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视频tv版apk:(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3:57:29

中風
風從外中傷肢體,痰火內發病心官,體傷不仁與不用,心病神昏不語言。當分中絡經腑臟,更審虛實寒熱痰,脫證撒手為脾絕,開口眼合是心肝,遺尿 腎絕鼾聲肺,閉證握固緊牙關,初以通關先取嚏,痰壅不下吐為先。  
風,謂虛邪,賊風從外而中,傷人四肢軀體,故名曰中風。

痰火,謂痰火從內而發,病人心主之官,故名曰痰火。
體中風邪,輕則頑麻不仁,重則癱瘓不用。
心病痰火,輕則舌強難語,重則痰壅神昏。
此證或內或外,單病輕,兼病重,當細辨其中絡、中經、中腑、中臟,及中經絡兼中腑臟。並細審其兼虛、兼實、兼寒、兼熱、兼痰與夫脫證、閉證之淺深緩急而治之。
凡初中宜先用通關散取嚏,有嚏可治,無嚏多死。
口噤者,用開關散,擦牙軟之。
痰涎壅盛,用諸吐法湧之。
若口噤不開,湯藥不能下咽者,則將應服之藥,隨引調如麵茶,含不病人口內,用葦管或筆管插入病人鼻孔,使氣連藥吹之,其藥自能入咽。
不可用金器撬之,恐傷齒也。
中風一證,分中血脈、中腑、中臟,始自李東垣。中血脈者,大秦艽湯;中腑者,小續命湯;中臟者,三化湯。然從未見有三化湯中臟之證,惟『金匱』書中分為四證:曰絡、曰經、曰腑、曰臟,其說最為得當,可為後世法。蓋口眼喎斜,肌膚不仁,邪在絡也;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在經也;昏不識人,便溺阻隔,邪在腑也;神昏不語,唇緩涎出,邪在臟也。學者細閱諸家之論,自知不謬云爾。
中風
寸口脈平卒中死,生氣獨絕暴脫之,五臟幾息呼吸泯,譬如墮溺豈能期。脈 來一息七八至,不大不小尚能醫,大小浮晝沉夜死,脈絕不至死何疑。脫證 並見皆死候,搖頭上竄氣長噓,喘汗如油痰拽鋸,肉脫筋痛髮枯直。  

寸口脈平,謂寸、關、尺脈俱平之人,忽然卒中而死者,皆因中邪太甚,閉塞九竅天真之氣,不能與人之生氣相通,則獨絕於內也。譬如墮跌溺水,豈能預期其死耶!脈來一息七、八至者,不大不小雖困可治。若大而無倫,小而如纖,浮主晝死,沈主夜死,不可治也。
五臟脫證,若三臟、四臟并見,及搖頭上竄等證,皆死候也。

中風
通關散:開關散燻鼻法解語法通關星皂細荷半,開關烏梅冰片南,巴油紙皂煙 燻鼻,龜尿舌下點難言。  

通關散,南星、皂角、細辛、薄荷、生半夏為末,吹鼻有嚏可治。
開關散烏梅肉、冰片、生南星為末,擦牙,其噤可開。
巴豆油紙卷皂角末,燒煙燻入鼻內,人事自省。
取龜尿點在舌下,言語自易。

中風
三聖散瓜蒂散金蠍散五元散巴礬丸無汗吐宜防藜蒂,有汗瓜蒂入蠍全,重劑 藜豆礬皂膽,痰壅吐以巴礬丸。  

痰涎壅盛無汗表實,用三聖散,即防風、藜蘆、瓜蒂吐之。
有汗裡實,用瓜蒂散、即瓜蒂、赤小豆;或用全蠍散,即瓜蒂散加全蠍吐之,此皆吐之輕劑也。甚則用五元散,乃藜蘆、赤小豆、白礬、皂角、膽礬。巴礬丸,即巴豆、枯白礬、吐之。

中風
烏藥順氣散烏藥順氣實中絡,喎斜頑麻風注疼,麻黃枳桔烏蠶共,白芷乾薑 陳草芎。  

實中絡,謂風邪中絡之人,形氣實者也。
喎斜,口眼歪斜也。
頑麻,肌膚麻木也。
風注疼,風氣攻注骨節疼也。
是方麻黃、枳殼、桔梗、烏藥、殭蠶、白芷、陳皮、乾薑、甘草、川芎也。

中風
大秦艽湯:大秦艽湯虛中絡,喎斜偏廢減參珍,秦艽生地石膏共,羌獨防芷細 辛芩。
虛中絡,謂風邪中絡之人,形氣虛者也。

偏廢,謂半身不遂也。
滅參珍,謂八珍湯減去人參,加入秦艽、生地、石膏、羌活、獨活、白芷、防風、細辛、黃芩也。
偏廢是中經之證,而亦可治之者,以此方能養血榮筋,為久病風人調理之劑。

