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霆女友现任:“去一体化”与欧洲的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39:52
“去一体化”与欧洲的未来  

  二战后,欧洲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发展迅速,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了超国家(supranational)的欧洲联盟,并在2000年引入了单一货币——欧元,甚至还设立了欧盟总统,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以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为基础的框架和思维范式。更加重要的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伴随的是欧洲的和平和繁荣,更为地区主义红利带来了吸引力。世界其他地区纷纷以欧洲为榜样,希望尽快进入新的后主权国家时代。

  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欧元区危机后,欧洲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去一体化”趋势,欧盟模式的示范效应似乎也在减弱。欧洲一体化是否遇到了危机?原因是什么?欧洲的未来会怎样?本文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去一体化”趋势的欧洲

  过去半个多世纪欧洲联合的历史,向世人传递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即多个邻近的民族国家可以通过一体化来追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并实现地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但是,2008年后的事实证明欧洲国家正在向上述结论相反的方向行进,我们看到的是欧洲正在迈向“去一体化”(disintegration)。

  首先,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欧洲对于如何救援欧元区成员国表现出明显的不果断,不明确和缺少紧迫感。

  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已经过去近三年,欧盟主要成员国在如何应对希腊,爱尔兰等欧元区周边国家的主权债危机问题上仍然争吵不休,欧盟的行动缓慢已经造成了债务危机向较大经济体的蔓延,作为17个欧元国家中第三大、第四大经济体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已经陷入危机,两国的GDP占欧元区总体的28%,加上早已陷入危机的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所占6%的份额,事实上超过三分之一的欧元区经济已经处于危机状态。

  第二,欧盟成员国的排外性和保守性加强。

  2010年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有67%的西班牙人认为,由于外来移民的进入而难以找到工作,这个比率在法国为48%,德国为44%,英国为64%。欧洲国家对于来自北非的移民持很强的排斥态度,在今年发生了“阿拉伯之春”系列事变后,欧洲国家立即加强了边境管制,甚至曾讨论过是否要暂停《申根协定》。6月在罗马召开的国际难民会议上,联合国难民署负责人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批评了欧洲国家消极接受难民的情况,指出有100万难民逃离利比亚内战,但是到达欧洲的只有2%,呼吁在民主转型期间,给与突尼斯和埃及更多的关注和支援。   第三,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的吸引力急剧下滑。   2004年,欧盟吸收了12个新的成员国,虽然他们在法律上有义务加入欧元区,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被允许加入欧元区,而且在过去7年时间里只有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和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对于大多数中欧和东欧的欧盟成员国来说加入欧元区曾是美好梦想。但是,现在这些国家已经开始对是否应该加入欧元区普遍持怀疑态度。波兰财政部长已经宣布该国不会在2019年前加入欧元区,匈牙利总理也表示该国在2020年前加入欧元区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态度积极的波罗的海国家也显示了他们慎重的态度,欧盟曾经设想的在2015年前后实现新一轮欧元圈的扩大的目标看来不得不推迟。

  没有了加入欧元区国家的好处,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去欧元”的趋势,在金融危机中两个对汇率管制最为严格的非欧元的欧盟国家波兰和捷克受到冲击最小,也最早走出危机。波兰是欧盟国家中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漩涡中唯一避免了经济衰退的国家,而今年波兰预计增长率为4%。

  第四,欧盟本身的吸引力也在下滑。

  以土耳其为例,该国从2005年以来就开始加入欧盟的谈判,但是由于法国等欧盟成员国的反对,始终没有结果,土耳其国民中失望感日趋扩大,舆论调查显示对于今后10年内加入欧盟有信心的受访者只有36%,土耳其的国民感情开始趋向于中东。2010年6月,土耳其在安理会关于对伊拉克的制裁决议表决时投了弃权票,与以色列的关系近期也开始转冷。相对照的是土耳其由于在语言文化上与中亚国家相近,土耳其的重点也同时向东方转移。土耳其一个时期向西(欧洲)一边倒的外交倾向正在向东和向南转移,这种转移在经济危机和中东巨变后显得更加可能。

欧元区危机与欧洲一体化危机

  欧洲的危机首先是欧元区的危机,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欧元区会陷入危机?希腊政府的挥霍式借贷和支出以及爱尔兰的房地产泡沫当然是重要原因,但是德国、法国银行的大量提供资金,也同样对促成金融危机做出了“贡献”。如果把前者比作醉汉,那么后者就是送酒人。欧洲货币联盟事实上将汇率风险(exchange risk)转化为信贷风险(credit risk),欧洲货币联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信贷泡沫,换言之,欧洲的危机同美国一样是一场信贷危机。

