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海外资源收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9:21:39

中国铌业投资成功收购世界最大铌公司15%股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2日 01:1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太原9月1日电 (王燕君)1日,中国铌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巴西矿冶15%的股权,完成交割。该公司由山西太原钢铁集团与宝钢集团、中信金属公司等三家共同出资成立。

  巴西矿冶公司拥有50多年的成功运营历史,是铌应用和相关技术的开发先驱,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生产全系列铌产品的企业。据悉,公司铌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5%,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太原钢铁集团负责人介绍,巴西矿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铌产品生产商,本次太原钢铁牵手宝钢、中信金属公司成功收购巴西矿冶部分股权,最大的意义在于取得了国内铌资源稳定供应。

  铌是一种主要战略性稀缺资源,是不锈钢等高级别钢不可缺少的元素。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全球铌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业内人士称,近四年,中国对铌的进口量增长了近一倍。预计未来,国内乃至全球对铌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据介绍,现代含铌铁素体不锈钢,不仅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而且相对成本较低,有广泛的使用范围。比如,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用铁素体不锈钢、电站用超临界温度铁素体耐热不锈钢、建筑和装饰用耐大气腐蚀铁素体不锈钢、家用电器铁素体不锈钢等。 

宝钢等五国企19.5亿联合收购世界最大铌业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2日 08:54 新浪财经

  宝钢等五国企19.5亿联合收购世界最大铌业公司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新浪财经获悉,由中信、宝钢、鞍钢、首钢和太钢组成的中国联合体通过成立一家名为中国铌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特殊目的公司,已经完成以19.5亿美元的价格对巴西矿冶公司(CBMM) 15%股权的收购。

  巴西矿冶公司位于巴西Minas Gerais州Araxá市,是全球最大的铌矿企业,从事相关铌产品的开发、工业化和商业化运营。巴西矿冶公司拥有50多年的成功运营历史,是铌应用和相关技术的开发先驱。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巴西拥有全球最大的铌矿储量,而巴西矿冶公司拥有巴西最优质铌矿的开采权。五企业联合声明表示,本次投资对各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

  据了解,巴西矿冶公司(CBMM)成立于巴西,于1961年4月正式投产,拥有50多年的运营历史,是全球最大的铌产品生产商,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5%,亦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生产全系列铌产品(包括标准铌铁、特殊牌号铌铁、真空铌铁、真空镍铌、铌金属和五氧化二铌)的企业。其资源储备可以满足世界需求4百余年。该公司披露,08年其铌铁年生产能力已达到9万吨,预计到2013年可达到15万吨。

  铌主要用作钢合金元素,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制造、油气输送管道、大型桥梁、塔楼建筑及飞机引擎等。 

我国对外直投渐入成熟期 年度投资额近600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2日 02: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第三届中国对外投洽会将举行,1800多家企业确定参加

  ⊙综合新华社电

  记者1日从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获悉,第三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将于11月8日-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产业和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范春永介绍,与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初期相比,我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诸多瓶颈的约束,对外投资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在质量上也逐步发生重要变化,开始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期。

  据了解,85个中外政府投资促进机构、1800多家中外实体企业、130多个中外金融机构,以及8个国际组织已确定参加第三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

  据洽谈会执行秘书长王洪涛介绍,目前,确定参会的各类机构中还包括第三方服务机构50多个,投资说明会预定30多场。第三届外洽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将超过往届。

  范春永1日介绍说,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投资合作近年来呈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已经跻身世界资本输出大国的前列。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已跃居世界第五位。

  此前,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孔令龙表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已经由“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转变。中国企业进行投资的地区和国家已经达到177个,在境外设立了1.3万家企业,目前年度投资规模接近600亿元,居全球前五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

  范春永说,目前,中国海外投资和吸收外资的比重为1:2,这一比例可望在2015年前后升至1:1。

  他认为中国政府对境外投资的行政审批程序已经大大简化等因素将促进对外投资又好又快增长。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决定下放对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将地方企业实施的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下的资源开发类、中方投资额1亿美元以下的非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特殊项目除外)核准权限下放至相关公司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等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中央管理企业实施的上述境外投资项目,由企业自主决策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对此,范春永认为,上述新规定使国家发改委的境外投资核准权限从金额上放宽了10倍。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得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国内环境大为改善。

  此外,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从事对外投资合作的专门人才群体。范春永说,得益于我国人才战略的效果和中国企业在海外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跨国文化背景、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熟悉跨国经营、金融、管理、技术、法律、财务等国际惯例的专门人才群体已经形成。

  范春永表示,我国跨国公司已成为对外投资的主力军,形成了一批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公司。

  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内地企业2000年仅为9家,2011年已有61家上榜。这些中国大型跨国公司和其他众多开展跨国投资经营的中国企业一道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军。 

汉龙矿业全资收购澳SDL 入主世界第三大铁矿

www.eastmoney.com2011年10月02日 09:53成都晚报

  记者1日从总部位于成都的四川汉龙集团获悉,其旗下子公司汉龙矿业已于9月30日成功收购澳大利亚上市企业、铁矿石勘探及发展商Sundance Resources Ltd。公司(简称SDL),收购价为每股0.57澳元,收购总金额约17亿澳元。由此,中国企业成功入主世界第三大未开发铁矿区。

  SDL拥有喀麦隆境内的世界第三大未开发铁矿石项目——穆巴拉铁矿90%的股权。今年7月15日,汉龙矿业向SDL提出了全资要约收购。喀麦隆共和国总统保罗·比亚7月下旬在访华时对汉龙参与穆巴拉铁矿的开发表示欢迎,指出喀麦隆政府将为合作提供任何可能的帮助和支持。

