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135乾装备属性:海外收购不能做亏本买卖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19:19
——访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姚华军
http://www.chinamining.com.cn 2010年12月21日 作者: 郁 鸣 编辑:姜丽丽
“‘走出去’,最终还是靠企业‘走出去’。”12月8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姚华军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企业。
对于“中国买什么涨什么”的现象,姚华军表示,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矿产资源定价权的缺失,“世界矿产资源整体充足,但现在许多矿产资源价格高出合理水平,垄断等人为因素是关键”。
在姚华军看来,中国企业“获取海外资源,能否带来经济效益才是关键”,而提升国家在矿产资源上的议价能力,只是一个“副作用”。
记者: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到海外获取矿产资源,意义何在?
姚华军:工业化要消耗矿产资源。任何一个国家的矿产资源,都无法完全满足其自身工业化的需要。农业社会需要土地和劳动力,工业社会需要各种矿石材料。事实上,我们周围的公路、铁路等,哪一个不是矿石材料做成的呢?
中国正在进行快速工业化,再加上我国地广人多,资源消耗量巨大。包括铁、铝、铜、水泥等多种矿产资源在内,我国已是这些资源的世界最大消耗国。面对如此大的资源需求,我国没有办法全部满足,现代社会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不进口他国资源。
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全球化,全球化必然要求生产要素配置最优化,以发挥各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矿产资源就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矿产资源禀赋。从他国获取矿产资源就成为全球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内容。
记者:相比其它获取资源的办法,并购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姚华军:从全球矿产资源的获取方式来看,主要是国际贸易,占90%多;此外,还有买断国外矿权和风险探矿,按国际惯例,探矿者可优先获得采矿权。
相对于直接买断矿权,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定价权在矿产资源供给方这边,因此,贸易成本比较高。而风险探矿需要专业技术,同时风险很大,一旦没探到有商业价值的矿产,会血本无归。
但直接买断国外矿权的并不多,而且有不少国家禁止国外买家买下矿产后直接把矿产品运回买家所在国。目前,矿产资源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氛围越来越浓,进一步加大了直接买断国外矿权的难度。
在我看来,中国目前在海外的矿产资源并购,首先要从经济利益出发。从外部因素看,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机遇,国外矿产资源价格处于历史低位;从内部因素看,国内矿产行业,通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也已积累了并购国外矿产资源的实力。
另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资源战略,日本、美国、欧洲皆是如此,通过并购矿产资源可以有效地提升矿产资源话语权,增加矿产资源保障的安全性。
但我并不认为,中国在海外获取矿产的企业都是基于这一考虑,虽然很多企业有国企背景,最重要的,还应该是能否获得经济回报。
记者:对中国企业到海外去收购矿产资源,你有何担忧?
姚华军:我比较担忧并购后的运营。现在,还少有这方面成功的案例。中国不少企业已经获得了海外矿产资源的股权甚至控股权,但并购完成后,是否能有效运作?
矿产开发是一个高投入、周期长、总体风险高的工程,矿产资源项目的运营不像一般的工业项目,比如汽车厂,只是安排好厂房、设备、员工就行。矿产资源项目的开发需要与当地社区融合,还要配合当地政府修建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要重视环保,国外有很多矿就是因为无法获得环保许可而无法开采。
从过往的案例来看,往往是在当地开展工程建设、勘查等的机构,更容易获得当地的矿产开发机会。
从股权结构来看,中国企业如果获得控股权,往往导致国外比较紧张,其实像日本、韩国在外矿产投资,往往只获取部分股权,甚至交叉持股,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大面积的参股而并非控股,也能很有效地提升议价能力,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减少摩擦。
而且,从已有的案例来看,并购成功的另一条经验是,仅进行资本运作,保留并购目标的原有管理团队。一些企业把原有管理团队都换了,效果反而不好。
记者:在海外收购方面,你对中国企业有何建议?
姚华军:最根本的,是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竞争力越强的企业越能获得资源。比如中国三大石油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矿企。
当然,国家也应做好基础工作。比如,建立矿产资源平台,方便企业获得矿产资源的信息。另外,光靠生产型企业,获取国外资源的效率太低,要扶持相关中介机构。一个强有力的中介市场,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型企业的负担,帮助生产型企业获取信息,对目标项目进行专业评估,降低并购的风险。
目标定好了,战略定好了,谁能执行?国内外矿业竞争到后面,就是人才竞争,中国在矿业人才培养上还要奋起直追。矿产资源不像汽车厂,可以通过看厂房、设备了解情况。矿产资源都埋在地下,勘查、开采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地质技术工作人员。
目前,许多国际矿业巨头的负责人,大多没有矿业背景,而是在经济、法律和财务等方面很有经验。这说明,国际矿业越来越需要了解资本运作和超越矿业来思考的人,但中国了解国际并购准则、能主持国际矿业并购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现在社会上在讲,要把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部分转为矿产资源,把货币债券转为矿产资源,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具体如何操作?具体买什么矿产资源?什么时候买?什么价格买?如此大规模的购买量,如何避免引起矿产资源的价格波动?
获取国外资源,最终还是要靠企业“走出去”。企业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创造经济效益,不能做亏本买卖。因此,最终还是需要建立起符合国际矿业规则要求的企业,企业“走出去”,才是真正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