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键锋探班活色生香:营养过剩为什么会影响身体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6:03:18
营养过剩也会妨碍儿童(儿童食品)的生长发育,影响身高的增长。
  
    有些家长出于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在饮食安排方面,不仅让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而且常常鼓励孩子多吃蛋白质(蛋白质食品)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蔬菜(蔬菜食品)、米面却吃得很少,至于玉米、甘薯、高粱等粗粮(粗粮食品)更是难得入口。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出现食欲减退、腹胀、嗳气、便秘(便秘食品)等症状,而且面黄肌瘦,个子长得缓慢。就诊时,医生常诊断为蛋白质摄入过剩导致的营养障碍。为什么吃得太好,荤菜吃得多,反而会个头长得慢呢?这是因为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是以“动态平衡”的方式存在的,即蛋白质等六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和消耗量成对应关系。     蛋白质过剩会造成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总结归纳错误的饮食习惯有7点,亦是引发癌症等慢性疾病的7大首要主因:“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高精致的糖,高钠低钾,低纤维”。

   高蛋白饮食,请回忆一下,吃完什么样的一顿饭以后,会感觉很累?------喝喜酒嘛!吃大餐嘛!许多食物不但没有供给你能量,反而消耗了你身体的能量,所以你才会越来越累.

    美国是全世界肉蛋奶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而美国人的体质是什么样的体质?三个人有一个得癌症;两个人有一个是心脏病;每25秒钟有一个人心脏病发作,每45秒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脏病,每35秒有一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每55秒就有一人死于癌症.美国的慢性疾病为何这么严重呢?就是因为他们提倡高蛋白饮食所导致的,而我们中国人呢,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学起了美国一样高蛋白饮食,比如西餐,汉堡,饮料等,还以为是时尚.但实际上美国这几年已提出:"不再喝牛奶了,改喝豆浆了,还制定了个豆腐节(每年阳历8月15日)

    蛋白质摄取不足原本是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主因,但多数人不知道,过量摄取蛋白质是造成很多慢性疾病的主因.举例来说,水对一个城市很重要,若缺水会成了大问题,但如果某个地方每天下雨,连下个一两个月就不好了.蛋白质也如此,我们的头发,指甲,皮肤,细胞或内脏器官修复都需要蛋白质,但过量的蛋白质会场造成身体机能的障碍.台大医院妇产科兼任医生梁恒彰先生提到:"蛋白质代谢之后所产生的氨素毒性很强,一点点就可以使人昏迷死亡.因此肝脏需要费力地将蛋白质的代谢度物打包成低毒尿素,释放到血液中,最后经由肾脏排除.因此蛋白质过剩时肝肾的压力很重.

    肝肾不好的人误以为补充蛋白质对身体很好,结果适得其反.

    蛋白质的摄取量:一般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含量0.6克,青少年与粗重劳动者约0.9至1.2克,你的孩子若是体重为30公斤的儿童,一日所需蛋白质只需30克左右就够了.如果你是60公斤的成人,一天需要的蛋白质36克足够.

    现在很多人不是蛋白质不够,而是过剩.以下总结过量蛋白质之害:

1.蛋白质摄取多过于需求,会变成脂肪储存,所以你吃肉不会长肉,反而会多一堆油脂.会使人过胖,引起各种退化性疾病.

2.动物性蛋白质,因含过多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对心脏极为不利,所以一个地区肉类的消耗量,常和心脏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成正比.

3.高蛋白饮食会使肝脏扩大,易患肾脏病.

4.高蛋白饮食会使体内锌流失.而锌却像交通警察一样,执行指挥和监督体内各种作用的有效运行,以及酵素系统和细胞维护.

5.蛋白质代谢中需要维生素B6,过量的蛋白质会导致B6的不足,而B6又是制造抗体和红血球的必要物质.B6不足会引起贫血症,舌炎和脂溢性皮炎.

6.高蛋白饮食使钙自骨头中流失,这就是为什么越吃肉蛋奶,骨质越蔬松的原因.换句话说,大多数的人,不是钙不够,而是肉蛋奶吃得太多.

7.过量的蛋白质会转变为脂肪和糖,而高蛋白和高脂肪谢会阻碍糖分的代谢,反而造成高血糖现象.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人愈吃肉蛋奶,肾功能损害越大的原因.

8.蛋白质摄取超过身体需求2倍以上,你就为癌症等慢性病在你体内的发展创造出极佳的环境.更别说现代人以鸡,鸭,鱼,肉,蛋,奶,汉堡,薯条,牛排为主食的饮食方式,所摄入的蛋白质岂止是两倍而已.

9.高蛋白食物会产生酸性物质,而酸性物质会让体内碱性的钙流失,因此造成各种疾病.

    只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取,减少糖的摄取,多数人的钙质是够的.蔬菜(尤其是海洋植物),水果,五谷杂粮里,钙已经很丰富了,人体并不需要那么多.太多钙反而会造成镁的不足,这又是另一个大灾难的开始.

    而且要吃蛋白质,就吃植物蛋白质,如豆类,谷类,蔬果类.植物蛋白质比动物蛋白质更容易消化吸收,可减少肝脏的负担.

