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去成功心得:普洱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45:32

普洱市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市级行政区。普洱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卖茶的地方,这里有近8万亩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树龄2700余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茶树王,还有树龄千余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和景迈万亩栽培型的古茶山,遗存的化石和古茶树都证明,普洱是茶叶原生地的中心地带,是“世界茶乡”。普洱市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

目录

·                                 • 简介

·                                 • 地理位置

·                                 • 行政划分

·                                 • 历史沿革

·                                 • 地方景点特别介绍

[显示全部]

普洱市-简介

 

普洱市由思茅市于2007年更名而来。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总

思茅区

面积44221.34平方千米。总人口231万人(2002年)。市人民政府驻思茅区月光路,距离省会昆明市570千米。邮编:665000。行政区划代码:532700。区号:0879。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市级行政区。普洱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卖茶的地方,这里有近8万亩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树龄2700余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茶树王,还有树龄千余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和景迈万亩栽培型的古茶山,遗存的化石和古茶树都证明,普洱是茶叶原生地的中心地带,是“世界茶乡”。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佤族、布朗族的先民一古代濮人就野生茶树栽培驯化,进行种植、加工、饮用和贸易。到唐代樊绰在《蛮书》中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的记载。明代和清代,这里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是普洱茶的故乡,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上千公里的古驿道从这里起步,连接内地、西藏和周边国家,被称为“普洱茶都”。

世居的14个民族,饮茶习俗各显韵味,源远流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族茶文化,被称为“世界茶文化的摇篮”。普洱城因茶而兴、因茶而名、因茶而荣,一座以绿色生态和民族茶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园林卫生城市正在崛起,“孔明兴茶”、“春芽”、“马帮小憩”、“妇女制茶”,“雅士品茶”、“中国茶文化名人园”、“世界茶文化名人园”等城市雕塑成为中国茶城——普洱的文化名片,彰显茶文化品位和内涵。2003年5月8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把普洱命名为“中国茶城”。普洱市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9%,活立木蓄积量2.03亿立方米,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4.4万公顷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被誉为“绿海明珠”、“天然氧吧”、“生态普洱”,迷人浩瀚的林海形成了动植物的多样性,成为云南省“动植物王国”的缩影。莽莽的原始森林,秀丽幽静的山林湖泊,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马帮文化,绚丽多彩的民居服。饰文化,独特的拉祜文化、阿佤文化、哈尼文化和众多神奇欢快的民族节庆活动,神奇的佤山司岗里秘境,一眼望三国的边境风光,保存最为完整的傣族古城一那允古城和孟连宣抚司,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等奇异景观,形成了北回归线上的快乐天堂。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总面积 45385平方公里,市政府所在地翠云

思茅区

区距省会昆明市的公路里程 570公里。区内世居着汉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布朗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苗族等14个民族,由于各民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婚丧嫁娶礼仪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木鼓节、葫芦节、祭节、火把节、泼水节等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形成了三道茶、三跺脚、跳秧歌、赕白象、扭股舞、芦笙舞、拉木鼓等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神奇的高山密林、原始迷人的自然风光等更为普洱增添了诗情画意。

普洱市属横断山系南段延伸的余脉山地。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余脉 3大山脉与澜沧江、李仙江等主要江河相间排列,由北向南,纵贯全区。该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垂直气候特征明显。物产丰富,盛产橡胶,有著名的普洱茶、景谷芒果等。

境内有普洱茶马古道、勐连大黑山、镇沅千家寨、普洱、景谷威远江等 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及梅子湖公园、孟连宣抚司署、树包塔、千糯佛寺、景东文庙等重要景点。

普洱市-地理位置

 

普洱市境内群山起伏,全区山地面积占98.3%。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因此受地形、海拔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海拔高度在376米至3306米之间。与北美洲的古巴和中国的台湾省同处一个纬度。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辖1区9县,全区面积44221.34平方公里,

普洱市风景

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东南与老挝、越南接壤,西南与缅甸比邻,国境线长达625公里,是祖国重要的西南门户,仅陆上边境通道就有18个,澜沧江、红河、南亢河三条水道直通境外,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之一。