  目前,穆巴拉铁矿已探明储量28亿吨,潜在资源过百亿吨,可供开发约50年。该项目预计2014年开始生产,产量高达每年5000万吨,排名世界第五。同时,该项目配套的铁路、港口等矿区运输基础建设均与中国企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而穆巴拉铁矿的预期运营成本只有21美元/吨,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收购成功,将对中国钢铁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大大加强中国在全球铁矿石市场的话语权。

  汉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先生此前曾表示,该集团正在实施铁矿石海外战略,目标是在十年内成为全球第四大铁矿石供应商,参与国际铁矿石资源分配。中新

  背景资料

  四川大型民营企业汉龙集团成立于1997年,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30多家,资产超360亿元,年销售额超过160亿人民币。近年来,汉龙集团频频进军国际矿产资源市场,特别是在钼矿、铁矿、铀矿等中国经济建设急需和短缺的矿产资源领域进行了战略性收购。从澳洲到南非,从钼矿到铀矿,汉龙集团在海外成功完成多起并购,成就了国内民营企业的两个“第一”:中国民企在澳洲最大收购项目;中国民企首次进军铀矿市场。 

国际矿产资源争夺加剧 石油跨国并购活跃

www.eastmoney.com2011年09月29日 10:47徐卫卿  清科研究 矿产资源紧缺的现象日益加重,国际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手持大量现金的中国企业,从央企到地方企业、再到主权财富基金,上演着一幕壮观的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大合唱。

  矿产资源紧缺的现象日益加重,国际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2000年到2011年十年间矿产资源领域的跨国并购事件风起云涌,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跨国并购事件数量有5.0%出现在采矿、采石和石油业等矿产资源领域(按被并购方),其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5%。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中国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攀升。由于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的跨国矿业巨头手中,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巨幅波动使中国的矿产资源企业苦不堪言。掌握更多的海外矿产资源,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成了中国矿产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

  2011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24.5亿美元并购西方石油公司阿根廷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30.7亿美元收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并购事件,使世界对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关注日益升温。在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逐步复苏的背景下,新兴市场活跃的需求带来矿产品价格高涨,采矿和金属业引领了经济的复苏。手持大量现金的中国企业,从央企到地方企业、再到主权财富基金,纷纷在世界舞台上登台亮相,上演着一幕壮观的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大合唱。

  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大合唱启幕

  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从2006年到2011年上半年,已经完成的中国海外矿产并购案例数达到了60起,其中56起披露价格的案例并购总额高达466.22亿美元,平均并购金额为8.33亿美元。从数据来看,2010年是中国企业海外矿业资源并购最为活跃的一年,全年共完成16起并购案例,实现并购总额90.27亿美元。但是由于各个并购案例涉及的金额普遍不大,因此2010年的并购总金额没有超过2009年的160.03亿美元。2007 年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涨幅较大,海外并购成本加大,从而导致当年的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数量和金额都有所下降。2008年至今,海外矿产的并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上半年,仅半年时间完成海外矿产并购7起,并购金额达到65.51亿美元。

  图1 2006-2011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年度分布

  聚焦过去五年的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案例,海外矿产并购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聚焦一:海外矿产资源并购金额偏低

  受矿产资源战略性特征,以及海外对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解等因素影响,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矿产资源时,很难并购到规模特大、质量特高的矿产资源。从过去五年的并购案例看,中国企业并购的多是小矿、贫矿或者基础设施非常不完善的矿企,因此导致了单个矿产资源并购案例金额不高。

  聚焦二: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由国有大型企业主导

  矿产资源生产的高投资与高风险,决定了该行业的天然垄断。在国内市场上,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占据了绝对的垄断优势。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国有大型企业自然占据了先机。从已经发生的并购案例看,国有大型企业发起的并购案例占据了绝大比重。在能源矿产领域主要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等三大油企主导,而中国五矿、中钢等则引领着金属矿产资源领域的并购。

  聚焦三: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积极性逐步提高

  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巨幅波动常常使依赖资源进口的国内企业陷入被动局面,这刺激了国内企业掌握更多矿产资源的欲望。随着金融危机的缓慢复苏,国际矿业并未从衰退周期中挣脱,这给拥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及大量现金的国内企业创造了海外并购的良机。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企业并购海外矿产资源的热情不断升温,中国企业频频出海寻找着合适的并购目标。

  聚焦四:石油领域并购尤为活跃

  中国企业在石油领域积极的海外并购,与我国石油企业的集中程度及国内油田的品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国内石油行业经过多次的重组整合,目前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等三大石油公司手中。依托于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行业垄断地位,三家石油公司的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三家石油公司在世界500强排行中分别排在第7、10和252位。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当全球经济回暖之后,各国资源企业对全球资产占有的争夺也将加剧。而经济复苏强劲的中国尚处于工业化的转型时期,对能源、矿产资源的需求巨大。另外,国内油田由于开采时间已久,开采难度逐步加大,所产原油品质也有所下降,这些都增加了炼油的成本。因此,积极向海外寻求高品质、低成本的原油是三大石油公司共同的发展战略。因此,2011年三大国家石油公司均制定了积极的发展规划,其中,包括通过并购等手段大力发展海外市场,积极实施的走出去战略。 

中国资本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潮起

www.eastmoney.com2011年09月30日 09:58深圳商报

  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矿产并购正在成为下一个焦点。2011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24.5亿美元并购西方石油公司阿根廷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30.7亿美元收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并购事件,使世界对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关注日益升温。

  在世界范围内对矿产资源的争夺同样日趋激烈,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话语权掌握在发达国家的跨国矿业巨头手中,使得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中国企业把眼光投向海外。

  据清科研究统计,从2006年到2011年上半年,已经完成的中国海外矿产并购案例数达到了60起,平均并购金额为8.33亿美元。

  从数据来看,2010年是中国企业海外矿业资源并购最为活跃的一年,全年共完成16起并购案例,实现并购总额90.27亿美元。2011年上半年,仅半年时间完成海外矿产并购7起,并购金额达到65.51亿美元。 

五矿资源拟12.8亿美元收购铜矿公司

www.eastmoney.com2011年09月30日 10:40证券时报网

  五矿资源(01208.HK)9月30日表示,将以13.3亿加元(约合12.8亿美元)现金收购专注于刚果市场的铜矿公司Anvil Mining .

