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7.0传说装备:课程标准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58:40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A)

第一讲: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一般原理
    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预设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

一、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为了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根据中学教育的特点,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在中学设有思想政治品德课之类的课程。不论期间其名称、具体内容、设置形式等发生过哪些变化,从其设置的目的以及基本教学内容上看,就是一德育课程。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与中学其它课程有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但作为主要承担德育任务的课程来讲,其设置及功能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程。它是学校“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
    1994 年 8 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 “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 ” ( 2001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 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 ( 1995 年 12 月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正因如此,新编的初中 “ 课程标准 ” 明确规定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有大量有关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史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以及人文地理的知识,但它与传授文化知识中渗入德育内涵的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并不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其主要功能,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
   用学科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指导撰写学科小论文等形式)向中学生灌输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心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就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跟学校其他德育工作形式和途径的区别。
   班主任工作、团队会活动、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活动、德育管理工作、家庭教育等诸多德育工作形式和途径,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而用学科教学方法进行德育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更适合中学教育性质、更适应中学生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实际需求。中学德育工作不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的专利,但思想政治品德课则应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这是由中学教育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特点,以及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的。
    思想政治品德课通过课程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法制等知识,帮助学生把握科学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和思想方法,不断提高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养成健康的心理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既区别于中学的其他文化课程,也区别于中学的其他德育工作形式。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还必须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根据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客观要求来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规律和设计原则
    思想品德课程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所以为了理解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原理,首先就应该探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后者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是一个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下,通过生活体验、教育熏陶和自我修养,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部问题均由此提出。
   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学生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感悟和认知。这种道德认知过程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从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道路。通过课堂教学获得一定的道德知识的过程更是如此。它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坚持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一致性。 
   思想道德情感体验的产生既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外在的情景、舆论等对学生刺激的结果,(健康的与不健康的刺激产生不同性质的道德体验)也是学生自身生活信念不断反省、内化和扩展的心理演变过程。不通过自身的思想斗争、观念冲突不可能产生真正的道德体验,这就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坚持启迪与内省相结合。
   无论是道德认知还是道德情感都最终要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实践。这是一个自觉地克服困难、有选择的、坚持实现预定道德目的的意志体现。没有这种道德意志的行为,就不可能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紧紧把握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性。
   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一致性、启迪与内省相结合、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性等都反映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如下原则:
   1、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原则。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不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思想品德课不仅难以实现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相一致,更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丧失其基本功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是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预设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筹划教学过程等无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一个根本性的命题。以往大凡成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坚持这一原则的,而失败的、效果差的都是违背这一原则的。
   2、教学的导向性原则。社会生活纷繁复杂,抽象的教学活动不可能完全解答生活实践的所有问题。唯有把握正确的方向、掌握科学的方法,才是学生 “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学习 ”的基础。教学设计应主要强调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立场和方向,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道德修养方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起导向作用。
   3、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正确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理论的目的则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若教学设计离开了实践,不仅易使理论的科学性陷于教条化、空洞化,也难以使学生真正把握和信服理论的科学性。这一原则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给学生的生活实践以正确指导,坚持认知和行为的统一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启发教学的原则。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是不可能由学生自发产生的,(离开社会的 “ 格物致知 ” 是不存在的;人也是环境的产物)它需要从外部灌输 ” ,并结合自身的 “ 觉悟 ” 。但这种 “ 灌输 ” 并不是生硬的、强制的说教的代名词,(并非是 “ 我讲你听 ” 的 “ 填鸭式 ”)也不是 “ 越俎代庖 ”的自以为是,而是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素质的循循善诱,是对学生思想活动的启示和激发,这就是启发教学的原则。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启发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启迪学生自身的觉悟,“ 灌输 ” 的外在条件只有通过 “ 内省 ” 也才有实际意义。
  5、正面引导的原则。德育课程为的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道德信念,尽管要有 “ 鉴别 ” 教育,要有 “ 反面教材 ”,但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和心理特点看,坚持正面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道德常识、培养道德情感和意志,仍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教学途径。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从指导思想上讲,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从教学目标上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从教学内容上讲,要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教学方法上讲,要坚持启发教学的原则;从教学途径上讲,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
  三、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的手段和途径。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应十分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也应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如教师主导教学过程的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等。 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更应遵循人的一般认识规律。思想品德课是引发人的“思想风暴”的课程,不能触及人的思想“灵魂”的(哪怕一间),不是优质的思想品德课。任何教育又都是小心翼翼地触摸人的心灵的活动。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更应强调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和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何为人的“认识规律”?