中風
換骨丹:中經氣實宜換骨,喎斜癱瘓芷芎防,冰麝硃香槐苦味,仙人麻首蔓蒼 桑。  

中經氣實,謂風邪中經之人,形氣實也。
癱,左不用也;瘓,右不用也。
換骨丹,白芷、川芎、防風、冰片、麝香、硃砂、木香、槐角、苦參、 五味子、威靈仙、人參、麻黃膏、何首烏、蔓荊子、蒼朮、桑皮也。麻黃膏者,以麻黃熬成膏,和前藥為丸,硃砂滾衣也。

中風
小續命湯:虛經絡,八風五痹總能全,麻杏桂芍通營衛,參草歸芎氣血宣,風 淫防濕淫已,黃芩熱淫附子寒,替夏石膏知母入,秋冬桂附倍加添。  

虛經絡,謂風邪中經、中絡之人,形氣虛也。
八風,謂八方之邪風中人為病也。五痹,詳見痹門要訣中。

中風
黃耆五物湯黃耆五物虛經絡,偏廢虛風無力癱,心清語蹇因舌軟,舌強神濁 是火痰,補衛黃耆起不用,益營芍桂棗薑煎,左加當歸下牛膝,筋瓜骨虎附 經添。  

黃耆五物湯,治因虛召風,中人經絡而病半身不遂者。
然審其人若舌強難言,神氣不清,則是痰水為病,不宜此方。
若心清語蹇,舌軟無力難言者,乃是營衛不足之病,宜用此方。
經曰:衛虛則不用,營虛則不仁。
此方君黃耆而補衛,以起不用;臣桂枝、白芍而益營,以治不仁;佐生薑、大棗以和營衛也。
不仁不用在右者屬氣,宜倍加黃耆;在左者屬血,則加當歸。
在下兩腿兩膝軟者,則加牛膝。
骨軟不能久立者,則加虎骨。
筋軟難於屈伸者,則加木瓜。
周身或左或右經絡不宣通者,則加炮附子,有寒者亦加之。
此方屢試屢效者,其功力專於補外,所以不用人參補內、甘草補中也。

中風
三化湯搜風順氣丸三化氣實風中腑,昏冒閉滿小承羌。形氣俱虛及風燥,搜 風順氣自然康。  

氣實風中腑,謂風邪中腑之人,形氣實也。
昏冒,謂神昏不知人也。
閉滿,謂二便阻隔腹滿脹也。
小承羌,謂小承氣湯--厚朴、枳實、大黃,加羌活,即三化湯也。
若其人形氣俱虛,則當以搜風順氣丸緩緩治之,自然康也。
久病風之人,大便多結燥,謂之風燥。或用續命湯汗過,三化湯下過,津液枯乾,以致結燥。
凡病不論中經絡臟腑,但有二便阻隔,形氣不足,難堪攻下者,均宜此法,以搜六腑之風,通腸胃中之氣,二便自利矣。

中風
牛黃清心丸牛黃清心實中臟,痰壅神昏不語言,口眼喎斜形氣盛,兩手握固 緊牙關。  

牛黃清心丸,治風邪中臟之人,形氣俱實,其證痰涎壅寒,神昏不能言語,口眼喎斜,形氣滿盛,兩手握固,牙關緊急之閉證,皆可服之。

中風
參附湯參附湯治虛中臟,唇緩涎出不語言,昏不知人身偏廢,五脫證見倍參 煎。  

參附湯,即人參、附子也。
治風邪中臟之人,形氣俱虛,其證唇緩不收,痰涎流出,神昏不語,身肢偏廢,或與五臟脫證并見,宜大倍人參,先固虛脫,次治風邪可也。千金還魂湯

中風
經絡閉證卒中惡,氣促神昏不識人,無汗拘急身偏痛,肉桂麻草杏還魂。  

經絡閉證,謂風邪中經絡之閉證也。
氣促,謂氣粗盛也。
無汗四肢拘急,身體偏痛,乃表邪固閉,宜用肉桂、麻黃、甘草、杏仁,即還魂湯以開之。

中風
奪命湯臟腑閉證腹滿閉,昏噤痰結在喉間,危急湯藥不能下,奪命巴芷半葶 南。  

臟腑閉證,謂風邪中臟腑之閉證也。
腹滿閉,謂腹滿二便閉也。
兼以神昏口噤不開,結痰喉間不下,宜用四方吐下之,巴豆、白芷、半夏、葶藶、生南星也。

中風
三生飲三生飲治中風寒,厥逆沉伏湧氣痰,星香烏附俱生用,氣虛加參脫倍 添。  

中風寒,謂不論經絡臟腑、風邪中臟寒之人也。
厥逆,謂四肢冷也。
沉伏,謂六脈沉伏也。
是方生南星、生川烏、生附子、木香也。
惟寒盛氣實者宜之,若氣虛者加人參,虛極將脫者大倍人參,始可用之而無倒戈之害也。