  五矿资源是国有企业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旗下香港上市子公司。

  五矿资源(01208)公布,将以13.3亿加元(约100.44亿港元)现金代价收购专注于刚果市场的铜矿公司Anvil Mining。该股最新报2.95元,跌1.67%。

  五矿资源表示,与与多伦多及澳洲上市的Anvil Mining订立支持协议,公司将以每股8加元(约60.40港元)提出全现金建议,收购Anvil全部普通股,较多伦多收市价有39%溢价。

  五矿指,持有Anvil Mining 40.1%股权的股东支持上述每股8加元的收购提议,其中包括Anvil Mining最大的股东国际贸易商行Trafigura Beheer BV。另外,Anvil Mining董事会建议股东接纳该收购报价,预计收购提议将在三周内正式公开。

  Anvil集团为以非洲为中心的基本金属开采及勘探集团,透过综合勘探、开发、经营及收购刚果采矿项目进行增长,主要资产为于刚果Katanga省两个项目。Anvil集团今年上半年铜产量合共为9315吨,包括5939吨铜精矿及3376吨电解铜。 

历时4年 万向朝鲜铜矿投产

www.eastmoney.com2011年09月21日 11:10东方早报

  中国与朝鲜近年来在矿产领域的最大合作项目落定。

  早报记者20日获悉,由“万向系”公司——中矿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与“朝鲜两江道矿业联合所”以51:49合资组建的“惠中矿业合营公司”(朝方称作“惠中矿业合营会社”),19日在朝鲜第三大城市——两江道首府惠山开业,开始进入生产收获阶段;同日,双方通过该公司共同开发的朝鲜最大铜矿惠山青年铜矿投产,据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该矿设计年产能为5万-7万吨精铜矿石,将全部卖给中国。

  “温总理做了工作”

  惠中矿业合营公司由中国万向集团和朝鲜采掘工业省于四年前合资设立,注册资本4490万欧元(约合6122万美元),中方以现金、设备、材料及工程出资,作价2289.9万欧元(约合3122万美元),占股51%;朝方以矿业权、土地使用权及可利用的有效资产出资,作价2200.1万欧元(约合2999万美元),占股49%。2008年6月,该合营公司取得朝鲜政府部门颁发的“矿权证”。

  但合作并非一片坦途。去年中,有报道称惠山青年铜矿由于“遭到像开城工业园区那样大幅提高工资和股份的要求”,万向“不得已放弃设备,撤出朝鲜”。对此,万向有关人士当时表示,上述情况确在2009年出现过,但经协商已有转机;特别是2009年温家宝总理访朝时还就万向投资项目情况作了专门了解,也得到朝鲜方面的回应,目前合资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今年初,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在公开场合表示,今年万向要做的四件事之一是朝鲜青年铜矿投产。他提及,该项目“我们争取了三年,温总理访朝的时候都在为我们做工作”。

  万向的资源野心

  公开资料显示,中矿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是万向集团旗下的万向资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业为投资开发全球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两江道矿业联合所则直属朝鲜采掘工业省。

  万向资源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是浙江大鳄级民企万向集团在资源投资领域的旗舰公司,已涉足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石油化工三大领域。目前,该公司与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合资开发澳大利亚、越南等国的氧化铝等矿产资源,还在舟山设立石油储运公司,投资建设成品油仓储物流项目。

  惠山青年铜矿位于中朝边境附近的朝鲜东北部省份两江道首府惠山市,在长白山以南65公里,靠近吉林省长白县。该矿现有矿石平均品位1.3%的地质矿量3310万吨,居亚洲第一,其中铜矿储量约42万吨,25万吨埋藏在地表下600米深处。

