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虫公司:中国从田间地头入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49:22
2011年08月21日 08:01:58 来源: 新华网

8月9日,山东省沂源县悦庄镇北张良村的菜农在分拣外销的茄子。山东省沂源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大田间作、套种和在山岭上种植越夏蔬菜,建立了以佛手瓜、茄子、韭菜等10个蔬菜品种为主的1.8万亩越夏蔬菜基地。近日,这些基地的蔬菜丰收上市,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新华社发(赵东山 摄)
新华网哈尔滨8月20日电(记者管建涛)黄瓜的种苗来源、种养面积、收货时间,以及所使用化肥农药的名称、生产厂家、经销单位、含量、使用方法和范围等信息,在哈尔滨市富强晨光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手册上都有详细记录。
“凭借这些信息,消费者可轻松查到所食用蔬菜在种植和管理期间的相关情况。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也可很快找出问题症结。”合作社理事长王喜光说。
富强晨光合作社的蔬菜基地是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2004年,农业部开始在黑龙江省开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试点工作,并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达479个,有效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19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这是农业部首次以工作会议形式专题研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正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助推器。
近年来,中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但问题和隐患仍然存在,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说,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以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为核心,推行保护环境、统防统治、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的清洁生产方式,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
产品“绿”不“绿” 关键在源头
2011年08月21日 08:04:21 来源: 人民日报
“不怕贵点,就怕不安全”,在北京的超市,不少人购买食品时,选择了绿色有机食品。但也有消费者发出疑问:这些绿色食品真“绿”吗?
产品“绿”不“绿”,关键看原料。为从生产源头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2005年,农业部启动了绿色食品大型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工作。6年多过去了,基地创建带来了什么,下一步,怎么样做得更好,让“第一车间” 真正“绿”意盎然。
土地有劲了,农民增收了,“第一车间”更“绿”了
黑龙江省五常市民乐镇美裕新村的稻田里,刚过黄腊期的水稻正由青转黄,淡淡的稻花香味悠悠传来。
“比过去,每亩能多收800多元,种出来的稻子也好吃了。”美裕新村村民王忠洲看着即将丰收的稻田说,他的12亩水稻,施有机肥,按绿色食品的标准种植了好几年,产量虽然下来了一些,但质量上来后,卖的价高,12亩反倒增收1万多元。
“这么好的土地不种绿色食品可惜了。”五常市副市长何小刚说,五常土质好,黑土层达1.5米以上,十分宝贵。过去,农民种田全依靠化肥农药,结果土壤逐渐板结,有机质逐步下降到3%左右,现在依靠绿色食品标准的方式施有机肥,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等,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回到5%左右,土地越来越有劲,种出来的东西既安全又好吃。
而今,五常已成为全国绿色水稻种植大县,水稻收购价每斤比全省平均高出近1元。黑龙江省通过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其农药、化肥平均用量不足全国的1/3,目前,全省已建成标准化基地480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近一半,2010年,标准化基地农户户均增收500元。
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创建还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据了解,甘肃省创建的11个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00多个、经销经纪人近万名,累计实现劳动力就业500多万人,获取劳务收入25亿多元,从事绿色食品产业劳动者的收入是普通农民的2倍。标准化基地建设规定村屯内环境要“清洁优雅”,促进村容村貌改善。在黑龙江县级以上文明村中,标准化基地村占70%以上。
“当前,人们由能吃饱向要吃好的方向转变,田间,是食品的第一车间,通过绿色食品的标准化种植,在保障食品消费安全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教授说,由于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退化、重金属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推行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创建,使我国有1.1亿多亩的农田、果园、茶园、草原、林地、水域受到定期的环境监测、评价和保护。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340个县(农场)创建了479个标准化基地,种植面积1.1亿多亩,生产总量6547万吨,对接龙头企业1256家,带动农户1686万个,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8.4亿元以上。农业部有关部门抽检表明,2010年基地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基地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中国从田间地头入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黄瓜的种苗来源、种养面积、收货时间,以及所使用化肥农药的名称、生产厂家、经销单位、含量、使用方法和范围等信息,在哈尔滨市富强晨光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手册上都有详细记录。
