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 新浪博客::: 新华网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1:49:53
湖南华容:“四保”机制激发农村干部干劲
( 2008-09-02 16:32:27) 稿件来源:新华网湖南频道
新华网湖南频道长沙9月2日电(记者 黄兴华)地处洞庭湖畔的水患大县湖南华容县,针对往年因洪涝灾害造成村场负债累累,村干部职位无人问津的状况,在农村一线探索建立了以“报酬保发、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知行保先”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四保”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村干部队伍难稳定、待遇难保障、监管难到位、积极性难发挥的难题。
--村干部“缺位”动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近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开,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村“无钱办事”的问题日益突出。华容县在经历前几年的两次较大洪涝灾害之后,乡镇、村(场)负债严重、运转艰难,村干部收入没有保障,村干部行为缺乏规范。
首先,村干部报酬低,选人留人难。2006年,全县476个村场中,有一半左右的村场存在严重的收支缺口,不同程度拖欠村干部报酬。一些村干部月收入不到300元,与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形成较大反差。还有的“辛辛苦苦一年,领着白条过年”。此外,还要为完成上面的各项任务借支、垫支资金。当村干部对农村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弱化。农村中优秀的年轻人几乎都通过参军、经商、务工等途径离开农村,直接造成了人才缺乏、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
其次,村干部保障偏弱,热情激发难。长期以来,村干部工作上是干部的要求,但身份上仍然是农民,没有纳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体系,退职后没有任何保障。他们在黄土地上辛辛苦苦一辈子,为村民解困扶贫,到头来自己却成了贫困户,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对组织的感情。据统计,全县在“四保”实施前准备辞职的村场主职干部达112人,甚至还诱发了个别村干部“临退违纪、晚节不保”的现象。
再次,对村场干部管理偏软,行为规范难。由于村干部这个群体较为特殊,加之一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选拔、轻培养,重使用、轻管理,重业绩,轻品性”倾向,导致对村干部的管理相对薄弱。工作上,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客观公正的考核体系;纪律上,缺乏刚性约束;作风上,也难以严格要求。
“作为农业大县,‘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发展无从谈起。”华容县委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决定从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入手,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他们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拿出了村干部“四保”方案。
--激励约束措施让村干部吃“定心丸”
2007年起,华容县全面推行村干部“报酬保发、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知行保先”的“四保”机制。
第一,实行报酬保发。华容县对在职村干部在定编制、定岗位、定职责、定报酬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在职村干部报酬统筹支付、打卡发放制度,切实解决村干部基本待遇。一是统一定编制。上年末人口在1500人以上的村,村干部定编4人;其余定编2-3人。二是统一报酬标准。在职村干部岗位报酬由基本报酬、奖励工资二部分组成。其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支村两委其他成员的年基本报酬原则上分别为5000元、4500元、4000元。奖励办法和标准由所在乡镇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三是统一资金调度。基本报酬由县财政从年度内各乡镇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统一调度列支。四是统一发放形式。乡镇财政所建立在职村干部基本报酬专户,县财政根据定编限额核算的在职村干部基本报酬资金金额按季度打入乡镇专户,乡镇财政所按月打卡发放到人。
第二,实行养老保障。即建立离任村主职干部生活补助制度,对离任的村场主职干部给予一定的生活保障。从2007年起,在县财政设立专户,按村支部书记每人每年1250元、村主任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由县、乡两级按6:4的比例筹资,实行专账专管、专款专用。对年满60周岁,连续任职10年以上或累计任职15年以上,正常离任的村支书、村主任每月分别给予60元和30元的生活补助。
