真话,他也许无法相信,我认识一位二十多年前靠洗盘子完成学业的中国留学生,现在已是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我无意评判两代留学生群体的优劣高下,我努力走进这群男孩女孩的心灵,是希望为我的写作开拓新主题。

    二十多年来,我到过大半个地球几十个国家,逐渐习惯用眼睛去认识西方世界而绝非依靠想象。因此,近年来常有打算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父母请我当参谋,也许是我的建议比那些以营利性的留学中介公司可信度高吧。

    应该肯定大多数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父母目光长远,人才投资的回报无法以金钱来衡量,这也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教育的集体意识体现。然而,有不少孩子因为在高考中落榜,为挽回家庭脸面而被父母送到国外留学,其实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国外陌生的求学与生活环境,就像小说中的米拉拉和健健,不得不以挥霍金钱带来的快感填补心灵空洞。

    有一个普通家庭,孩子读书成绩平平,高考失利后天天以泪洗面,很羡慕那些家境殷实的同伴走出国门求学。于是爱孩子的父母决定倾家荡产放手一博,颇有些输光全部本钱也在所不惜的赌徒心态。那位头发花白的母亲甚至向我打听能否出国打工去为孩子挣学费,当保姆扫垃圾也无所谓,只要能满足孩子的愿望。我当时听了心里发酸,很想告诉那位母亲西方金钱世界的残酷,她柔弱和不再年轻的肩膀无法永远承担孩子想要的一切,但我实在不忍心去抑制一位母亲爱意的喷发。

    当今不少西方人喜欢想象中国,把被他们自己扭曲的图像当成中国现实;而一些中国人出国后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很大程度上也与之前把西方社会想象得过于美好有关。其实西方的彩虹同样虚幻,这便是我写《诺曼底彩虹》的心得。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的写作主题基本上可概括为“中国人在外国的故事”和“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这与我之前的国外生活经历和回国后实际工作生活范围有关。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的学生均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文化背景不同,肤色语言各异。他们用异族人崭新的目光打量古老的中国,经常与我交流生活感受,告诉我他们在中国的有趣故事,为我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素材;而大学教师每年三个月的寒暑假,又是我出国旅行休假,不断积累国外创作素材的好机会,因而十多年来,我始终未有过写作资源枯竭的担忧。

    我怀着感恩之心接受了生活的慷慨馈赠,理当以勤奋写作来回报,并不断将新作品奉献给亲爱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