农民真正受益,才会自觉接受绿色食品的种植模式
面对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现状,要将复杂的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别是不少地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青壮年农民去城里打工了,让那些中老年人接受新的种植技术更难。”吴文良说。
据了解,为扶持农户、推广技术,地方政府、农技部门以及企业都想了一些办法。黑龙江省各地采取院(校)县共建基地、乡站(所)共建基地,每年组织1万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地生产一线,开展形式多样、不同层面的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有力促进了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为了创建绿色食品马铃薯基地,整合产业发展资金近3500万元,用于基地农户购买农资补助、扶持专合组织等等。
“要让农民确实受益,他们才会更容易接受绿色食品的种植方式。”五常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姜大伟说,在五常市,有的企业和农民订立收购合同时不再以产量多少来定农民收益,而是以面积确定。“企业按4万元1公顷的标准和我们签订种植合同,哪怕亩产500斤,我的收益也一样。”王忠洲说。“如果农民获得的收入和产量没有直接关系,他也就没有施化肥、农药来增加产量的动力了,并且开始追求如何种出优质稻米。”姜大伟说,企业再通过提供给农民秧苗、有机肥料等措施,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控制产品质量的难题。
“要想让这种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可持续,让食者心安,关键要让生产者获得更多的收益。”吴文良说,当前,要解决好基地走出的优质农产品能在市场上“站”出来问题,一方面要扶持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实力,让农民“抱团”闯市场;还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共建“第一车间”,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合作社实行订单生产、最低保护价及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营模式;同时严打假冒伪劣,不让投机取巧者得利,不让老老实实生产绿色食品者吃亏,净化市场环境。  建基地,要“循序渐进、宁缺毋滥”,切不可降低质量标准
采访中,不少人表示对绿色食品基地创建中出现的问题有些担忧。“创建是好事,但是土壤环境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监管设备购置等都需要投钱,可政府要花钱的地方很多,钱有限,实施中就可能会打折扣。”一位县里的工作人员说,有些地方对基地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亟待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基地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少数基地建设单位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标准化生产措施和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未来5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寻求发展和突破的重要时期。创建基地,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建设,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十二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说,绿色食品基地仍需大力发展,但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宁缺毋滥”的原则,不可降低质量标准。同时对基地采取动态管理的办法,每年组织监督检查,年检和3年复查不合格,取消基地称号。
根据“十二五”规划,5年内,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总数达到800个,基地总面积达1.5亿亩。“从这个目标看,速度放慢了,这是明智之举。”吴文良说,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不能通过搞运动等方式简单化,否则只能破坏绿色食品发展的发展大环境,反倒使其丧失发展的优势。
“老百姓搁嘴尝不出食品安全来,这要求政府部门要切实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哈尔滨市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徐健说,政府部门要加强农药化肥种子等投入品控制,加大对获证企业及其产品的监管力度,实行“基地”监控和“市场”监督双重管理,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确保绿色有机产品的公信力,维护消费者利益。
农业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维护绿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前提是完善标准,核心是规范认证,关键是严格监管。下一步,将更加严格基地创建准入条件,加强基地审核把关,强化基地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对绿色食品企业的约束管理,加强证后监管;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真正让“第一车间”更多更好地“绿”起来。记者 于猛
食品监管,事前“排雷”别犯懒
2011年08月15日 10:48:32 来源: 《人民日报》
笔者最近在一家奶粉企业采访时发现,仓库中存放了大量头粉、尾粉、落地粉,企业正为如何处置而发愁。
企业负责人说,奶粉生产过程中最先喷出和最后喷出的奶粉营养水平不好控制,掉落在地上的奶粉可能粘到一些灰尘,所以头粉、尾粉和落地粉以前都是用来喂牛的。但是三聚氰胺事件后,由于一直没有相关的饲料标准,所以头粉、尾粉、落地粉能不能作为饲料就成了问题。为什么不征求监管部门意见?企业回答,已反映多次,但迟迟未见回复,相关部门也没来了解情况,所以就只能先放着。
这种情况真让人担心。时间长了,会不会有企业为节约成本而偷偷将头粉、尾粉和落地粉作为饲料?头粉、尾粉和落地粉堆积多了,会不会被不法分子以次充好,偷出来卖给不守规矩的含乳食品生产企业,埋下新的食品安全隐患?
