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哪里有海军招待所:诊所对医生接诊技巧交流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7:18:29

医生接诊技巧交流技巧

云海—Yi 保存于 2010年12月13日 20:05

  • 字体:中
  • 转为日志
  • 编辑
  • 删除

 


    (曾昭耆老,德高誉隆,一生积蕴,每讲轰动,今日选登,以飨大众。)
  [要预见到,总有一天,病人不单会挑医生的治病本领,还要挑医生的态度。不但要治好病,而且要求看病过程中心情愉快。]
  这个题目有点不好讲,单是题目本身,就曾几经变动。先是叫“接诊技巧”,后改为“接诊艺术”、“接诊态度”,最后才定为现名。改名的过程,反映了想从注重外在表现,到强调内涵的考虑过程。
  为什么要讲“接诊”
  一是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对当前多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来说,心理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二是人们已经不仅满足于能看上病,看好病,而且希望医生有很好的人品,能关心他、同情他、帮助他。医生留给病人的“首次印象”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要重视接诊的原因。
  近来在提倡病人选医生,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当然,实际做起来也有难处。不少病人家属反映:仅凭张挂医生照片、简介,并无多少参考价值。医生的名声是干出来的,由病家口耳相传,逐渐广为人知。医生不同于演员,不能靠炒作,只能靠实际成绩。医生适当地“包装”自己也无可厚非,但必须有明确的原则性,即是为了病人,不能像江湖游医故弄玄虚骗取信任。
  但我们有些医生却走了另一极端,总以为,我只要给你看病就是啦,其他都是不值得计较的事。这反映出他对医学的社会性没有很好地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允许病人挑选医生,医生内部也会形成竞争机制,所以医生要更好地展示自己。
  医生接诊病人的基础靠什么?有人说要有高尚的医德,但是离开技术孤立地说医德我觉得也不行。因为如果没有技术,医德只是一种愿望,很难发挥实际作用。接诊应该是医生品德和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等各种积累的高度浓缩结果,所谓“厚积薄发”。很难对不同风格的接诊评定优劣对错,关键在于病人对它的感受。
  还需要说明的是,接诊不仅是医生个人的事,与医院的总体氛围紧密相关。例如,为什么不少病人到医院就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能不能使他们一进医院就有人关心照顾,或至少是感到有人关怀,可以安安心心地看病呢?要做到这点,整个医院都得做大量工作。
  医院应“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这话是很对的,问题是做到没有?特别是大医院,分科细,对专科医生的科研提高很有好处,但对培养住院医师就不大有利,对病人就更是麻烦。得先弄清自己得的是哪科的病,否则连号也不知怎么挂。发烧待查,哪科都不愿收,如果同时患了涉及两科以上的疾病,那就哪科都不愿收。我做大内科主任时,曾提出各小科应准备15%病床收分科不明病人,当时一位教授认为还不够,但小科主任们都不肯接受。专科医院也分出三级科甚至四级科。比如儿童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是否也有这种情况?
  除了上述“横向分科”外,还有没有“纵向分科”呢?比如急诊科室。如果请你出诊,一看不是急症,你会不高兴吗?如果出诊碰到你不感兴趣的病,你会怎么对待?
  对这类情况,不能说医生毫无道理。但恐怕只有站在病人和家属立场上,将心比心地想想,医生才能心平气和。
  医生与病人的关系
  通常流行的提法是“为病人服务”、“待病人如亲人”,实际上不少医生并不赞成这种提法,认为它带着太多的感情色彩,反而淡化了职责问题。那种关系,在战争时期是对的,而现在公众已经在讨论,病人是否是消费者。病人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既有信任的一面,又有戒备的一面。即使医生想对病人如亲人,对方还未必接受呢。
  医生应该带着深厚的感情,千方百计地为病人治病,但心里应明白,医患之间首先是一种契约关系、合同关系或法律关系。一旦医生违反了规章制度,发生了差错事故,医院可以对他批评处分,执法部门也可以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医生的职责,既应自觉遵守,同时又带着强制性。客观上,医患之间就是这种关系。而医务工作又需要在工作中倾注感情,使病人感到温暖。这就是医生和病人的基本关系。医务人员势必兼顾这两方面,才能做好工作。特别困难的是急诊科室,病人来得突然,病情变化快,应该力求兼顾,适当解释,争取得到病人理解。
  仪表风度也能治病
  一个正派的医生不应该装腔作势,但又必须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态度、谈吐举止、仪表风度,这些在医疗工作中都可能发挥作用。
  大约40年前,我陪一个老中医出诊。他在车上和我聊天,谈笑风生。快到病人家,他逐渐停止了说笑,表情严肃起来。下车时再看他,已是一副无比庄重的样子。我当时年轻不理解,暗笑他像演员上戏台前酝酿情绪,过了好些年才慢慢懂得其中的奥妙。
  再举一个例子,曾有一位70岁的男病人,因重症急性心肌梗死住入心脏监护病室抢救成功,出院前,他的儿子表示感谢时对我说:“真神啦,他一见到您就觉得他不会死”。他父亲曾悄声说:“小子,我的病能好。你看那个老大夫,我信得过他”。对此我也觉得意外,因我清楚记得,老人那时处于休克状态,神志模糊。
