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组词: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0:50:58

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从“人民满意”到“孩子满意”

 

通常政府给学校提出的要求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于是大家都这样说,好多学校还把这句话写在墙上。

可是,我一直对这话有些疑惑:谁是“人民”呢?

我这个朴素问题其实很深刻(自我表扬一下呵呵),几十年来,我们在讲话中,在文章中,在各种场合中无数次使用过 “人民”这个词,但这个词太抽象,似乎包括了很多很多人,可似乎谁都没有包括。而且,多年来谁属于“人民”谁又不属于“人民”,全是领导确定的,不是自己说了算。更诡谲的是,“人民”还会变化——昨天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今天可能就成了“敌我矛盾”,于是你就不是“人民”了。所以,谁是“人民”真还不好说。

既然不好说,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究竟是要让谁满意呢?

实际上,我们平时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想的“人民”多半是两类人,一是各级领导,二是学生家长。这样一来,所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成了“办领导和家长满意的教育”。

教育让领导和家长满意一点错都没有——难道我们的教育要让领导和家长不满意吗?对此,不用多说。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教育除了让领导和家长满意之外,还有一个群体被我们遗忘了,那就是我们的学生!我们为什么把孩子排除在了满意对象之外呢?是呀,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孩子上课,可他们是否满意,却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我们喊了那么多年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可是思考办学目标时,眼睛里却只盯着领导和家长,而把孩子忘记了。

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办孩子满意的教育”要好一些?

当然要好一些,好就好在这样的理念目中有人——学生。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在孩子身上——他们现在成长的快乐,他们今后生活的幸福……这些都取决于我们每一天的教育。

 

          从“孩子满意”到“适合每一个孩子”

 

但是,我琢磨了一下,感觉这句话还不能让我满意。因为很难或者说几乎不可有一种教育,能够同时让所有孩子满意。凡是教过书的人都知道,面对五六十个学生,一堂课只能照顾大多数,那么,“前面”的少数和“后面”的少数显然就不会满意的。再有,根据多元智能,每一个人的智力都属于不同的类型,或者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可现在,我们对所有不同智能的人都开一门课,提出同一个学习目标。这样一来,所谓“办让孩子满意的教育”也成了一句美丽的空话,“看上去很美”而已。

怎样才能真正让孩子满意呢?

我认为,只有适合于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才能让每一个孩子满意。因此,我们提出“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问题又出来了:怎么才算是“适合每一个孩子”呢?“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什么呢?

这当然是一个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科研课题,如果交给博导或教授们,足以写成洋洋大观的宏文巨著。我只是一个中学教师,显然不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也不具备学贯中西的理论素养。但正因为我是一名基层的中学教师,我同样可以朴素的说:正视并尊重孩子之间的差距和差别,符合每一个孩子特点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必须先承认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和差别的。差距,指的是在同一领域不同的人所呈现出的不同接受能力和通过同等的努力所获得的不同效果。比如,同样是学英语,大家都很努力,但有人事半功倍,有人则事倍功半,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在语言学习或者说接受能力上是有差距的。差别,指的是不同人在不同的领域所呈现出的不同智慧或者说天赋。比如,有人学数学很吃力,但作文却特别好;有人则相反,学数学很轻松,而一作文便痛苦不堪。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此有相当令人信服的解释,这里不再赘述。

所谓“每一个孩子的特点”,通俗地说,就是每一个孩子精神上的独特之处。

 

        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他自己

 

我所敬仰的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经常在我耳边回荡,并震撼着我的心灵:“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前几年,我偶然读到了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在2007年秋天写给全法教师的一封信,信中有这样几句话:“教育就是试图调和两种相反的运动,一是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一是促进每个儿童走上人们所相信的真、善、美之路。”