例:[ 教学案例一 ]
   “按时完成作业”(学生守则)与“红灯停、绿灯行”(交通规则)这两种规范有何区别?——(教师从实际生活中规范的产生、执行、效力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并得出:前者是(团体)纪律,后者是国家法律(三个特征)。
    人的认识规律(认识道路)简言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语)再讲的具体些,就是从对事物的具体认识中,抽象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再拿着这种认识去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此过程若用公式表示就是:具体——抽象——具体(已非前一“具体”)。人的这种认识道路,是由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的天然的认知心理素质决定的。
   所谓“认识规律”即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道路之必然性、不可避免性、不可违背性。成年人如此,未成年人也如此,天资聪明的人如此,生来“愚笨”的人也如此,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男生如此,女生也如此。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在课堂上学习的中学生来说,这一认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只不过更多的是依赖于所谓的“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文字、图片等)而已。(未成年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中学生则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再例:
 “我不漂亮,但我很喜欢自己、看重自己,因为我聪明、勤奋、有自知之明,待人不卑不亢”; “我很漂亮,但我讨厌自己、看不起自己,因为我体弱、胆小、什么都不会,爱发脾气又很会哭”;“我很漂亮,人见人爱,自命不凡、唯我独尊、高傲不羁”——教师先请学生们各用一个词汇来概括表达上三例的含义?——(引导学生得出)“自尊”、“自卑”与“自负”;——再组织讨论:自尊、自卑、自负的利弊(和关系)以及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培养自尊、克服自卑和自负等。
  从以上的两个教学案例中可看出 :
1 .这一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模拟生活实践(认识事物)的过程,亦即:实践——认识——实践(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思想品德课要使受教育者在道德认知上明白道理,就要遵循认识规律;在道德情感上获得同感,也要遵循认识规律;在道德行为上规范自己,还是要遵循认识规律。  我们通常强调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实践活动,就是因为实践对人的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包括认识的产生、发展、作用以及对认识的检验等。只是因为学生(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掌握基础知识不能(且也无必要)全部通过实践来取得,所以才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但又因为在现代社会,学生仅仅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来掌握人类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亦即: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尤其显得重要。而这种方法的掌握,仅仅依靠课堂上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的抽象学习又是不够的、肤浅的、片面的。所以,要努力引导学生进行认识的实践活动——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亲身体验学习法等等,这都是一种模拟实践和认识的活动。
  2 .这里所讲的知识传授,也不是机械地教师 “ 传 ” 、学生 “ 受 ” ,而是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在自己的脑海里建筑起知识的大厦。这样的教学方法和认知结构,远比机械地“传授”更适合学生接受,也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灵活的学习方法和扎实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3 .这样的教学,教师采取的基本教学策略是:备课:抽象 —— 具体;上课:具体 —— 抽象;(应用、复习:抽象 —— 具体)。概括之: 抽象——具体——抽象 (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反)。  为了遵循认识规律,使学生实现从具体——抽象的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将课本知识(包括理性化了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分解、还原至知识产生的源头,并使其形象化(即:抽象——具体);然后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具体——抽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如孔夫子所曰“博学于文,约之于礼”)。  尽管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也有“纯粹”的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理性认识过程,但其基础仍为具体——抽象的认识规律,所以,概念、判断、推理(的认识过程)的认知过程也需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  尽管中学的其他课程也有实施这一教学策略的问题,但没有哪一门课程教学如思想政治品德课这样如此显著和不可或缺。因为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学比中学的其他学科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4 .实施这一基本教学策略,不仅贯彻了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正面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相统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 以及 “ 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等一系列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教学原则,更 有利于贯彻启发教学的设计原则,为教师的“主导”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谈话法、讨论法、(问题探究)发现法、比较法、演示法、以及讲授(解、述)法等。