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它充分暴露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重事后处理、轻事前防范的问题。虽然在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问题都是防不胜防的,但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决不能满足于亡羊补牢,而是要下更大的功夫在事前防范上,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快速反应、果断“排雷”,尽可能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试想,如果相关监管部门接到奶粉生产企业汇报后,立刻组织专家研究饲料乳粉标准,或到企业进行检测,对头粉、尾粉、落地粉能否作为饲料及时做出明确规定。那么,若确不适宜作为饲料,企业得到了明确的说法,执法部门就可以监督企业及时将其销毁,一个食品安全隐患就可能由此消除。反之,如果头粉、尾粉和落地粉对动物来讲是营养和安全的,那么也会避免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增加企业成本。
现在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类似用作饲料的奶粉边角料这种以前约定俗成的习惯,都可能变成新的食品安全隐患,比如重庆的老火锅底料是否安全、酱腌咸菜是否含有致癌物质等。此外,食品一旦成为工业,其生产工艺必然会不断更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就会随之产生。这都要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快速反应,及时调查研究,及时细化政策法规,及时保障消费者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的最终目的是“不出食品安全事件”,而不能满足于出了事后处罚违规者。对违规行为加强监管固然重要,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或多或少存在的“不作为”、“懒作为”也不能忽视。
食品商别总拿“国家标准”当挡箭牌!
2011年08月14日 07:31:0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爆出“山西陈醋95%为醋精勾兑”之说。几块钱的陈醋也有问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再次绷紧。
该说法随后被澄清。8月9日,王建忠公开向同行和公众致歉,否认说过“山西醋95%为醋精勾兑”,但承认表述过“真正意义的老陈醋不到5%”。他还说,这是指有关方面正在制订的新标准下山西老陈醋所占的市场份额。同一天,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说,只要按规定生产,无论是酿造食醋还是配制食醋,都是符合安全标准的。
除了“山西陈醋事件”,近日,肯德基“炸鸡用油多日不换”也受到公众质疑。8月8日,肯德基回应称,“炸鸡用油食用前都经过检测,烹饪用油完全符合国家颁布的《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 “专用试纸监控烹饪油的化学成分变化,一旦接近指标要求限度,就会立刻废弃”。但回应并未提及烹饪油究竟多久更换一次。
肯德基所提的《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其中涉及“引用标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检验方法”等,都是专业术语和数值,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如同“天书”。普通消费者按生活常识来理解的“烹饪用油应该不超过几天”在“标准”中找不到直接答案。
这些事件中,“国家标准”成为经营者的挡箭牌。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各类食品的“国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滞后。
1995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卫生法》,2009年出台了《食品安全法》。食品问题由“卫生”上升到“安全”,食品的“国家标准”被称为“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但由于一些食品安全标准还未修订,相关“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继续沿用。
据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研究工程师颜丽介绍,现行中国食品标准的标龄10年以上的占了1/4,个别标准甚至超过20年未修订。
比如,现行《国家标准酿造食醋》2000年颁布,2001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迄今已有10年时间,“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一直存在模糊地带。现行的《国家标准酿造食醋》里说明“酿造食醋”是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同时允许加入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根据业内常识,酸度6度以上的酿造陈醋具有长久不腐的特点,不存在保质期之说。不过,很多人发现写着“100%酿造食醋”的醋瓶子上标注着“配料: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和保质期。苯甲酸钠就是防腐剂。所以,很多瓶体上写着“老陈醋”字样的醋确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陈醋”。《国家标准酿造食醋》里对“老陈醋”没有明确解释和规定。
在“山西陈醋事件”发生后,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卫祥云透露,协会正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制订食醋、酱油的安全标准。
标准如何制定也受到关注。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往往标准低一点,就有大量企业被放进去,标准一高,一些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就会被淘汰。“我们的某些标准恰恰是迁就了一些落后企业。”
产业评论员张春蔚指出,国家标准并不是行业最高标准,而是最低标准。行业领导品牌应该推动更高标准,而不是用国家入门标准来为自己辩解。
可见,商家动辄拿出“国家标准”面对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质疑,或许可以应付过去,但不一定能让公众信服。张春蔚说:“现代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应该警惕以国家标准作为行业低层次竞争的幌子。”面对公众,商家们应拿出更多的诚意。(记者 陈璇)