  据了解,惠中矿业合营公司的经营范围为精铜矿石开发、加工、销售,合作期限15年。万向集团网站称,朝鲜采掘工业省负责人曾表示,这个矿山的前景非常好,15年合营期满后还会同中方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万向合资前,两江道矿业联合所最早的合作伙伴是河北著名民企滦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11月,滦河集团与两江道矿业联合所就合资开发惠山青年铜矿项目签署合营合同,获51%股份,当时还是滦河集团旗下企业的中矿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为中方出资方。2007年6月,万向资源有限公司收购中矿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惠山铜矿项目由此纳入“万向系”。 2009海外矿业并购经典案例回眸 --{中国矿业网}         2009年11月6日,全球四大会计所之一的德勤在北京召开《开疆扩土——中国海外并购》发布会,认为2009年是个分水岭,不仅别的国家到中国来投资,而且中国企业也正在大步走出去。不过德勤方面提醒中国企业不要盲目抄底。
  据德勤调查,截至2009年9月8日的统计,今年中国对外投资额206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全年的对外投资额,也超过近年来英、德、日、澳,仅次于美国的258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而在今年之前,中国的对外投资都很小,2007年中国的对外投资额仅相当于英国的1/10,德国的1/6,2008年也不过相当于英国的一小半。
  下面将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矿业企业实施海外矿业并购的经典案例进行回放,以飨读者。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收购赞比亚卢安夏铜矿
  2009年6月6日,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市与赞比亚政府签署了卢安夏铜矿股权转让协议,标志着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成功收购卢安夏铜矿。
  卢安夏铜矿在金融危机前雇员总数约1800名,铜金属年产能2万多吨,公司五年规划中预计3年后产能可达6万吨。2008年12月19日,在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下,卢安夏铜矿公司宣布关闭铜矿。赞比亚政府随后通过全球招标寻找新的投资者。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2009年4月30日递交投标标书,5月8日,赞比亚总统班达宣布,中色公司在3个投标者中胜出,接管卢安夏铜矿。
  接管卢安夏铜矿之后,中色公司立即开始准备铜矿的复产工作,在2009年12月22日重新启动恢复生产,计划在30个月内达到年产出铜金属3万吨,最终使年铜金属产能提高到7万~8万吨。未来5年内,中色集团将投资4亿美元还扩大生产,为当地创造3000个就业机会。
  中国五矿以13.86 亿美元收购澳OZ公司部分资产
  2009年6月11日,在OZ 矿业有限公司(OZ Minerals Limited)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超过91%的股东对中国五矿调整后对OZ的收购方案予以支持,至此,中国五矿以支付13.86 亿美元对价的方式收购这家澳大利亚第三大多金属矿业公司旗下部分资产,以及其他处于勘探和开发阶段的资产。
  兖州煤业收购澳菲利克斯(Felix)100%股权
  2009年8月13 日,兖州煤业以16.95 澳元/股的价格(约合人民币96.38 元/股)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Felix)100%股权,总收购代价约为33.33 亿澳元(按2009 年8月13 日汇率折算约为人民币189.51 亿元)。
  菲利克斯公司是澳大利亚的一家煤炭上市公司,其产品主要包括动力煤、高炉喷吹煤和半软焦煤。截至2008 年12 月31日,菲利克斯公司旗下煤矿的探明及推定储量合计为5.10 亿吨,总资源量为20.06亿吨。其中,菲利克斯公司按实际持股比例计算的探明及推定储量为3.86 亿吨,按实际持股比例计算的总资源量为13.75亿吨。
  华东有色局1.8亿元控股非洲铜矿
  2009年9月14日,华东有色地勘局宣布以1.8亿元人民币控股非洲铜矿。华东有色旗下一全资子公司与非洲铜矿威士利国际公司(Weatherly International Plc)达成股权购买协议,根据协议,华东有色将出资1610万英镑(合1.8亿元人民币)控股威士利国际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和中非基金提供融资。受金融危机影响,威士利公司 陷入财务危机,通过此次交易,威士利公司获得了急需的资金支持。威士利公司纳米比亚项目位于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上,已勘明的铜资源逾36万吨,尤其在纳米比亚铜资源开发方面具有探、采、选、冶一条龙生产与加工能力。并且已勘探面积仅占矿权总面积的一小部分。因此,资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可观。
  金川集团出资200万美元收购赞比亚最大镍矿51%股份
  2009年10月,亚洲最大、全球第四大镍生产商甘肃省金川集团在海外资源投资方面再次出手,金川集团出资约200 万美元收购赞比亚最大镍矿穆纳利51%的股份。赞比亚由于受镍矿石价格下跌影响,当地的穆纳利镍矿已经在今年3月份停产。在金融危机期间,金川公司不断到海外展开收购。去年1月,金川集团以2.14 亿加元收购了加拿大泰勒资源公司。去年3 月,金川集团又以1570 万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镍矿开采商和生产商福克斯资源公司11%股份。
  中国宝钢2.86亿元参股澳阿奎拉矿业公司15%股权
  2009年10月,中国宝钢集团参股澳大利亚阿奎拉矿业公司项目获得批准。阿奎拉公司是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值约17亿澳元,主要资产是在5个煤矿、3个赤铁矿和一个锰矿中的部分权益。宝钢集团出资2.86亿澳元认购阿奎拉公司向其定向增发的股权,增发后占股15%,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收购澳能源金属公司股权
  中国在澳投资项目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收购澳大利亚能源金属公司股权的交易近期获批。能源金属公司主要资产是位于澳北领地和西澳州的9 个铀矿探矿项目。根据协议,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拟收购能源金属公司不超过70%的股权。另据澳大利亚权威官员介绍,澳政府近日刚刚批准了中国河北矿业收购澳一家初级铀矿开发商14.9%的股份的投资。
  湖南有色2950万元收购加拿大水獭溪锑矿100%股权
  2009年11月,湖南有色集团日前披露,湖南有色股份全资子公司湖南有色(加拿大)锑矿有限公司(HAML),已正式完成收购(加拿大)水獭溪锑矿有限公司(BBAM)100%的股权,该收购总投资额为2950万人民币元。
  加拿大水獭溪锑矿(BBAM)所有的锑矿山位于加拿大东部的纽芬兰岛,矿区属丘陵地带,相对高差不到100米,属无人区,距矿山最近的小镇甘德43公里,已控制的资源量164万吨,品位4.76%,锑金属量7.8万吨,年产锑金属含量6000多吨,相当于锑矿山现有产量的一半多,服务年限10年,是不可多得的具备一定规模的锑矿,此次收购成功后可直接向锑矿山提供丰富的锑矿石资源。
  吉恩镍业收购加拿大皇家矿业100%股权
  吉恩镍业公司2009年11月公告,该公司与加拿大黄金布鲁克风险公司(GBK)共同要约收购加拿大皇家矿业100%股权事宜已经完成第一阶段交易。此次收购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文件核准,同意公司投资不超过2亿加元,其中7618万加元用于收购皇家矿业100%股权,1.1亿加元用于收购该公司面值为1.37亿加元的可转换债券,其余资金用于支付中介机构费用和其他前期费用。对于加拿大皇家矿业公司的收购已是吉恩镍业自今年4月以来的第四起海外收购。
  四川汉龙集团5亿美元收购澳钼铁矿51%股权
  2009年11月16日,四川民营矿业汉龙集团宣布,澳洲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正式批准了汉龙集团所属企业汉龙矿业以5亿美元资金收购澳大利亚钼矿公司51%股权,并同意该集团在3 年内行使每6 股发行1 股数量的期权,两项权益综合折算为55.3%股权。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民营企业在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项目。此次获得澳洲政府正式批准,宣告项目取得又一重大实质性进展,也标志着该项目已经完成澳大利亚方面的所有手续。汉龙集团将成为澳大利亚钼矿的实际控制人,并通过项目融资方式提供5亿美元资金开发澳大利亚钼矿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世界级大型钼铜项目。汉龙集团相关人士表示,项目具有非常好的前景。若按现时钼价计算,该项目在3 年后达产时,年销售收入可达100 亿元,年利润达20 亿元。
  近年来,四川的一些民营矿业企业大举开展了进军海外的矿业投资活动,汉龙集团只是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此外还有大量川企选择到海外寻矿。资料显示,目前四川全省共150多家注册境外投资企业,其中1/3选择出国寻矿,其中地奥集团、金广实业、启明星公司、川威集团、川西实业公司、开元集团、宏达集团等都不同程度地开拓了海外矿业投资项目。
  紫金33.68亿元收购澳洲铜金矿公司
  2009年11月29日,紫金矿业与澳大利亚印德菲利资源公司(Indophil Resources NL)签署《收购履行协议》,以每股1.28澳元的价格收购印德菲利资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在收购期间将予发行的股份,收购总金额约为5.45亿澳元,折合人民币约33.68亿元。目前,印德菲利资源公司已安排收购另一家公司持有SMI的A类股3.27%的权益,此次收购完成后, 印德菲利资源公司将持有SMI的A类股份37.5%的权益。SMI已和菲律宾共和国签署《融资和技术服务协议》,该合同授权SMI作为“承包商”有权勘探和开发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世界级铜金矿床坦帕坎(Tampakan)铜金矿项目。除坦帕坎铜金矿外,印德菲利资源公司于菲律宾还拥有其他勘探项目,包括3个特许土地权及16个处于申请阶段的土地权,分别位于菲律宾的吕宋岛北部及南部,棉兰老岛中部及东部。
  云锡集团以5000万澳元收购澳最大锡矿50%股份
  2009年12月,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FIRB)已经正式批准云南锡业集团购买澳大利亚唯一的锡生产商金属公司麦塔斯(Metal X)的塔斯马尼亚岛锡资产。“这意味着云锡集团收购塔斯马尼亚岛锡资产业务50%的股份已经没有实质性障碍,基本宣告成功。”云锡集团一高管表示。塔斯马尼亚锡矿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锡矿,在世界上也比较出名,本次收购成功肯定能对云锡集团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
  根据双方协议,云锡集团以5000万澳元的价格购买麦塔斯公司塔斯马尼亚业务50%的股份,并有权根据这部分业务的运行情况再增购10%的股份。增购价格取决于未来一年这部分业务的锡精矿产量能否达到6000吨以及运行成本是否能够降低。
  济南首家民企“淘矿”非洲 拿下20多个矿权
  12月25日,济南域潇集团先后斥巨资买下莫桑比克20余处石灰石、锆钛矿及金铜铁矿矿权。据悉,作为首家进军非洲的济南民企,目前该公司在非洲的探矿面积已达到500平方公里。
  国内锆钛矿的需求量很大,但95%依赖进口。目前国内的锆钛矿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每年的需求量约为50万吨。早在2007年,域潇集团就将莫桑比克马普托地区的石灰石矿山收入囊中,也开启了域潇海外买矿的先河。济南市民营企业进军矿山这还是首次。目前该公司已与国内最大的锆钛矿生产企业之一的海南有色金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在海南省洋浦开发区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再由合资公司在莫桑比克设立独资的有限公司,共同开发莫桑比克锆钛矿及其他金属矿产资源。
  以上只是今年以来部分中国矿业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案例,但是也足以看出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业内人士建议:海外收矿须重视勘探风险
http://www.mining120.com 2009-10-23 11:07:25 中国选矿技术网

