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恩那比兽还美的男人:主敬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7:54:42

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

栾黡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六卿之一,担任下军之将。当时晋国的军队分为上军、中军和下军,"三军"的将、佐(即正、副将领)称为"六卿",是朝廷中地位最高的六位卿大夫。春秋时代是世袭社会,栾氏家族是晋国强宗大族之一,入春秋一百多年来一直在晋国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僖公27年(前633年)以来栾氏一直位居晋国六卿之列。栾黡的父亲栾书生前是晋国的中军将(三军主帅),他性格较为张扬,得罪过不少人,其中包括晋国大族赵氏,但也对晋国的霸业有不小的贡献。栾书死后,栾黡自继位以来,根本没有认识到其父生前曾得罪过许多人,如不小心谨慎、处理好各种关系,可能会给自己或自己的后代带来麻烦。相反,他自认本领比谁都强,谁也不放在眼里,在许多重大事件上公开与上级忤逆,让许多人厌恶他。

  襄公10年(公元前563年),晋国作为中原盟主,率领齐、鲁、宋、卫、曹、莒、杞等列国大军三面包围了郑国。楚兵救郑,一场大战随时可能爆发。当时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盟主地位,常以地处两国之间的郑国作为争夺对象。这时晋国的中军将是知武子(知罃),此人精明过人,计谋超群,他当时认为要真正征服郑国,不能单靠武力,必须服其心(后来他的谋略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外,考虑到盟军的实际战斗力,他认为此时与楚军决战不是上策,要诸侯之师以退为进。但是栾黡不同意知武子之谋,作为晋国下军统帅,他公开声称:"退师,耻莫大焉。我将率下军独进。"知武子非常尴尬,幸好后来形势变化,战争没有发生。

  襄公14年(公元前559年),为了报复秦国的袭击,晋国率领齐、鲁、郑、宋、卫、曹、莒、杞等十余国大军伐秦。秦人在河水上游放毒,许多列国士兵中毒身亡。加之列国军队步调不一,导致盟军在战场中陷入被动。就在这关键时刻,中军将荀偃决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对列国军队进行了总动员,下令列国大军于次日凌晨前集结完毕,"唯余马首是瞻",向西面的秦军发起总攻。但是此时,下军统帅栾黡跳了出来,公开告诉列国诸侯:"列位,荀偃的马首不能代表晋国方向,我的马要往东面走!"于是他率领晋国三军中的一支,即下军,擅自回撤。荀偃一看大势不妙,只好命令列国军队全部撤回,以免被秦军包抄。晋人戏称这场这场战役为"迁延之役",讥讽晋国军人太无能。

  但是事有不巧,栾黡的弟弟栾鍼是一个有血气之勇的汉子。由于他无法忍受列国大军败北,自认无颜再面见国人。于是与范宣子之子士鞅约好,二人一起单枪匹马冲入敌阵,一死为快。结果栾鍼死于敌阵,而士鞅中途逃回。栾黡气急败坏地对范宣子说:"你儿子唆使我弟弟去拼命,结果害死了我弟弟,他自己却逃了回来。你若不把他撵走,我非杀他不可!"这样,士鞅逃到了秦国,不久又被秦人放回。这件事为栾、范两族之间的仇恨种下了祸根,士鞅在日后处处与栾黡之子栾盈为敌,视栾氏为眼中钉、肉中刺。

  公元前552-550年(襄公21-23年)之间,即孔子出世的前一年至出世后的第二年之间,以范宣子为首的范氏家族,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规模空前的旨在彻底消灭栾氏的内战。这时范宣子(又称士匄)已是晋国的中军将,栾黡已死,继位的栾盈是下军佐。栾氏和范氏都是历经好几代人、长达一百多年的积累逐步形成的世家大族,在晋国政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范宣子为三军主帅,又得国君支持,加以事先设计周密,结果将以栾盈为首的栾氏家族被从上到下杀了个精光,几乎一个不留。从这场内乱中杀戮人数之多、涉及面之广以及对晋国内政影响之大等方面来说,这样的内乱在春秋各国的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据史书记载,导致两大家族之间火并的直接原因是栾黡襄公14年(公元前559年)得罪过范氏;而间接原因则是栾氏家族数十年来,得罪了晋国上层的主要势力,包括赵氏、知氏、荀氏、范氏等晋国最重要的几个大族,致使当时晋国上层势力之间多年来形成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对栾氏家族相当不利。

 "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菜根谭》)。虽然栾氏之灭与范宣子父子心胸狭隘也有关,但如果不是栾氏事先得罪了那么多人,范宣子是无论如何不敢对栾氏下毒手的。从《左传》可以看出,栾黡并不是个很有城府的人,也不工于心计,他的主要缺陷是过于自负、从不顾及他人脸面、一再伤及他人自尊。他可能做梦也想不到,他为自己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就在自己张牙舞爪地显示自己时,别人对他已恨之入骨;为了消灭栾氏,已经有人在绞尽脑汁,费尽心机。这些都栾黡完全忽视了的东西。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明代学者王永彬说得好:

