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迷你刺猬多少钱:揭晓:传奇马未都的漫漫收藏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09:46
来源:奢侈品中国 2011-08
他是一个传奇人物。祖籍山东荣成,乙未年(1955年)生于首都,据此取名——马未都。他是着名的收藏家,是我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的创始人及馆长。他的新书《醉文明》在北京西单商场签售的时候,排队的人从商场内排到了大门外,把收藏热体现得淋漓尽致。

马未都印象
他很爱说,一口京腔、一身唐装,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一开讲便火得一塌糊涂。采访时,说话时直视你,不允许打断,他要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早年,马未都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铣工。后来,他写小说,二十几岁就声名远播;他与王朔、刘震云一起做影视剧创作,《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让他名利双收,赚了几百万;再后来,他玩收藏,建成了蜚声中外的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收藏“废物”
这丰富的人生经历,并不妨碍马未都成为一个专一的人。他没有留恋花花世界的名和利,他选择了文化行业作为他的终身事业。他说,他之所以从影视剧创作里跳出来,是因为钱对他的诱惑极其有限,“我觉得它就是在那儿赚钱,而且你会陷在里面,会把你的理想丢掉。”文化对他来说,诱惑极深。他说,中国文化有一个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是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所以,他愿意致力于此。
马未都开始收藏的时候,正是中国艺术最不值钱的动乱时期。破四旧,大家看到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就犯怵,怕一不留神被扣上一顶大帽子。
不过在民间,市场经济的苗子总要顽强地蹿出来,形势稍有缓和后,离北京不远的天津就冒出一个自发形成的古玩市场。那时候马未都在北京上班,一有空就往那里跑,把抽烟的钱省下来买“四旧”。
在北京,也有国营文物商店收购点,每天早晨没开门,外地农民已经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老瓷器在那里等着,队伍足足有一里长。马未都总是这样和人表述他当时的经历:“当时在国营文物商店内销部买老瓷器,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搁地上,任我挑,10元钱一个,现在这样的碗在拍卖会怎么也要三五万吧。”
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是在1982年花1600元买的四扇屏,也称钧瓷挂屏。当时他刚成家,是用准备买彩电的钱,买了这件宝贝。马未都说:“这件东西对我后来的影响很大,它既是瓷器,又是家具。”
后来马未都的家被小偷光顾了一回,等他回家一看,四挂屏还在,心里就踏实了。挂屏就摆在电视机边上,小偷把它挪到一边,偷走了电视机和音响,他认为这些家电比较值钱。可见在当时,人们对于收藏这个词,毫无概念。马未都是先于其他人踏足了这个行业。
后来,他的收藏从瓷器转向家具,从随意的收藏,转向了有计划的收藏。逐渐的,马未都的收藏初具规模,算得上“收藏家”了。
他收藏的“野心”越来越大。1996年10月,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获准成立,同时获批的还有另外三家民办博物馆,由此在中国各地兴起了建立民办博物馆的第一个高潮。
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观复”两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对于把“观复”两字作为博物馆之名,马未都是这样解释的:“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
后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更名为观复博物馆,由北京古老的文化街琉璃厂,迁至朝内南小街,再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规模不断扩大。现如今,虽然这鼎鼎大名的博物馆周遭还是狭窄破旧的马路,虽然周遭由于拆迁使空气中夹杂着尘土,但观复博物馆依然开门纳客,每天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或观展品,或请鉴赏。
揭晓:传奇马未都的漫漫收藏路(2)

