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二手房税费2016:从全球各国信息化战略的转变看网络发展趋势(2007-11-26 9:4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26:25

从全球各国信息化战略的转变看网络发展趋势(2007-11-26 9:47)

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程度的加深,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战略正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e”到“u”。这看似简单的一字之差,却标志着国家信息化战略框架的深刻变革。

1.从硬到软逐步过渡:向“u”演进成共识

对于“e”,人们并不陌生。上世纪末正值互联网发展高峰时期,全球众多国家推出了旨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提高国力的电子兴国战略,如日本的e-Japan(电子日本)战略和韩国的e-Korea(电子韩国)战略等。“u”则是从2004年开始被提到多个国家的信息化战略日程上的,被认为是下一代的信息化发展战略。“u”是英文ubiquitous的缩写,它指的是拉丁语中存在于任何地方的意思,表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可利用。目前,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建设u网(无所不在的网络,也称为泛在网)的发展目标。而在无所不在运算的基础上,多个国家先后提出要构建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UNS),这在全球已经渐成趋势,而欧盟更是将其视为一个更加高于信息社会的未来发展目标。

向“u”过渡成为全球趋势

从全球来看,从“e”到“u”的演进路线率先由日韩两国实现,不过这一趋势正在影响全球。“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正在成为世界性的话题。

☆日本:

2000年提出e-Japan战略,2004年6月升级为u-Japan2000

年日本政府首先提出了“IT基本法”,其后由隶属于日本首相官邸的IT战略本部提出了“e-Japan战略”,希望能促进日本整体ICT的基础建设。“e-Japan战略”的目标是于2005年在全日本建成3000万家庭宽带上网及1000万家庭超宽带(30Mbps~100Mbps)上网的环境。此项目标在2003年提前实现。随后,日本的信息通信业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重点是加强ICT的应用及深化。2004年5月,日本总务省向日本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正式提出了以发展ubiquitous社会为目标的u-Japan构想(见图1)。在总务省的u-Japan构想中,希望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上网的环境。此构想于2004年6月4日被日本内阁通过,而且在总务省提出的年度ICT发展策略“平成17年度ICT政策大纲”中被正式列为重点发展的项目。

图1 从e-Japan向u-Japan演进示意图

☆韩国:

2002年提出e-Korea战略,2004年3月发布u-Korea战略

韩国驻华大使馆信息通信参赞罗奉河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称,韩国最先于2002年4月提出e-Korea(电子韩国)战略,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加紧建设IT基础设施,使得韩国社会的各方面在尖端科技的带动下跨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在e-Korea实施后不久,韩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其后,韩国国内方方面面都希望借助已有的先进硬件提高生产效率、生活质量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情报通信部于2004年3月提出了u-Korea战略(见图2),这个战略旨在使所有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u-Korea意味着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产业和经济的增长,而且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带来革命性的进步。

图2 韩国u-Korea策略图

☆新加坡:

陆续出台措施提倡IT兴国,后于2005年2月提出“下一代I-Hub”计划

从1992年提出的“智能岛”计划,到2000年4月由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制定的“21世纪资讯通信技术蓝图”,再到2003年再次制定的“Connected City(连城)”计划,数次信息化战略都是“e”阶段的产物,即通过提高信息通信技术的利用率推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2005年2月,IDA发布名为“下一代I-Hub”的新计划,标志着该国正式将“u”型网络构建纳入国家战略中。该计划旨在通过一个安全、高速、无所不在的网络实现下一代的连接。新加坡希望在普遍通信设施、商业政策环境和信息人才的良好条件下,到2009年在全岛创建一个真正的无所不在的网络。

☆欧洲:

1999年确立eEurope计划,2005年6月提出旨在创建无所不在网络社会的i2010计划

1999年12月,欧盟赫尔辛基理事会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发起的“电子欧洲——全民参与信息社会”计划。此举意在利用新经济(特别是网络)带来的机会,在信息技术领域全面追赶美国。2000年3月,在里斯本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欧盟首脑会议上,欧盟提出了未来10年的发展新战略,而发展信息产业,通过普及互联网知识、发展电子商务、加快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创建“电子欧洲”则是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2005年6月,欧盟执委会正式公布了未来5年的欧盟信息通信政策架构“i2010”,其中指出,为迎接数字融合时代的来临,必须整合不同的通信网络、内容服务、终端设备,以提供一致性的管理架构来适应全球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更具市场导向、弹性及面向未来的技术。i2010包含以下三项优先目标:一是创造统一的欧洲信息空间;二是要强化创新与ICT的投资;三是建立具有包容性、高质量的信息化社会。2006年9月,当时的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芬兰和欧盟委员会共同发起举办了欧洲信息社会大会。此次大会以“i2010-创建一个无所不在的欧洲信息社会”为主题,并达成共识:信息社会正在变为一个“无所不在”的信息社会。

此外,联合国于2003年12月在日内瓦举办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首次为“无所不在的网络”提供了一个在国际上进行讨论的机会。2006年2月,国际电联在日内瓦举办了一个射频身份识别研讨会,会议特别强调了物联网的概念,指出物联网能实现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无所不在的网络连接。从2004年起,美国也加快了向宽带服务转移的步伐。这说明该国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开始增加。但是,转移只表现在宽带技术应用、移动电话和诸多服务的提供方面。

因何出现由“e”向“u”过渡的趋势?

综合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战略的转变,可以从中发现一个规律——“e”阶段是信息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和发展的时期,更大意义上属于硬件发展期,而“u”战略则是建立在已经夯实的基础设施基础上的,继续升级网络,并注重发展多样化的服务和应用,是完成“e”战略后启动的新一轮国家信息化战略。可以说,从“e”到“u”是一条从硬件到软件和服务演进的路线。推动这一趋势的动因来自多个方面:

☆信息通信技术同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的需求

经过了上世纪末期开始的互联网浪潮影响的人类社会已经意识到,现代的信息通信技术正在给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变革性的改变。以韩国为例,该国e-Korea战略取得了初步进展,即国内的信息通信硬件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全社会对充分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产生了空前高涨的热情和需求。人们希望,通过这个先进的技术平台,依托各类高级服务改变传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也正是该国出台u-Korea的一大出发点。

《地球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阐述三重汇合时也说过:“引入一项新的技术或者平坦世界那样的平台,并不足以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当新技术或者新的技术平台与新的经营方式结合起来后,劳动生产率才会出现跃升。”

由此看来,技术设施的升级刺激了人类更大程度利用先进技术的渴望,这就直接激发了技术和人类社会全面、深度结合的需求。

☆物联网需求的激增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说过,社会分工越细,生产效率越高。但是随着地球的趋平化,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交易成本在现代商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分工过细很可能导致成本的增加、能源的浪费等。因此,在已经实现了全球化运作的今天,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若能充分交流物品信息,实现信息流的无缝传递,必然会大为降低生产成本,比如沃尔玛的零库存。

同时,在普通大众的生活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紧张,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凸现,人们也急需在日常生活中纳入“无所不在”的通信方式,帮助解决照顾老人、家庭保安、儿童监控等社会问题。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机器-机器对话一直被各方认为是u型网络社会最大的特点之一。这也正是促成全球形成这一趋势的一大原因。

☆通信企业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需要

传统业务收入的下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在传统的通信主体——人之外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成为通信企业的关注点。世间万物皆通信对于通信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金矿。因此,诸如SK电讯等早在数年前就提出了作无所不在的服务提供商的目标,这也对从“e”到“u”的演进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推动力。

2.倡导“三无”能力:“u”网意在“4A”生活

韩国情报通信部在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人本主义:IT839战略》报告中指出,“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将是由智能网络、最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其它领先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武装而成的技术社会形态。在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中,所有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u-Korea意味着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产业和经济的增长,而且在国民生活中将为生活文化带来革命性的进步”。

韩国的这一描述基本代表了目前多个国家对“u”型网络社会的构想。它的目的是促进无所不在网络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帮助人类实现“4A”化通信,即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人(anyone)、任何物(anything)都能顺畅地通信。由此,解决社会与经济问题,实现由ICT所能达到的信息化发展蓝图。

☆“u”型网络要“无所不在”

要建成一个真正无所不在的信息通信网络,高度普及且先进的基础设施是必备的条件。日本的u-Japan战略的一大核心就是,在基础建设方面,到2010年让国民100%都能使用高速或超高速网络。

