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镯txt下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课程标准》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59:14


加入收藏夹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音乐  体育
美术
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音乐  体育
美术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思想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数学B版
信息技术
试教通讯    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教材教学    人教网期刊    出版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人教期刊>>试教通讯>>思想政治>>普通高中2005/3-4合刊(总第6-7期)思想政治专辑(三)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研发中心  扈文华
一、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课程总体目标的要求。
“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是课程知识目标的要求。
“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这是课程能力目标的要求。
“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这是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达成这些目标,是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意义。
本课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以学生当前的生活为基础,在凸显实践线索的架构中,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这对于引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坚持“求真务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正确对待社会价值观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本课程的内容结构
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融入本课程设置的四个主题中讲述,一以贯之,这是本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一般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主要从主客体关系入手,引领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主要从分析矛盾入手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主要从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入手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本课程的内容要点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1 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哲学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认识的升华,它植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身边富有哲理的事例的思考,可以感悟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了解哲学是什么,进而了解哲学的功能。比如,生活和学习中就有许多事例蕴涵哲学的道理,这表明哲学并不神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人生活在世间,要通过实践与周围事物打交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世界这样或那样的看法。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就是世界观。但哲学又不是人们自发形成的零散、朴素的关于世界的观点,而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换言之,人人都有世界观,但不能说人人都是哲学家。
人们对世界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认识,形成不同的具体知识。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以关于自然的、社会的、思维的各门具体知识为基础,随各门具体知识的发展而发展;哲学要探讨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又不等同于具体知识,而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所谓方法论,即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指导认识和实践,能获得正确的方法论。
1.2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纵观人类的历史,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哲学流派纷繁多样。各种哲学用自己的观点来解释世界,不同的观点反映着不同的哲学。要认识和分清不同的哲学流派,就会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指人的意思、思想等主观的东西;存在,指物质、存在物等客观实在的东西。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是研究和解决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这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第一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生,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问题的第二方面。对此,绝大多数哲学家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一些哲学家的回答是否定的。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各派哲学在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上,还存在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各家哲学家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反映出它们或唯物或唯心、或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立场。
1.3 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社会意识,哲学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反过来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不同时代的哲学,总要打上其所处时代的烙印,总会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影响。
比如,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激烈变革时期。伴随社会形态的急剧转变,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又如,14至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同封建宗法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斗争,呼唤着时代精神。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提出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要求;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现世幸福;批判盲目信仰,提倡科学理性。涌现出布鲁诺等哲学家,建立了当时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结合的哲学体系。
再如,18世纪上半叶,法国资产阶级开展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的斗争,为确立资本主义统治作舆论准备,发动了启蒙运动,涌现出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和哲学家。18世界中叶,战斗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成了法国资产阶级哲学的最高成就。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它是无产阶级利益的哲学表现,是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彻底革命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公然申明自己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来自实践、服务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无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指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并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了人类认识真理的道路,并随着实践的发展面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4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过程都是由物质的原因所引起的。虽然人类社会有人的意识的参与,但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社会中存在意识现象,它只是物质的产物、机能、反映,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
2.物质是运动的。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指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变化。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割裂物质与运动,设想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就会导致形而上学;脱离物质谈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则会陷入唯心主义。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所谓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都起作用;人们既不能改变它,也不能创造它;当人们违背规律时,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趋利避害、为人类造福。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客观决定主观,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5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人的(思维)意识与客观(存在)物质,是一对矛盾。二者相区别,不能将它们等同;物质决定意识,决定意识的性质、产生和变化发展;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变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特别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要求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意识能够反映物质,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够反映现象背后的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世代延续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止境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于: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有控制作用。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能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规律,焕发朝气和干劲,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战胜各种困难和阻力,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当然,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而不可违背规律蛮干;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在既定的客观条件下实现的,不能超越客观条件企图实现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在社会急剧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注重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发挥精神文明的作用。
