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旅游购物限制:顶级文物专家为何成了骗子帮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09:43

顶级文物专家为何成了骗子帮凶?

  汉代的皇室贵族们大概不会预料到,他们死后用来包裹尸身的丧葬殓服“金缕玉衣”除了招来大量盗墓贼外,还会引得五位国内顶尖古董鉴定专家为某商人自制的假金缕玉衣背书,骗取银行巨额贷款。   9月6日,《京华时报》头版一篇《专家隔玻璃估价,假玉衣竟值24亿》的报道引爆了民众对文物专家的质疑,同时又将三年前被捕入狱、早已被人遗忘的“中国超级富豪”谢根荣再次放大到人们面前。商人造假并不鲜见,然而顶级文物专家为何也成了骗子帮凶?

钱学交易,无处不在

要让“文物”值钱,得找专家“鉴宝”
  事情的基本经过是这样的: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柏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谢根荣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个亿的天价评估。建行两位行长由此轻信了骗子的经济实力,发现被骗贷6个多亿后不但未报案,还继续为其违规提供资金4个多亿,导致银行最终损失5.4亿多元。“金缕玉衣”可是无价之宝,世所罕见,但聪明的老板能请人制一件来,然后借助专家的评估结果唬倒一片。这个叫谢根荣的京城老板,曾是华尔森集团的总裁,在“中国富人榜”中一度名列第163名。但他拥有的钱不是自己的,而是银行的,准确地说是从银行忽悠来的。
  追根究底,把骗子、银行撮合在一起的是那几位鉴宝专家,假如没有他们为假“金缕玉衣”开出天价评估,银行就可能不会被忽悠,这起骗贷事件也就不会发生。当然,那些文物专家们或许并未想到,一个草率鉴定居然会牵扯到“骗贷”数亿元的巨额贷款诈骗案。但硬要说这些专家鉴定时“看走了眼”,那只是自欺欺人罢了,学术界的“钱学交易”早已无处不在。
金钱让学术专家成为挨板砖的“砖家”
  媒体报道称,上述5位专家在接到邀请之后也就是围着玻璃罩转一圈,连罩子都没打开呢,就鉴定成了价值24亿元的“宝贝”,事后“鲸吞”了几十万元评估费。实际上这件事行内人一眼就知道,纯属友情鉴定、金钱鉴定的一种。古董行花样多、水深,这是其中一例。比如买到假货又不甘心,找个专家鉴定一下,假货也就堂而皇之烫了金,成为了真宝贝。据说某电视鉴宝栏目中,还有人把自己手里的东西换个人拿上去鉴定,然后给出一个天高地远的估价,从而哄抬市场价格。而各类专家当中,故宫的专家属于价位最高的那种,除了迷信“故宫”两字之外,重要的就是这帮人见多识广,按说不会走眼的缘故。
  其实,铜臭味早已弥漫学术圈,鉴宝专家只是“钱学交易”的冰山一角而已。一些地方出现重大事故之后,总能听到个别专家极尽能事辟谣称事故原因为“天灾”;一些毫无实质性成果的项目总能申请到科研经费;连不少学术期刊在很大程度上沦为金钱的奴隶,只要交钱,不管论文质量,不问论文出处,统统照发。专家属于社会精英群体,某种意义上是社会风气和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专家“一心向钱看”,会成为败坏社会风气的“砖家”。这不仅是学术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鉴定造假根源:无法可依

文物鉴定技术含量高,需法律规范
  文物鉴定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涉及考古、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学科,文理汇通,博大精深。照常理来说,要求如此之高的专业工作,从事的人应当寥若星辰。然而,中国传统的文物艺术品鉴定靠的是专家学者们的学识、眼光和经验,这种鉴定方式至今还是主流,而更加客观的鉴定方法——比如碳14测年法、成分分析法和热释光测年法等——却很难推广开来。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各类收藏品鉴定机构有数百家,鉴定师、“专家”更是满天飞。
  在欧洲,一个文物鉴定师如果胆敢在鉴定造假这个问题上来点猫腻,被发现的代价至少是丢掉饭碗加巨额罚款,严重的甚至要进班房,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红线,任何人都不可轻易去碰。 然而翻看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在第七章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众多行为中,并未提到制造、买卖假文物是违法行为。制售环节尚无法可依,鉴定文物的真假,就更是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
文物鉴定市场秩序不如菜市场
  文物鉴定市场也没有单独的主管部门,而是涉及工商、文物局、消协等多个部门,九龙治水的直接结果,就是没有颁发专业鉴定资格证明的部门。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规范文物鉴定市场的法律法规,这使得文物鉴定的造假者有恃无恐,即使相关部门发现了鉴定造假行为也苦于没有法律依据,很难对其进行处罚。 于是,在这样连菜市场秩序都不如的市场环境里,谁喊得调门高,谁忽悠的狠,谁的门前就车水马龙。文物市场,岂有不乱之理?利欲熏心的专家、鉴定师,岂有放过发财机会的道理?

骗贷动摇的是行业公信力

泰斗级专家断送行业公信力
  与文物鉴定市场的无序相对比的则是,国内文物造假的高度专业化和组织化。此前就曾有媒体报道称,假文物诈骗的参与者更多是文物行业中人,他们懂行,很容易取得外行人信任。以骗贷版“金缕玉衣”为例,参与鉴定评估的专家大都已是耄耋老人了,甚至还有原故宫副院长杨伯达,这样的泰斗级人物也如此不堪,那么,断送的恐怕不只是个人声誉,而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一个文化行业,本该遵从文化操守及职业底线,就算要从商业利益上考量,也应该服从起码的商业伦理,不造假、不混淆真假,这是起码的底线要求。作为文物鉴定业内人士,尤其是权威专业人士更不能为了多收个三两斗,就违背文物鉴定的科学原则和职业精神,对这个行业的公信力损害将是致命的。
当鉴定者成为造假者
  这几乎是一个隐喻。当一个社会最该有公信力、美誉度的群体都成了这样的时候,真是让人无颜以对了。最该有美誉度的公益机构几乎成了藏污纳垢“圣地”,而最该被相信的顶级专家学者失去了公信力,裁判者、鉴定者成了造假者,这就没有了公正可言。现在很多社会事件中,会发现这种原本应该作为维护正常标准的机构与人,恰恰是造成灾难的人。
  金缕玉衣无论如何华丽也是尸衣。“专家”头衔无论如何耀眼,只要丧失了学术良心和职业道德底线,早晚也会变成他们的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