  为善之端无尽,

  只讲一让字,

  便人人可行;

  立身之道何穷,

  只得一敬字,

  便事事皆整。

  (《围炉夜话》)

  为善途径虽多,其实也不复杂,"让"就是一个人人可行的原则;立身之道虽广,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懂得了一个"敬"字,自然事事安顿。这体现了儒家的"主敬"思想。所谓"主敬",简言之就指对生命有一颗敬畏之心,包括对他人的生命常怀敬畏,对自己的生命(特别是其缺陷)常怀忧惧。试想:当有闲暇时间并安静下来时,你在内心深处究竟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处置内心世界中种种复杂的念头?又是怎样安顿你那颗不安的灵魂的?这里没有任何高妙的法术和过人的技巧,只有一条:以虔敬之心待己待人,这就叫做"主敬"。

  "主敬"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极重要方面。《论语》中"敬"字出现至少二十多次,孔子及其弟子主张"居处恭,执事敬"(《论语·子路》),"行己也恭,事上也敬"(《论语·公冶长》),"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论语·雍也》),"貌思恭,事思敬"(《论语·季氏》),"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祭思敬,丧思哀"(《论语·子张》),"敬事而信"(《论语·学而》),等等。这些岂止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在现实生活中认真执行的。《论语·乡党》详尽地记录了孔子从早到晚、在不同场合与人交接的恭敬之态,令人叹为观止。

"主敬"一词较早见于《礼记·少仪》,宋明以来广为人们引用,作为修身的重要范畴。"主"者,以某某为主、为根本的意思。程子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程遗书》卷十八)。程颐把"敬"当作"持己之道"。这里"涵养"不是名词,指修养过程。"涵"字出自于"函",在甲骨文中是箭匣之类的东西,今日汉语中"信函"一词仍保留了"函"的部分原始含义。"函"用在人身上的时候,加了一个三点水,是为了区别起见,有涵容、收摄、收敛、收拢等义。今天当我们说某个人没涵养时,"涵养"是名词。而在儒家学说史上,"涵"字本是作为动词使用,"涵养"指收敛己心,学会把自己的心收拢进来,不要让它因发散而迷失方向。所谓"涵养须用敬",就是以虔敬之意收敛己心。

  如何以虔敬之意来收敛己心?《周易·文言》说:

  君子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

  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内",按我的理解,可指对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用正直的态度来校正。但是,"直"也可理解为"直面",指对心中的阴暗面敢于正视,而不是逃避或遮掩。一个人心中对生命常怀敬畏,自然能直面自己的性格弱点,正视心灵深处的丑陋,而不会逃避或遮掩。每个人都有弱点和缺陷,但是承认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则往往很难。人格的扭曲、心理的疾病,正因为长期对自己性格方面的问题不能正视所致,因而需要"敬以直内"。"方外"指直截了当,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显然"义以方外",即理直气壮、大义凛然地待人待事,反对圆滑世故、八面玲珑。如果能虔敬地直面灵魂的弱点和丑陋,就能胸怀坦荡、胸襟博大,"心底无私天地宽"。"义以方外"与"敬以直内"相辅相成,后者可看成前者的产物。"敬义立而德不孤","敬"指"敬以直内","义"指"义以方外"。"敬义立",就是能够做到"敬以直内"和"义以方外"。"德不孤",品德和言行得到他人的共鸣,不会感到孤单。王永彬说,"静能延寿,敬则日强"(《围炉夜话》),如果能把握好这两个方面,使之相辅相成,定能受益无穷。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

  倚高才而玩世,

  背后须防射影之虫;

  饰厚貌以欺人,

  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菜根谭》)

  "玩世",我们有时候也说"玩世不恭",这里指待人待世刚愎自用,不把别人当回事。你也许觉得自己不是个玩世不恭的人,其实不然。因为这里的"玩"字,含义比较丰富,跟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关系。有时候我们说,"我跟你不是闹着玩的","你别拿我讲的话当玩笑","那小子谈恋爱不老实,把她给玩弄后抛弃了","好哇,你敢跟老子玩!"……。"玩"的概念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些含义:做事不负责任,待人缺乏诚意,刻意利用、玩弄他人……。"射影之虫",原是一种能喷射毒气的动物,夏天的傍晚,它有时匍匐在草丛里,趁行人不注意,出其不意地向其喷射毒雾,杀伤力很大。不仅自然界中有射影之虫,人间世界也有。有时候我们自以为了不起,一时欺骗、蒙混、玩弄他人而得手,于是更加自得,认为世上无人能成为自己的对手。但是我们忘了,也许恰恰是自大、自得导致我们成了别人的靶子还不知道,也许什么时候我们就会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生活中的"射影之虫"到处存在啊。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生生之谓易