我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达479个
2011年08月19日 17:00:3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哈尔滨8月19日电(记者管建涛)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达479个,有效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建设。
19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这是农业部首次以工作会议形式专题研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说,标准化基地建设不仅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奠定基础,而且为农业产业化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04年,我国在黑龙江省率先启动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截至目前,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达479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将扩大绿色食品的品牌优势,在更大空间和范围内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从源头管好投入品,坚决禁止违禁投入品进入绿色食品基地生产资料市场,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从田间地头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将会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是“中国绿色米都”。分局对农药、化肥等经销企业实行经营承诺制和备案管理制,开列违禁生产资料通知单,严防假冒违禁伪劣农资进入市场,从源头上净化投入品市场。
中国政府“十二五”规划中把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到重要位置。未来几年,中国将不断完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将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落实到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田间地头。加强对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特别是基地农户的培训,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建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体系。
马爱国说,建设标准化的原料基地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举措,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品牌化有重要意义。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还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标准化生产措施和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为了确保标准化生产基地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通过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基地产品市场监察制度,强化公告公示制度和淘汰退出机制,不断提高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从田间地头入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无小事 道歉岂能是“终点
2011年08月15日 16:27:0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8月15日电(记者周蕊)继“骨汤门”主角日式快餐巨头味千拉面承认使用“猪骨汤精”勾兑汤底并向消费者道歉后,深陷“豆浆门”的快餐“巨无霸”肯德基也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将在全国所有餐厅公告栏内明确告知豆浆的冲泡工艺。
相比在有关部门铁证面前至今依然拒不承认其伪造部分家具产地、也拒绝消费者退货要求的达芬奇家具,以“道歉”告终的“骨汤门”和“豆浆门”,似乎有几分“皆大欢喜”的味道:商家退一步,道歉了,消费者也退一步,原谅了,这事就“结了”。可是,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真的应该就此“画上句号”么?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后,“监管被动化”是部分企业有恃无恐“钻空子”的重要原因。在媒体报道在先、执法介入在后的局面下,一度深陷“瘦肉精”猪肉丑闻的双汇开完万人职工大会道歉后“无痛复出”,近期再次被爆出多起“质量门”。这种长期漠视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却依然能逍遥于相关部门的监管之外,监管主动性之缺失令人震惊。
而没有建立合适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也是当下食品安全事件频频不了了之的重要原因。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的那样:“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法律威慑力不够,守信成本高而失信成本却很低,即使是知名品牌,在利润的诱惑下,也铤而走险,抱着“只要不被发现就好”“被发现了不过赔点钱”“赔钱了道歉了就了结了”的心态,肆意践踏消费者权益。
同时,消费者“忘性大”也无意中成了自身权益受损的“推手”。尽管根据一项超过82700名网友参与的投票显示,93.6%的受访者“不会再去味千拉面就餐”,然而,对比多次被曝出食品安全丑闻的雀巢在2010财年实现358亿美元净利润,较2009财年的增长超过两倍,可见消费者的“善忘”最终只能长失信企业的“志气”,葬送自己的利益。
食品安全问题绝不是简单的企业责任,也不能完全依靠现有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约束来彻底解决,而是要有专业化的政府机构去管理,有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立体、多维的监管监督系统,才能真正“吃得安全、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