国土部拟建立信息平台护航矿企并购


漫画/尹建

  诸多参加“2009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矿业企业表示,中国企业海外开矿依旧面临着很大风险,其中包括众所周知的地缘政治风险,但更主要的是对资源的勘探风险。有地质勘测方面人士直言,有些企业的海外收矿类似于“赌石”。

  海外收矿如“赌石”

  “如果收的是真东西,开矿的风险还是不大的。”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峰表示,由于全球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发展的必然,但是走出去还缺乏足够的技术背景支持。现在企业首先应该考虑的并不是价格因素,毕竟价格风险是暂时的,更重要的是所收购的项目是否确实有矿藏。这两年来,西北有色作为海外收矿的技术服务提供商,业务量呈现几何性增长,可见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需求。

  持有这样论调的并非只是西北有色一家。一位有着多起海外矿权收购勘查经验的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如今有些中国企业急于海外收矿,在海外购买矿山简直像是在“赌石”。

  “关键的问题在于时机。”上述人士表示,由于国外的地质勘查流程以及出具的地质数据与中国有着很大不同,这直接导致中国企业在拿到国外矿主提供的勘察数据时往往不能做出准确判断,需要国内的地勘机构对标的矿山做完整的地质勘查。而一套完整的地质勘查周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持续半年的勘查期很有可能使中国企业与海外矿山项目失之交臂。这也就使得众多中资企业在购买海外项目时只能单纯凭借对方出具的勘测数据做出估值判断。

 

西北有色地勘局收购澳洲Meridian矿业45%股份

2009-07-22 18:29:37 来源: 网易财经 

网易财经7月22日讯 中国的西北有色地质勘察局计划通过一笔1005万澳元的股票配售收购澳洲小型金矿和基础金属勘探公司Meridian Minerals Ltd 的45%的股份。

Meridian 已同意向中国的营业额和技术能力最大的五家地勘局之一西北有色地勘局配售1.3125亿股股份,价格为每股8澳分。

Meridian 在声明中说:“配股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加快位于西澳Kimberly地区的Lennard Shelf勘探和开发项目。”