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还是萨科齐所说的“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都是一个意思:教育必须针对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并满足他“自己”无与伦比的精神世界——性格,志向,兴趣,智慧,能力……这方方面面的独特性,都是我们教育者应该也必须关注并满足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成为“这一个”孩子的精神制高点,成为他一生的自豪所在,“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三岁看老。”但以我近30年教育实践的感受,真还不能简单地以孩子在校时的成绩判断其未来是否“有出息”。每次毕业多年的学生聚会,我总是感慨,当年在班上总有一些孩子属于尖子生,还有一些孩子是中等生,也有一些孩子是学习困难学生;老师虽然嘴上没明说,但心里其实都有“谱”:哪些是聪明的孩子,哪些是笨孩子……可现在,这些“定位”统统消失了!个个都那么聪明机灵,而且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出息。包括一些当年成绩不好的孩子,有的成了房地产老总,有的成了大酒店的厨师,有的成了汽修店的小老板,有的成了保险公司的营业员,有的成了电脑维修员……虽然我尽可能地爱每一个孩子,而且我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让孩子们在我的班尽可能体会到快乐,但是,说实话,对一些孩子来说,这种快乐是有限的而,因为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因为“唯分数”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这些孩子当年在课堂上大多是自卑的,这种自卑实际上抑制了他们自身独有天赋的充分发展,因而他们并没有充分享受成长的快乐,更没有充分体验“人”的尊严。

   

             不过是“因材施教”的白话表述

 

“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这句朴素的话蕴含着我一直崇尚的“平民教育”价值、“民主教育”精神、“新教育实验”思想和“科学质量观”内涵——

“平民教育”是一种平和朴素的教育,实事求是的教育,从容不迫的教育,是为每一个孩子终身负责任的教育,是陶行知所倡导的“真教育”。“民主教育”坚信,每一个人都有着无可估量的潜能,每一个人不分种族、肤色、性别、家庭背景、经济水平,其天性中都蕴含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新教育实验”者认为,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进而建设美好的社会;人的完整性首先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的;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科学质量观”追求可持续的质量,既要重视学习成绩,也要重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追求整体的质量:面向每一个孩子,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最好的发展;追求和谐的质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不一定是均衡发展,但一定要协调发展;追求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质量,方法科学,过程快乐,结果理想,让孩子现在就享受幸福。

有必要消除一个可能的误解。“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并非只是对“差生”的教育,决不是排斥对杰出人才的培养。既然是“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所当然地包括了对“超常儿童”的培养,正因为要“适合每一个”,所以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培养学业优秀的学生,因此我们丝毫不会放松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如果一个学校只有少数中考或高考“状元”支撑所谓“质量”,当然不能算是这个学校教育成功;但如果一个学校不能培养出一大批能够考入重点高中或名牌大学的学生,也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我们并不反对“高分学生”,只是反对把只盯着“高分学生”而无视其他孩子的教育!

“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并非我的原创,甚至也不是当代任何一位教育家的首倡,它不过是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因材施教”的白话表述而已。“因材施教”在私塾时代也许容易实现,但随着现代学校的建立并实行班级授课制后,所谓“因材施教”就成了挂在嘴边写在纸上的口号,原因就是“一刀切”的教育,将不同个性的学生捆绑在一起齐步走,这样一来,搞“因材施教”几乎没有了空间与可能。   

 

        现在,追梦的时候到了

 

现在我们要真正落实“因材施教”,至少必须在课程、教法和评价上有所突破,大胆创新。以我校为例,我初步考虑在进行这样的尝试——

首先从课程入手,在保证国家意志(主要是指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开设不同的课程,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比如,可不可以建立公共课程(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学校根据学生兴趣与爱好开设的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我还设想,这个体系的课程分可为四大类。

第一,文化基础类。保持现有的国家规定课程不变,以保证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设定每门课的课时(因为现在事实上为了应试,不少学校几乎所有课都加了周课时),以腾出时间实施其他课程。

第二,生活技能类。结合学生生活需要的各类技能型课程,如烹饪、理发、服装设计,礼仪接待等等。学生文化基础差异很大,如果一刀切地考重点高中,显然会让相当一部分学生成为失败者,因此,根据他们的特点,并结合将来的生活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生活技能类的选修课,在此基础上,初中毕业前夕甚至可以开办一些职高衔接班,这体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

第三,公民教育类。国家新课程培养目标提出了培养合格公民的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校内外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包括理解民主的意义,增长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技能和养成公民品质,成为负责任的新公民等等的教育。

第四,艺体特长类。培养学生的艺体特长,开办一些相应的艺体课程(包括各种艺体兴趣的社团活动),力争使每一个孩子都至少拥有一门艺术爱好,并同时掌握一项健身技能,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情趣高雅的新市民。

以上四类课程,着眼于并充分体现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又打破了“德智体美劳”的机械划分,课程之间彼此交叉互相补充——很难说哪一门具体的课程究竟属于德育、智育还是体育、美育或劳动技术教育,应该说,我们的教育理想与学生的发展目标都在其中了。

配合课程改革,我还设想,能否尝试大胆改革现有的班级模式、教学方式和授课时间,以保证课程改革的成效?

