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梅的栽培方法:主体、对象与存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09:12
主体、对象与存在 2009年05月31日 星期日 22:12

首先区分两个概念。事物的“自在存在”和事物的“客观存在”。后一个概念常常混同于前一个概念。

“客观性”是相对于“主观性”(subjectivity,主体性)来说的。主体subject来自拉丁文subjectum。subjectum的本意是“在下面的”、“承受”、“基底”,其意义实际上就是亚历士多德十范畴之一的ousia(一般译作“实体”,但学术界已经承认这个翻译是错误的,英文的翻译大多数时候是substance,可以发现和subject的字根联系)。什么是ousia呢?像“苏格拉底”这就是一个典型的ousia,而“聪明”就不是ousia而是“性质”这一范畴。“性质”诚然也是(即“存在”,下同),但如果ousia不首先是,“性质”就谈不上是。就像“苏格拉底是聪明的”,如果作为ousia的苏格拉底不是,作为性质的聪明就无从是起。也就是说,ousia像一个基础,其他的范畴皆因它而是。因此“主体”的意义就在于:支撑起其它的是者(存在者),这就是前面说的“在下面的”、“承受”、“基底”的意思。我们现在所谓的“主体”很明显已经不是这个意思了,这是如何演化来的呢?这就要回到笛卡尔。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得到了一个不可怀疑的“我思”(cogito),并且将其他存在者的确定性追溯到“我思”上面,即只有从不可怀疑的基础“我思”出发,其他存在者的存在才是可以证明的。这就恰恰是“主体”一词的本来含义:存在者的基底。但古典的“ousia”是其他范畴的基础,“我思”则是“我”(ego)之外一切存在者的基础。通过这一“发现”,笛卡尔找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得以展开“认识论的转向”。同时也就把“主体”的外延缩小到了现在的范围,即“我思”主体:一个能动的思维。

理清了“主体”的演变过程,再来看“客观”/“客体”。客体,object,在英文中和平时所说的“对象”是同一个词。这是相对于“主体”的一个概念。在近代哲学中,客体和对象其实是一回事。什么是“对象”呢?object这个英文词的意思有“目标”、“反对”等,总之是与“主体”相对的意思。更加切近于近代哲学的“对象”概念的本质的是德文的“对象”一词Gegenstand。Gegen-的意思是“相反的”,stand是“站立”。因此“对象”不仅是在主体(在近代的意义上,即是意识)的对面,而且是“站立”在主体的对面。在主体之外的东西时刻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中,并非都能处于主体的面前并保持在主体的面前,只有处于并保持在意识面前的东西才能够是主体的“对象”。因此,“对象”并不是一开始就在那里的,而是需要一种主体的行为才能成为“对象”。这种使事物成为对象的行为就是“表象”。“表象”,英文是objectivation,就是“对象化”的意思。同样的,这个英文词并不足以说明“表象”行为。我们还是要求助于德文来进一步领会这一概念。表象的德文叫做vorstellung,vor-表示“前”,stell的意思是“摆置”、“放置”,也就是说,表象,就是将某物置于面前。由于意识的“置定”,某物才能“站立”于我之前,成为“对象”。

既然对象(Gegenstand)的站立(stand)有赖于主体的摆置(stellen)即表象(vorstellung),那就根本说不上事物的“客观”(objective)存在与它的“自在”存在有什么本质上的关联。甚至我们说,在真正的自在存在消隐之处,才有“客观”存在即“对象存在”。然而,由于近代以来对象性思维的统治地位,自在存在的真实含义被遗忘了。于是人们就只好从相对于主观存在的客观存在来理解“自在存在”。自在存在被误解为“客观存在”的典型表现就是贝克莱的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者叫“存在就是被表象”。这看似荒诞不经的话说的意思不过是“对象”来自意识的摆置。

表象还有另一种翻译,即representation,这个词切中了表象行为的特征,即(将事物放置于)面前(present)。值得注意的是前缀re-,它表明,表象的结果(对象)已非被表象的东西。“表象”(re-presentation)是一种“再造的”(re-productive)行为。康德非常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将“现象”(对象)和“物自体”严格区别开来。人的思维只能达到现象,而物自体是不可知的。他所谓的“物自体”,其积极意义就是事物本身,即事物的自在存在。但是囿于表象思维,他断定我们无法达到事物自身。