西北有色地勘局将拥有收购最多35%的此项目生产的精矿的优先取舍权。西北地勘局将指定一名代表加入Meridian 的董事会,并出任Lennard Shelf项目的项目经理。西北有色地勘局由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全资拥有。

此次配股还需得到澳大利亚和中国政府的批准。
西色国际弃购美国优金金矿2009-12-23 07:20:00 来源: 解放网-新闻晨报(上海) 

晨报记者 周 凯 实习生 康菲辰

美国优金采矿公司(Firstgold)北京时间昨天发表公告称,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外资委)将否决中国西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对其的收购计划,理由是该交易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西色国际随后向美国政府表示,将放弃该项收购。这是继中海油并购优尼克受阻后,中资企业在美国投资的又一次挫折。

优金是美国内华达州的一家金矿公司。根据此前的交易协定,西色国际将支付2650万美元,握有优金公司51%的股权。

不过,美国财政部的官员在与优金公司管理人士召开的电话会议上,表达了对此项收购案的担心。美方官员称,优金公司在内华达州有四项资产靠近法伦海军航空站,此外还有一些涉及敏感性、安全机密性的资产和军事资产。西色国际随后决定放弃收购。

西色国际是一家国企,隶属于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记者就此多次致电该局,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事实上,我国国有企业在收购美国公司时遭到美方政府阻挠的案件,西色国际并非首例。早在2005年6月,中海油曾宣布考虑用18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克。但美国参议院当年7月高票通过议案加以反对。8月2日,中海油最终撤回要约,退出了收购优尼克的竞争。

[专家观点]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王泠一美国此番阻挠只是因为还不习惯中国国企的收购行为,美国这样做是出于自我保护,担心自己的经济利益被中国侵害,就像之前他们曾经担心日本那样。可能过了两三年,美国就会像澳大利亚那样习惯中国国企的收购行为。 西色国际成功收购加拿大育空锌矿公司

点击量:65 回复数:0 明灯大师 发表于 2008-08-04 07:19:26

本报讯 日前,金钼集团与西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加拿大合资设立公司,并成功实施了对加拿大育空锌矿公司的收购,开创了我国企业在北美收购上市公司的先例。
  金钼集团与西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均为陕西有色集团下属企业,近日共同出资,注册成立了金堆城西色(加拿大)有限公司,并成功收购了育空锌矿公司。育空锌矿公司位于加拿大西北部的育空特别行政区,是一家从事非贵重金属——贵金属风险勘探和高级阶段项目开发的公司,拥有锌、银总储量50万吨、总价值超过50亿加元的沃维瑞银锌矿及劳根锌银矿等项目资产。
  此次成功收购加拿大育空锌矿公司,是金钼集团和西色国际积极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及“走出去”战略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加快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化进程,对于企业开拓海外资源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西北有色地勘局开拓海外市场纪实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通过投资、收购、注资控股等方式,在境外接连获得矿业权,实现了低成本扩张,成功
拓展了海外市场。
  西北有色地勘局在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累计在陕西省探明30多个矿种,评价勘探
大中小型矿床120余处,累计提交黑色金属储量6亿吨,有色金属储量2000余万吨,贵
金属储量近3000吨,冶金辅助原料和化工原料7亿多吨,为陕西经济社会作出了突出贡
献。面对国内外地勘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走出一条持续快速的发展之路,一直是摆在
他们面前的战略问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他们确立了“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
思路。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地勘市场。他们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日本、芬兰等国企业和机构进行勘查技术合作,实现勘查技术与国际接轨。从2005年至
今先后派出百余人次赴津巴布韦、秘鲁等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矿产资源勘查及前期调查工
作,调查各类勘查矿业项目近百个。陆续投入4000多万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目
前已拥有上千台地质、钻探、物探、测试等新型装备,率先实现了野外地质“数字化”,
大力推广应用国际领先技术,并在重点勘查区带建立了物化探表面模型、矿体实体模型和
矿化蚀变体模型的“三维数据库”。承担了一批国外地质勘查项目,完成合同额8000万元,
为中铝公司、陕西有色集团公司等大型资源型企业提交了多处境外资源开发基地。    
    经过几年海外市场的闯荡,该局的勘探区域已涉及亚洲、非洲、澳洲、北美洲、南美洲
的20多个国家,逐步摸清了境外资源勘查开发的环境、政策状况,找到了一批适合投资开发
的项目;同时加快了勘查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锻炼培养了一支能承担海外勘查任务的队伍,
提高了地质勘查技术水平,积累了国际合作经验,树立起“西北地勘”的品牌,为深层次进入
国际资源勘查与开发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探索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他们意识到只有自主投资勘查开发境外资源,建立资源勘查
与开发基地,才是走“国际地矿一体化”,做大做强海外资源勘查开发的必由之路。2007年4
月,该局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西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专门致力于境内外勘查开发项目的投
资。当年11月,他们与美加合资的育空内华达黄金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育空陕西矿业公司,
勘查开发加拿大育空及北美地区矿产资源。合资公司获得了育空地区南森山金矿项目45平方公
里的勘查区。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有色金属价格大幅度下滑,国际上众多勘探和矿业公司资金链条断裂,
急需与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合作。西色国际投资公司果断决策,大胆出击,与金堆城钼业集团联手,
在今年7月,以1.039亿加元成功收购了身陷“金融危机”的加拿大育空锌矿公司全部股权,获
得了该公司所拥有的沃维瑞银锌矿、芬雷森地区400平方公里的探矿权和其他上市公司的若干股
份。8月,西色国际投资公司再出重拳,与澳大利亚一金矿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通过技术、劳务、
资金投资,获得该公司拥有的金矿800平方公里勘查区49%的权益。又联合国内外公司通过换股
方式以较低的价格实现对另一境外上市金矿公司的控制。
铁矿石海外收购:十年残局2013-01-12 08:44  导语: 中国近十年来最好的海外铁矿石项目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中铝和力拓决定先使用卡车,而不是铁路运输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石。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向东 余寒 中国近十年来最好的海外铁矿石项目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中铝和力拓决定先使用卡车,而不是铁路运输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石。

