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刀山庄小火车:把设施蔬菜产业做强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20:52
把设施蔬菜产业做强做大
    “大家看,这个棚的黄瓜秧苗徒长了,俗称长‘冒’了。原因是幼苗期管理不当造成的。”市科技局推广研究员关慧明教授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千亩温室基地向来这里观摩的60多名种植户解答温室种植问题时说,“温室蔬菜冬季生产的关键是温度,白天要控制在19℃——29℃,晚上要保持在15℃左右。如果达到这个要求,一棚蔬菜一年下来就会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是1月18日记者在阳高县温室里看到我市科技人员现场培训种植户的一个片段。   
    1月18日至20日,全市举办蔬菜(设施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培训采取会议讨论、现场观摩、技术人员典型发言和专家现场点评的方式进行。来自各旗县市区的农民种植户、农民技术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科协主席共100多人参加培训。其中,前来参加培训的的农民种植户就达60多人。
     1月18日,在市政府副市长赵永华的带领下,市科协组织与会人员赴山西大同阳高县参观了扶贫移民千栋温室基地、龙泉镇千栋日光温室基地和察右中旗设施农业观光园区。通过实地观摩,技术人员释疑,解决蔬菜种植户在日常蔬菜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原来光知道钻在大棚里蛮干,不讲什么技术。我2005年开始建温室,第一年建了20座温室,第二年又建了20座温室、40座大棚,产量一直不行。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学习种植技术,现在每座温室年收入七千元,大棚每座年收入一万元左右。自从搞起了设施蔬菜种植,半亩地的一个温室纯收入四千元左右,一亩地的一个大棚纯收入可达五千元,相当于水浇地的10倍。去年我又建起了60座温室、100座大棚。”丰镇市红砂坝十八台村58岁的老村支书金银和兴奋地对记者说。
    在刚刚跨入2010年门槛不到一个月,市政府就提早举办了这次全市举办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目的就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视察我市时的有关指示精神和市委书记吴永新在市委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上指出的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确保马铃薯、蔬菜等大宗农畜产品近期内打入京津唐的大型农贸市场,推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稳定的精神,让全市的温室种植户提早育苗,打时间差,实现早种植、多挣钱、快致富的目的。
    1月20日,学员们冒着严寒前往察右中旗新型温室蔬菜种植基地观摩学习。在现场,关慧明对着刚刚出苗的蔬菜讲解了这批新型温室的新特点:建设时充分考虑阳光的入射角问题,提高了温室的温度,做到科学、实用,实现在冬天育苗,可以早上市。对学员们提出的有关病虫害防治、大棚如何保持温度等问题,关慧明一一作答,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还就设施农业中的栽植、施肥、管理等问题和解决办法面对面、手把手给广大种植户上了一堂生动的技术课。
    副市长赵永华在培训中指出,乌兰察布具备发展绿色蔬菜的独特优势,是建立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的理想之地:区位优势明显,土地、水源、空气没有污染、气候适宜,有干净、卫生、充足的有机肥源,土地肥沃、疏松。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进行开发建设,前景十分广阔。我市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支农力度,积极发展绿色蔬菜产业,瞄准京津唐这个大市场,争取将我市建设成为首都的蔬菜供应基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种植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每个旗县市区都要建设能体现地区特色的高产高效示范园区。园区要建设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科研试验示范基地、适用技术培训基地和现代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成为现代化蔬菜生产的样板点、科技兴菜的辐射点、农民致富的增长点。

   参加培训的集宁区霸王河村民常建新感慨地对记者说,“我在1987年建了一个三分地大的温室,当年收入八千多元。2008年又投资4万元建了一个八分地的温室,当年收入2万多元,现在已收回了全部投资,再加上一个8亩地的大田蔬菜,收入2万多元。通过这次培训,学到了不少新技术,回去以后,打算再建几个温室,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蔬菜生产凭借其效益高、见效快的优势,已成为我市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发展项目。目前,全市在稳定发展露地蔬菜的同时,积极引导、推广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种植业,把设施蔬菜产业作为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和突破口,制定优惠政策和实施办法,加大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009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新增1.15万座、面积1.29万亩,大棚新增1.77万座、面积1.75万亩,全市设施蔬菜面积达到9万亩。

     “虽然我市设施蔬菜种植发展很快,但也存在着像温室建设的技术问题、品种引进问题、市场问题、效益问题等。如何使做强做大全市的蔬菜产业,让农民快速增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市科协主席王利平说,“下一步要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加强协作,使我市的蔬菜尽快打入打北京市场,真正创出属于乌兰察布的蔬菜品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