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老人作品欣赏:红色的里程壮丽的诗(品书札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08:16

红色的里程壮丽的诗(品书札记)

杨志学

《 人民日报 》( 2011年09月05日   20 版)

  诗集《太阳要永远上升——中国红色诗歌经典读本》(杨志学主编,新华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是为了向党的90岁生日献上一份贺礼,也是一件具有长久价值和意义的好书。

  说到红色诗歌,其内容涉及面颇广,内涵也颇为丰富。本书的编选,体现了编者对红色诗歌的钟情和敬意、理解与选择。红色诗歌主要是就题材和内容而论的,但由于题材和内容在较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到作品的感情色调和表现手法,因此,从美学风格和审美趣味上看,红色诗歌一般多偏向于崇高,但也有一些格调轻快、优美如歌的篇章。

  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主题,不同阶段也都留下了具有那个时段特点的诗歌作品,本书分“四部曲”。

  “先驱者的血”,属于“革命烈士诗抄”。作品产生的时间为1916—1949年。李大钊、夏明翰、柔石、江上青、吴大可、蔡梦慰、何雪松等30位烈士的诗作,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它是历史赐予生活在和平岁月的一代代人们的生动的教材。它是新中国得以产生和来之不易的证明。它留下一个个英名,它昭示我们红色政权的历史由无数英雄和平民的生命写成。革命烈士诗歌,还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它是生命在关键时刻迸出的火花,是最高境界的诗。重读革命烈士诗歌,会引发我们关于诗歌、诗人和诗的生命的思考。这些烈士诗作,其“作者很少是被称为诗人的。但是每一个作者——每一个革命烈士本身就是一篇无比壮丽、无比伟大的诗章”(萧三《革命烈士诗抄代序》)。当我们忽略了诗歌的本质首先是要感染人的时候,革命烈士诗歌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给我们以有力的提醒;当我们的诗人忘记了作诗首先要做人的时候,革命烈士诗歌是一个个意味深长的符号……

  “解放的歌”,作品产生的时间大致从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作者大部分都是专业诗人。光未然的《五月的鲜花》、田汉的《毕业歌》、艾青的《复活的土地》、戴望舒的《狱中题壁》、蔡其矫的《雁翎队》、胡风的《时间开始了》、程光锐的《红岩赞歌》等,都是有影响的值得重视的作品。为了某些诗人的作品,编者还下了些功夫,比如七月诗人化铁,近来很少被人提及,但他又是有重要作品的诗人,本书不仅特意收入了他的《解放》这一颇具代表性的文本,而且得知作者仍然健在,费尽周折与作者取得联系,重新撰写了作者的简介,订正了诗集《白色花》中关于诗人的不恰当介绍。

  “建设的力”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这些作品抒发着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展现了新中国一日千里快速发展的雄姿,我们从中看到了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听到了新中国前进的铿锵步履和雄壮节奏。如邵燕祥的《到远方去》、郭小川的《祝酒歌》、贺敬之的《西去列车的窗口》、闻捷的《志愿》、公刘的《运杨柳的骆驼》、乔羽的《祖国颂》、傅仇的《告别林场》等,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耳熟能详,今天阅读仍然会怦然心跳激动不已。本辑中还收入了井岩盾的《春耕之夜》、苗得雨的《拖拉机下地》、黎汝清的《工地上的红旗》等描绘火热劳动场面并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诗。本辑还特别收入了雷锋同志的三首诗,这是编者从1963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雷锋日记》中找来的,并为它们加了题目。

  “改革开放的风”,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有一定影响和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改革开放早期的作品选得多一些,如胡乔木的《感谢》、李瑛的《中国的春天》、饶阶巴桑的《发给春天的密码》、简宁的《小平,您好!》、徐迟的《问候香港》、昌耀的《划呀,划呀,父亲们》、舒婷的《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雷抒雁的《希望之歌》、叶延滨的《国际饭店下的一条小巷》、张学梦的《金钥匙》、杨牧的《序幕已经拉开》、乌兰汗的《伟大的马克思,请来神州做客》等。

  在这“四部曲”格局中,各部分作品连接起来,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中国红色诗歌90年来丰富多彩的动人景观;而更主要的还在于,这些作品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幕幕波澜壮阔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