中風
袪風至寶湯袪風至寶中風熱,浮數面赤熱而煩,通聖加蠍天麻細,白附羌獨 連柏蠶。  

中風熱,謂不論經絡臟腑風、邪中腑熱之人也。
浮數,謂六脈浮數也。
熱而煩,謂身熱心煩也。
通聖,謂防風通聖散。方中加全蠍、天麻、細辛、白附、羌活、獨活、 黃柏、黃連、殭蠶也。防風通聖散,詳在傷寒門。

中風
青州白丸子青州白丸中風痰,喎斜癱瘓湧痰涎,小兒驚痰為妙藥,白附烏星 半夏丸。  

中風痰,謂不論經絡臟腑、風邪中表,有痰飲之人也。
湧痰涎,謂痰涎湧盛也。
是方生白附子、生川烏、生南星、生半夏,法製為丸也。

中風
羌活愈風湯羌活愈風治外中,手足無力語出難,肌肉微掣不仁用,大秦艽湯 參再添,官桂黃耆杜防己,知枳柴荷蔓菊前,蒼麻半朴杞地骨,調理諸風症 可安。  

治外中,謂風從外中之病也。
此病之來,必有先兆,如手足無力,語言蹇澀,時有肌肉微動牽掣,大指次指麻木不用,皆風邪外中之先兆也,宜用此湯。
大秦艽湯參再添,謂大秦艽湯方中,再添人參、官桂、黃耆、杜仲、防已、知母、枳殼、柴胡、薄荷、蔓荊子、菊花、前胡、蒼朮、麻黃、半夏、厚朴、枸杞、地骨皮。
調理諸風症可安,謂凡中風內邪將除,外邪漸盡,更服此藥調理以行導諸經,久則大風悉去,清濁自分,榮衛自知矣。

中風
清熱化痰湯清熱化痰治內發,神短忽忽語失常,頭眩腳軟六君麥,芩連菖枳 竹星香。  

治內發,謂痰火內發之病也。
此病之來,必有先兆,如神短忽忽,言語失常,上盛下虛,頭眩腳軟,  皆痰火內發之先兆也。
宜用此湯。
即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橘紅、半夏、麥冬、黃芩、黃連、石菖蒲、枳實、竹茹、南星、木香也。

中風
地黃飲子四肢不收無痛痱,偏枯身偏不用疼,其言不變志不亂,邪在分腠五 物能。甚不能言為瘖痱,奪厥入臟病多凶,地黃桂附蓉巴遠,萸斛冬味薄菖 苓。  

風痱、偏枯、瘖痱三病,皆屬外中,而有微甚淺深之別也。
風痱,謂四肢不收,身無痛處。
偏枯,謂半身不遂,身有痛處,其言不變志不亂,乃邪微淺,病在分腠榮衛之間,以黃耆五物湯能補榮衛而散風邪也。
甚者不能言,志亂神昏,則為瘖痱,乃腎虛內奪,少陰不至而厥,其邪巳入於臟,故曰病多凶也。
地黃飲子是治腎虛內奪之方,是方熟地、肉桂、附子肉蓯蓉、巴戟、遠志、山萸、石斛、麥冬、五味子、薄荷、石菖薄、茯苓也。

中風
滌痰湯滌痰內發迷心竅,舌強難言參蒲星,溫膽熱盛芩連入,神昏便閉滾痰 攻。  

內發,謂痰火內發,迷人心竅,令人精神恍惚,舌強難言也。
滌痰湯,即人參、菖蒲、南星、合溫膽湯也。
溫膽湯,橘紅、半夏、茯苓、甘草、竹菇、枳實也。
熱盛加黃芩、黃連,大小二便閉,用礞石滾痰丸攻之可也。

類中風
類中類乎中風證,尸厥中虛氣食寒,火濕暑惡皆昏厥,辨在喎斜偏廢間。  

類中風證,皆名尸厥,謂形厥而氣不厥也。故口鼻無氣,狀類死屍而脈自動也。
中虛、中氣、中食、中寒、中火、中濕、中暑、中惡等證,雖忽然昏倒,人事不省,類乎真中風病,但不見口眼喎斜,偏廢不仁不用等證,自可辨也。

類中風
獨參湯參附湯星香湯三物備急丹奪命散尸厥無氣而脈動,或脈微細有無間。 緣於病後氣血竭,人參參附星香痰,氣閉腹滿二便閉,或腹急痛備急丹,服 後轉鳴吐下驗,喉間痰結奪命先。  

