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天快乐粤语版叫什么:图文:借势开启地域瑰宝 谋求县域跨越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02:15
——写在第二届(郧西)开河七夕文化节成功举办之际
',1)">













湖北日报讯 图为:“天河之爱”情歌晚会盛况空前
图为:省市来宾宣布七夕文化节开幕
图为:新建七夕广场
图为:“携手合作”特色产品推介
图为:经贸洽谈
图为:友情捐赠
图为:天河国际大酒店欢迎四海宾朋
图为:4A级旅游风景区——五龙河
图为:4A级旅游风景区——龙潭河
图为:中国“小长安”——上津古城
图为:夹河关风光
图为:“天河作证”婚礼大典阵容强大
图为:中外新人畅游龙潭河
近两年,郧西旅游业不断取得突破:
今年上半年,全县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09%、263%,创造了业内增长奇迹;
上月末,该县引资2亿元兴建的天河大酒店开业,不仅结束了该县无四星级酒店的历史,且高15层的现代楼宇,成了该县地理标志;
不仅如此,在旅游业拉动下,郧西近2年完成城建项目90多个,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县城。
郧西旅游发展,更体现在对未来发展的大气魄上。
在全国数十个县市区忙于争夺“七夕文化”品牌时,郧西高调地打造出一年一度高规格的七夕文化旅游节,让世人无可争辩地了解了“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郧西是七夕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在当今青年男女热衷于西方情人节时,郧西又用传承让七夕这一古老而充满想像的“中国情人节”,得以发扬光大。郧西并提出,要把郧西建成全国“约会之乡”,世界“婚旅之城”、“文化名城”,并用5年左右时间再投入100亿元,再建4家国家4A级景区,使全县国家4A级景区达到6家。
8月6日,总投资约8亿元的世界婚俗文化博览园在郧西破土奠基。作为集“老、少、边、库”于一体的郧西,发展的勇气和力量来自哪里?
县委书记、县长胡俟说,郧西果敢发展的气魄,来自县委县政府正视县情和全县上下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县一品”战略和抢抓十堰市委市政府打造“一城两带”建设的机遇,深度开发、传承天河七夕文化的结果。
七夕在中国 天河在郧西
“天上的天河,流淌人间的传说;人间的天河,流淌天上的恋歌……。”8月6日晚,著名歌唱家汤灿以一首优美的《永远的天河》,将中国第二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大型情歌晚会推向最高潮。
提及天河,人们自然想到“牛郎织女”这一美丽的神话故事。
每年农历七月,尤其是青年男女,或依或偎,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数哪是牛郎星哪是织女星,或躲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的情话。
天上一条天河,人间的天河在哪里?
郧西人对此自豪地说,地上天河就在郧西,并有地理典籍为证:发源于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南麓的天河,全长69公里,其中流经郧西62.7公里,最后在郧西观音镇天河口与浩渺的汉水交汇。查阅地理典籍,以“天河”为名,且与“七夕”相关的河流,惟有郧西天河一条。
清初学者顾祖禹在历史地理巨著《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九·湖广五》形象地描述天河:“出县(陕西山阳县)西北界虎鸣谷,驾山而下,经县南达汉水,如自天来”。天河奔流不息,在山涧峡谷穿梭而行,陡狭时一泻千里,湍流如注,宽阔时平缓徐行,温润如玉,把两岸滋养得“绿肥红瘦”、“物阜民丰”。
有天河,有牛郎织女美丽的传说,也就有独特的七夕文化。“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从古至今,歌咏牛郎织女爱情的诗篇更不计其数。
七夕在中国,“七夕文化”起源地又在哪里?