卡车方案每年大概能够将10万吨的铁矿石运出几内亚,这对于一个规划年产能达到7000万吨的大型矿山来说,形同蚂蚁搬家。但至少该方案能够满足几内亚政府关于该矿山在2014年投产的目标。

10年来,几十家中国企业集体走出去,像蚂蚁搬家一样,开始了一波境外投资铁矿石高潮。10年间,3000亿美元的成本;几十个项目;数十个国家;100多亿美元的前期投入,换来的却是部分项目“撂荒”的惨淡格局。不仅如此,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造成的高成本已经为未来中国铁矿石的高价格埋下隐患。

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副司长王建军说:“目前中国海外投资铁矿石只有少数项目形成了产能,大部分项目还需要较长时间,进一步勘探、科研、建设,才能投产。这些项目最终能否开发成功还很难说。”

据悉,国家发改委正联合其他部门共同研究如何推动中国海外铁矿石项目,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政策,当前的这些项目将很难开发出来。十年海外投资的残局迫切待解。

最成功项目的隐忧

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已探明铁矿石储量达24亿吨,预计总资源量接近50亿吨,矿石品位高达66%,被称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待采铁矿。2011年11月,中铝、宝钢、中铁建等中国企业共同组成了以中铝为首的中方联合体,以13.5亿美元换来了该矿山44.65%的股权。

这仅仅是开始。1月10日,知情人士对本报透露说,13.5亿美元相当于中方支付给力拓的矿山勘探等前期成本。

根据力拓最近提出的矿山开发方案,整体矿山要达到投产需要180亿-19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而早在2010年,力拓邀请中铝加入时,对西芒杜铁矿石的整体投资预算是120亿美元。按照新的投资方案,需要中铝提供资金大约60亿美元,其中包括30亿美元左右的项目投资资本金。中铝已经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该项投资的申请,目前待批。

西芒杜铁矿属于露天矿,开采成本相对较低,但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中铝要想把矿石运回中国,至少还需要修建一条650公里的铁路、新建3个25万吨的码头泊位,仅这两项的投资就超过了100亿美元。力拓方面关于采用汽车运输方案的提出,让业内人士猜测:在削减投资、矿价下行的压力下,力拓并不急于将西芒杜铁矿石运出几内亚。

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公司是西芒杜铁矿石的参与方之一,该公司参与建设了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码头起步工程一期。参与项目主要包括34万石料的开采、200万方堆场与道路填筑、一座小型斜坡道码头、其他附属设施工程。

上述项目于2012年3月28日正式授标,并开始计算合同工期,施工用地交付时间为2012年5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3年9月30日。但由于项目规范全部采用力拓内部采矿的技术规范,要求极其严格。直到9月7日,项目才被力拓聘用的咨工方美国福陆公司允许正式动工。这也是整个西芒杜项目正式开始的第一个施工标段。

据透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大约占到了整个西芒杜铁矿石项目总投资的三分之二。1月9日,中铝有关人士对本报表示,“我们希望最早能够在2013年年底2014年年初,该项目就能投产,但是以目前的情况看恐怕很有难度”。

按照中铝和力拓的合作协议,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石项目投产后,中铝可以从每年7000万吨的矿石产量中得到3000万吨。知情人士说:“该项目能否在2014年投产,实现规划产量,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后续的投资的增加、力拓的投产积极性等方面。”

中铝如何将获得的每年3000万吨矿石运回中国销售也存在不确定性。中铝原计划通过自己旗下贸易公司销售从西芒杜矿山获得的矿石,但力拓提出需要再共同建立一个销售机构来统一运营。中铝有关人士说,这一销售架构目前尚未确定。

撂荒的样本

尽管诸多不确定因素让中铝的西芒杜项目蒙上了风险,但这仍算得上是中国近十年来最成功的海外铁矿石项目。

根据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公布的数据,2006年-2011年,中国企业在境外铁矿石投资超过了100亿美元,参与项目几十个。初步估算,中国目前的铁矿石资源量已经达到600多亿吨,其中中方权益达到200亿吨。超过10亿吨的项目有十几个,规划产能超过1000万吨以上的项目超过17个。

这些项目相对集中在非洲西部地区、西部澳洲和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其中包括中铝参与的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石项目。

上述地区同时也包括了一个业内眼中的“失败样本”——位于西澳洲皮尔巴拉地区的中信泰富SINO磁铁矿项目,计划2000万吨的产能。中信泰富于2006年收购,但是到2012年11月19日才宣布投产,不仅投资成本大大超过预计,而且尚不能形成规模产能。

2007年8月,中冶与中信泰富签订西澳SINO铁矿项目协议,合同总额17.5亿美元。但是由于项目前期评估不足,该项目此后频超预算,2009年下半年双方又商定项目合同金额为34.07亿美元。2012年6月30日,根据中国中冶披露的信息,西澳铁矿项目累计发生的项目成本超过业主目前认可的合同总金额部分人民币30.25亿。业内预计,中冶和中信泰富西澳铁矿项目投资将达到100亿美元左右。

1月10日,中国冶金规划院人士对本报称,中冶和中信泰富的铁矿石项目,是典型的前期勘探评估不足造成的,基础设施、合同纠纷等等都给两家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该人士按照目前SINO铁矿项目的投资规模测算结果显示,每吨矿石的离岸成本已经达到120美元左右。