尸厥之證,有虛、有實。
虛者,以獨參湯。虛兼寒者,以參附湯。虛兼痰者,以星香飲加人參湯。
實者氣閉似死,脈動有力,腹滿脹,二便閉或腹急痛,氣閉前後不通者,以備急丹。實兼痰者,以奪命散。

類中風
補中益氣湯生脈補精湯補中益氣療虛中,煩勞過度氣不升,虛冒有痰加苓半 ,欲冒生麥地歸茸。  

補中益氣湯(黃耆、人參、甘草、當歸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朮)治虛中之證,即李杲所云:內傷氣虛之人,煩勞過度,清氣不升,忽然昏冒也。
欲冒,謂因房勞過度昏冒也。
生脈飲即人參、麥冬、五味子合熟地、當歸、鹿茸,名曰生脈補精湯也。

類中風
木香調氣飲木香調氣實氣中,暴怒氣逆噤昏痰,風浮肢溫氣沉冷,木藿砂蔻 草丁檀。  

實氣中,謂形氣俱實之人中氣也。
因暴怒氣逆,忽然昏倒噤急也。
風浮肢溫氣沉冷,謂中風之人,脈浮手足溫;中氣之人,脈沉手足冷,可別也。
是方木香、藿香、砂仁、白蔻、甘草、丁香、檀香也。

類中風
八味順氣散八味順氣虛氣中,標本兼施邪正安,參苓朮草扶元氣,烏芷青陳 利氣痰。  

虛氣中,謂形氣俱虛之人中氣也。
宜用此標本兼施,邪正相安之劑也。

類中風
瓜蒂散薑鹽湯食中過飽感寒風,或因怒惱塞胸中,忽然昏厥肢不舉,瓜蒂薑 鹽探吐平。  

瓜蒂散,挾痰者用之。
薑湯,挾寒者用之。
鹽湯,過食者用之,探吐,謂作此湯數鍾,令病者飲一鍾,隨用指探吐,不吐再飲再探,以吐通快為度,可立癒也。

類中風
附子理中湯附子理中療寒中,腹痛拘急噤牙關,有汗身寒或吐瀉,附子參朮 草薑乾,無汗身寒加麻細,陰毒川烏用生煎,嘔吐丁香吳萸入,脈微欲絕倍 參添。  

寒中之證,即腹痛諸證者是也,宜用附子理中湯。
若無汗加麻黃細辛;陰毒加生川烏;嘔吐加丁香、吳茱萸;脈微欲絕倍加人參。陰毒寒極也,詳在『傷寒心法』。

類中風
涼膈散涼膈散中神昏冒,梔翹芩薄草消黃,兼治一切胸膈熱,便燥譫妄與斑 狂。  

火中之證,即劉完素所云:七情過極,五志之火內發,則令人昏倒無知,筋骨不用也。

類中風
香薷飲藿香正仔散辰砂益元散熨臍法蒼朮白虎湯人參白虎湯暑中須分陰與陽 ,陰邪無汗似寒傷,壯熱心煩或嘔瀉,香薷扁朴二香湯,更兼昏憒蒸蒸汗, 面垢喘渴證為陽,不省熨臍灌蒜水,益元蒼參白虎湯。  

陰邪無汗似寒傷,謂暑中陰邪,似傷寒頭痛身痛,惡寒無汗,而更壯熱心煩,或嘔或瀉也。得之於受暑納涼,寒外暑內,宜香薷飲。二香湯,謂香薷飲合薷香正氣飲,詳在霍亂門。
若有如上之證,更兼精神昏憒,蒸蒸自汗,面垢喘渴,則為暑中陽邪,得之於赤日長途,中外皆熱,初中昏憒不省者,急以熱物熨臍,蒜汁合水灌即省,繼以辰砂益元散。氣實者蒼朮白虎湯;氣虛者,人參白虎湯,選而用之可也。

類中風
滲濕湯滲濕濕中內昏冒,震亨濕熱熱生痰,厚味醇酒生冷水,胃苓香附撫砂 連。  

濕中內,謂濕從內生之病,即朱震亨所云:濕熱生痰,昏冒之證,得之於傷厚味醇酒生冷水物過節也。
滲濕湯即胃苓湯加香附、撫芎、砂仁、黃連。

類中風
除濕熱除濕陰雨濕蒸霧,臥濕涉水瘴山嵐,頭身重痛便溏腫,羌 升柴防水 煎。  

除濕湯,即羌活↘怚說B升麻、柴胡、防風、蒼朮,治濕因外中。
得之於天陰淫雨,晴後濕蒸,早晨霧露,及久臥濕地,遠行涉水,瘴氣山嵐。
其證頭身重痛,甚而昏冒大便溏瀉,皮膚浮腫也。

