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磁力搜索:破除“唯官是贵”难在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21:00
破除“唯官是贵”难在哪
2008年09月28日 08:05:1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官本位不除,“唯官是贵”难破。要打破“唯官是贵”的现状,就需要革除官本位,一切不能以权力为主导,同时削弱权力的附加值,让权力回归平凡,不那么具有诱惑力。否则,如果习惯于以行政级别评判、评定专业技术人员,把握不好就会弄巧成拙。
深圳已被国家公务员局批复同意开展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试点。这',1)">
次改革将按职位性质把全市公务员职位分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大职类。这样,公务员的晋升渠道除了科长、处长等行政级别外,还有专业技术级别的提高,相应的待遇也随技术级别的提高而改变,这就打破以往“唯官是贵”的单一职业发展模式。
诚然,现行的公务员治理体系只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个系列,是按级别治理,而不是按类别、按职位治理。实行职业分类后,专业技术级别的提高,相应的待遇也随技术级别的提高而改变。同时,在这种体系内,一个文员就有可能升迁至处长、甚至是局长。由此而言,职位分类有利于打破“唯官是贵”。
但是,如果不革除官本位的浓厚氛围,职位分类制反而会强化官本位思潮。根据职位分类制,随着技术级别的提高,技术人员不仅在待遇上会有所提升,在公务员晋升渠道上也有提高的可能。换言之,专业技术人员不再“边缘化”,也能博得一官半职。表面看,这是打破“唯官是贵”,即官员的晋升来源不再是权力序列中的各级公务员。实际上,这就陷入了另一种悖论,即评价专业技术人员仍然“唯官是举”,“唯官是贵”,只有给专业技术人员辅以必要的官阶,才能显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肯定和重视。
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报道,今年年初,某省奖励三名有贡献突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具体是如何奖励的呢?报道称,奖励的内容包括住房、配备秘书和重点实验室等等,有个细节是,住房前面有个定语“省级领导”,即省级领导住房。由是观之,住房也是分等级的。有省级领导住房就有市级领导住房、县级领导住房吧?应该说,重视和奖励院士并无不可,但为何刻意注明省级领导呢?不管这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隐约暴露出了官本位意识的倾向。
据说,许多行当都评职称,比如相声演员中,一级演员是正高,相当于正教授,二级演员是副高,相当于副教授,以此类推。相映成趣的是,在一些高校,早就盛行教授与行政级别挂钩了。早在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就说:“现在什么都和行政级别挂起来。比如说,非要给教授定个处级待遇,这其实很荒唐。”其实,教授享受处级待遇,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并且教授要按行政级别享有补助。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吉德曾撰文称,“正处级=教授”是指现在很多大学在实行岗位津贴制时规定,教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正处级(依次类推,副教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副处级,讲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科级)。
陈吉德还透露,某大学在一次干部任前公示中有这样一句话:“……现拟提拔××教授为副处级领导干部……”。“提拔”一词意蕴丰富,既说明其实在一些高校中,已经在推行职业分类制了,教授可以“提拔”为副处级领导了,还说明教授毕竟是教授,名为享受处级待遇,但实际上和处级领导、副处级领导不可同日而语,否则也就无法解释为何会出现四十个教授争当一处长的新闻。
在去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郑兰荪认为,中国大学之所以“难出大师”,是因为有六大原因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其中之一即是高校行政化倾向严重,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未能确立。高校行政化、官本位意识很浓,教师位于学校管理底层,教授争当部处级领导的事屡见不鲜。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教授而言,他们最缺的未必是行政级别,如果没有自由独立的学术制度,他们必然急功近利,追逐更实惠的权力了。教授如此,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是如此,对专业技术人员而言,他们最大的成就感不是权力的肯定,也不是以权位作犒赏,而是能多出成绩,拥有多出成就、出好成就的土壤。
官本位不除,“唯官是贵”难破。要打破“唯官是贵”的现状,就需要革除官本位,一切不能以权力为主导,同时削弱权力的附加值,让权力回归平凡,不那么具有诱惑力。否则,如果习惯于以行政级别评判、评定专业技术人员,把握不好就会弄巧成拙。(王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