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完美梦琪:[读书会第60期]萨苏对话李政亮:读日本,解中国(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52:24

[读书会第60期]萨苏对话李政亮:读日本,解中国

2011年08月31日 11:14
来源:凤凰网读书

字号:T|T
71人参与35条评论打印转发

欢迎来到凤凰网读书!2011年8月19日,第六十期读书会在北京字里行间书店举行--邀请的嘉宾是旅日作家萨苏和台湾学者李政亮。在新作《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中,萨苏用他一贯轻松幽默的笔调,以讲故事的方式诠释着日本文化的美与丑,真实而生动;读书会现场,他真诚地道出了自己的写作心声,读懂日本,才能理解中国,才能对当下中国的不完美心怀包容与感恩。

本次活动我们在凤凰网读书会官方微博(http://t.ifeng.com/ifengdushuhui)及凤凰网读书频道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ifeng001)进行了预告和提前交流,欢迎加入和关注。

编者按:

本期凤凰网读书会邀请的嘉宾是旅日作家萨苏和来自台湾的学者李政亮。

最初认识日本,大抵是从与生俱来的“民族情结”开始的,教科书上的讨伐,动漫影像的折叠,直到后来读《菊与刀》中理性地民族性格解剖,我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个关于日本的片段。这个自古便与中国命运紧紧相连的国家,同世界上任何国家一样,并存着美与丑、善与恶、痴与狂……而我对它的印象偏于沉重。

萨苏老师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笔下的日本只不过是个随时可以取材的故事仓库,从政治体制、国民心态到医疗教育、饮食文化皆可信手拈来。他将这些故事置于中日两国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于是,这些文化的细枝末节便稀释了我的沉重,日本也因此呈现出更为日常、更为人性的肌理和面貌。

读书会现场,萨苏老师保持了写作中的轻松,并将这种轻松延续到了思考中国问题。他并没有海阔天空地聊现实中国,而是一如既往地给我们讲日本故事,有趣的是听过故事后我们也便理解了当下的中国,或许这才是我们学习了解另外一个东方民族良好的初衷。(编者:马培杰)

两个魔女的日本

凤凰网读书:欢迎大家参加凤凰网读书会,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家萨苏老师,还有来自台湾的学者李政亮老师,欢迎两位老师的到来。

李政亮: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今天来是敲锣打鼓的,试着带来一些议题,可以让大家对萨老师的这本书有更多的提问,也能让萨老师有更多关于日本传统的解答。前天,我拿到书之后就开始读,结果越看越过瘾,萨老师真的很厉害,他能用非常轻松的笔调带我去思考那些比较有价值和深度的问题。

首先,因为我曾经在南开大学传播系教了四年的书,在这四年当中,大概每一年学生写报告的时候,都会对日本文化感兴趣,比如日本动漫,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等。大家都试着去解释为什么日本这样的文化土壤能够产生出这么多的流行文化,比较认真的学生可能会去读书馆找资料,很多学生都会去找那本《菊与刀》。虽然这本书是一本人类学的经典,可是现在使用这本书会有很大的局限,因为这本书里面所讲的日本是六七十年前的日本。现在日本的状况和《菊与刀》里面所讲的已经完全不同了,真正以个人经验出发介绍日本的书实在不多,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对大陆读者来讲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作品。

其次,我在萨苏老师这本书中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点,萨苏老师在日本生活了十年,娶妻生子,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里面讲到很多文化差异,也有很多对中国文化缘起的追求和向往。我和萨苏老师也有一些蛮类似的地方,我其实在北京已经呆了11年,也在这里娶妻生子,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一些文化差异。

最后,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有很多关于日本的一些记忆,比方这本书里面有谈到骑市长自行车,这跟我们所想象的现在日本地铁密度高是不同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书里面看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请萨苏老师为我们解答和分析。

萨苏:解答分析倒不敢当,刚才说到我这本书,我希望大家能够把它当作一本好玩的书来看,看看这里边有意思的东西,如果大家上厕所的时候读就更好了,因为这本书比较轻松。其实我们俩的家庭都不是那么轻松的家庭,为什么说不轻松呢?我和我太太往床上一坐,这就是中日关系,他跟他太太往床上一坐,这就是两岸关系,你说能轻松吗?

其实这本书本来的名字叫《两个魔女的日本》,因为我们现在写日本的书有很多,但是我这本书是想通过我太太和女儿的眼睛来看日本是怎么回事,这样就会在很近的距离之内观看日本。至于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它是一个给军方的报告性的东西,文体上就有问题。大家在看的时候会觉得有点怪异,你会发现他把日本和很多太平洋的岛国作比较,里面却没有中国,越是我们不知道的国家就会越详细,为什么呢?

日本离美国比我们要近,从美国那面看起来中国是更遥远的地方,他不会拿中国跟日本作比较的。美国离太平洋诸岛比较近,太平洋诸岛是日本,日本之外才是中国,所以他没有在《菊与刀》里面描述中国的东西。可是,我在日本看到有很多东西让我们觉得蛮亲切的,不是跟日本这个国家亲切,而是你会感受到它的文化,你感受到它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大唐时代的东西,我们明清时代的东西保留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