2.6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人们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过程,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与动物消极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相区别;它必须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主要有改造自然的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三种基本形式。人类的实践,具有客观现实性(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决定人们认识的对象,认识产生于实践的过程中。离开实践、离开主体对客体的接触,就无所谓认识。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给认识提出新的课题。过去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提出认识的课题,推动认识发展。当今尚未破解的自然之谜和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推动人们去研究、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为认识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推动认识发展。实践促进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的认识正是经由“实践──认识──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上升过程,使认识不断深化、拓展和向前推移。
就认识的任务而言,在于获得把握事物规律性的真理性认识。所谓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与谬误相区别,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是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认识。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之真,又在于它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强调对真理的追求,就应该把追求真理的信念与坚持实践标准统一起来。承认认识的任务是达到对于事物规律性的正确认识,承认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服务实践,承认认识要解决当代实践所提出的问题、永无止境地发展,承认获得真理性认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要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3.7 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又是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联系是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它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同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联系是客观的,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多样的。把握事物的联系,就要具体分析联系的特殊性、多样性,把握不同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在联系问题上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同的层次和范围中作为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坚持联系的观点,就要正确地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有联系。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二者的地位不同、功能不同。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同时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8 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变化、发展的历史。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理论结论,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运动,人的认识也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哲学上所说的发展,不同于一般的运动变化,特指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比如,在人类的发展中,面临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人类从曲折发展甚至惨痛教训中,悟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又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伟大事业,必须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准备走曲折的路,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这是因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9 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和统一的两个方面。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二者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者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两种属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我们认识问题就是认识矛盾,解决问题就是解决矛盾。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对任何事物都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全面分析。
普遍存在的矛盾又各不相同、千差万别。认识矛盾还必须了解矛盾的特殊性。所谓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同相,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有其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来表现;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把握矛盾问题,就要学会并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特别要学会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在一个复杂事物中,存在多种矛盾,有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也有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无论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矛盾的双方也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的影响;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人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就要依据矛盾特殊性原理,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因地制宜”等,就蕴涵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3.10 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人们取得工作上的新成就、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正是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思维品质上讲,就要善于批判性思维、善于独立思考。当然,哲学的批判不是单纯的消极的否定,而是破与立的统一,是辩证的否定。创新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对旧事物的扬弃,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用辩证的否定观指导工作,就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绝对化倾向。
创新是唯物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破除成规陈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如果囿于已有的结论,迷信权威,只能禁锢自己,因循守旧。
(四)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4.11 识别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作为哲学的范畴,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如果某种事物能够满足主体一定的需要,具有对人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于主体的生存发展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这种事物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如果某种事物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甚至妨碍主体实现某种需要,对于主体具有消极的否定的意义,就会被主体认为是无用的甚至有害的,即无价值。因此,进行价值判断必然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满足,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性质、性能。
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这就涉及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价值虽然不由人的需要来决定,但离开人的需要和如何满足这种需要,就不可能有价值判断。价值虽然不单纯是客体属性的反映,但它又是客体属性的一种评价和应用;离开客体属性,价值就失去了客观基础和源泉。我们经常思考某一事物“有用无用”、“是好是坏”、“孰利孰弊”、“是善是恶”等问题,这些属于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例如,当我们认为“人定胜天”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是“征服自然”;当我们认识到改造世界必须遵循规律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当我们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的时候,我们才会选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一切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当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又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不等于“GDP是硬道理”,因而确立了新的发展观,选择了新的发展模式。就个人而言也是同样。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需求,因而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为选择。如,面对下岗失业,有的人认为是一次机遇,便会选择奋发努力;与此相反,如果认为是被社会所淘汰,可能就会选择消极逃避。
价值观是进行价值判断的观念支撑。价值观就是关于价值的根本看法。每个价值观念的内容都是对某个事物或某一类事物的价值理解,例如,道德观念理解的是人际关系中的伦理价值,民主观念理解是政治生活中的平等价值。对事物的价值有了新的理解的时候,新的价值观念便产生了。