類中風
調氣平胃散調氣平胃療惡中,廟塚忤惡卒然昏,面黑錯忘蘇合主,次木香平 胃勻。  

蘇合主,謂中惡之病,以蘇合香丸為主也。
次以木香平胃勻,謂以中氣木香調氣散之方,合平胃散之藥調理也。

傷風
傷風屬肺咳聲重,鼻塞噴嚏涕流清,鼻淵腦熱不噴嚏,濁涕穢久必鼻紅。  

傷風屬肺,故噴嚏也。
鼻淵屬腦,故不噴嚏也。
傷風寒邪,故涕清也,鼻淵熱邪,故涕濁也。
鼻淵病久或有穢氣,則熱深,故腦衄鼻血也。

傷風
川芎茶調散參蘇飲治虛傷風,實者茶調及頭疼,芎芷薄草羌茶細,荊防痰半 熱膏清。  

參蘇飲方,在咳嗽門,治氣虛之人傷風之病。
若氣實者,用川芎茶調散,即川芎、白芷、薄荷、甘草、羌活、茶葉、 細辛、荊芥、防風,傷風頭痛者,亦可用也。有痰者加半夏清痰,有熱者加石膏清熱可也。

傷風
蒼耳散蒼耳散治鼻淵病,風熱入腦瞑頭疼,涕流不止鼻塞熱,蒼耳辛夷止薄 蔥。  

鼻淵病屬風熱入腦,故目瞑而頭疼涕流不止,較之傷風為甚焉。
鼻塞,氣不利也。
熱,鼻孔中熱也,甚者孔熱而痛及其腦也。
蒼耳散,即蒼耳子炒去刺,研破一兩,加辛夷三錢,白芷、薄荷各一錢,蔥三莖也。

傷風
黃連防風通聖散鼻淵初病施蒼耳,黃連防風久病方,孔痛膽調冰硼散,鼻血 犀角地黃湯。  

鼻淵,風熱傷腦之病,初病則風邪盛,故用蒼耳散,以散為主。久病則   熱鬱深,故用防風通聖散加黃連,以清為主也。熱氣湧涕傷其鼻孔成瘡故痛也,宜以豬膽汗調冰硼散敷之。熱蘊於腦,傷及所過營血故衄也,宜以犀角地黃湯涼之可也。

痙病
痙病項強背反張,有汗為柔無汗剛,生產血多過汗後,潰瘡犬咬破風傷。  

痙病之證,詳在『傷寒心法』,有汗為柔痙,無汗為剛痙。
產後去血過多,傷寒發汗過多,則為內因。
潰瘍破傷、狗咬,則為外因。
皆風邪乘虛入太陽經而成此病也。

痙病
痙證脈散多應死,反張離席一掌亡,眼小目瞪昏不語,額汗如珠命必傷。  

反張離席一掌,調離席四、五指許也。
眼小,謂目睫緊小也。
目瞪,謂眼珠不轉也。

痙病
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小續命湯桂枝加附子湯當歸補血湯大承氣湯桃仁承氣湯 剛痙葛根湯發汗,柔痙桂枝加葛良,苦兼雜因小續命,過汗桂枝加附湯,傷 血桂枝合補血,裡實瘀血承氣方,潰瘍十全加風藥,破傷狗咬另參詳。  

剛痙用葛根湯,即桂枝湯加麻黃葛根。
柔痙用桂枝加葛根湯,即桂枝湯加葛根汗之。
雜因,謂風寒濕雜揉為病,用小續命湯,隨風寒濕輕重治之。
過汗表虛,汗出不止,因而成痙,用桂枝加附子湯,即桂枝湯加附子也。
傷血,謂產後金瘡大傷血後,用桂枝湯合補血湯,即當歸黃耆也。
裡實,謂痙病腹滿二便閉,以大承氣湯;及產後惡露不盡,少腹硬急,以桃仁承氣湯下之。
潰瘍去膿血過多,為風所襲者,用十全大補湯加袪風之藥治之。

痙病
破傷風破傷血筋失養,微傷風入火之端,燥起白痂瘡不腫,濕流污水緊牙關 。  

破傷去血過多,筋失所養,經絡空虛,風邪乘之為病,即經曰風邪乘虛而入也。
為風虛邪,宜桂枝湯合當歸補血湯治之。
夫傷重出血過多而病風者常也,然時有微傷淺損,去血甚少,風邪乘之而病者,以其人素熱,因風而然,即劉完素曰:熱甚風搏并於經絡也,為風火邪,宜防風通聖散加蠍尾治之。
凡此證不論虛實,風毒內蘊不發於外,瘡口周圍燥起白痂,瘡不甚腫,濕流污黑之水,牙關微緊,不似尋常活動,皆破傷風之先兆也。

