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爱丽舍怎么样:博格,博客与生命2.0 - 随笔 - 文心作品 - 文心社 Wenxinshe.OR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41:12
    正如享有“美国世纪的工程师”、“计算机先知”之誉的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Bush)在1945年的著名文章《我们可能这样思想》(As We MayThink)中所做的惊人而准确的预言,IT技术带给了我们划时代的发明——计算机、互联网,从微观到宏观,全方位地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生活方式,或者命运的走向,生命的层次。
    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比如说博客、播客,已经热火了很长一段时间。据说在北京的大街上,原来“你离了吗?”、“你喝咖啡了吗?”、“你上网了吗?”一类的流行问候语已经与时俱进成“你博了吗?!”
    博客,译自英语Weblog一词的缩略词Blog,其实,依我想按意思和谐音翻译作“博格”更好。Blog是一种网络载体,说白了,就是虚拟空间里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的一个小格子——“一亩三分地”。耕种或经营这博格的人才是“博客”(Blogger),而耕种或经营博格的过程就是Blogging。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上网注册而拥有你的一方虚拟天地,你想放什么东西上去都可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Flash、Slide等等。你还可以在上面干许多事情:教学,讨论,创作,交流思想、体会,分享快乐,分享信息,寻求帮助和建议,涂鸦等,这是好的或者中性的;还可以干吵架、骂人、损人、造谣、诽谤、骗人等坏事甚至犯罪。总之,那就是你的一块地,你有自由去安排:你种了鲜花,可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种了毒草,不仅会毒害别人,自己也将中毒更深。
    我想,自由和创意,就是这博格的魔力吧,怪不得那些各国的政治名人、娱乐明星、学者甚至普通老百姓都为之疯狂,趋之若鹜,不是成了开博者就是追博者,或者两者兼之。
    表面上看,人们是出于种种目的而“博”的,或为出名,或为逐利,或为工作方便,或为交友寻情,或为跟风、追时髦、找乐子,或者只为找个地方发表意见,或者只为显示自己的存在等等。不可否认,博格的特殊魅力和强大影响力实际上成就了不知多少人的明星梦、作家梦、记者梦、爱情梦等等各式各样的梦,由此编写、上演了不知多少虚拟和真实的喜剧、正剧、闹剧或者悲剧!可深层次里,也许并不是那么简单吧。
    很多人讲网络时代给了人第二生命。从某种意义上看,此言确实不虚。第一生命是父母给的,许多外在的、内在的东西都基于先天遗传或者家庭和社会的后天潜移默化,这些在你长大明白过来之前已基本定型,你自己好像无法做更多的改变(除非借助外力,如整容)。而现在你可以在虚拟世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你喜爱的、理想的自己,或者是你憎恨、讨厌的自己——总之是你想做而无法做到的自己。你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任何年龄相貌,高矮胖瘦,优雅泼皮,善恶美丑,或者穿上各种马甲,戴上各种面具,表现各种不同的性格,就像一个出色的演技派演员一样可以演绎各类角色。虚拟的网络给了你自由创作、自由思想的空间——尽管有时邪恶与善良共存一身。
    我也可算是一个开博者。这博格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正当我苦思冥想时,当图书馆员的朋友焦书勤的话点醒了我,她说:“我视Blog为生命2.0。”这话说得何其好啊!而且带有信息人的语言特色,简直可以命名为“焦式定理”。就如Web 2.0是Web1.0的升级,带来的不仅仅是部分的提高,也许是全新的概念及意想不到的改变;博格也可以算是一个人生命的延伸或者提升。假如你的现实生命是1.0,那博格就是你现实生命1.0的延伸与升级——生命的2.0版吧。
    书勤说:“因为你在博格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是不受现实约束的,完全属于自娱自乐,充分地表现了你优秀的一面,美好的一面,善良的一面,理想的一面,同时也不忌讳袒露自己的缺点,时常还来点自嘲,什么的……”虚拟中的你和现实中的你相映成趣,使你更快乐,更开朗,更自信,更宽容,思想更开放,为人更友好,你的生命就跨进了生命2.0的门坎了。
    当然,你无法割断你的生命2.0和生命1.0之间的联系。因为不管你怎么在虚拟世界剪辑、修饰、美化你自己,现实中的你总是要留下痕迹,镶嵌在这个虚拟的你之中的。何况,一个人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平面,而是旋转着的多棱体,在现实中,你常常像自转而又绕着地球转的月亮一样,总有一些“分面”由于种种原因,无人知晓,甚至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这些在现实中没有机会或者没有可能显示的全新的“分面”在你自由地抒发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在你的博格里。于是,现实的你和虚拟的你揉合在一起,变成了虚你中有实你,实你中有虚你了。然后,你再把这些崭新的“分面”,又带回到现实中的你,植根于你的生活中,那你真实的生命也升华到生命2.0了!
    这才是博客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