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质灾害主题班会:日本中成药界赶超中国的战略-中国的中医药学向何处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3:45:14
中国的中医药学向何处去?
2011-08-07 11:02 转帖

第一转帖:肝病专科 累计转帖:1次 累计浏览:1次评论(1)

 

日本中成药界赶超中国的战略

 

    日本自古代开始一直将中医作为正统医学,而在明治时代则实行了否定中医的国策(只给西医发行医执照)。然而,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重新恢复了中医药的合法性。为了赶超中国,日本政府采取了非常明智的办法。他们先后3次共认定288种我国古代名方(以伤寒论的处方为主),据说今后还要认定更多。

    所谓的认定,即每次由厚生省牵头,选出近百种效果可靠,毒副作用较小的方剂公告发表,允许各制药企业自由生产。由于各制药企业不必申报审批即可根据认定的处方,按药典的规定制造中成药,节省了大量的经费与时间,从而使日本的中成药在颗粒剂制造业一举赶超中国。

    现在,日本的一些中成药已销至美国及东南亚。而中国只能靠向日本提供原料药赚些血汗钱。既日本用大桶从中国运入,分装后向世界各国卖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许多国人还误以为日本是靠高科技制药技术赢得国际市场的呢。更令人感到难过的是最近有人通过网络购买日本市场出售的价格昂贵的中成药(颗粒剂),而这些药物多数是在中国原产,由日本包装的。

    由于日本企业的广告效应,使得像葛根汤,小青龙汤等著名中成药的名字家喻户晓,在所有的药店都可以买到。而在我们中国,除中医专业人士以外,有几个人知道这些药品呢,更不要说在药店里购买这些药品了。

    笔者认为,搞不好中成药的命运可能会像在我国起源的围棋的命运一样。围棋在日文里读“Go”,而现在这个单词早已成为欧美公认的意为围棋的英语单词。笔者甚至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主要中成药的名字有可能按日文的发音将葛根汤的英文名字读成“Gakkontoh”。届时我们这些身在海外的炎黄子孙恐怕面对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只能瞠目结舌,自叹有眼无珠了。

    笔者还认为,我国医药管理部门应对造成这种局面负主要责任。首先,我国古代的许多名方已沿用近二千年,主治功能以及毒副作用等已经完全清楚,各企业没有必要再重新按新药的申报程序报批。

    另外,众所周知,新药审批除需要支出各种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的费用以外,医药管理部门的行政腐败(如郑筱萸案例)也是使我国制药企业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之一。结果是导致我国大量优秀经方闲置不用,让日本人捡了大便宜。好在多数日本医生的辩证施治水平较低,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大规模的普及。

    由于古方的内容人人皆知,虽然有效,但中国企业不愿为没有专利保护的药方掏钱申办文号,结果造成一流处方让日本人使用,而我们自己则处于不得不用各企业发明的二三流处方的悲惨局面。这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逐渐萎缩的原因之一。还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经方是一系列的辩证论治方剂,根据经方改制的中成药作为对应一种证是可能有效的,但是对不断变化的多种证则难以对应。而日本市场的几百种经方颗粒制剂,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我国的医药管理体制基本是模仿美国西药的管理模式建立起来的,然而,在美国,虽然对西药的管理比较严肃,企业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后才能获得FDA的产品文号,而对中药则按食品进行管理。因此,我们也要根据中国国情,参考美国与日本的经验,不能一刀切地进行管理,否则,将会扼杀我们的中医药事业。

    笔者认为由于我国现行的一些行政管理办法欠佳,加之政策制定者与执法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思想境界较差,从而极大地妨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医药管理的各个领域都应该进行整顿和教育,使执法者的科学化程度与廉洁度有所提高,以提高我国的医药管理水平,使之真正有利于国计与民生。

    笔者早在8年前就在科学日报上发表文章,呼吁药管部门改进审批办法,尽快大量认定优秀古方,使我国制药企业早日形成与日本企业竞争的实力。笔者认为这种认定可使许多效果优异的中成药同时上市,在中医药专家系统软件的扶助下,使辩证施治的精确率得以提高,使我国的中成药尽快占领国际市场。

    最近,有人提到韩国要将与我国同种同源的传统医学作为“韩医”申报非物质世界遗产。从“东医宝鉴”的问世400年的历史来看,虽远比西方的现代文明古老,但它可以和黄帝内经相比吗?东医宝鉴是参考了我国100多部的医学著作编辑而成的,然而,其流传较广并且在日本以及欧美都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中医科学化的关键内容(理论与技术)已经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下一步应该研究如何组织大规模的应用与推广。笔者认为,由于中国人的崇洋心理与管理部门的各项不合理的限制,短期内中医药学在国内的地位不会有较大的变化。但随着在新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专家系统的应用与效果优异的颗粒制剂(以伤寒论等经方为主,可以治疗80-85%左右的疾病)的出现,可以实现比较理想的对证下药,从而突破以往的中医辨证不准,用药量不足,生药饮片质量差等诸多影响疗效的问题,使之可以一举登上欧美主流医疗体系的大雅之堂。

   只有得到欧美各国医学界的肯定,我国的中医药学界才能真正地扬眉吐气,从而经历西医在中国发展的路程,即达到普及在世界,根基在中国的局面。笔者认为如果操作得当,这一过程将在15-20年内得以实现。

我最近在玩和讯微博,很方便,很实用,你也来和我一起玩吧!
去看看我的微博吧!http://t.hexun.com/16967567/default.html

文章来源:http://bookmark.hexun.com/16967567/detail.aspx?bid=908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