        过多的脂肪会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颈部堆积脂肪:头疼和打呼噜

  脂肪会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堆积,甚至是头部和脖颈周围,尤其是背部。这些地方堆积过多脂肪,会压迫神经,引起头痛和脖子痛。一项针对超过14.3万人的研究发现,慢性每日头痛(CDH) 在肥胖人士中间更常见。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另一个最常见的风险因素。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在睡着以后,由于上呼吸道里的组织彼此靠得太近,暂时阻挡了呼吸。这种情况可导致记忆困难、低能、呼吸困难、腿部肿胀和高血压。长期下去,它还会导致中风、高血压和猝死等。

  肺部堆积脂肪:呼吸急促

  一般来说,虽然说每个人的肺脏大小差不多,但是体重更重的那位呼吸会更加困难。巴蒂表示,这是因为当这个人平躺下来时,腹部的脂肪会被挤压到肺部,使他在躺着时也感觉呼吸困难。呼吸变得越困难,血流越难进行有效的氧气循环。这可导致功能不足、损害免疫系统,甚至导致高血压。这是因为肺脏不是固体结构,它会被外力压扁。脂肪不会向内隆起,它只会向外隆起。这也是肥胖人士都有个圆鼓鼓的大肚子的原因。

  臀部堆积脂肪:关节炎、静脉曲张

  肥胖意味着髋关节要承受更多额外重量,因此它们磨损得更快,更易患关节炎。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肥胖患者会发现,这项手术需要面临的压力很多。外科医生可能会不愿给他们动手术。因为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肥胖人士术后出现并发症(例如心脏病发作、伤口感染和尿路感染)的风险更高。这项研究还发现,超级肥胖患者(那些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0磅的人)的死亡风险几乎是其他人的两倍。

  英国关节炎研究所表示,不好的姿势和反常的步态在肥胖人群中更常见,它们能进一步引起关节感染,造成骨关节炎。即使你是被认为更加健康的梨形身材,额外的重量也会让你更易患骨关节炎和静脉曲张。脂肪导致血液更难被输送到身体上半部分,因此会引起静脉曲张,这种情况会使瓣膜受损。

  心脏周围堆积脂肪:心脏病

  当在器官周围发现脂肪时,更令人担心,这些地方堆积的脂肪被称作内脏脂肪。它们是有毒的,它们会从内往外毒害你。内脏脂肪并不是一种没有活动能力的油脂块,它们产生的化学物质可导致心脏病、糖尿病和一些类型的癌症。

  增大的心脏输送的血液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时,经常会引发心力衰竭。围绕在心脏周围的一圈黄色脂肪被称作心包脂肪,它们可引发动脉硬化。心包脂肪会分泌很高水平的炎性蛋白质——细胞激素。心脏长期接触这些蛋白质,可导致冠状动脉发炎和钙化斑。一项在2008年公布的研究发现,含有最高水平的心包脂肪的人,患高级冠状动脉钙化斑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5倍。

  足部堆积脂肪:脚后跟痛

  体重是正常体重两倍的人,注定脚后跟会很痛。超重给足底跖腱膜施加压力,导致跖腱膜发炎,使人在走路时足跟产生刺痛感。

  膝部堆积脂肪:关节炎

  研究显示,肥胖是导致膝部和手腕等承重关节部位患骨关节炎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肥胖患者患关节炎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14倍。这是因为额外的压力使软骨(我们关节里的天然减震层)受损,导致骨骼与骨骼之间相互磨损。体重每增加1磅,奔跑或跳跃时产生的冲力给关节施加的压力就会变为原来的10倍。踝关节也将承受很大压力,然而踝关节置换手术非常罕见。上臂四周形成一层脂肪层,会增加肩部的负担。随着脂肪慢慢堆积,你会发现越来越难把胳膊举过头顶,甚至很难穿上外衣。你会感觉身体的柔韧性越来越差。当你不再充分使用关节时,软组织就会连接在一起,使肩部的球状物和骨臼靠得更近,导致骨骼受损,引发关节炎和持久性疼痛。

  肠周围堆积脂肪:抑郁和不孕不育

  脂肪堆积在腹部是件最糟糕的事情。很多人认为中年发福很正常,但事实并非如此。你必须清楚,随着年龄增加,你的活动量更少,这时你需要摄入更少的卡路里。这种内脏脂肪不断分泌化学物质和大量激素,导致新陈代谢发生改变,引发Ⅱ型糖尿病。这些激素还能扰乱整个内分泌系统,导致其他激素失衡,引发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疾病会对女性产生影响,使她们毛发过多、体重增加和不孕。

  与此同时,当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肝脏会把它们分解掉。这时毒素会被释放到血流里,对肝脏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引发脂肪肝。这种情况可引起炎症,形成伤疤组织,最终引发肝硬化。除此以外,它还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此种情况还与身心健康有关系。研究显示,内脏脂肪通过产生应激激素皮质醇和减少可引发好心情的内啡肽,对情绪产生影响。内脏脂肪还能导致动脉内部和结肠周围出现炎症。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估计,超重男性患结肠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5%,肥胖男性患这种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50%。额外的重量还会增加骨盆底承受的压力,有可能会引发尿失禁和痔疮。


    孩子的营养应合理、适量,要警惕营养过剩。有学者认为,我国儿童饮食搭配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应比例合理,按重量计算,比例为1:1.2:2.4。在防止营养不良的同时,又要警惕营养过剩,做到食物多样化,饥饱适当、油(油食品)脂适量、粗细搭配、限制食盐、少吃甜食、三餐合理、以促进孩子的个头长到理想的高度。(转自天天营养网:http://www.51ttyy.com/zt/zg/bj/200606/726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