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学校嘉铭分校:辽沈大地上的“文化攻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5:46
辽沈大地上的“文化攻坚” ——来自辽宁文化改革发展的报道 本报赴辽宁调研组

编者按 辽宁是产业体系完备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大省。以文化振兴促进全面振兴,辽宁需求紧迫、任务繁重。近期,本报调研组深入辽沈大地采访,所见所闻,收获颇丰。当地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真转真改、攻坚克难,整合资源,创新思路,开创了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辽宁正在以鲜活的实践描绘着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蓝图。今天,本报集中推出调研主稿及四个调研专版,全面报道辽沈大地如火如荼的这场“文化攻坚战”,以飨读者。

夏日的辽沈大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阶段性成果,从统计部门发布的数字中,从厂矿码头的繁忙景象中,从街头张张自信的笑脸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显著进展,文化改革发展同样引人注目。透过场场爆满的文艺演出、热闹非凡的群众文化活动,我们看到辽宁省的文化改革发展亮点频出、成效卓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辽宁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这是辽宁全面振兴进程的一个标志性跨越。在“以文化振兴促进全面振兴”的战略举措中,文化建设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肩负起重大的历史责任。机遇与重任面前,辽宁正以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决心,逐步将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文化体制改革:

脱胎换骨因创新

资源丰富的辽宁文化,因文化体制改革而更具活力。

说起辽宁文化改革,一定不能忽略这些事实:

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三台合一”成立辽宁广播电视台,开创了一个机构、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体化运作的“化学反应”模式;

《辽宁日报》通过改版创新,成功进入报亭、进入家庭,每日零售量达到20000份;

建立报刊退出机制和新闻记者退出机制,先后有17家报刊、8名记者退出;

完成全省网吧连锁经营,建立新型政府管理网吧有效模式;

政府不投一分钱,一年内实现全省有线网络实质性整合;

依托有线电视网,创造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电模式”……

这些简单的概述背后,是一个个敢于攻坚克难的探索,是一次次脱胎换骨的新生。以创新思维直面关键问题,这样的改革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示范效应。

文化发展要保持生机和活力,就必须革除旧体制的弊端。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需要文化的管理者具备破除障碍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锐气,也需要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掌控能力。全国如此,辽宁亦如此。

结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辽宁文化发展的需求,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进行集中突破,再逐步推广试点经验,正是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的卓有成效的做法之一。

同时,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顶住压力,严格贯彻“不留壳、不借壳、不造新壳,不可逆、可核查”的原则,总体设计、统筹规划、整体实施、全面推进,脚踏实地,务求实效。

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思路清晰、节奏稳健、行之有效的路径。

辽宁中部城市文化体制综合改革实验区的设立,就是实施跨区域跨行业整体改革的例证,也是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的龙头。他们统筹推进、整体实施,打破地区、行业、单位界线,推动各地区分散改革向跨区域整体改革深入,各部门自身改革向跨领域协同改革深入,各单位独立改革向跨行业综合改革深入,打造具有较强示范意义、跨地域跨行业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改革示范区。目前,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营口、铁岭3市已全部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其余5市年底前全部完成。

辽宁日报的创新改版,探索出报业集团跨区域深度资源整合的有效模式。自2009年起,与发行改革相结合,辽宁日报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改版,改版受到读者的认可,辽宁日报进报亭、进家庭也取得初步成效。以此为支点,一系列变革拉开了序幕。辽宁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辽沈晚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进行省市两级报纸资源整合,变各市晚报为省级晚报地方版,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过度竞争。以“信息共享平台”为纽带,辽宁中部城市群8家晚报也以战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了省报报系。通过采编业务合作,辽宁日报改版的经验不断向地市报纸延伸。

将试点打造成经得起考验的样本,是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在鞍山市开展网吧连锁经营试点工作时,省里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攻关小组,花费一个月时间组织了10多次现场调研,还委托省文明办进行复查,以确保试点经验扎实可行。随后,试点经验迅速在全省推广。8094家网吧经过整顿关闭了近700家,其余99%由8家企业连锁经营,率先实现省域网吧连锁经营,并通过管控平台实现了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形成了“未成年人受益、家长放心满意、网吧业主得益、政府监管高效”的多赢发展新局面。

试点的可靠从根本上保证了推广的效果。在一个个试点带动下,辽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突飞猛进。目前,已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313家,其中,21家经营性出版社和65家新华书店全部完成转企改制;67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完成64家,其余3家将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改革难度较大的53家文艺院团也已完成20家,年底前将全部完成包括市县文艺院团在内的改革工作。

创新是破解难题和僵局的灵丹妙药。在院团改革中,辽宁创造出把不愿脱离事业编制身份的文艺工作者充实到群众文化馆的方法。此举不仅解决了院团改革后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而且有力地支持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在全省有线网络整合过程中,他们创造出股份制加盟的方法,政府不仅零成本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市县以上整合任务,而且在市、县以下小型网络拥有者的主动参与下,市、县级以下的有线网络也完成了部分整合。

