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动物qq头像图片:孔城老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8:04:30
孔城老街

  

      我们希望古镇远离时间,越远越好,如同一个不曾被盗墓贼光顾过的古墓。而我们——像盗墓贼热爱古墓一样热爱古镇的寻找者,希望自己是古镇的第一个发现者,第一个走进者:一切都完好如初,封存的时间是一块古玉,一只铜鼎,沉着,美丽,温暖……
  
  没有水乡小镇的婀娜,更无北方集镇的苍劲,偏居桐城一角的千年古镇孔城是宁静的,碧波荡漾的小河,寂寥而悠长的街巷,古韵犹存的院落,仿如远离尘嚣。

  近水者必盛,孔城也一样,它之所以历经千年仍然还保存下来,全是因为一条河的存在。孔城自古以来就是贸易繁荣的水陆码头,邻近地区的产品物资大都集中于此进行交易,也就因水成市、因水成街了。
  
  没有想象中的游人熙攘,属于小镇的安宁还没有被无情地打破。孔城老街南北走向,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一条主街,两条横街,另有三巷一弄。总长约3公里,街道宽度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为麻石所铺。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
  
  现在,孔城老街除十甲中的一甲街道在大跃进年代改为水泥路面外,其余仍为条石所铺,房舍基本保持原貌。
  
  徜徉在明清建筑的石板街,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据宋《元丰九域志》载:“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虽然古老的店铺许多已经空置,雕栏、门楣色彩也不再鲜艳,但还是依稀能感受到旧时的熙攘和繁华。
  
  古镇不大,老一辈的人几乎都能说出东家长西家短的,在长长的小弄深处,一位大爷坐在矮矮的靠背椅上,似乎眯着眼睛在打盹,不远处,一位老妈妈正用三个簸箕在晾晒着什么东西。
  
  小道都是石板铺成的,小道只有一米来宽,两边是质朴的民居。跟它原来兴旺的历史相比,现在的这条街已经了无生气。除了两边店铺上悬挂着的旅店牌子外,似乎已没有一点集市的味道。
  
  街上住着的大多是一些老人,静静地从街道走着,不时有老人带着小孩悠悠走过。小孩欢快的笑声和匆匆的脚步与老人沉默、蹒跚的步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岁月如梭的感慨。
  
  由于年代久远,老街上的房屋损坏已经相当严重,不过,街道上还保留着像铁匠铺、染坊、锅厂等这些小手工作坊。那些老的小酒馆、老药铺也都还在。只是不再热闹,它们静静地敞开着门,等待着客人的到来。
  
  走进了一条很窄的巷子,我看见一户人家的厨房,黑黑的门洞里是浅绿色明快的装修,煤气灶和微波炉,还有很大的海尔冰箱。这似乎与老街有点“格格不入”,但却是孔城老街居民真实的原生态。
  
  岁月的流逝带走了很多东西,原先“桐城八景”孔城占了其三,而今这些都不复存在了。因船只众多,拥挤的货运码头所形成的“荻浦归帆”奇景如今早已湮灭,当年繁忙的码头如今已是河边的一块菜畦,“孔城暮雪”、“桐梓晴岚”更是难寻其踪了。
  
  老街老了,旧宅院,老胡同,朱漆斑驳,黑瓦憔悴。现在的孔城老街已经繁华落尽,我们只能从一些散落的碑文和老人的口述中去想象当时的兴旺场面。
  
  镇中的“桐乡书院”尚存朝阳楼;建于明末清初的郑家大屋、清朝的程家祠堂和姚家大屋等,仍能窥见其旧踪;和老街一样古老的“痘神庵”已经传至第36代了;从保留基本完好的亚细亚粮油站、美孚洋油站、大中华烟草公司等,可以看出孔城早年的商业经济情况……
  
  渔具店,农机店……这些陈旧的店铺好像是被擦拭得干干净净的旧家具,虽然是很旧的了,可是都还在很正常地运作着,充满了生命力,告诉人们它们仍然在扮演和过去一样的角色。
  
  目前,老街住户800多家,有200多家商号,多为铁铺、篾铺等民间手工业和百货小店。当新的建筑群不断灿然亮相时,依稀能听见老街在时间深处发出的苍茫浩叹:老街的明天在哪里?是保护还是拆除?这在当地引发了大范围的讨论。
  
  记者在孔城老街信步时,恰好遇到了一居户在检修房子。说到老街保护,这位50多岁的汉子说,自己在老街住了大半辈子,老房子也住腻了。什么时候拆,也换套新房子住住。旁边的一位年轻人则说,老街跟不上时代了。石板路骑个摩托车都不方便,再说得远一点,万一老街失火,消防车都不容易开进来。
  
  当然,也有住户对老街充满感情。一位老人说,老街就是历史,应该保护。再说,现在城区也难得有这么一块清净之地了,居家过日子,老街是第一选择。
  
  在普通人眼中,破败的老街不值一提,在行家眼中,老街凝固了鲜活的历史,从它的一砖一石一瓦一木中都可以看清地域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民俗民风变迁演化的血脉和走势,呈现出一幅隽永的历史风情画卷。
  
  目前孔城镇在对镇区进行整体规划时,单独编制了孔城老街保护和利用规划,规定老街只准修旧如旧,不准拆屋再建;对名胜古迹、历史遗存挂牌保护。
  
  老街还在时间中等待着自己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