普洱市总人口数为23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144万,占61%。全区少数民族有36个,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有14个。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民族风情迥异多彩。

普洱市城区思茅区,距离省会昆明市570公里,乘飞机40分钟即到,在昆明任一个机票代理处都可以买到票,而思茅市民航售票处就在红旗广场北角主街道旁。思茅机场改建后,每天都有班机,可全天候飞行。也可乘车前往,高快8小时左右就可到达。

普洱市-行政划分

 

2007年,普洱市辖1个市辖区、9个自治县。

普洱市  面积45385平方千米,人口233万(2003年)。
思茅区           面积4093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665000。区人民政府驻思茅镇。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面积3670平方千米,人口19万。邮政编码6651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宁洱镇。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面积5459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6548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联珠镇。
景东彝族自治县        面积4532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6762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锦屏镇。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面积777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6664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威远镇。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面积4223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6665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恩乐镇。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面积3476平方千米,人口 9万。邮政编码6659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勐烈镇。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面积1957平方千米,人口11万。邮政编码6658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娜允镇。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面积8807平方千米,人口47万。邮政编码6656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勐朗镇。
西盟佤族自治县       面积1391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6657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勐梭镇。

普洱市-历史沿革

 

1950年设宁洱专区,专署驻宁洱县。辖宁洱、思茅、六顺、车里、

普洱市风景

佛海、南峤、镇越(驻易武)、澜沧(驻募迺)、景谷(驻威远)、景东(驻锦屏)、镇沅(驻按板镇)、墨江(驻玖联镇)、江城(驻勐烈)、宁江(驻勐往)、沧源(驻勐董)等15县。

1951年宁洱专区改称普洱专区;宁洱县改名普洱县。普洱专区辖15县。

1952年将沧源县划入缅宁专区。澜沧县迁驻勐朗坝。普洱专区辖14县。

1953年将车里、镇越、佛海、南峤4县划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撤销六顺县,并入思茅县;撤销宁江县,将勐往、安康2区划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雅口、新营盘2区划归澜沧拉祜族自治区。1953年4月7日由澜沧县部分地区设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区(驻募迺)。思茅专区辖8县、1自治区。

1954年5月18日江城县改设江城县哈尼族彝族自治区(驻勐烈);同年10月16日由澜沧县和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各一部地区合并设置孟连县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区(驻孟连城子)。思茅专区辖7县、3自治区。

1955年普洱专署迁驻思茅后改称思茅专区(驻复兴镇)。江城县哈尼族彝族自治区改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撤销澜沧县,并入澜沧拉祜族自治区。思茅专区辖6县、1自治县、2自治区。

1959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区改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县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区改称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辖6县、3自治县。

1960年撤销思茅县,并入普洱县;撤销镇沅县,并入墨江、景东、景谷3县

普洱市

及玉溪专区的新平县。思茅专区辖4县、3自治县。

1962年恢复镇沅县(驻按板镇)。思茅专区辖5县、3自治县。

1965年由西盟山区设立西盟佤族自治县。同年3月6日西盟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驻西盟)。思茅专区辖5县、4自治县。

1970年思茅专区改称思茅地区,地区驻普洱县思茅镇(原复兴镇)。辖普洱(驻宁洱镇)、景东(驻锦屏镇)、镇沅(驻按板镇下观音)、景谷(驻大街镇)、墨江(驻玖联镇)等5县及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驻勐烈镇)、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勐朗镇)、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驻孟连城子)、西盟佤族自治县(驻西盟镇)等4自治县。

1979年撤销墨江县,改设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思茅地区辖4县、5自治县。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思茅地区总人口2480346人;思茅市 230834 普洱哈尼彝族自治县 188106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355364 景东彝族自治县 352089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288794 镇沅彝哈尼拉祜县 205709 江城哈尼彝族自治县 100243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208593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464016 西盟佤族自治县 86598