文化产业发展:

肥沃大地禾苗壮

在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力推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松绑、加油,同时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企业开始转变角色,找准定位,在市场竞争中找出路、谋发展。事实一再证明,市场不仅是考验文化企业生存发展的竞技场,更是推动优秀企业提高发展能力和发展质量的大舞台。

提起辽宁的文化“特产”,不少人会想到“二人转”。发源于东北黑土地的“二人转”,讲究“说唱扮演绝”,演出形式多样,演出内容丰富。但由于部分节目品位不高,极大地损害了“二人转”的形象,妨碍了“二人转”的发展。经过过滤与提升,主题健康的“绿色二人转”应运而生。

“绿色二人转”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近年来,辽宁民间艺术团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本山传媒集团公司)陆续在长春、天津、哈尔滨、沈阳等城市开办连锁剧场。2009年正式营业的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场,2010年实现票房收入6300万元,上缴利税1400万元,位居北京市演艺剧场票房收入排名第二位。2010年公司仅演出收入就达2.3亿元,实现利润1.28亿元,成为中国演艺产业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

转企改制让经营性文化单位焕发勃勃生机。沈阳杂技团是全国首个转企的国有院团,转企改制之前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日子,最惨淡的时候该团账面上只有1000元钱,外债却有80多万元,练功场冷冷清清,剧场中观众寥寥无几。转企改制后,沈阳杂技团开始真正面对市场,按照市场的需求创造剧目,创作的剧目令观众耳目一新。沈阳杂技团团长安宁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首家引入剧目股份制,并在演出团体中第一个在全国申请注册商标,第一个注册商演网站,组建了专业的营销队伍,直接与全球演出商对话,构建了通往世界的演出市场网络。全团资产增长了73%,年演出收入超过了1300万元。

观念的转变突破了传统的资源观念,带来了观察和捕捉机遇的新眼光。抚顺相对于辽宁其他地市文化旅游资源并不发达,在沈抚新城却建成了一个以旅游、观光、休闲、健身等文化企业为主的大型文化产业园区。目前,进驻园区的企业16个,总投资达256亿元。其中,仅一家海洋主题公园2010年的收入就达到9468万多元。

观念的转变还带来了对现有资源的重新审视和整合打造。“营口乐器”是一个知名度颇高的文化名牌,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一波三折。国营老厂曾经辉煌,后陷入困境;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却有先天劣势。虽然大小生产企业各有难题,“营口乐器”这块招牌却依然具有市场号召力。当地政府开始加大对乐器业的扶持力度,擦亮乐器品牌。一边推动老厂走出困境,一边鼓励发展乐器培训等延伸行业。今天,一个占地23万平方米的乐器产业园区已经基本建成,仅琴凳的规模就已经做到了全球最大,把营口建设成“中国乐器之都”的目标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新兴的动漫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很多人想不到,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最快的省份就是辽宁。在沈阳,依托浑南新区高新区的人才、技术、环境及区域优势,沈阳动漫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成长起来。如今,基地拥有众多龙头企业,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镇。

据统计,2010年辽宁全省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566亿元,增长30%,整体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北方联合出版集团、辽宁报业传媒集团、北方广电传媒集团等为主的国有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以本山传媒为代表的民营文化企业不断壮大,以沈阳棋盘山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以沈阳、大连两家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为龙头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按照《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到“十二五”期末,辽宁将努力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低于5%、年均增幅不低于20%的目标,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文化事业繁荣:

坚持公益重惠民

今天,辽宁的农民群众可以在自家炕头上通过手中的遥控器和家中的电视机,轻松地收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节目。辽宁利用覆盖全省98%以上地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在最短的时间里,花费最少的人力物力,成功地构建了一张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

这是一项因地制宜的创造。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4月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规模庞大的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具体来说,就是整合文化艺术、农业科技等各方面生产生活中需要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整合后,通过互联网送到各个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室。辽宁在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时发现,依托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开展这项工作比依托互联网更有优势,不需要另外购买电脑,节省专门管理员和互联网使用费用,可以直接送到农户家中。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我们按照公益事业走公益渠道的思路,要把这件事做好,把好事做实。”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江表示。自2008年底开始,辽宁开始试点基于广电网络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试点工作大获成功,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部门的支持下,辽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电模式”迅速在全省推开。为了这一惠民工程尽早惠及农民群众,辽宁打了一场百日攻坚仗:用100天时间,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到了全省11000多个行政村;仅用5000万元购买机顶盒,就完成了原本需要财政4.5亿元才能完成的招标任务。不仅如此,辽宁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所投入的资金,全部由各级政府筹措,没有增加农民群众一分钱的负担。目前已惠及500万农户,比原计划节省资金80%,视频资源总量达到6209小时。这样一项创造,低成本、高效率、效果好,对全国其他地区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在辽宁,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出现了逐年增长的好势头。辽宁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两年时间完全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还拿出50亿元建设省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科技馆等一批重点群众文化设施。