痙病
防風通聖散加蠍尾方全蠍散斑蝥大黃方火盛通聖加蝎尾,風盛全蝎左龍丸, 外因燒酒火 法,犬風斑大酒同煎。  

破傷火盛者,多陽明證,用防風通聖散加蠍尾治之。
風盛者,多太陽證,用全蠍散,即生蠍尾七枚研末,熱酒服之。
服後不解,漸深入裡,用左龍丸,即野鴿糞、江鰾、殭蠶、雄黃、蜈蚣、天麻、朱砂、巴豆霜為丸也,方詳在『丹溪心法』諸破傷風門內。
皆宜外用砂燒酒壺兩個,盛多半壺燒酒,先以一壺上火令滾無聲,傾酒即按在破傷瘡口,拔出污黑血水,滿則自落。
再以次壺仍按瘡口,輪流提拔,以盡為度,其風立癒。
以咬風毒入腹成痙風者,用斑蝥七枚,以糯米拌炒米黃,去米為末,生大黃末一錢合均,黃酒一盞,煎至半盞,空心溫服,取下毒物,弱者減半服之可也。

痺病
三痹之因風寒濕,五痹筋骨脈肌皮,風勝行痹寒痹痛,濕勝著痹重難支。皮 麻肌木脈色變,筋攣骨重遇邪時,復感於邪入臟腑,周同脈痹不相移。  

─三痹之因,風寒濕三氣雜合而為病也。其風邪勝者,其痛流走,故曰行痹。│寒邪勝者,其痛甚苦,故曰痛痹。▕濕邪勝者,其痛重著,故曰著痹。此為病之因而得名,曰三痹也。
又有曰五痹者,謂皮、脈、肌、筋、骨之痹也。─以秋時遇此邪為皮痹,則皮雖麻尚微覺痛癢也。│以夏時遇此邪為脈痹,則脈中血不流行、而色變也。▕以長夏時遇此邪為肌痹,則肌頑木不知痛癢也。┌以春時遇此邪為筋痹,則筋攣節痛屈而不伸也。┐以冬時遇此邪為骨痹,則骨重痠疼不能舉也。
曰入臟腑者,謂內舍五臟之痹也。─以皮痹不巳,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成肺痹也。│脈痹不巳,復感於邪,內舍於心,成心痹也。▕肌痹不  巳,復感於邪,內舍於脾,成脾痹也。┌筋痹不巳,復感於邪,內舍於肝,成肝痹也。┐骨痹不巳,復感於邪,內舍於腎,成腎痹也。此皆以病遇邪之時,及受病之處而得名,曰五痹也。
所謂邪者,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周痹亦在血脈之中,隨脈上下為病,故同脈痹,但患有定處,不似脈痹左右相移也。
近世曰痛風,曰流火,曰歷節風,皆行痹之俗名也。

痺病
周痹患定無歇止,左右不移上下行,似風偏廢只足手,口眼無斜有痛疼。  

周痹,或痛、或腫、或手、或足,患有定處,痛無歇止。
或從上病及於下,或從下病及於上,而不似眾痹痛有歇止,左右相移流走也。
周痹,或兩手,或兩足,或只手足,或偏廢不仁不用,似中風,但不口眼喎斜,身有痛疼也。

痺病
痹在筋骨痛難巳,留連皮脈易為攻,痹久入臟中虛死,臟實不受復還生。  

痹在筋骨則受邪深,故痛久難巳。
痹在皮脈則受邪淺,故易治也。
凡痹病日久內傳所合之臟,則為五臟之痹。
若其人中虛受邪,則難治多死,其人臟實而不受邪,復還於外,則易治多生。
假如久病皮痹,復感於邪,當內傳肺而為肺痹,若無胸滿而煩喘咳之證,則是臟實不受邪。
餘臟仿此。

痺病
肺痹煩滿喘咳嗽,腎脹尻踵脊代頭,脾嘔痞硬肢懈墮,心煩悸噫恐時休,數 飲臥驚肝太息,飲秘脹瀉在腸究,胞秘沃痛鼻清涕,三焦胃附膽無怵。  

久病皮痹,復感於邪,見胸滿而煩喘咳之證,是邪內傳於肺,則為肺痹也。
久病骨痹,復感於邪、而見腹脹,尻以代踵,足攣不伸,脊以代頭,傴僂不直之證,是邪內傳於腎,則為腎痹也。
久病肌痹,復感於邪,而見嘔涎心下痞硬,四肢懈墮之證,是邪內傳於脾,則為脾痹也。
久病脈痹,復感於邪,而見心煩、心悸、嗌乾、噫氣,有時則恐之證,是邪內傳於心,則為心痹也。
久病筋痹,復感於邪,而見喜飲小便數多,夜臥則驚,太息之證,是邪內傳於肝,則為肝痹也。
久痹不巳復感於邪,臟實不受而傳腑者,凡見喜飲小便秘,不脹則瀉,不瀉則脹之證,是邪內傳於大小腸,則為腸痹也。
凡見少腹胞中,按如沃湯狀而痛,小便秘澀,鼻流清涕之證,是邪內傳於膀胱,則為胞痹也。
三焦之痹附於膀胱,從水道也。
胃痹附於大、小二腸,從傳化也。
膽為清淨之腑,不受痹邪,故曰無憂也。