2003年10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3号):撤销思茅地区,设立地级思茅市。(1)撤销思茅地区和县级思茅市,设立地级思茅市。市人民政府驻新成立的翠云区思茅镇月光路。(2)思茅市设立翠云区,以原县级思茅市的行政区域为翠云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思茅镇过街楼路。(3)地级思茅市辖原思茅地区的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翠云区。(Simao Shi)

2006年1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澜沧县等十个县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云政府[2006]6号)文件正式批准思茅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截止2006年4月17日止,全市9县1区共撤并乡镇18个。其中墨江县撤并3个

普洱市风光

,即联珠镇、双龙乡、碧溪乡合并设置联珠镇,通关镇与忠爱桥乡合并设置通关镇(忠爱桥乡的曼平、曼嘎、新联3个村民委员会划入联珠镇;丙蚌、回龙、民兴3个村民委员会划入通关镇;忠爱桥乡以忠爱桥为界,桥西划入通关镇,桥东划入联珠镇)。澜沧县撤并3个乡镇,即东良乡与勐朗镇整建制合并,设置勐朗镇,并将谦迈乡的布老、包麦地、看马山三个村民委员会划入糯扎渡乡,同时将糯扎渡乡更名为糯扎渡镇;撤销谦迈乡;新城乡与谦六乡整建制合并,设置谦六彝族乡。普洱县撤并2个乡镇,即宁洱镇与凤阳乡整建制合并,设置宁洱镇;磨黑镇与把边乡整建制合并,设置勐大镇;三章田乡与者东乡整建制合并,设置者东镇。景东县撤并2个乡镇,即文井镇与者后乡整建制合并,设置文井镇;大朝山东镇永秀乡整建制合并,设置大朝山东镇。景谷县撤并2个乡镇,即威远镇与钟山乡整建制合并,设置威远镇;永平镇与边江乡整建制合并,设置永平镇。翠云区撤并1个乡,即震东乡与云仙乡整建制合并,设置云仙彝族乡。江城县撤并1个乡镇,即勐烈镇与红疆乡整建制合并,设置勐烈镇。孟边县撤并1个乡镇,即娜允镇与南雅乡整建制合并,设置娜允镇。西盟县撤销西盟镇和莫窝乡,两乡镇合并,更名为勐卡镇。
  
2007年1月21日,国务院(国函[2007]8号)批准:同意云南省思茅市更名为云南省普洱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思茅市翠云区更名为普洱市思茅区。

普洱市-地方景点特别介绍

 

景东文庙位于景东古城西玉屏山麓,始建于明朝正统七年(1442)。从初建至今,已愈五百多年。因景东历史上是多事之地,战事不断,文庙累受战火摧残,从建成到现在,经过了十多次大规模修复,至今仍保留了文庙的大部分主体建筑,景东文庙现存占地面积5292平方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的修复,投入了巨额资金,使这座闻名于滇西南的文庙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异彩。

文庙座西向东,前迎哀牢山,后枕无量山。依山傍水。文庙内古木参天,

景东文庙

阁楼角亭,琉璃黄瓦,重檐飞角。前后有五进院落,前面的川河东面凤凰山,文庙棂星门,大成殿房顶宝瓶,以及后面玉屏山顶峰贯穿在一条东西纵长的轴线上,雄伟壮观,庄严肃穆,具有中国皇家传统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传统文化与古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建筑体现。

我国的古代建筑,有别于西方教堂哥特式建筑那种高耸入云的指向神秘上苍的观念。而是平面铺开,把人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景东文庙的建筑选址不建在平坦之地而选择在山麓,登上几级台阶进入一块平坦之地,再登几级台阶最终方到供奉孔子的大成殿,暗喻了读书人做人需一步一个台阶。