对此,郧西人又引以为自豪地回答:郧西就是“七夕文化”重要起源地,并指出,郧西天河流域还保留着许多与七夕相关的地名、景物、传说。在天河口,有“牛郎庙”、“织女庙”遗存,有一座清秀的“娘娘山”。相传王母娘娘用自己头上的簪子划出天河,拆分了牛郎、织女,顺手把簪子弃于天河中,织女还继续呆在娘娘山执守天规,而丢弃的簪子变成一块巨石,至今兀自立在河中,当地人们称为“金钗石”。天河中游,有隔河遥望、永恒相守的两座山,当地人们称为“石公公”、“石婆婆”,据传为牛郎和织女所化。
在郧西境内,至今还流传着与当地一些地名相关的牛郎织女传说。据老人们讲,每逢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县内其他地方喜鹊突然不见踪影,全都飞到天河口的一座山上,叽叽喳喳,盘旋飞舞,不休不息。
郧西的“郧”,在字典中释为陨石,意即坠落的流星;“西”乃方向,织女星就在银河的西岸。“郧西”二字意味天上织女星落在郧西,织女与郧西牛郎相亲相爱。
此外,“七”在郧西还是个特别数字。婚俗中,有“七成八不成”之说,男方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宴请男方客人,上七个菜,预示女方同意;上八个菜,则表示不同意这桩婚事。酒席上,人们划拳饮酒,通常用“七个巧”代表“七”。红白喜事,也与七有关。喜事要请七天假;丧事有七期,每期有七天。郧西的民间小调和丧事孝歌里,也都含有大量的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
郧西有说不尽、道不完的“七夕”传说。民俗专家认为,郧西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牛郎织女的故乡”。
借势开发探寻经济内生增长
经济社会发展在时空上总是不均衡分布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和各区域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地处内陆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如何探寻自身经济跨越式增长,摆在各地决策者面前。
郧西地处鄂西北边陲,三面环陕,境内没有强大的工农业,是一个典型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山区贫困县。南水北调工程上马,郧西又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要确保一库清水送京津,显然不能再走传统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路子。
郧西的发展,连着十堰的发展,放大一点,连着鄂西北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一届郧西县委县政府在思考。
随着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启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一县一品”发展战略,十堰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一统三分”、“一主四大”、“一城两带”发展路径。
新一届郧西县委县政府领会到,省委省政府为鄂西北谋篇布局的发展战略,十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路径,均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要从过去“输血”向“造血”,从过去外延增长向寻求内生增长方式转变。同时,面对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城市资本由区域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发展机遇,郧西不能错过赶超发达县市区的发展机遇。必须让家里宝藏出阁,承接产业和城市资本转移的活力,形成强大内生增长力。
县委书记、县长胡俟说,郧西民间流淌传承的七夕文化,正是郧西发展的巨大宝藏。2009年底,在县委十二届三次会议、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郧西果断地提出深入开发、传承七夕文化,实施“一圈两带”战略。“一圈两带”即建设天河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高速公路经济带、江汉经济带。并在全省率先
提出“旅游立县”战略,大力开发以县城、五龙河、龙潭河、上津古城、三官狩猎场为节点的旅游风景区,把安家五龙河建成“中国小九寨”、羊尾龙潭河建成“中国小雁荡”、上津古城建成“中国小长安”,把郧西建成“西安-武当山-神农架”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和中国重要旅游目的地。
在这一极具前瞻性思路的带动下,把郧西建成“约会之乡”,把郧西县城建成“婚旅之城”、“文化名城”,把天河建成“爱情之河”等系列新目标呼之欲出。
郧西开发七夕文化的决策引起了广泛关注,赢得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省委宣传部发文将郧西七夕文化开发列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项目予以扶持。去年8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邮票首发仪式在郧西举行。
天河作证 七夕文化书写新传奇
年年有七夕,今年又七夕。
去年农历七月初七,郧西举办了首届天河七夕文化节。今年农历七月初七,第二届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再次举办。
同样是七夕文化节,节会的内涵已悄然变化。去年节会由郧西县政府主办,今年已升格到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和十堰市人民政府主办;去年筹备、举办,少部分人还心存疑虑,今年全县上下全力支持。