截至目前,辽宁已经建成农家书屋6000多个,每个乡镇都建有文化站(中心),村文化室达到行政村总数的87.7%,农民基本实现一月看一场电影,全省226万农户可享有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到2015年,辽宁将实现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一市三馆两院”(即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剧院、电影院)和“一县两馆”(即图书馆、博物馆),并根据地域、人口分布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建或改扩建各市图书馆。

惠民工程暖人心,文化共享多姿彩。辽宁各地市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惠民工程和活动,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沈阳市推出的艺术惠民工程“双百万工程”,仅去年就有100万市民接受免费艺术培训。让高雅艺术贴近百姓,让艺术回归大众,此举被誉为“最大的艺术惠民工程”。与此同时,沈阳市的主要艺术院校敞开琴房和练功房,演艺团体为市民公益演出获奖剧目,让惠民工程同时成为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传播之举、广大群众提高艺术修养和文明素质的培养之举。

在大连,文化惠民活动成为亮丽的文化名片,“公益文化百村行”、“公益电影进山乡”、“大连文化大讲堂”、“市民艺术素质培训工程”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让市民就近感受到文化之美,共享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

文化舞台红火:

人民群众当主角

搞文化体制改革为了谁?谁是文化舞台的主角?辽宁给出的答案是:群众。“我们搞文化体制改革为了谁,那么我们的舞台也就应该属于谁。”辽宁文化改革发展决策者的思路非常清晰。

2010年7月,辽宁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强文化工作,强调要把发展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基础,把全省文化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发展群众文化上来。在辽宁文化改革发展的壮美画卷上,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服务群众文化需求、以群众意愿评价改革发展的成果,成为辽宁文化谋篇布局的核心理念。

渐渐地群众开始走上前台,成为文化舞台上的主角。去年9月,在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上群众开始成为主角,改变了以往历届艺术节专业演员唱主角的局面。在历时近一个月的演出活动中,近9万名群众参与演出,到场欣赏的群众达200多万人次。

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启发了决策者。从今年开始,辽宁将设立“辽宁省群众文化艺术节”,其目标就是“办成群众主导、全民共享的百姓文化节日”。

对群众文化的重视和扶持,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艺术创造力。这是一首名为《一个人的车站》的诗:“延长五公里/不仅仅延长了一个女孩的梦想/延长五公里/不仅仅延续了几座大山的绵长/延长五公里/就像一根火柴/在贫穷的角落/在无知的领域/擦亮一片黑暗/点燃黎明的曙光.……”创作这首诗的,是一位来自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大山里的理发师,她的名字叫白敏。白敏偶然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为接一个住在偏远的红石镇的学生,宽甸校车把“站点”延伸了5公里。40多岁的白敏被这个故事感动了,随兴写下了这首诗。后来,这首诗在辽宁电视台的“我爱红诗”朗诵会上播出,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在辽宁,像白敏这样的群众诗人还有成千上万。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用质朴的语言赞颂着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真挚的感情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在辽宁兴起、进而影响全国的一项重大文化活动《红诗辽宁》,最大的特点就是创作者均为群众。红诗辽宁活动的举行,得到了辽宁群众的积极响应,全省共组织开展红诗创作、咏诵活动1400多场,涌现出优秀原创诗作5000多首,建立红诗咏诵队伍3900多支,成立红诗社、红诗基地6200多个,群众累计参与2300万人次。

在热爱、认同群众文化的同时,对群众文化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使辽宁的群众文化活动品质与娱乐兼具。正是由于有关部门扶持与引导相结合,才形成了改良后的“绿色二人转”,“二人转”才得以演遍全国、红遍全国。对于其间的变化,一位“二人转”演员这样说,“过去大家来看‘二人转’都是偷偷摸摸,改良以后成了文化品牌。现在谁到沈阳不看场‘二人转’,就算是白来!”

辽宁省委宣传部以“廖文”、“廖言”、“廖小文”等笔名,在省内外重点报纸上刊登了《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重在引领》、《群众文化:为人民而坚守》、《莎士比亚戏剧:由“俗”到“雅”的启示》等一系列论述群众文化的重点文章。这些文章,一方面热情肯定了“群众文化是全部文化活动的根基”,一方面呼吁文学创作“面向历史、面向时代、反映最广大的人民大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诉求”,“要引导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辅导、培训,总结提炼群众的文化创造,为群众提供更广阔的文化空间”。除此之外,还以《要有抓好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等为题,进一步明确辽宁文化改革发展立场和方向,阐明文化建设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意义。这些文章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营造良好改革发展氛围作出了贡献。“廖文”等不但成为引领辽宁文化改革发展的鲜明旗帜,也成为辽宁文化改革发展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文化品牌。

砥砺前行,渐入佳境。我们看到,这片关外沃土上充满激情与魅力的文化建设,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翼齐飞,惠及万千百姓;我们听到,这个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铿锵有力的脚步声,让辽宁的全面振兴根基扎实,前景光明!

(调研组组长:丁 士 成员:徐文营 张允强 姜 范 孙潜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