  据报道,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有近30万人自杀身亡,有200万人自杀未遂,150万人因家人或朋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重的心理创伤,16万小于18岁的孩子因父亲或者母亲自杀而变成单亲家庭(参《北京科技报》2004年9月15日)。造成自杀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抑郁症患者85%以上有自杀倾向,自杀成功率高达10%~15%。那些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人包括名牌高校的学子,现代社会的精英,和许多生活、工作压力大的人,等等。

  今天,抑郁症确实已经在我们身边蔓延开来。有人甚至认为抑郁症已成为在现代社会的压力和巨变中行走、追求生活之生灵的噩梦。也许你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或许就在你身边,就有亲友处于这种心病的折磨之下,其精神和身体经受着炼狱一样的痛苦。那是一种对生命失去了热爱,对亲人丧失了爱心,不再有期待、不再有激情的万念俱灰的感觉。患者的眼中,游离着暗灰色的、死亡的色彩……

  面对抑郁症的蔓延和自杀率的上升,我们不禁要问:

  我们有权力自杀吗?

  我们有权力虐待自己的生命吗?

  也许有人认为,我们虽然无权虐待他人的生命,但是至少有权力虐待自己,包括让自己处在长期自我折磨的精神压抑之中,或者选择自杀。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就像我们有权力随便处置手中的财物一样处置自己的生命,有权力选择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包括选择自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古往今来不同人们、不同文化传统对同一问题的回答。

  按照儒家思想,我们永远都没有权力虐待自己的生命,理由很简单:我们的生命并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而且也是属于这个世界整体。古人认为,人是天地间的一分子,每个人的生命--作为一个小宇宙--都是与天地这个大宇宙息息相通的,古人称之为"天人感应"。因而每个人活在世上最神圣的任务之一就是认识大宇宙的道理,大宇宙的道理就是"天道"(亦称"天地之道"),任何人都不能违反"天道"。以《周易》为代表的宇宙观认为,天地之道在于"生生"。《周易》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易"指《易经》之理)。所谓"生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生命的健康发育和生长,"生生"是一种对生命高度敬重的精神。与此同时,《周易》还提出"保合太和"、"各正性命",即宇宙万物各得其所、和谐共生,这与《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精神相一致。

  除此之外,古人又认为,人是万物之中"得其秀而最灵"者,因此他能懂得遵循天道,而不像动物那样盲目无知。为了遵循天道,就得充分发挥人之为人的生命潜能,即"尽其性"(《中庸》);只有"尽其性",人才成为真正的人,这叫做"与天地参"。如果"尽其性"可指让生命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那么"与天地参",是指人与天地并列而为三(叁),这是人从精神上站立起来、可与天地并列的标志。从这个角度说,自杀、患抑郁症等等虐待生命的行为,是不符合宇宙万物发育、成长的"生生之道"的。因为这类行为把人性中能够"与天地参"的禀赋压抑了,是对生命的矮化和不敬。从儒学的观点看,一个社会的"痛苦指数"高,就违反了"生生之道",与"天道"相对立。

  其实,受基督教影响深刻的西方文化传统也强烈反对一切由于自身软弱而虐待自己生命的行为,尤其反对自杀。按照基督教的观念,人是上帝的杰作,但是上帝创造人并不是盲无目的的,而是先天地赋予了人的生命以目的和意义。人的生命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忏悔和赎罪来超越尘世和肉身,回归于上帝之城。因此,人没有权力在没有完成这一神圣使命之前就采取自杀的方式自行了断,提前结束尘世生活。在西方思想史上,包括奥古斯丁(AureliusAugstinus,354-430)、休谟(DavidHume,1711-1776)、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费希特(J.G.Fichte,1762-1814)、黑格尔(G.W.F.Hegel,1770-1831)、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杜尔凯姆(EmileDurkheim,1858-1917)等等都写了专门论述自杀的作品,他们基本上都明确反对自杀,或论证为什么自杀是不道德的。其中有些学者虽然抨击了教会对自杀者的态度,但却同样论证了自杀不应该。比如叔本华认为基督教把自杀等同于犯罪完全是教会的教条思想,但是他同时认为"自杀阻止了最高道德目的的实现",所以也明确反对自杀。因此,西方人从自身的文化传统出发,也认为人的生命并不仅仅属于自己,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不可逃避的神圣使命需要完成,而不能在没有完成它之前提早结束生命。至于生命中的痛苦和不幸,基督教传统则倾向于认为人活着的目的之一在于积极地体验痛苦,确认自己的原罪,进而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正确面对痛苦和不幸,而是消极被动地自我虐待(比如患抑郁症)或自杀,也是应该从道德上谴责的。当然,笼统反对自杀或自我虐待,也未必恰当。比如像王国维、梁巨川、陈三立等人的自杀,琅琊山五壮士的自杀,特工被俘前的自杀……这些自杀行为,人们非但不一定谴责,甚至看成是英雄气慨加以讴歌赞美。

  敬之敬之,命不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