而韩国在发展通信设施方面更是投入很大。按照国家战略规划,韩国信息基础架构计划分3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基础建构期,执行时间是1995年~1997年,主要内容包含:全国各地区155Mbps~2.5Gbps的骨干传输网络建设;主要城市超高速交换网络(ATM)建设;针对10000处以上与教育、研究等单位相关的公共机构,提供45Mbps的服务等。第二阶段为完成期,执行时间是1998年~2000年,规划完成全国144个地区骨干网络架设、ATM建设与服务提供。第三阶段为高度化期,实施时间为2001年~2005年,内容包含增加骨干网络传输与ATM建设,以提升网络传输的密度;针对32000处相关机构提供622Mbps的宽带服务。据悉,韩国政府分别为这三个阶段投入了1726亿韩元、2226亿韩元与4162亿韩元,合计8114亿韩元。

罗奉河参赞介绍说,韩国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最新数据显示,即使在韩国最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宽带网络的覆盖率也已经高达98.9%。韩国家庭的宽带普及率目前已经达到了88%,位居世界前列。而运营商已于2005年为84%的家庭(约1350万户)提供最低1Mbps带宽的连接和平均传输速率高达20Mbps的高速电信服务。

☆“u”型网络要“无所不包”

随着各类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必然会包括现有的各种通信技术、平台、终端等,并会催生出各类多媒体应用。

野村综合研究所的专家认为,WiMAX、Wi-Fi、3G等都是无所不在网络社会中重要网络技术的组成部分。但是,构筑无所不在的网络不光要有这些无线网络技术,还包括宽带网、移动网、广播电视网等。开发无所不在网络的措施不仅局限于上述内容,企业还必须继续生产独有的、不重复的产品,不断地满足消费者各种各样的需求。不仅要有产品和服务,而且要将产品、设备、系统和服务结合在一起,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在如今的日本,由于移动网络上移动内容平台的兴起,移动内容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已经攀升到了3000亿日元,其中包括手机铃声音乐、在线音乐下载、占卜、游戏等。这个市场五年前还不存在。这些解决方案在短期内就将日本的移动电话市场扩大到7万亿日元。成功的关键在于为版权处理和认证、收费和付款提供一个简单安全的平台。

韩国也从2004年开始推动BcN(宽带融合网络)计划,目的是整合有线与无线网络、语音及数据、视频与互联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为消费者提供带宽、质量有保证的无缝网络服务。

☆“u”型网络要“无所不能”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通信之外,“u”型网络同样突出任何物或是任何设施的通信,也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对于一个“u”型网络社会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

实物网络是通过新的ICT器件,如电子标签、传感器网络和网络机器人把实物同网络连接在一起的。配合u-Korea推出的u-Home是韩国的u-IT839八大创新服务之一。这种智能家庭的最终目的是,让韩国民众能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控制家电设备,并能在家享受高质量的双向与互动多媒体服务,比如远程教学、家庭监控、视频点播、居家购物、家庭保安系统等数字服务。据罗奉河介绍,近年来韩国新建的民宅基本都具有u-Home功能。

从技术层面来讲,RFID以及射频网络是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研究日本无所不在网络战略的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持这样的观点。对单一物品,只要运用该技术,即便在远距离也能用读取器将物品的信息读取出来(案例如图3所示)。

图3 2007年日本总务省颁发的u-Japan最佳业务评选头奖:日本秋田医院的RFID医护应用

3.结论

◆“e”阶段是信息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和发展的时期,更大意义上属于硬件发展期,而“u”战略则是建立在已经夯实的基础设施基础上的,继续升级网络,并注重发展多样化的服务和应用,是完成“e”战略后启动的新一轮国家信息化战略;

◆“u”型网络是网络合成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相比于“e”阶段,基础设施更注重构建物联网以及不同网络的融合;

◆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UNS)已经成为全球众多国家继信息社会后的一大发展目标;

◆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强调4A化通信,即能实现任何人、任何物,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顺畅无缝地通信。相应地,无所不在的网络将在覆盖上实现无所不在,在内容、平台上实现无所不包,在通信主体上实现无所不能。

返回


www.c114.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