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格言:鞍山市实施新一轮普九、两类新三片规划工作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43:41
我市在1997年提前三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之后,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从2003年开始,全面启动和实施了“两类新三片”新一轮“普九”规划。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县(市)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动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截止到今年10月,我市七个县(市)区已全部通过省政府检查验收,特别是以岫岩县由“巩固水平”普九跨越到“提高水平”普九并通过省政府检查验收为标志,我市义务教育达到了较高水平均衡,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一、各级政府在履行教育职责力度方面有新的突破
“义务教育政府办”是新一轮“普九”最为突出的特点。2003年以来,各县(市)区委、政府,自觉地把发展教育作为惠及百姓的“第一民生工程”,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在履行政府教育职责的力度上有新的突破。具体表现是:
第一,各县(市)区都把新一轮“普九”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为本届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每年通过签订责任状的方式,分解阶段目标,落实部门责任。铁东区、千山区政府都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通过推进实施双高普九打造教育强区”。立山区政府把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与城区改造同步规划实施,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为太平小学等6所中小学校扩大校舍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政府结合撤乡并镇调整行政区划,撤并了226所不足百人的“村小”。全市涉农地区共建成了5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二,各县市(区)委、政府都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新一轮“普九”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政府决策,行政部门执行,人大、政协监督指导的工作运行机制。各县(市)区认真按照本地实施新一轮“普九”的规划,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岫岩县委书记王守卫到任后,首先听取岫岩县“普九”情况汇报,对涉及到“一票否决”项目中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召开专门会议,县委作出决定,将中小学校长的任命权限上收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实现了“人权”与“事权”的统一。铁西区人大、政协针对校园周边环境问题进行专项视察和调研,使学生家长反映强烈的社会人员骚扰校园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铁东区、千山区人大和政协对在视察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跟踪,督促整改意见的落实。
第三,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得到较好落实。近五年,全市用于新一轮“普九”的经费达到10亿元。其中,市、县两级投入占90%以上。特别是在落实了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后,农村地区许多乡镇依然把教育发展作为份内职责,作为为百姓谋福祉的大事来抓。海城市中小镇、千山区达道湾镇等千方百计筹措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使辖区内学校成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的窗口。此外,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也为新一轮“普九”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近五年,宝德集团等社会组织支持教育,扶困助学达5000万元以上。政府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障制度,使得在新一轮“普九”中,全市未发生一起向学生家长集资摊派搞建设的事件,社会反响较好。
二、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方面有新的突破
科学发展鞍山教育,推进教育公平,让改革成果惠及百姓,是新一轮“普九”的突出“亮点”。从七个县(市)区推进新一轮“普九”的过程和结果看,在学校现代化建设方面,硬件设施达到了四个一致,即:
一是资源配置标准一致。通过“新一轮”“普九”,我市城乡间、校际间在经费、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学生就近入学等方面执行的是一个标准;生均经费标准一致;同职级教师工资标准一致;校舍、图书仪器配备标准一致,指标到校比例一致。
二是优质资源一致共享。目前,全市七个县(市)区分别建有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符合“省标”的教师进修学校,教育资源库存量都在5000G以上。教师在进修、学习、研讨以及学生参与动手能力训练等方面基本上不存在地域差别。
三是区域内校际间学苗分布一致。通过规范划分学区,蛇形分班,扩大中考指标到校比例,加强薄弱学校改造等措施,使区域内校际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四是师资配备趋于一致。在新一轮“普九”中,把干部、教师的交流作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并列为“一票否决”项目。为此,各县(市)区努力从本地实际出发,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干部、教师交流,使校际间师资配备在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骨干教师数量分配上趋于一致。立山区通过对在偏远学校工作的教师进行适当补贴等方式,鼓励教师合理流动。市内各城区与涉农地区还建立了城乡间、区域间教师定期交流制度。2007年,全市中小学符合交流条件的干部、教师交流比例就分别达到50%和20%以上。
三、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有新的突破
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新颁《义务教育法》法律规范的重点,也是新一轮“普九”中刚性的“一票否决”项目。从我市七个县(市)区推进新一轮“普九”情况看,在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一是关于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各县(市)区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二是千方百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了新一轮“普九”的经费需要。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用于新一轮“普九”的专项资金达到10多亿元。其中铁东区1.53亿元,铁西区1.43亿元,立山区1.64亿元,千山区1.57亿元,海城市1.88亿元,台安县1.04亿元,岫岩县1.43亿元。特别是2004年以来,市政府每年以建设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农村危险校舍改造、城乡薄弱学校改造、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等专项形式,对县区教育给予了重点支持,为新一轮“普九”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是实施了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学生免费义务教育,足额投入配套资金。仅2007年,全市资助金额就达3140.3万元,资助学生数为126998人,平均247.27元。通过“两免一补”,减轻了学生负担,也为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提供有了有效的保障。
四、在改善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方面有新的突破
在新一轮“普九”中,市、县(市)区两级政府都把均衡配置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起点。因此,在“老三室”改造、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学仪器配备、体音美器材装备和图书馆(室)建设方面,都全面达到了国家和省颁标准。90%以上的中小学都配备了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全地区消除了危险校舍。校园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海城市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达到了10:1,台安县、岫岩县达到了15:1。“校校通”接通率、多媒体占班级数比例达到了省定标准。80%以上的学校配备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籍电子化覆盖率达到100%。铁东区、立山区为中小学全部配备了升降式学生课桌椅。涉农地区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用,大幅度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五、在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方面有新的突破
提高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新一轮“普九”的奋斗目标。从各县(市)区的工作情况看,在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
第一,进一步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各县(市)区分别以报告会、演讲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师德宣传。五年来,市、县两级举办教师师德报告会,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累计参加人数达8万多人次。
第二,实施了教师学历提升工程。本科以上初中教师达到57.7%,比2003年提高23.5个百分点;专科以上小学教师达到72.3%,比2003年提高29.5个百分点。
第三,加强了教师技能培训。城乡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任教师都达到了计算机省二级水平,多数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专题或实验项目。教师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课件,整合学科,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研究,各进修院校,充分发挥研训职能,加大培训力度,共召开专题培训会500场次,受训教师3万人次以,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培养出了特级教师47名,首席责任教师150名,省级骨干教师290人,各类高级教师7252人。
五年来,我市在实施新一轮“普九”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今后我市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应该看到:就全市而言,新一轮“普九”还不够均衡,主要是:全市仍有两个县尚在“提高水平”“普九”阶段,距离全面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已经通过省验收的地区看,还存在不平衡、个别项目指标标准较低的问题:海城市、千山区、台安县、岫岩县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还需不断完善;台安县、岫岩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还需加强;干部、教师交流制度需要全面落实;农村地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进一步提高水平。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长期抓好的工作任务。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县(市)区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早日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