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投资热点:九旬院士,走在田间地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25:58
九旬院士,走在田间地头 与党同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一生与小麦结缘
  • 2011年06月27日 作者:
  • 【PDF版】

    ▲今年6月1日,麦收前夕,90岁的余松烈院士(戴帽者)再次来到泰安市岱岳区马庄小麦高产攻关田考察。(山东农业大学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李文鹏

    在山东农业大学,有一位与党同龄的老人,他的名字在校园里几乎无人不知,即便是毕业多年的学生依然对他敬爱有加,他就是9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小麦专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

    “老人现在最关注的还是小麦的产量,每年都会亲自到试验田去看看。”6月22日,山东农业大学小麦专家董庆裕说。他追随余松烈院士研究小麦已有37年。

    “我是说着宁波话的山东人”

    从1949年到山东解放区参加工作至今,余松烈已在山东生活了62年。“我来的时候,就打算在这里扎根了。”余松烈说,和当时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向往解放区的生活,于是就从上海带着妻子和儿女来到了山东。

    已经90岁高龄的余松烈院士乡音未改。“我是说着宁波话的山东人。”余松烈说,在他心中自己早已是山东人了。“我的书本知识是在上海和福建学的,但实践知识都是在山东学的,没有这些年在山东的经历,我可能也很难有今天的成绩。”

    余松烈1942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福建省立农学院、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任助教,在福建省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在上海南通学院农科系任讲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通过朋友介绍来到解放区山东农学院工作,被分配在农学系。

    1950年秋,余松烈在山东农学院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这是他在山东从事小麦研究的第一阶段。在这期间,他曾多次到农村蹲点,与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裴继臣共同劳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让余松烈有了“重大发现”。

    余松烈说,在劳动的过程中,他发现劳模锄地比自己锄得深,而且还有意锄断部分麦苗的根,结果劳模的干法增产不少。“就这个问题,我研究了30多年,总算研究明白了。搞农业离不开农民,他们有经验,不向农民学习怎么能行?”研究透彻后,余松烈提出了“深耘断根法”,使小麦增产10%。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余松烈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1973年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后,在学生的要求下,余松烈被允许返回学校为学生上课。“当时说我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反动学术权威’,可是不能剥夺我劳动的权利。”1974年春,余松烈向学校请求带领学生到滕县(今滕州市)龙阳公社生产实习,并在滕县农村进行锻炼,一直到1978年。

    在此期间,他完成的“小麦丰产理论及栽培技术的研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滕县期间,他带领农村科技人员进行了20多项田间试验,形成科研成果15项。正是因为余松烈的原因,1975年滕县小麦亩产高达638公斤,创下当时我国北方冬小麦高产纪录。

    下乡期间培养22名“科技队长”

    “学生是最值得我自豪和骄傲的。”当被问及对什么感到最自豪和骄傲时,余松烈脱口而出说了这句话。他说,自己的学生中有两名院士,做院长、书记的有三四个。

    今年3月19日,是余松烈院士90岁生日,当天来自南京、青岛、济南和校内的20多名毕业生校友相约来到他的家中,向心目中的恩师祝寿。余松烈也专门穿上了西服,扎上了红色的领带。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就是余松烈最为得意的学生之一。

    余松烈的另一位得意弟子是中国科学院的李振声院士,他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曾经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李振声曾经专程到滕州小麦高产示范田去看望恩师余松烈,在山东农业大学百年校庆回母校的时候,还曾专门登门拜见了余松烈。

    在余松烈的学生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滕县当年的“科技队长”。在滕县期间,余松烈办起了“五七农大”小麦班,学生就是当地的22名“科技队长”,这些人都是刚刚高中毕业或初中毕业不久的学生。“忙时我们搞生产,农闲的时候,我们就到小麦班上课。”今年58岁的董庆裕就是22名“科技队长”之一。

    董庆裕说,当年“五七农大”小麦班的22名学员中,有14个人在“文革”后考了出来。董庆裕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追随余松烈从事小麦研究,直到现在仍然是余松烈最为倚重的助手。“余教授年龄大了,很多试验田去不了了,就让我替他去了解情况,回来后再向他汇报,由他根据情况进行指导。”

    “他比我小30多岁,跟着我做实验的时候,才20多岁。他自己很努力,也肯吃苦,为人老实能干。”余松烈这样评点自己的学生和助手董庆裕。在余松烈的帮助下,董庆裕已成为小麦研究的专家。“余教授差不多每周都会调度我一次,让我关注各个试验田的情况。”董庆裕笑着说。

    “亩产800公斤,是我最后的愿望”

    尽管余松烈已经90岁高龄,可他还是坚持每年都到田间地头去看一看走一走。“这几年,老先生每年都坚持到试验田里去,亲眼看看小麦的生长情况。”山东农业大学宣传部长刘观蒲说,他曾多次陪着余松烈到田间察看试验田的情况。

    今年6月1日,已经90岁高龄的余松烈再次来到了泰安市岱岳区马庄小麦宽幅播种高产攻关田,实地考察小麦长势,了解高产栽培技术综合应用的情况。“试验田亩产达到800公斤,今年本来是有希望的,可是由于气候的原因,还是没能实现。”说到这里,余松烈院士掩饰不住自己的遗憾之情,“亩产800公斤,是我最后的愿望”。

    “夺取小麦高产,既要靠优良品种,也要靠栽培技术,只有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实现高产。”余松烈对当前一些研究人员重视育种而轻视栽培技术的做法,明确表示了不同看法。“今年秋播,还是希望适时早一点,植株发育7片叶之后,有可能达到亩产800公斤,否则没有把握。”

    最近几年,余松烈观察分析冬小麦精播栽培中出现的新问题,试验创新了冬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与工人一起研制了新的冬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收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2009年滕州市、岱岳区、临邑县、鄄城县推广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的麦田大幅度增产。

    其中,省农业厅专家组对滕州市级索镇千佛阁村10亩高产攻关田中的3.46亩小麦实打验收,平均亩产高达789.9公斤,创造了我国冬麦区亩产最高纪录。“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当年在滕州的经历是分不开的。30多年了,我一直没间断和滕州的联系,滕州一直有我的试验田。”余松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