痺病
小續命湯增味五痹湯痹虛加減小續命,痹實增味五痹湯,麻桂紅花芷葛附, 虎羊耆草二防羌。  

痹虛,謂氣虛之人病諸痹也。
宜用加減小續命湯,風勝行痹倍防風,寒勝痛痹倍附子,濕勝著痹培防己,皮痹加黃耆或桂枝,皮脈痹加薑黃或加紅花,肌痹加葛根或加白芷,筋痹加羚羊角或加續斷,骨痹加虎骨或加狗脊。有汗減麻黃,便溏減  防己,寒勝減黃芩加乾薑,熱勝減附子加石膏,加減治之。
痹實,謂氣血實之人病諸痹也。
宜用增味五痹湯,即麻黃、桂枝、紅花、白芷、葛根、附子、虎骨、羚羊角、黃耆、甘草、防風、防己、羌活也。行痹以羌活、防風為主,痛   痹以麻黃、附子為主,著痹以防己、羌活為主,皮痹以黃耆、桂枝為主,脈痹以紅花、桂枝為主,肌痹以葛根、白芷為主,筋痹以羚羊角為主,骨痹以虎骨為主,增味於五痹治之可也。

痺病
木通湯附子五苓散蒼朮五苓散三痹木通長流水,濕加防己風羌防,寒痹附麻 分汗入,胞腸五苓附子蒼。  

三痹;謂行痹、痛痹、著痹也。
宜用木通一味,不見水者二兩,以長流水二碗,煎一碗,熱服取微汗,不癒再服,以癒為度。─若其痛上下、左右流走相移者,加羌活、防風以袪風邪。│其痛苦甚者,有汗加附子,無汗加麻黃,以去寒邪。▕其痛重著難移者,加防己以勝濕邪。其所應加之藥,不可過三錢,弱者俱減半服。胞痹宜用五苓散加附子,腸痹宜五苓散加蒼朮,以利寒飲也。
五苓散方在傷寒門。

痺病
三痹湯獨活寄生湯三痹十全無白朮,牛秦續杜細獨防,獨活加桑除耆續,入 臟乘虛久痹方。  

三痹,謂三痹傷,即十全大補湯無白朮,加牛膝、秦艽、續斷、杜仲、細辛、獨活、防風也。
獨活,謂獨活寄生湯,依三痹湯方加桑寄生,除去黃耆、續斷也。
此皆治五痹不巳,乘虛入臟,反留連日久,謂理痹病之方也。

痺病
黃耆益氣湯黃耆益氣虛皮痹,皮麻不知癢與疼,補中益氣加紅柏,味秋芩夏 桂加冬。  

氣實麻木,用小續命湯加麻黃治之。
氣虛麻木,用黃耆益氣湯,即補中益氣湯加紅花、黃柏也。秋加五味子,夏加黃芩,冬加桂枝皮。

痺病
蠲痹湯加味升陽散火湯蠲瘟冷痹身寒厥,附歸耆草桂羌防,肌熱如火名熱痹 ,羚犀升陽散火湯。  

蠲痹湯,即附子、當歸、黃耆、炙草、官桂、羌活、防風,治痹病而身寒無熱,四肢厥冷,名曰冷痹也。
加味升陽散火湯,即內傷門升陽散火湯加羚羊角、犀角,治痹病而肌熱如火,名曰熱痹也。

痿病
五痿皆因肺熱生,陽明無病不能成,肺熱葉焦皮毛瘁,發為痿躄不能行,心 熱脈痿脛節縱,腎骨腰脊不能興,肝筋拘攣失所養,脾肉不仁燥渴頻。  

五痿,心、肝、脾、肺、腎之痿也。
痿屬燥病,故皆因肺熱而生也。
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陽明無病,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雖有肺熱不能成痿也。
肺熱葉焦,陽明虛弱,津液不化,筋骨失養,皮毛瘁痿,發為痿躄不能行也。
因而心氣熱為脈痿,則經節縱而不任地,肺兼心病也。
因而腎氣熱為骨痿,則腰不能興舉,肺兼腎病也。
因而肝氣熱為筋痿,則筋失所養,拘攣不伸,肺兼肝病也。
因而脾氣熱為肉痿,則胃燥而渴,肌肉不仁,肺兼脾病也。