每一个时代的建筑物会表现出那个时代的观念体系和审美思想。建筑艺术是以空间结构为表现形式的,一向被看成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正是由于建筑艺术的象征性,而能够使其成为神的象征。景东文庙古建筑,正是体现了这种神的象征性,高大威严,雄伟肃穆。建筑群坐西向东,然后沿东西纵轴线布置庭院,组成有层次、有深度和高度的空间,并由门、坊、殿、廊等将这些空间进行组合。进入大门后,建筑形体逐步扩大,逐步向高层延伸,直至主体建筑大成殿。通过一层层的过渡和引导,而最后在一种神秘肃穆的氛围中进入最终的高潮,一种神性便被直接渲染了出来,给人一种敬畏,一种景仰。进而产生出对所尊奉的主神孔子的一种敬仰和崇拜。景东虽地处边陲一隅,文庙建筑风格虽溶汇有地方民族特色,但总体上却秉承了中国汉文化建筑艺术之大成,其主要建筑格局没有离开儒家文化这个蓝本。

文庙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充分利用了木构架的组合和各构件材料本身质感进行艺术加工,达到了建筑和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比如平常的月梁、雀替、垂脊、戗脊、棱柱、斗拱等从形状到组合都以艺术品形象出现在建筑上。大成殿的楹柱采用的滚龙抱柱和双龙戏珠装饰,形成了特有的艺术效果。古代中国的建筑强调中轴线对称布局,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居正为尊,秩序和谐至上的儒家等级观念、伦理思想的具体化、形态化。景东文庙的建筑风格也不悖离这种规范。绿瓦红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景东文庙风景

彰显出神殿庄严而富丽,肃穆而典雅的情调。景东文庙建筑呈三路布局,左右中轴对称,东西纵深发展组成登九级台阶五进院落,尽管现存文庙已不是最完整,但仍保持了文庙重要的核心建筑部分,讲究中规中矩,等级森严。在古代中国,九为阳数的极数,多被用来附会帝王,常以九五至尊称帝王之位。景东文庙建筑也附会了这层含义,就连建筑的开间也以九、五、三为准,较多地采用帝王方能享受的九五之数。

景东文庙门前,是一块空地,一株五百余岁的红椿伞状矗立,枝杈古朴,意象万千,蔽日遮天,文庙大门屹立于威严肃穆的照壁中央,门前一左一右虎视着雌雄双狮,威武庄严,如同卫士守护着文庙。主要建筑有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等,建筑依次排开如下:

照壁(宫墙)

景东文庙照壁除仿中原皇家宫墙建筑风格外,还附会了白族民居的一些特征,体现了景东古代文化的包融和多元性。清代咸丰年之前,进出文庙都是在照壁两侧的龙门。龙门于清同治年被战火毁坏后,重修时未修复照壁两侧龙门,从照壁正中开一门,门前设台阶五级,门两侧有精细石雕,一对石狮抬着门槛,两扇各宽0.96米、高2.18米的大门上面,有栩栩如生的房屋雕饰。

照壁全长22米,厚1.63米,高9米,为朱红色砖体结构,瓦覆面墻体。大门宽2.85米,进深2.9米。

泮池  状元桥

踏进大门,便是泮池及横跨泮池的状元桥。泮池深1.43米,呈月牙状,块石镶砌而成,由四十五棵石条望柱和四十一块栏板组成石护栏。泮池正中是由六棵望柱和六块石板为护栏的弧形石拱桥,名为状元桥,桥长8.3米,宽2.45米。池内养鲤鱼,与龙门相配。古意为读书人跨进龙门进入文庙进香,是鲤鱼跃龙门,跨入状元桥即是中状元之意。池外四周设置过道可绕池而走。泮池周围除置鲜花点缀外,右侧还有一株清代的老松。泮池悠静古朴,风送浅水微波阵阵。庭院深深,深沉而优雅。

泗水牌坊

从泮池拾级而上15级台阶,就是泗水牌坊。这是进入文庙大门后第一级台阶。为块石结构,原牌坊已毁于清同治年间战火。2006年在原址根据原样重新修复,主体高4.26米,面阔7.41米,进深2.3米,用水泥浇筑。泗水牌坊平台占地面积481.25平方米。