四、课堂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以下所讲的教学均以课堂教学为例)。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需要,预设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根据“ 抽象——具体——抽象” 这一教学策略,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上要求:

1.   首先应坚持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即: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生活 。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就是遵循了认识规律,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基础。它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但并不削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教学设计的根据上,也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上;不仅表现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过程,更主要地表现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上;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从学生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课堂教学适应学生发展思想品德的需要;才能检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课标”的要求;才能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这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就是坚持教学设计中的唯物论。)
2.预设教学目标应坚持 把思想品德“课标”要求与学生实际(生活、思想状况)相结合。“课标”是对教学活动的原则要求和基本准则,它是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具有普遍意义,是教学活动的“共性”。但贯彻“课标”不与学生实际(特殊性、个性)相结合,就不能体现其作用,就会走样,所谓的贯彻“课标”要求只能是一句空话。在实际教学活动设计中,与“课标”相比,“学生实际”不能不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学活动的共性总是寓于各个有着不同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的,能否正确贯彻“课标”要求,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能否从学生实际出发。这里所讲的学生实际包括:生活状况(父母职业、家庭生活水平、生活经历和环境等)、思想状况(道德认同、情感、思想方法)、学生自身的素质(生理、学习、道德、能力、个性特征等心理状况)等。当然,离开“课标的”的要求,讲究学生实际也无教学意义。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没有千篇一律的学生,就不能有千篇一律的教学;这是教学设计中的辩证法)
3.在设计教学形式时,应着重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无论从贯彻教学原则来看,还是实施上述教学基本策略来说,创设“活动课”应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最佳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它既是由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思想品德课“课标”的要求——课程性质规定中的“实践性”特点、课程目标中的“能力”要求、教学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建议、“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的评价建议等都要求发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
 4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基本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和讨论法.采用这两种基本教学方法,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也有利于贯彻启发教学原则。无论是谈话法,还是讨论法,关键是“主题(话题)”的设置——设问的技巧与语言表达问题。长期以来受教条主义思想和升学考试机制的影响,有许多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中更多地是从教材内容出发来确定“主题”,采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设置课堂教学问题,这易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无论谈话法,还是讨论法都变的生硬、机械、毫无生气。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应改变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课标”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而不是从“课标”和教材出发;其次,应改变教学态度,坚持用平等的民主的姿态与学生沟通;再次,应尽量使用贴切的、经典的、学生熟悉的“生活语言”引导学生。
5.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 )教师要准确、深刻理解教学(知识)内容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来龙去脉)。如: “集体”→数量、结构、根源、目的、与个体的关系、与“乌合之众”的区别等; 又如:自我意识”→人的两重性(以及与“自私”的区别)→生理和心理。再如: “基本国策” →“ 基本纲领 ”→“ 基本路线 ”→“ 基本理论 ”→“ 基本国情 ” (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 )还原知识的原形(抽象 — 具体),一定要追溯到源头,即学生能直接体验的生活经验或生活情景。(“ 推、推、推到最原始 ”) 如 “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生活习俗”; 又如: 社会→集体→个人。(国民个体的素质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实力)
  ( 3 )设计的生活情景一定要有典型性(贴切而有代表性),且表述简练(不求众多的事例或大块大块的材料),防止庸俗化和费时冗长。如: “团结协作”→“五官争功(相声)”可;若→“(四条腿的)凳子缺一条腿”则不够精确;(“五官争功”也只是健康人与残疾人之别).又如: “父母与子女”→“舐犊情深”可;若“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歌曲)则俗;(班上没有了妈的孩子?) 再如: “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可;若“学习成绩→学校环境”则冗。( 4 )所设计的 “ 问题 ”要适合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以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等逻辑思维方法,自主地得出(抽象出)知识内容(结论)。而对学生的文字表述,可暂不追求与“ 权威答案 ” (课本内容)严格一致。(错误的除外)
如: 自尊→自信;协作→合作;规范→规则;经济发展→生产发展;等。
6.根据这一教学策略,我们设想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大致可以设计如下的基本环节和步骤:兴趣体验 —— 能动思维 —— 认知达成 —— 启迪觉悟。
( 1 ) 兴趣体验 ——
   无论完成哪个单元(课、节、目、点)的课堂教学任务,首先运用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上来,为完成教学任务启动智力“ 发条 ” ,以保持一定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内在动力。(在新实施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已有很多人认识到这一点了,只是在教学实践中尚不够成熟而已)。这里讲的“兴趣”实际上指的是一种投入学习的积极心态。不仅可表现为“愉悦”的心理,还可以表现为怀疑、忧虑、乃至悲愤等能够刺激学生探究(求知)欲望的种种反映。在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上,除了教师富有感情色彩的口述、肢体语言和文字板书外,还可选择展示图片、实物,播放音像,表演小品,操作小实验等。而所有这些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应注意:切中题意(剔除一切与题意无关的内容,并足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于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避免出现为博得学生一悦,“活跃课堂气氛”,而将“兴趣材料”与教学内容硬粘在一起,形成“两张皮”,即“为兴趣而兴趣”、“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简洁明了(尽可能用最少的教学时间,使所展示的内容一目了然、决不超过“二目”),如 ( 3 )所述。 如播放一首歌,只选其中一段,甚至一、两句(除非上课前为营造相应的入课气氛而提前播放);展示图片(文字材料)只选其中两幅(段)直接切中题意的图片(材料);组织课堂活动,要短小精悍、情真意切。一教学环节的评价是“学生注意了吗?”
( 2 ) 能动思维 ——
   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兴奋的情绪感受导入扎实的理性思考阶段,使之既能保持原已激发的学习兴趣,又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思维空间和工具。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环节。一个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最终需要通过其自身的内省。没有自身的思想活动和不同道德观念的冲突,是不可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念的。思想、思维、思考、思索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最重要的教学要素,(“ 思想政治课没思想 ”—— 这正是许多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差的疑惑之处。而目前新实施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通病)。