  后来我以此为例告诉年轻医生们:接诊时实际上是双方都在互相了解。病人也在观察你的仪表举止,力求对你的本领和为人做出自己的结论。而这些,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的信心。换句话说,好的仪表风度能治病。
  仪表风度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等内涵,通过谈吐举止自然流露出来的。我见过一位医生,他自称“能指挥自己的眼泪”。有个病人死了,他找家属谈话,我见他表情十分到位,甚至眼里真的闪着泪花。但后来家属反映说他“虚伪”。所以,我仍认为,医生的仪表风度不是能装出来的,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他的外在形象才能从根本上逐渐改观。
  医生应该讲究衣着,也可以讲究美,女医生也可化淡妆,但是女医护人员不宜浓妆艳抹、奇装异服,给人轻浮的感觉,像个歌星或时装模特,那就很不妥当。下班后虽然可以随便些,但也不能截然两样。有的医生,上班时一本正经,下班后打打闹闹,甚至有低级言语和举动,非常有失身份。医生的美应该体现庄重,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印象。
  医生该何时微笑
  有人说,医生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安慰的语言,但还不全面。从内涵上说,医生应善于体谅病人和家属的心情,而不仅是善于使用哪一种语言。
  几年前,当社会上提倡“微笑服务”的时候,有记者问我:微笑服务是否也适用于医生?我说:医生的服务和其他服务人员有所不同。你到饭馆要一种菜,服务人员微笑着回答:很抱歉,这种菜卖光了。而如病人急需一种药医院没有,或者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了,医生就没有任何理由笑。相反,一个曾被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最后被查明为良性,那时医生不仅可以微笑,即使开怀大笑也无不可。关键是,医生要体现与病人休戚相关,而不是简单地讨论笑或不笑。重要的是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情绪,是顾虑重重还是麻痹大意。对前者应适当宽慰,对后者语气可重些,目的都是使其既予重视,又不失信心。
  一般说,只顾埋头工作而很少说话的医生,病人是不大欢迎的。在一些国家,医生把自己开诊的时间叫做“谈话时间”,这也体现了医生说话的重要性。
  医生与病人谁感谢谁
  我们的医生对病人态度粗暴的确实很少,但表情冷漠的却普遍。但在国外,许多有名的教授对病人也很有礼貌,在给病人查体时常说“谢谢”。我们的一些老一辈专家也是对病人彬彬有礼。现在有些年轻医生对此不大理解,心想:为什么要感谢病人?难道不是应该病人感谢医生吗?
  医生为什么要感谢病人呢?有医生说:因为病人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假如一个病人都不找你,你不是要下岗吗?这话不很贴切。说顾客是商店的衣食父母,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是比较确切的,因为他们虽然也是服务,但也为了有利润和超额收入。而且,顾客和观众多少与收入紧密相关。但医生基本上是劳务收入,至少在眼下,挣的是辛苦钱。医生并不希望病人多,最高目标是减少疾病、伤残和死亡。我们为诊治疾病而受的劳累,担的风险,比许多其他职业大得多。打个比方,就像消防队员不希望火灾,交通警不希望交通事故一样,没有人会认为火灾和交通事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医生不是感谢病人来找他看病,而是对他们在查体时按医生要求配合做某种检查时,承受一些不适而表示感谢。如果配合不好,导致诊治失误,也会影响医生的名声,甚至因此挨批评,受处分。
  医生善待病人,决不会贬低自己,相反只会受到更多的尊重。一是,病人是带着痛苦和恐惧来的,医生是健康人;二是,病人是客人,医生是主人,待客应该有礼貌。说声“您好,请坐”,几秒种就可进入正题。
  说到这些,又不能不再次涉及当前医院的氛围。在中国,至今看病仍远不是一件舒适的事。虽然不少医院大楼很漂亮,设备也先进,但有人说:像是“机关加研究所”。有的医院里,最漂亮最舒适的地方是办公区和高级仪器所在地。相比之下,诊室拥挤,设备简陋,病人焦急,空气不好。这种评论有些难听,但可能有道理。
  耐心能问到更多病史
  询问病史时,医生的基本态度是关心,千万不能像审讯,宁可像亲友探视的问候。“文革”时有个笑话,医生问病人:您有什么问题?病人说:你才有“问题”。有个刚上临床的年轻医生曾对我说,问第一句话最难。在外国,医生的第一句话通常是:“CanIhelpyou?“似也很一般。我想不如问:“您感到怎么不好?”总之,需要考虑一下提问的方式。还有人讲过一件真事:医生在为一个病人做手术,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候。医生出来开口就说了一句:“完了”,让家属吓了一跳。如果说:“好啦”,就不会引起一场虚惊。
  此外,医生还应重视倾听病人的诉说。有些病人通过倾诉和宽慰,病情可以减轻。但这点现在很多医生都说太忙,做不到。医生工作忙是事实,但有时也是借口。医生希望病人说话简明扼要也是合理的,但多数病人做不到。其实,应稍微耐心些加上一些诱导技巧,可能效果更好。催促他们,结果使病人心急,反说乱了,更费时间。医生亲切耐心,还有利于患者打消顾虑,袒露通常不对人说的隐私。有时隐私是弄清病情的关键。首先,医生要善于从病人的神情和叙述中敏感到其病情后有“难言之隐”,通常是在工作中或家庭里受了什么委屈,或者大龄未婚、夫妻关系不好、性生活问题、子女虐待、家属突然亡故,等等。医生意识到“有事”,但不宜贸然直接提出,可以似问非问地说:您心里有什么烦恼?也许病人就会有情绪反应,激动、流泪、哭泣。病人会很注意医生的年龄、声望和神情,以决定是否袒露,对老医生顾虑较少些。如医生提问较委婉,即使病人回避,双方也不会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