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春韦小宝双儿:诗歌淡出我们的生活了吗-新华每日电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05:56
诗歌淡出我们的生活了吗
( 2011-08-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新华社西宁8月14日专电(记者王大千 马勇)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曾经代表人类精神最美好最隽永结晶的诗歌似乎已淡出我们的生活。近日,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成功举办,青海湖畔、贵德县转经广场、西宁市的酒吧……诗歌的音韵、诗人的魅力在青海高原各处大放异彩,许多人停下脚步,思考诗意的生活态度,寻求世俗平庸中那动人心弦的力量。
“我带孩子来听诗”
  高原仲夏夜,青海省西宁市的艾尚咖啡酒吧,上百名群众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聚集一起,倾听诗歌创作者来自心灵的声音。
  “像在沉重地摸索,温柔的手拄着谨慎的拐杖/走自己的路,不慌不忙”。阿根廷著名诗人罗伯特·阿利法诺用母语娓娓细诉,伴随着翻译充满感情的叙述,许多观众不时侧耳、点头,酒吧里一改往日喧哗,灯光与背景音乐氤氲出少有的冷静与浪漫。
  不少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站在听诗的人群中。“挺有意思的,不过我确实听不懂,是爸爸非要带着我来的。”8岁的龙龙带着迷惑的表情说。
  “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我趁工作之便带孩子来接受诗歌的熏陶,让他早一些接触人类最优秀的文化形式,希望诗歌中‘真善美’的因子能启迪并引导他的一生。”龙龙的父亲,青海电视台的记者王先生说。
  记者在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期间各地的诗歌朗诵活动中发现,在公园、广场、图书馆、酒吧,诗人的朗诵总是拥有大量的听众,优秀的诗歌和著名的诗人被越来越多的大众认可。
  “我与诗歌结缘已有七八年历史,上中学的时候偶尔还会写两句呢。”从城市的另一端赶到广场的西宁市民范永杰女士说,为了获知诗歌朗诵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她和朋友还费了不少周折。“一下子接触十余种不同风格、不同语系的诗歌,见到温茨洛瓦、西川这些中外有影响力的诗人,听到他们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生动讲述,让我平淡日子里被压抑的情绪有了共鸣。”
诗歌无处不在
  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几千年来,那些璀璨夺目的诗歌构筑起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诗的语言和美好意境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各个角落。
  从上世纪80年代走来的人们还记得,诗歌是他们迷茫中的启蒙者,激动时的催化剂,人际交往的桥梁和追随时尚的灯塔,诗人则是清醒的思考者,带领人们反思历史和现实,走出精神迷茫。
  此后的20多年,是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也是泛娱乐化的生活方式日益肆虐的时代。在普通大众的物质需要面前,被漠视的诗歌后退到中小学的教科书里,但诗人们依然没有放弃创作,诗歌顽强地存在并发展,在现代社会的土壤中奋力发芽、开花。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如果没有了诗歌的情怀和智慧,中国文化中最令人神往的事物和最精妙的意趣将会黯然失色。中国当代著名藏族诗人格桑多杰则预言,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大众更需要诗歌,诗歌也将与经济的发展平行,日益繁荣。
  如今,动人的诗句仍然随处可见。“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七八级地震忽降,三万里河山忽震”“上善若水”……在爱情的表达中,在梦想的期待中,在汶川、玉树地震后灾难的修复中,在注入了文化内涵的广告语中……我们看到,诗歌在现代力量的推动中,正朝着更直观、更能抒怀的方向发展,无论物质需要被强调的程度,不管关注的人们多寡,诗歌依然在生活左右,给人希望。
寻找诗意的生活
  “挚爱诗歌多年,那些欣慰的时刻也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低声吟诵,与小圈子里的知音,在繁忙工作之余相聚。”70后自由职业者庞强说,这几天的诗歌活动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融合的时代,诗歌是大众的,是现实生活中创造力、感情、思绪的升华,平淡忙碌的现实生活也可以演绎出诗意的浪漫。
  广场台前,诗人满怀感情地吟诵:“我抱着一棵大白菜/穿着大棉袄,裹着长围巾/疾走在结冰的路面上/在暮色中往家赶/……我抱着一棵大白菜/顶风前行,传递着体温和想法/很像英勇的女游击队员/为破碎的山河/护送着鸡毛信” 
  “其实,琐碎的生活片段都会是诗意可以栖居的地方,关键取决于你的态度。”范永杰说,当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关于诗歌的具体事件总是少之又少,但在忙碌之余,她常常去广场唱红歌,跳锅庄舞,或者读书、思考,让精神生活尽可能丰富,感受或口语化、或抽象化的各种诗歌语言传递出的情感和哲理,透视现实生活,获取可贵的启迪。
  “与诗歌相伴,可以体会到那些柴米油盐中有返璞归真的意蕴,那些坎坷和灾难中有哲理的内涵,而忙碌和枯燥正是因了诗人品质的提炼和艺术的表达,传递美丽、智慧与和谐。”格桑多杰说,每个人,每一种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诗歌,他相信,人类可以在举手投足之间把诗意融入生活,丰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