  十年前,当欧元将被引入的时候,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欧盟国家如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国民都忐忑不安,他们被反复地告知,通过加入欧元区他们将会享受到同北部欧洲一样的经济繁荣。但是这些国家的“繁荣”是通过大量廉价的资金,不受限制地进入、支撑各种消费和房地产泡沫,它们的经济本身并没有升级为有竞争力的现代经济。捷克国民银行副行长汉佩尔就深刻地指出“欧元在很大程度上带来的不是改革,而是培育了勤俭的德国和挥霍的希腊”。南部欧洲国家的经济问题在于日益失去国际竞争力的危机,这个危机早在10年前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加入欧元区后被大量的“信贷景气”(credit boom)所掩盖而已,因此欧元区的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失去了国际竞争力。

  事实上,欧元区已经分裂成“债权国”和“债务国”两大阵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欧元区、欧盟没有能够阻止危机的出现?原因是这不仅是金融危机,而是欧盟治理机制的危机,体现在以下几个落差上:

  首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落差。正如乔治·索罗斯所说,欧洲货币联盟具有致命的弱点是“只有欧洲中央银行却没有欧洲财政部”。在欧元区,一体化的货币政策与各国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形成了金融政策的“不对称”(asymmetrical)。各国政府在财政政策上具有绝对的主权,但是却没有利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能力。   第二,利益地区化与政治本土化的落差。可能人们会问: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的总债务为6800亿美元,占欧元区经济的7%,如果及早通过财政转移和发行欧元债券的话就可以结束市场的恐慌,为什么主要欧洲国家没有做到呢?原因是虽然欧洲通过联合使得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增强,但是各国的决策者还需要通过选票保证他们当选。这是一场“双层博弈”(two level game),各国决策者首先要说服本国的选民,对于政治家来说,在一个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这种做法不仅不容易而且很危险。在引入欧元的时候,德国人曾被反复告知,欧元将会是一个稳定的货币,而且他们将不会为南欧国家埋单,现在要说服德国国民去拯救“被认为在财政上不负责任”的南欧政府,对于德国政治家来说具有重大政治风险。   第三,地区监管与国内主权的落差。欧洲货币联盟首先是一个政治决断,而不是经济决策。对于那些有着欧洲一体化梦想的人们来说货币一体化是欧洲统一的象征,90年代初期德国总理科尔是在德国公民80%反对的情况下,坚持决定采用欧元,因此从一开始欧洲货币一体化就只能是在同国内主权斗争和妥协中前行。为什么希腊等国的负债状况等到金融危机后才被发现,原因之一就是欧元国家在是否有权力对于各成员国的上报统计进行内部审查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而且连德法等主要国家都反对这样做,认为这是侵犯了“国家隐私”。

欧洲如何摆脱危机

  从短期看,欧洲主要国家,特别是德国,必须要拿出勇气救助主权债务危机国家渡过难关。

  希腊目前的债务是GDP的192%,可以说根本无法偿清,而希腊目前十年期国债的利率高达18%,仅利息一项就十分惊人,没有债务减免的措施,希腊要么宣布国家破产,要么宣布退出欧元。如果欧洲的决策者们还不能给市场以明确的信号,危机就会进一步扩大,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债务利率已经上升到6%,还息的负担本身就已经很难维持。

  从长期来看,必须要提高欧元国家的竞争力和生产力,实现实体经济的增长。

  欧盟的边缘国家的问题是因为失去竞争力而不得不依靠贷款来维持在维持表面上与欧盟发达国家类似的经济状态和生活方式,这好比是免疫力极度下降病人通过输液维持表面的健康一样,即使大剂量的救援计划也只是相当于进一步输液而已,必须设法增强这些国家的竞争力才是根本的出路。

  因此欧洲需要的,是战略式的“扶贫计划”,帮助这些国家改变依靠“扶贫款”度日的机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加经济的活力和多元性,摆脱目前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不提高这些国家的竞争力,救援就会是一个无底洞,最终可能拖垮德国经济,回想起当年两德统一后德国付出的代价,根本无法想象德国能够承担大出几倍的牺牲。

  法德和解,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东欧转型,这些让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不断减少,欧洲一体化需要新的动力。在硬实力方面,需要经济增长,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在软实力方面加强欧盟的包容力和道德魅力。

  欧洲的问题并不是一体化本身方向有错误,而是一体化还不彻底和不深入,欧洲一体化产生的问题只能靠进一步一体化才能够解决,欧洲一体化的任何开倒车都是同历史趋势相背的。   谁都不愿意看到欧洲回到以前那种主权国家通过权力平衡、秘密外交来维持和平最终导致战争的历史悲剧重演。历史已经证明,那种狭隘地定义国家利益和一国繁荣的模式,其成本远远高于走一体化实现共同繁荣的成本。在世界的重心向新兴国家转移的过程中,一个支离破碎的欧洲只能加速自身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