班级模式改革:第一,拟采用大班和小班相结合的灵活的班级模式,以满足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开设,即国家课程采用现有的班级教学,而选修课则跟学生自愿而分为不同的小班教学。第二,到了一定的年级,在学生及其家长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编制不同类型的特色班,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实施“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第三,大胆尝试,逐步过渡为“走班制”上课,充分的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教学方式改革:拟继续深入进行“民主课堂”(即“充满民主教育精神、维护每一个孩子尊严”的课堂)的探索。关键是变革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切教学活动都着眼于帮助学生学习。变教师“教”的过程为学生“学”的过程。结合我校实际,深入进行“导学稿”加“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授课时间改革:根据不同内容的课程,采用长短课的方式,将各类课的教学时间予以协调整合。

与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相配套,必须要有相应的评价改革。这又分为校内评价改革与校外评价改革。

校内评价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希望将定性(成长记录袋)与定量(考试分数)相结合,技能测试与“学分”累加相结合,学业水平考核与综合素质评估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我们准备探索更加科学(既符合一般教育原则又符合具体实际的教学实际)且便于操作(忌繁琐)的教育教学评价模式。

校外评价改革:所谓“校外评价”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但主要是前者。我们希望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与科学质量观的全面评价体系,根据我校的特点与特色进行科学评价。

以上设想目前虽然仅仅是纸上谈兵,但并非“空中楼阁”。我曾经对朋友说过我的这些愿望,他说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这几乎是“梦想”。我笑了笑,没有反驳。但我想到了多年前我一篇文章中的几句话:“按某些世俗的观点,我至今书生气十足,不能算一个‘成熟’的教育者。但有一点我很自豪,那就是我至今还真诚地怀揣着我心中的教育理想,而且‘居然’还想一点一滴把这理想付诸现实。有人说我的理想不过是“梦想”,但我要说,对于教育者来说,有梦想和没梦想是不一样的,精神状态不一样,行动方式也不一样。我当然知道,我的理想(梦想)也许只能有百分之一成为现实,即使如此,我也愿意倾尽全力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现在,是“追梦”的时候了!

 

为编各类“实验班”正名

 

写到这里,我必须为“实验班”正名。多年来,“不许以各种名义编‘实验班’”已经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铁律”了。只要媒体曝光,凡是编实验班的学校校长无一例外都要被“严肃处理”。因此,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而编各种“实验班”成了绝对不能碰的“高压线”。我理解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此三令五申的初衷,因为的确有太多(或者几乎都是)的学校打着“因材施教”的幌子,以“实验班”的名义简单按分数高低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实质上是在冠冕堂皇地变相歧视甚至放弃“后进生”。但我要理直气壮地说,正如不能因为有“地沟油”就不许经营任何食油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人玷污“因材施教”的声誉,我们就放弃了真正的“因材施教”。按学生的个性,将学生组合为不同特色的“实验班”,真正让教育适合于每一个孩子,让所有孩子都学有所乐,学生所得,这有什么不好呢?“一刀切”“一锅煮”的教育绝不是“教育公平”,而“因材施教”才真正把教育公平落到了实处。

每一个孩子是否满意,当然不是检验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但绝对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只有每一个孩子满意了,各级领导和学生家长才会真正满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办适合每一个孩子满意的教育”,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点都不矛盾。我越来越认为,做教育首先是做良知。每人只有一次生命,孩子只有一次青春,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让孩子生命更加活泼,青春更加绚丽,我们寝食难安,心受煎熬。对于教育者来说,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最大的功德;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让他们享受成长的快乐,是最大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