第三,实行医疗保险。即建立在职村干部就医保障机制,让其病有所医。一是建立村干部定期体检制度。为全县在职村干部建立健康档案卡,并每年进行一次免费全面体检,发现病情,及时治疗。二是将全县村干部全部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所需资金由县乡财政统一缴纳。三是建立在职村干部大病医疗互助基金,由县乡财政按对等比例每年筹资30万元,对患大病住院治疗的村干部进行救助。补助标准为住院医疗费用的20%至40%不等,补助金额2万元封顶。
第四,实行知行保先。引导农村村场干部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着力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激励并重的长效机制,加强在职村场干部规范化管理,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村级干部队伍。
--新机制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稳定器”
华容县推行村干部“四保”机制一年多以来,全县共发放村干部报酬1319万余元,资金到位率达到100%。全县已筹集村干部养老基金142万元,发放离任村主职干部生活补助金40万元。全县共有371名离任支部书记、368名离任村主任享受了生活补贴。在职村干部全部进行了免费体检,其中有68名村干部享受了合作医疗补助、32名村干部享受了大病医疗救助。
“事实证明,这项机制的实行在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华容县委书记向伟雄对新华社记者说。
一是减轻了农民负担。“四保”机制实施后,华容县按照“精干高效、交叉任职、减轻负担”的原则,全县村场干部职数由原来的2365人降到1509人,直接减轻农民负担740万元。
二是促进了社会稳定。原来村场干部工资因为长期无法正常到位,导致村干部思想松懈、工作涣散,很多处于萌芽状态的矛盾不愿化解,造成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引起上访不断,甚至越级上访。通过“四保”后,村干部想做事了,有作为了,村场也稳定了。今年,农村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5%,其中涉及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信访下降了48%。
三是稳定了农村基层组织。新机制实施后,很多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带队能力强、奉献精神强的“四强”型人和在外打工的有志青年都愿回家当村干部。据统计,全县有112个在“四保”机制实施前准备辞职的村场主职干部现在都得到了稳定,同时还吸收了59名有志青年当上了村干部。
在注滋口镇同丰浃村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这个瘫痪了快三年的村,今年的换届选举异常激烈。几名三年前辞职不干、镇党委多次做工作不肯“出来”的老干部也参加竞选,还有几名专程从外地回来的“老板”也参与角逐。
四是转变了村干部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原来村干部在群众印象就是吃冤枉饭,为自己捞工资。如今,华容县村干部的工作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原来单一行政管理变为为群众综合服务,由找群众创收变为为群众增收。在团洲乡,村干部组织群众参加棉农合作社,参加农户达2000多户,面积近3万亩,每年每亩增收200多元。
五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养老保障”、“大病互助基金”的建立,使村干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他们丢掉包袱,放开手脚,大胆工作。
万庾镇孟尝村支部书记刘国平认为,以前工作一年下来,年底的报酬是一张“白条”,现在是实实在在的工资存折。如今,村干部工资有保障,看病有保险,退职后还有补助,他们的干劲更足了!
此前,这位在村支书位子上干了7年的刘国平,曾多次向镇党委提出辞职。刚上任时,村里负债50多万元,自己几年的回报只是一把白条,老婆埋怨,让他实在难以坚守下去。
华容县委组织部部长傅岳君告诉记者,“四保”机制给当地农村面貌带来看得见的改变。他介绍,2007年,全县通村公路硬化里程达到648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10元,村非生产性开支比上一年减少700多万元,农村信访总量同比下降约一半。
--“四保”机制呼唤长效措施
“四保”机制给华容县农村带来很大变化,但新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不容忽视。华容县基层基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蒋睿认为,当前存在三大隐忧:
在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支村两委其他成员的年基本报酬不太稳定。这些基本报酬主要来源于国家转移支付,而国家转移支付力度各年不同,有强有弱,加之县、乡两级有时出现“截流”现象,或者以此抵扣原来上交,这笔资金有时难以到位,村干部经济待遇缺乏强有力的保障。
养老保障仍需完善。新机制中对年满60周岁,连续任职10年以上或累计任职15年以上,正常离任的村支书、村主任每月分别给予60元和30元的生活补助,但没有达到这其中一项条件的没有生活补助,有失公平。村、支两委中会计、治安主任、计生专干等成员没有资格享受这一待遇,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随着物价的上涨,货币发放的基本报酬、养老保障等需要动态调整。但华容县地处洞庭湖畔,自然灾害频繁,财政压力较大,每年不断调高村干部待遇,确实力不从心。(编辑 李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