收藏文化
马未都对文物收藏的研究很深刻,很仔细。他承认,文学写作的时候,可以投机取巧,不懂的可以绕过去。但是对于收藏行业的学习,研究总结,必须有深刻的认识与足够的文化底蕴。对于每一本关于收藏的书,他费尽心血。
“器物化的审美就非常的繁杂,就以陶瓷为例,最近有一本新书出来,比较专业,需要你有一定的耐心去理解它。你可能漫不经心就滑过去了,可是这是我一生对这件事情的判断,我可能需要30年的研究,才说出这样一句话。”
2008年,马未都就曾在《百家讲坛》中提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并不是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床,而是“马扎”,一种可以折叠的小板凳。原因是从他的专业角度看,“在唐代以前门窗都非常小,门是板门,不透光的,窗非常小,月光是不可以进入室内的,尤其当你的窗户上糊上纸,糊上绫子的时候,光线根本就进不来,所以李白说得很清楚,我在院子里坐着。”于是,被马未都这么一解释,李白就从屋里挪到了屋子外头,做凳子上赏月忆故乡了。
“像《醉文明》这样的书,我是尽可能把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作为一种提炼,拿出来让你看,让你觉得既熟又生,我说做这样的节目和做这样的书。”马未都说。
可以说,马未都在文化的钻研上,到了极致。
他对中国文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把中国人的审美分为四层,第一层就是艳俗,第二层是含蓄,第三层是矫情,第四层就是非常态状态,也叫做病态。
马未都认为,在过去,我们对文化都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从太平天国到民国革命,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这100多年,对文化都是倾全国之力进行一种绞杀。
他说,看电影,看演出,都是很浅的文化,他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沉溺于比较通俗的文化之中。“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这些都是属于艳俗之美,这种艳俗之美最容易获得百姓的共鸣。”
他的观点很干脆直接,也不会掩饰。
马未都觉得,对文化有追求的人,会希望自己踏上一个台阶。所以,有时候,他需要一句唐诗,一句宋词来吟诵。但唐诗宋词的美,对他来说,还不够,在他的分类标准中,唐诗宋词只能算得上含蓄之美。
在他眼里,唐诗宋词之美,只是含蓄的巅峰状态。一般大众内心接受的审美的高层次,到含蓄这一层就停止了。
对于文化,他就是这样的张扬,不加掩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并不认为,他有责任去普及文化,他没有这样的使命感。他就是单纯的喜欢。
20年下来,草根之身的马未都与国家级的专家形成了文物鉴定的鼎足之势,观复博物馆也伴随着马未都的名气有了大踏步的发展。他有那么一点狂傲,他曾对外说“历史上着名的瓷器收藏家,古代是乾隆爷,近代就是我”;“在文博界这么多年我没觉得碰上过什么对手”。这自信让人叹服。
揭晓:传奇马未都的漫漫收藏路(3)

收藏理想
虽狂傲,但他不俗。
面对收藏家,一般人总想知道他从多少资金起步,而现在已经拥有多少财富。当有人试图求证马未都的身家有几位数时,他笑笑回答:“不提钱,一提钱就俗了。咱们就谈收藏。”
但他并不认为,他是因为收藏而成名,“其实我不是大器晚成,用今天对成功的标准来定义,我20多岁的时候,就红了。”他说。
30年前,只有四个版的《中国青年报》用一整版刊登了马未都的小说《今夜月儿圆》。保守估计,这篇小说当时的阅读量最少有5000万。这在那个信息贫瘠的年代,是一个不可想象的轰动。哪怕放到今天来说,一篇小说有5000万的阅读量也不是易事。用今天的话来说,马未都红了。“我走到哪儿,只要说那文章是我写的,人家都知道。”
他承认,因为这篇小说改变了命运,尽管这并不是他预料的。
小说发表后,他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那个时候,正是文化恢复的时候,人们对于文化营养极度渴望,“我们那个时候看报纸是这样,100多人的车间就一份报纸,这份报纸自打进入车间就不会被停止阅读,一个人拿着看,看完了给下一个人,这样轮番地传,阅读率极高,是今天人不可想象的,因为人过度的缺失这种文化营养。”马未都回忆。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马未都成长起来,同期的青年作家,例如刘震云、王朔、苏童、余华、莫言,现如今都已经成为大家。
80年代末90年代初,马未都与与王朔、刘震云等人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也因此赚了不少钱,多达几百万。
而后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翘楚的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和马未都聊天时表示,当马未都他们那个时候就开始做影视剧创作的时候,他还在纽约端盘子呢!江湖已过,事事尘烟可是在这看起来美好的时期,他却选择退出了影视创作,理由很简单:不喜欢这个行业。而不喜欢这个行业的理由同样很简单:因为它只会赚钱,而把理想丢掉。
他一头埋进了文物行业,因为文物行业淳厚。“当你抽一只雪茄烟的时候,你再也不愿意抽香烟,是因为香烟太淡了,就是这么一个原因。”
马未都说,我们那个年代是提理想的,我还是希望社会是有理想的。
而他也为自己的话践行着,为理想而活。
注解:
【马未都:漫漫收藏路】他一口京腔、一身唐装,是我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的创始人;他写过小说,与王朔、刘震云做过影视,他出了新书《醉文明》。
在线试读:《醉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