痿病
痿病足兮痹病身,仍在不疼痛裡分,但觀治痿無風藥,始曉虛實別有因。  

痿痹之證,今人多為一病,以其相類也。
然痿病兩足痿軟不痛,痹病通身肢節疼痛。
但觀古人治痿,皆不用風藥,則可知痿多虛,痹多實,而所因有別也。

痿病
痿燥因何治濕熱,遵經獨取治陽明,陽明無故惟病肺,胃壯能食審證攻,控 涎小胃濕痰熱,陽明積熱法三承,胃弱食少先養胃,久虛按證始收功。  

痿屬燥病,因何而用治濕熱苦燥之藥?蓋遵『內經』之治法,獨取於陽明胃也。
故胃家無病,雖有肺熱,惟病肺而不病痿也。是知病痿者,胃家必有故也。或濕熱、或積熱、或濕痰,不論新久,兙若胃壯能食,當先審證攻之。─胃有濕痰,用控涎丹攻之。│有濕熱者,用小胃丹攻之。▕有積熱者,用二承氣湯攻之。此治胃壯能食之法也。兛若胃弱飲食減少,氣血津液不足,當先以補養脾胃為主。兞若有久病留連,諸虛燥熱,或攻下之後調理,當審證治之,始收全功也。

痿病
加味二妙湯加味二妙濕熱痿,兩足痿軟熱難當,防己當歸川萆薢,黃柏龜板 膝秦蒼。  

熱難當,謂兩足熱難當也。
膝秦蒼,謂牛膝、秦艽、蒼朮也。

痿病
清燥湯虎潛丸十全大補湯加味金剛丸時令濕熱清燥效,陰虛濕熱虎靈,久虛 痿軟全金主,萆瓜牛菟杜蓯蓉。  

清燥湯在內傷門。
虎潛丸有成方。
全金主,謂十全大補湯、加味金剛丸,久病氣血虛,以十全大補湯為主,筋骨痿軟,以加味金剛丸為主。
加味金剛丸,即萆薢、木瓜、牛膝、菟絲子、杜仲肉蓯蓉也。

腳氣
腳氣風寒濕熱病,往來寒熱狀傷寒,腿腳痛腫熱為火,不腫不熱是寒乾。  

腳氣內有濕熱,外感風寒,相合為病,故往來寒熱,狀類傷寒。
兩腳腿痛腫熱如火者,是火盛也。
不腫不熱而痛者,是寒盛也,名曰乾腳氣。

腳氣
腳氣脈急少腹頑,不三五日入心間,嘔吐喘滿目額黑,恍忽 妄命難全。  

腳氣脈急,少腹頑木,不知痛癢,不過三、五日內,其邪必入心間,若入心間,嘔吐喘滿,是為腳氣衝心之證。
目額皆黑,恍惚 妄,則是水來克火之徵,故曰命難全也。

腳氣
攢風散羌活導滯湯勝濕餅子五積散獨活寄生湯腳氣表解攢風散,麻桂杏草萆 烏良,裡解導滯羌獨活,防己當歸枳大黃,濕盛重腫勝濕餅,二丑蕎麵遂成 方,寒濕五積加附子,寒虛獨活寄生湯。  

初病腳氣,表實無汗,用攢風散汗之,即麻黃、桂枝、杏仁、甘草、萆薢、炮川烏也。
裡實熱盛,二便不利,用羌活導滯湯下之,即羌活、獨活、防己、當歸、枳實、大黃也。
濕盛重腫,用勝濕餅子,即黑丑、白丑頭末,甘遂末,各五錢,蕎麥麵一兩五錢,水和作餅,三錢,煮熟,空心茶清服逐之。
寒濕者,用五積散加附子治之,方在傷寒門。
寒虛者,用獨活寄生湯補之,方在痹門。

腳氣
當歸拈痛湯當歸拈痛虛濕熱,茵陳四苓與羌防,人參當歸升苓草,苦參知母 葛根蒼。  

濕熱腳氣而形氣虛者,宜用當歸拈痛湯,即茵陳、白朮、茯苓、豬苓、 澤瀉、羌活、防已、人參、當歸、升麻、黃芩、甘草、苦參、知母、葛根、蒼朮也。

腳氣
加味蒼柏散加味蒼柏實濕熱,二活二朮生地黃,知柏芍歸牛膝草,木通防己 木瓜榔。  

濕熱腳氣而形質實者,宜用加味蒼柏散,即羌活、獨活、蒼朮、白朮、生地黃、知母、黃柏、赤芍、當歸、牛膝、甘草、木通、防己、木瓜、檳榔也。

腳氣
大防風湯兩膝腫大而疼痛,髀脛枯細鶴膝風,大防風附羌牛杜,十全大補減 茯苓。  

兩膝腫大疼痛,膝上至髀、膝下脛足枯細,但存皮骨,兩膝狀若鶴膝,故名鶴膝風也。
宜大防風湯,即防風、附子、羌活、牛膝、杜仲、人參、白朮、炙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炙耆、肉桂也。
此病若得之於痢疾病後者,名曰痢風,亦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