 培养学生的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学习能力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要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既作为教学任务,又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使教学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能力,并指导学生运用能力进行学习的过程。

设计此环节,教师要通过运用各种方法(主要是概括性的、有层次的“设问”)和手段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典型的社会现象(情景)中分析、比较、归纳(推导)出简单的、最基本的社会科学的概念、观点和论断。

在此环节中,学生会有阅历不足、思考欠缺、思路异样、表达简陋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尽可能有周全的考虑和相应的准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提炼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内涵,并加以引导、发挥。
    在此环节中,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耐心的引导和巧妙的暗示,而不是直奔主题的重复叙述(课本内容).如“挫折面前也从容”。先列举两、三个正反面的、同时又是不同角度的实例,然后引导(暗示)学生从中归纳出对人的身体、学习、人际关系等的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积极的、或消极的意义)。接着再讨论“如何面对挫折?”……。又如:“社会责任”。要学生直接去复述课本的内容,还不如先设计两个问题:“如果父母不负责任、老师不负责任、医生、工人、农民、军人、警察不负责任,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我们学生不负责任,社会又会怎么样?”等,再将答案中的共性找出来,从而(尽可能引导学生)得出“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人人都应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等结论。  这种教学方法极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予学生“能动的”而非“被动的”充分思维的空间和机会。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也为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识记力等其他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对这一教学环节的评价是“学生思考了吗?”
 ( 3 ) 认知达成 —— 引导学生对思维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确认、 “ 存盘 ” 。它既是前一环节的必然结果( “ 思维 ” 的内涵),又是启发学生思想觉悟的必要条件( “ 觉悟 ” 的基础)。学生的道德养成,是以一定的道德认知为前提的。孔子所说的 “ 好仁 ” 而不 “好学 ” 则 “ 其蔽也愚 ” (如果没有知识学问为其基础,行为上就要出现偏向,好的道德品质最终也难以培养和发展),是符合道德品质形成规律的。
 设计此环节,要讲究“咬文嚼字”,界定认知内涵要注意精确性,(尤其要防止相近概念的混淆)。 如 “理解他人”(态度、言行等)不等于“赞同他人”(的主张),但又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平等”不等于“平均”;“集体利益”不等于“个人利益的相加”等。 要宜简忌繁,便于识记,(真理既是深刻的,又是“简约”的;书要越读越“薄”,要“博”而“约”之)。 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字表述,可以“约”之为经济上、文化上和政治上三个方面的代表; 又如: “学习法律,并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约”之为“学习法律,自律自护”。
    要富于联想,便于再现。如: “生活陋习”→“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严重违法(犯罪)”; 又如: “人的生存和发展”→ 处理社会关系 → 学习和遵守社会规则(道德和法律)。对此环节的评价是“学生了解了吗?”。
 ( 4 ) 启迪觉悟 ——
   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考察生活、考察人生,对相应的道德思想、观点、方法、习惯等思考和质疑。它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出发点(天然要求)和归宿(落脚点),是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最显著特点。此教学环节要求教师的设计,有“水到渠成”的引导,“画龙点睛”的方式,赏心悦目的“(思想)礼品”。如: “劳动”→研究发明科学技术?→清扫大街卫生?→尊重劳动者! 又如: “爱人民”→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尊老敬贤! 此环节的教学过程较短,但却要求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思想品德课教学带给他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可能是精彩的恍然大悟,更多的则是在不自觉中的渐变。