盲目出手和仓促投资不仅体现在SINO铁矿项目。2006年,中冶以1亿美元收购位于阿根廷的希拉格兰德铁矿70%的股权,该铁矿在中冶收购前,已经停产15年,探明储量约为2亿吨,为恢复生产,中冶还需要投资3000多万美元。

2010年12月,在中冶的运作下,该项目复产。但实际产能与此前的规划相去甚远,中冶原计划年产350万吨铁矿石,但是由于该矿石含磷较高,销售异常困难。2011年,中冶计划该矿山生产65万吨的铁精粉,但是最终只产出了28.5万吨。

2008年7月,中冶斥资4亿澳元收购了位于西澳皮尔巴拉地区的兰伯特角铁矿,该项目拥有储量15.6亿吨的铁矿石。在收购时,该项目曾被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极为有利:有一条铁路线,距海岸地区只有10公里。另外,地区内还建有两条石油管道和一些电力输送线路。

不过,中冶在收购完成后,并没有后续投资的下文。一位知情人士说:“兰伯特角铁矿也是属于磁铁矿,开采难度极高。如果要开采这个矿,将会把中冶拖累得比中信泰富还要惨。”

2012年8月30日,中国中冶发布公告称,兰伯特角铁矿项目正处于前期可研及准备阶段。根据仲量联行企业评估及咨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的初步评估结果,该项目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远低于资产账面值,需计提大额资产减值18.09亿。

像中冶兰伯特角铁矿项目这样收购完成即“撂荒”的资产,还包括中钢在2008年耗资93亿多收购的西澳洲中西部铁矿石项目。2008年4月至9月,中钢与日本三菱围绕着中西部矿业公司展开了一场长达5个月收购竞赛,最终中钢通过每股高出最初报价近1澳元的价格拿下了中西部公司近100%的股权。

中钢拿到了矿山,但却丢掉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港口和码头等基础设施。中西部公司被中钢收购后,西澳政府开始拍卖该地区的铁路、港口和码头等基础设施修建和经营权,最终基础设施的经营权被日本三菱参股合资的Oakajee Port & Rail公司拿下。这个一揽子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是澳方为改善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当地矿产资源而计划新建的项目,原计划2011年建成,总投资预算近400亿人民币。

对于中钢的中西部矿山项目来说,这一基础设施项目乃是决定其矿石运输的生命线。三菱参与拿下铁路、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权之后,便推迟了这一生命线的建设。2011年6月,西澳方面宣布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工期推迟至2015年。2011年6月23日,中钢宣布暂停在西澳洲中西部铁矿项目,同时关闭其在西澳洲第二大港口城市杰拉尔顿的办事处。

残局待解

前期评估不足、资源禀赋较差、大量基础设施待投资等原因,让中国企业近十年来海外找矿成果,尚未开花就已经蒙上高昂的成本。中国冶金规划院的专家称,根据目前的项目投资计划测算,中国企业这些年在海外投资的铁矿石,真正投产之后,能够将铁矿石离岸价成本控制在每吨100美元以下的就寥寥无几。据称,中国有的项目的开发成本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每吨300美元。

而主管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副司长王建军说:“虽然从2005年开始,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走出去,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项目形成了产能,大部分项目仍在前期准备,少数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大量项目,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勘探、科研、建设,才能投产。这些项目是不是最终能够开发出来还很难说。”

据其介绍,近五年来,中国企业对海外铁矿石资源的投资已超过100亿美元。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铁矿,一个1000万吨产能的项目,需要投资20多亿美元,如果是1000多万吨低品位的矿石项目,铁矿的开发需要20-30美元,再加上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进一步抬升。目前国内钢铁业又处在亏损的状态,此时这些海外项目对钢厂的投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是一个让政府主管部门和钢铁行业都哭笑不得的局面:十年前,受制于铁矿石高价格和进口垄断的中国企业开始了集体走出去的步伐,历经十年却发现,不仅花费了巨大的资金,遭遇一个又一个投资陷阱,而且还变相提高了未来铁矿石价格。

中钢的一位高层说,未来铁矿石价格也不能降得太多,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项目就可能面临亏损。中国国产矿的边际成本也在不断上涨。近期,冶金规划院调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中国每吨国产铁矿石的边际成本已经达到了100美元。

国家发改委希望未来十年内,中国的境外铁矿石争取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增供应能力,初步目标为“十二五”末期,新增境外铁矿石产能1亿吨。国家发改委估计,中国对铁矿石需求量在2020年至少在12亿吨以上,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所以每年至少有7亿吨的铁矿石需要进口,中国大量铁矿石的状况会依然存在。

中国冶金规划院院长李新创说,虽然前期中国钢铁企业在海外的铁矿石投资项目遇阻,但由于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依赖度短期难以降低,中国企业还是应该积极去海外建立长期稳定的铁矿石基地。

根据李新创的计算,在2002年至2011年的十年间,中国为进口铁矿石多支出了3000亿美元。李新创说,“这3000亿是由于之前中国钢铁工业没有做好储备,现在走出去,是为了下一个十年打基础”。

国家发改委整计划给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铁矿石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加大矿山的投入,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成投产。王建军说:“国家发改委将在西非、加拿大魁北克地区、西澳这几个重点地区会选几个重大项目进行支持。我们正在同有关部门共同积极研究支持政策。目前看,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政策,我们当前的这些项目很难开发出来。”

如何支持这些陷入投资泥潭的境外铁矿石项目,仍是一个难题。1月7日,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称,不可能是政府提供资金,还是要靠企业想办法,政府只能在融资等方面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但这也要看金融部门的意见。

2012年国家开发银行曾委托冶金规划院作了一份关于中国企业投资海外铁矿项目分析评估的课题,冶金规划院人士称,国开行做这份课题的初衷是有意向参与海外投资矿产资源,想提前先做个摸底。结果怎样,则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