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减肥后:《瞭望》:中国改革的新前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5:47:52

《瞭望》:中国改革的新前景

2011年08月15日10:2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拿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读本,向东一字一句地为《瞭望》新闻周刊读着胡锦涛总书记的最新论断。“躲不开、绕不过”显然给他留有深刻印象,反复念了两遍。

  8月5日,作为改革政策研究领域知名专家,从当前中国改革的全局角度,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副司长向东以学者的身份向本刊记者解读了自己对“七一”讲话的研究体会,“中国多年来实行渐进式改革,容易改的已经基本上都改了,下一步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阶段。”

  按照他的理解,所谓攻坚克难,就是改革要打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不合时宜的既定利益格局,因此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躲不开、绕不过’是当前改革的典型特征。”

  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了两个“100年”,即在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建国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向东看来,实现这两大奋斗目标,既要加快发展,更要加快推进改革进程。

  “现今,人民群众的思想很活跃,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过更美好的生活有许多新的期待。”为此,向东强调,作为人民政府,必须顺应民意,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反过来说,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我们改革的主要内容。”

  “要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新台阶,仍要依靠改革开放。这是中国深化改革所赖以为继且难能可贵的全民共识。”每思考到此,向东说自己就会想到小平改革之初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亡党亡国。”

  “这话到今天提起,仍然让人激动,仍然让人产生要向前推进改革的动力和热情。”他动情地说。

  新时期改革特点

  “七一”讲话中强调,“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从通过总结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五大举世瞩目成就,解释了这个判断的深刻内涵:

  一是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制走向市场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二是生产力发展从缓慢走向快速、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三是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走向总体小康、从贫穷走向富裕,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四是社会事业发展从严重不足到全面进步、从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五是社会主义制度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缺少活力走向充满生机活力,我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目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为目标模式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探索起步阶段,和党的十四大到本世纪初的框架构建阶段。以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标志,进入了体制完善阶段。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巡视员宋葛龙认为,新阶段的改革呈现出全新的特征。

  其一,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协调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这四项改革如何协调推进,如何安排好改革的重点、优先次序、改革的力度,需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

  其二,改革已向全面改革转变。改革开放初期着力破除旧体制,改革开放中期新旧体制交替。现在,则进入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2020年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十年时间。

  其三,改革从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为重点,向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转变。改革开放初期,改革以国企改革为中心环节,实质是要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今天,显然不能以此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必须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的系统性,统筹地方与中央、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复杂关系,推动更为深刻的体制调整和制度建设。

  其四,从建立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向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变。改革开放初期,主要着眼于促快、增多,在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数量问题基本解决的情况下,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只有把改革转向求好向高,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争创发展的新优势。

  其五,从增强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向全面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转变。新时期、新阶段不仅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且要进一步理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正确理解政府的职能,弥补市场机制的空缺,克服市场调节的偏差,应对市场失灵,在激发活力的同时体现公平、注重均衡,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和政府的作用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记者王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