节会是方便人们了解一个地方发展的窗口。本届节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和十堰市人民政府主办,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郧西开发七夕文化的认同;节会上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民族共同喜结连理,两岸三地的文艺人同台演唱,15000多名海内外人士和20多家国内外媒体记者到会,则展示的节会名气的快速扩大、品牌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展示了郧西人携手合作的信心与团结向上的力量。
节会又是推动地域发展的载体,让更多投资者来此投资兴业。“变了,变了个大模样,郧西已今非昔比!”现在不管是常年居住在郧西的普通百姓,还是在外创业返乡的郧西人,对郧西的变化均给予高度称赞:全县文化氛围浓了,城市功能全了,县城夜晚亮了,城区秃地变绿了,人居环境变美了,城区街道变净,城市建设变快,城市管理变全。
漫步郧西县城,一条条马路穿梭交织,一幢幢高楼正拔地而起。夜幕降临,整个县城注入七夕元素的景观、路标,让人身临梦里水乡。
来自海内外的人士从这些变化中观察到了,郧西人开发和传承七夕文化的热度空前,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望非常迫切。
同时智慧的郧西人将传承七夕文化元素已融入到每一个宏伟的规划和行动中。
县城作为七夕文化元素集中区,郧西人不仅借机把郧西旧县城变成了一座新城,而且将七夕民俗文化、天河地域文化的符号和标识渗透到所有路、桥、园、场、山、水等景观规划之中,并把民生工程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
去年底,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在郧西调研时说:“郧西把城市防洪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七夕文化捆绑发展,建设的景观工程既是示范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打造的新城既是文化之城,同样是民生之城!”。
近两年,郧西通过开发七夕文化,先后引进城市建设项目80余个,重点实施了“一区两城三园四A五河六景”战略,一区,即天河风景区;两城,即上津古城、商贸古城;三园,即世界婚俗博览园、欧州风情园、七夕产业园;四A,即五龙河、龙潭河、天河风景区、上津古城四个4A级风景区;五河,即天河、小河、五里河、安家河、二道河水体景观;六景,即夜景、水景、山景、园景、古景、人景。
同时,七夕文化品牌,催生了一大批品牌产品、项目开发。,如借七夕文化催生的“织女牌”蚕丝被、野葡萄干红,受到市场热捧;借助七夕文化成立的婚庆、农家乐等正如雨后春笋涌现。
七夕文化书写的传奇远不止于此。变化还有市民的素质与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
走七夕路,观七夕园,赏天河景,听七夕曲,喝织女红,品天河酒,发七夕财,成了郧西人的新选择,也成了郧西人的新时尚。
胡俟感慨地说,旅游是一项富民工程,郧西实施“旅游立县”是逼出来的,但郧西要做就脚踏实地去做。下一步,郧西将进一步把握机遇,把郧西建设成卫生城、文明城、宜居城、旅游城、约会城、婚旅城、七夕文化城,成为海内外旅游的度假地、湖北的新门户和富裕新区!
郧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汉水北岸,三面环陕,距武汉507公里、十堰60公里,距西安256公里。
早在100万年前,郧西就有人类繁衍。郧西是湖北省解放最早的县、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核心保护区。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天河堪称“秦巴动植物基因库”。安家乡五龙河大峡谷堪比四川九寨沟,羊尾镇龙潭河可媲美浙江雁荡山,与西安临近的上津古城又是盛唐时期红极一时的“天子渡口”。
郧西天河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郧西还是“中国黄姜之乡”、“中国油桐之乡”、中国优质山羊—马头山羊原产地、国家级香料烟基地和全国“四大杜仲基地”之一。
随着“福银”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郧西已成为古都西安、车城十堰的“近郊”,成为了鄂陕东进西出的“大通道”、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展示湖北形象的“新窗口”。
去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七),郧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节暨牛郎织女故事邮票首发式,现场113对中外情侣喜结连理,邮票设计师李昕亲临现场签名发售。
七夕文化节极大地提升了郧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被列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项目和全省“一县一品”文化项目,“天河的传说”被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8月5日至6日(农历七月初七),第二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节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十堰市人民政府主办,十堰市委宣传部、十堰市旅游局、郧西县政府承办。
节会期间,成功举办了“商机无限”天河七夕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相约郧西”七夕民俗展、“携手合作”地方特产展销会、“亲近自然”夏日消暑游、“天河之爱”情歌会等活动。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77对新人共同在此喜结连理。来自两岸三地的歌手到位歌唱。
节会邀请了陕西省和我省、有关市县来宾、郧西籍在外成功人士、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家、七夕文化专家出席,共吸引了15000多名海内外人士参加,海内外20多家媒体单位应邀报道。
此外,节会经贸签约项目5个,合同资金达9.5亿元。
策划:王绪桔 文字:孟帆杨洪霞章鹏摄影:陶德斌 杨洪霞黄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