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赫 王宝强:如何破解转型期的“中国式焦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5:44:19

     核心提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社会焦虑会增大社会成员对社会的非认同感,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降低社会的合作程度,助长人们的短期行为。缓解焦虑心态,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应构建更加完善的发展机制,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提供更多平等的竞争机会,创造更加宽广的上升通道,并尽快完善社会保障,让人们对未来生活形成稳定的预期,让希望有所寄托,情绪有处释放,将焦虑转化为追求幸福的动力。作为个人,则需要保持一种正确认知社会、评价自我的价值观,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

社会焦虑成时代特征 他们为什么而焦虑? 

(“中国公众焦虑情绪调查”) 

社会焦虑透视:物质条件成标准 跑步前进透支未来

    社会焦虑的出现,一方面源于当代中国正经历急速的转型,人的流动性加剧,相应的社会建设却不配套,强化了社会成员对生活的不确定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随着社会成员个性意识、财产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觉醒,人们对现实的生活质量以及未来的美好生活更加重视了。

社会焦虑成时代特征  根源在于结构失衡      归根到底,产生社会焦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失衡,它使人们缺乏一种应对社会变革、生活变化的从容心态,降低了幸福指数,强化了对未来前景的不安全感。而缓解社会焦虑,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改变失衡现象。

理顺结构有助舒缓“社会焦虑”

(资料图片)

新华网评:破解转型期的“中国式焦虑”须政府发力  

社会的群体性焦虑心态的产生,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也或许是转型期中国的必然,但政府却不能任由这种焦虑情绪蔓延,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让国民免于焦虑的困扰,也就是赋予了他们享受幸福的权利。

透视社会焦虑症:应主动正视矛盾 理顺结构才能化解社会矛盾

    我们不能回避而是应当积极主动有效地应对并化解社会矛盾,应当从标本兼治两个方面着手。从治本的角度看,应当特别注重从源头上着眼,也就是“七一”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缓解社会焦虑政府须着力于三方面——         首先,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应当是任何社会优先考虑的目标。政府应创造条件,让每一位社会劳动成员都能获得一份有稳定报酬的职业。有了就业,就意味着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就有了一个可预期的发展平台,有了缓解社会焦虑的基础性前提。

  其次,大力推动社会公平。房奴、车奴、孩奴”……现实中人们感受到的生活压力,表面看是经济问题,事实上也是社会问题,根本上讲,是对社会不公平、不公正的无奈与无助。上学、就业、个人发展……如果这些社会活动都能按规则运行,不是拼关系、背景,而是靠能力、水平,人们的不安情绪就会小很多。

  第三,尽快完善民生保障。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降低人们面临的社会风险,减少后顾之忧,对未来生活也就有了一个清晰的预期。一句话,当人们不再为基本生计惶惶不安时,社会焦虑才可能缓解。

从容的心态更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缓解社会焦虑更需一颗“平常心”  虚妄的中产和焦虑的社会当今都市人五大焦虑症状 公众热衷挑刺折射社会焦虑 网络流行语变化背后的民众焦虑   就业焦虑、身份焦虑、财富焦虑成现代人的三个心病 社会焦虑症主要体现在民生领域焦虑,来自欲望还是压力?专家谈社会心态演变趋向:5大问题需深切关注80后向上流动机会减少 都市新生代生存充满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