魁星阁

沿泗水牌坊直上13级台阶,进入魁星阁平台,魁星阁建在台阶之上。

魁星阁

魁星阁又称藏书楼,是进入文庙第三道门。因孔子古称天上“奎星”下凡,作文被举为“奎主文章”。清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成魁阁,立二掖门,左称“圣域”,右为“贤关”。原阁在清同治初年部分被战火焚毁。当时,清军将火炮置于楼上对外射击,设施及图书损失严重,战争之后,此炮一直放置此楼,1957年毁坏。清同治三年(1874年)修复。1957年底因建“跃进”会堂,拆其阁原料石板为所用。2006年依原样在原址重建,中轴线门改为正中直上(原为左右门)。这样使得中轴一线贯通,增加了线条式古代建筑美感。

魁星阁高9.41米,面阔7米进深4.8米,二层结构。魁星阁修建时,藏书较丰,供县学诸生阅读,清朝晚期典籍毁于战火。整个场地占地面积422.88平方米。古代奏乐以敲钟开始,发出金属之声。以击馨结束,让玉石之声绵延相传。金声与玉振就被用来表示奏乐的始和终,比喻孔子思想有始有终,完美无缺。清代原在此地左右建有“金声”和“玉振”坊,用来比喻孔子思想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可惜已毁于清同治初年的战火。1985年重修文庙时,在此平台新建两座重檐六方亭,穿斗式结构的六角亭,供游人休闲和读书人静思。亭子玲珑小巧,雕梁画栋,映衬在古椿、古梅等参天大树之中。
此平台古梅栽培于元代,现仍花繁叶茂。

钟鼓楼

跨过横穿文庙的菊河大沟小桥,踏上五级台阶,在一块占地面积218.29平方米的场地上, 建有钟楼和鼓楼。当时,设置大钟大鼓各一只放置于楼上。钟鼓楼台基为南北对向,穿斗式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设木梯至二楼西可仰视玉屏、东可观凤凰诸山。

钟鼓楼高8米,面阔6.96米,进深6.95米,正四方形结构。楼顶檐角上悬挂着铜铃,微风轻拂,叮当作响,让文庙平添一丝清雅情趣。

棂星门

从中轴线拾级而上,走过钟鼓楼前,踏上十一级台阶,即进入一块

魁星门

左右植有翠柏,占地面积389.88平方米的地坪,这就是棂星门前庭院。相传天上有颗天镇星,即棂星,是天上的文星,主管文人才士的选拔。文庙核心建筑之一以此星命名,意为孔子乃文星下凡。

棂星门是文庙的核心建筑之一,建造于清康熙二十一年,由景东署同知通判、汪遴卿主持修建。抬梁式牌楼木结构。整个木构架立于高1.55米的巨石砌成的须弥座上。须弥座有多种浮雕,龙飞凤舞,花儿朵朵,形态栩栩如生。须弥座上部分别设置高1.8米的滚墩石。房檐下的七层平身斜斗拱往返置于额枋上,承托檐檩及屋顶。屋顶为歇山式,盖着紫黄绿三色琉璃瓦,构成美丽的棱形图案。屋顶巍峨纵横,宽敞宏观,宝狮、宝龙、宝瓶相映交辉,檐角挂上风铃,梁柱挂枋,诗画相配,其设计建筑体现了孔子思想像整个天体包孕万物一样,循环往复,永不泯灭。整座建筑,彩画环绕,鲜艳夺目。棂星门高13米,面阔11.55米,进深4.9米。“棂星门”三字按清乾隆皇帝手书制作。

从庄严的棂星门下置身而过,漫步跨上五级台阶,是一块占地面积298.29平方米的庭院。院内棂星门与大成门东西对视,两幢厢房南北对座。原厢房1986年拆除新修。清代名宦和乡贤两处厢房后依原样重建。厢房各面阔五间,属穿斗式结构,造型别致美观,灯笼窗和美好窗为厢房主要装修。两株水杉屹立在大成门旁。
大成门

跨过棂星门后面的院子,是进入文庙的第七级台阶,登上十一级台阶,即进入大成门。大成门面阔三间,宽14.1米,进深7.46    米,高6米。穿斗式结构,歇山式屋顶。进入院内的大门1984年改设为八角形。古时,大成门只有逢祭孔大典时方开启,平时从两掖门出入。