那么,真正的事物的自在存在是什么?我来偷个懒,直接用《存在·世界·物》这篇日志里的段落来说明:

“事物的自在只能表示一种‘自持’。‘自持’就是‘安于自身’(residing-in-itself)。自在自持的物难以接近,因为物自身是‘幽闭的’。海德格尔如此描述:

‘石头负荷并显示其沉重。这种沉重向我们压来,它同时却拒绝我们向它穿透。要是我们砸碎石头而试图穿透它,石头的碎块却绝不会显示出任何内在的和被开启的东西。石头很快又隐回到其碎块的负荷和硕大的同样的阴沉之趣中去了。’

“物是致密的、幽暗的,它不向我们开放自身。科学家研究石头,石头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场的。或者说,在场的不是石头,而是各种测量数据:硬度、弹性、组成元素、重量。石头作为石头-物却早已隐匿不见了。物的‘自持’使它难以接近。”

如果我们想要追问事物的自在的意义,那答案就只能是由“自持”所标示的那种状态。所谓物自身(thing-in-itself)就在于它安于自身(residing-in-itself)。

然而,上面说“自在”是“自持”、“安于自身”,而“存在”,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在希腊人那里被经验为“在场”,即逗留于面前,公开自身的形象。那么“自在存在”岂不是一个类似于“方的圆”一样矛盾的词组?这一方面,我还没有看过海德格尔的相关论述,因此就胡乱说说自己的看法。

从海德格尔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事物的“安于自身”是“拒绝我们向它穿透”,即拒绝一个近代意义上的主体——表象者对事物自身有所表象。如果你非要表象它,就只能得到一个赝品,即对象,而真正的事物自身就没入更深的黑暗之中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自身就永远不会敞开从而显现出来。而这样的“显现”,并不来源于人的观看,而是从存在的运作本身获得它的意义。这样的“现身出场”是人能对它有所表象的前提。换句话说,只有它自身显现,我才能使它在我所置定的方式上显现。这一古典思想与现代思想的重要差别表现在诸多方面。首先就是柏拉图的“太阳比喻”。根据这一比喻,事物(相,eidos或idea,旧译理念)能够显现,来源于太阳(善)的光照。这里传递出的领会是:事物的显现不是人所能控制的,如果没有太阳的光照,视力再好也和瞎子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光亮中,我们才能看见事物。光亮构成了显现和观看的前提。而经过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一种古人没有的信念逐渐成长起来,即:原则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表象的。从前“人在自然面前像个小学生”,“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虚心接受自然呈现给我们的东西;而现在,“人们像审讯犯人一样”“强迫自然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康德在说这话时指的是近代自然科学对实验条件的限定,但他同时道出了近代思维的根本特征:并不是让自然栖息于自身,而是加以摆置地观看。柏拉图和亚历士多德诚然也“观看”,但他们的观看是不加摆置的观看,他们观看的是自然自身的现身出场。

当然,近代哲学的表象性思维也不是空穴来风。在柏拉图师徒那里就已经为这一步做好了准备。柏拉图的“相”和亚历士多德的“形式”都是同一个词,即eidos。Eidos的本意就是“外观”,它来自动词“看”eidein。这时的“观看”还不同于近代的“表象”,在被观看者面前没有一个作为一切存在者基底的近代意义的主体。但是将理解和领会规定为一种“观看”,已经为近代思想铺平了道路。笛卡尔只消轻轻推动“我思”成为意识主体,被观看者——在柏拉图等古典思想家看来是自行显示者——就成为了与近代“主体”相对的、被“主体”所置定的“对象”。因此,海德格尔取道巴门尼德和赫拉克里特上溯前苏格拉底思想,正是希望用更加源始的“澄明-遮蔽”来拆解掉柏拉图的eidos对于近代思想的误导。

来自梦蝶居 2008-11-24 09:50:07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