   人的思想更多地是通过长期的、逐渐的变化达到觉悟和进步的,不要寄希望于几十分钟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觉悟。在这里,只要学生通过参与一堂课的教学活动而对其原有的道德认知、情感有所触动、有所质疑、有所深思,就是比较理想的一堂课了。对此环节的评价是“学生在省悟吗?”以上四个环节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它们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作为一个教学过程,它们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教学链(如图 1 。四个字母分别代表 “ 趣、思、知、悟 ” )。
    从时空上看,它们有先(前)后;而从教学实践看,在一堂优质的思想品德课中它们又难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如图 2   ),共同推动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取得最佳效益(如图 2 中的 ▲ 区)。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注意每一环节设计的效益问题。如在设计“兴趣体验”环节时就应精选素材,而这一素材不仅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应包含设计以下三个环节之要素萌芽。又如“能动思维”环节的设计,尤其是引导学生思维的“主题(话题)”的设计,不仅是前一环节“兴趣体验”的自然引出,也应包含后两个环节设计之要素萌芽。其他环节依此类推。
   从理论上讲,随着教学效益的提高,图 2 中的 ▲ 区可以扩张为 “ 同心圆 ”—— 这一教学模式的最佳效益图(图 3 )。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只能是一种理想模式。图 2 才是教学实践所追求的效益图。其中 ▲ 区为最佳效益区,其面积越大,效益越佳。如何扩大最佳效益区,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有待我们共同努力探索之。
 7.使用教学手段:恰当、高效。这里讲的教学手段指的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实施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工具和一切物质条件。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而不是相反。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应有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而不论手段本身 “ 先进、现代 ” 与否。使用教学手段 “ 先进 ” 与否,并不一定代表教学观念的先进与否。唯一能说明问题的是,看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否达到了实现教学目的的目的,所以,正确使用教学手段的标准应该是:恰当、高效。恰当——符合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合相应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效——投入少而实效大。简约、速度、形象化是这一要求的体现。
   根据这一要求,教学手段可以是较为先进的一体化的多媒体,也可以是传统的粉笔手书,可以是音像、图片的展示,也可以是纯“口技”和“肢体语言”等。根据这一要求,使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远比单调、机械的手段效果好,但也应注意避免因过分强调手段的多样性而与实现教学目的之间“喧宾夺主”。思想品德课尤其要注意防止用展示多样、现代的教学手段来干扰学生的思维过程。更不能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代替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目的。
 8.课堂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教案。教师的教案,如工程师手中的工程图纸。尽管教案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包含了教师的基本教学思想。教案的作用不仅表现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也是反思教学,总结教学经验,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依据之一。
   教案一般为书面形式。其书写格式和用词的不同,也能够反映出教师不同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设计思想。教案在格式上要求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在用词上要求精确、清晰、简约。尤其是教学目标预设的表述,能达到什么