进入大成门,即为文庙的主院,也是文庙的主体建筑群。主院两厢各设有九间厢房,主院占地面积639.46平方米。院内植有四季飘香的缅桂。“大成”一词是孟子对孔子的评语,说他是位集大成的思想巨擘。

天子台

天子台西连大成殿,占地面积114.75平方米,是镶嵌在文庙主院的重要建筑,

景东文庙风光

是祭孔的主要场所。天子台在大成殿前的场院筑石为台,台两旁植有玉兰树。台长七级而达,台尾有狮雕。台上设石护栏,台阶中央有龙形雕刻,南北各设阶梯进入南北厢房,环植翠竹玉兰,优静典雅。

大成殿

紧连天子台的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这就是大成殿。大成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五开间,群龙紧紧团护着“斯文在兹”四个大字。大殿为抬梁式结构,歇山式屋顶,团龙紧凑的28棵圆柱分别立于鼓蹬式及复盆式基石之上。大殿使用大跨度横梁,前檐四层斗拱承托檐檩,主檐下饰以云龙图案,金箔贴裹,熠熠辉映。大殿富丽堂皇,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灿烂。

大成殿是文庙正殿,文庙核心。殿高9米,面阔22.45米,进深16.5米。大殿护壁用坚木雕刻龙鱼鸟兽,山石花虫,雕刻玲珑剔透,刚劲有力,栩栩如生。

大成殿屋檐下的斗拱和彩画大量采用冷色调的青绿色,这与深红的墙壁、朱红门扇配金黄色浮雕暖色调形成对比,在视角上也增加了出檐的深度,大殿的屋顶配以微微下垂的垂线,而屋檐的相交处突然翘得很高,使建筑具有强烈东方建筑个性。在玉屏山青山绿树、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一切都显得十分柔美和谐,让这种动静交替,虚实相济的建筑艺术美感显得极为鲜明强烈。

站在大成殿前远观,只见蓝天、白云、绿树,一堵又一堵的辉映在紫黄绿三色琉璃瓦顶部的飞檐、宝瓶之中。近观,只觉大殿居高临下,巍峨壮丽,一种“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的神秘感油然而生。大殿之精美,气势之庄严,给人一种强烈的精神震撼力。

大成殿居中供奉着孔子像。孔子像高3.1米,底座高1. 5米,头(加帽)高达70厘米,肩宽1米,下肢部总宽1.2米。孔子像在通海用汉白玉精雕而成,孔子像头戴十二旒之晃,身着十二辛之服,手执镇圭。表现了孔子“温而历、威而猛、恭而安”的神态。

孔子雕像两侧是“四配”,再两侧是“十二哲”雕像。“四配”即复圣颜回、述圣孔伋、宗圣曾参、亚圣孟轲。“十二哲”即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四配”像高2.25米,底座高1.6米;“十二哲”像高1. 5米。

中轴路

景东文庙的建筑为三路布局,中轴路直贯始终的建筑方式。一条中轴线连结了整个文庙,而文庙也以中轴对称。古代建筑非常讲究地脉山向,景东文庙修建时也掺和了这方面内容,用中轴线与东面的凤凰山之顶和西面的玉屏山之顶相连结,形成了凤凰山项——文庙照壁大门——泗水牌坊——魁星阁——棂星门宝殿——大成门正厅——大成殿宝顶——玉屏山之巅相对应这一轴线上,贯穿了万里龙脉东方来,千里地脉连紫气的唯心主义色彩。同时还继承了古代居正为尊,秩序和谐至上的儒家思想。景东文庙中轴路全长128.46米,宽3.3米,是儒家文化具体化、形态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厢 房

景东文庙大部分厢房多数已毁于清同治年间的战争,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修复时也未能按原格局复修。部分修复的厢房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原功用也大多不存。大成殿两侧大厢房为9开间,建筑面积各为223.75平方米。各面阔32.5米,进深6.2米。大成门前两侧小厢房5开间,面阔各20米,进深5.8米,建筑面积各为78.57平方米。景东文庙历经几个世纪风霜雪雨,至今仍屹立在小城之中,让儒家文化坚韧不屈在边陲一隅扑打拓展,春去秋往,本色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