4.12 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对同样的客观事物,持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做出的价值判断可能有很大差异。如同时代的人对工作和金钱的态度和理解,不同时代的人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等等。即使对一些很具体的问题,不同价值观的人都会有不同反映。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活决定的,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总是由这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活动方式所决定。每一个个体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中,都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工作、学习、生活在社会的某一个领域中,受教育程度不同,成长的文化背景不同,等等。受教育程度不同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知识结构,现实利益的不同导致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价值判断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因为存在的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而产生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变化。这说明,人们的价值观是与他们所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紧密相关的。如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学习观”、“职业观”、“工作观”的变化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中国封建社会,人们认为“学而优则仕”;“文革”的动乱导致“学习无用论”的产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对科技、能力的需要以及带来的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的价值,并且倡导“终身学习”。以前,人们认为“铁饭碗”才是最可靠的,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自主创业也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以前,工作是国家包分配的,现在,人们更愿意自主择业;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平、效率、竞争、自主、共赢等价值观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这些观念的形成由当前中国现实的社会存在所决定。反过来,这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进步观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会引导青年学生学会公平竞争、合作进步。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4.13 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所谓“价值冲突”就是价值观念之间的彼此否定和相互竞争。价值观念如同一个“有色眼镜”,透过它才能看到事物的价值,放下它才能看到事物的真实。不同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正因为如此,使得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中产生了价值的差异,从而导致价值冲突。例如,我们强调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另一种价值观念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享乐。即使对于“享乐”,或许还有的价值观念会认为享乐就存在于奉献之中。如果戴上多个这样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人生,就会越看越看不清楚,就会陷入混乱。
特别是当社会处于转型期,价值冲突表现得更为经常、更为广泛、更为激烈。比如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具体就表现为年轻一代与老一代的“代沟”。其实,“代沟”的存在是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的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在现实的中国,“代沟”问题极其严重,说明价值冲突的激烈程度;而代际之间的期限越来越短,则说明价值观念变化的速度之快。
价值冲突对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代表不同的社会发展方向,所以,在价值冲突中,先进的价值观念才能够显示并表现出社会合理性,并逐渐占据社会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从而完成调整社会方向的任务。这样,我们的正确态度就是应积极面对冲突,从冲突中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向。因此,价值冲突给价值选择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也给价值选择带来了很多机会。若没有价值冲突则价值选择毫无必要,正是因为存在价值冲突,所以才需要价值选择;正是因为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价值观,所以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才具有了现实的意义。为了使青年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价值冲突中有比较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经历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才能够使其理解价值冲突的根源,从而在比较中学会正确判断和选择。
价值选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事物的过程,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价值的选择不是随意的。在价值选择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值标准问题,价值选择的冲突就是价值标准的冲突。
价值标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错误的价值观只会使人误入歧途。正确的价值观不是单一的,但其中总有占主导地位的最高标准。这种最高标准,应该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只有这样的价值观,才能够为社会最大多数人所认同、所接受,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导向作用。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判断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以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各种利益发生冲突时,人民利益是最高取舍标准。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精神文明成果,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结晶;人类的每一次巨大变革、社会形态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因此,人民群众是价值的创造者。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坚持集体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也有利于实现个体利益。我们的主导价值观就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立足点,反映和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人民当作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将实现共同富裕、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据此,我们应把献身于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14 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事物对人有价值,就是事物对人有用、有意义;人对人有价值,就是人对人有用、有意义。就人的价值来说,这里的主体是人,价值都是对人而言的;这里的客体也是人,是人对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和一般物的价值的根本不同在于,人既是世界上唯一的价值享受者,只有人才能发现价值、利用价值;人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价值创造者,只有人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对人有价值的东西,以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人,都互为主客体。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就是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社会的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社会对个人也是有价值的。能否满足每一个劳动者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和合理性的重要标志。社会的价值就是社会对每一个劳动者的尊重和满足。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首先,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基础和前提。个人只有获得自我需要的必要的满足,他才能生存和发展,成为价值的创造者,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同时,自我价值也不能脱离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是通过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即人的自我价值需要通过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和表现的,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得到满足的。当然,在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满足的两个方面中,决定的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要满足需要,首先需要生产出满足需要的产品,贡献是满足的前提。社会、集体高于个人,人的社会价值大于他的自我价值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同时,个人也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在展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因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评价、满足只能通过个人的贡献才能实现。人的劳动贡献越大,人生价值就越大,他也就越发会受到他人或社会的尊重而满足。
人生价值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人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来实现和完成的。因为作为价值客体,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必须通过劳动和实践来实现的。人在社会实践中使自身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变成创造客体价值的现实力量,人也就成为现实的主体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所以,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它使人表现了自己的才干、能力、智慧,从而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也使自己成为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当然,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具体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无疑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人生价值实现的方式和程度也不同。但是我们更强调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主观条件,即个人的主观努力。它包括个人确立的人生价值目标,人具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创新能力、知识构成等综合素质,以及个人的精神状态等。所以,青年学生要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



【上一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思想政治3(必修)文化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下一篇】《文化生活》教材编写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