 

第二讲: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性质和结构
    2001 年启动的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在课程功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较大地改革。为使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更符合新的课程标准,有必要对新课程的实施作深入地探讨。
 一 、新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一) 为什么要实施新的德育课程:
 1 、时代变化的要求。 在一个日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公民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确立和发展,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正经受着时代的洗礼。
    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青少年;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这些都是时代提出的亟需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新形势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在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辨析、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自我认同和良好的道德生活能力等方面承担起新的责任。
  2 、学生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他们一方面身心素质迅速发展,另一方面逐渐扩大了参与社会生活的范围,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发展上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正确的指导。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或多或少地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愿。能否引领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会分清是非善恶,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并且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已成为新课程紧迫的历史任务。
  3.当前中学德育课程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普遍缺乏吸引力。单就德育课程看,有调查统计显示,在初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中,思想政治课排在第 10 位(共 14 门课),在最不喜欢的课程中排在第 3 位,有近 1/10的初中学生将思想政治课列为最不喜欢的课程。事实上,绝大多数中学生并不拒绝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而是反感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脱节、教材呈现方式的单调刻板、教学形式的枯燥和评价方式的单一。有 4/5 强的初中学生认为思想政治 课“非常必要”或“有必要”。
    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存在着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我们经 常可见老师们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度并不高,有的相距甚远。一方面是教学内容上的高要求,另一方面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低级错误或粗陋的原始品质却频频表现出来,以至在大学里仍需不厌其烦向大学生们进行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教育。   由上可知,这样的中学德育课程必然缺乏实效性。不仅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只是作为“学习任务”,甚至为应付考试而学。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也仅仅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一般的文化课而教。担负着从正面向学生“灌输”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课并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 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 3.67 亿,作为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必须采取措施对德育课程进行改革。
   这次“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施好新的德育课程。从以上可看出,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加强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德育课程。
 (二)思想政治课为什么改为思想品德课: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原来的初中《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中,我们重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人文性”不够,教学缺乏人情味,尤其是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加上教学方法上的缺陷,思想教育的效果不显著。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吸引学生,而要吸引学生,就应从学生自己讲起,从学生身边讲起,从做人之根本——道德讲起。
   初中生一般都是 13 ~ 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育。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对初中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力度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新课程根据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充实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以“我(公民)”为中心,从“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社会”这样三个层次,而又与初中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不同范围,建构起新的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初中德育课程;调整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如删去了“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将它放到《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去,不仅优化了课程结构,而且将宝贵的时间集中到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去。使用《思想品德》这一名称,更符合初中思想教育的实际:引导初中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政治道德目标,也更能体现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性质。
    这一名称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政治教育的削弱。只是侧重点有所调整,注重更适应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而已。这样也就从整体上构建了新的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体系: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大学的政治理论课。
 (三)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关系
   就课程内容看,两者都属于社会学科体系;从课程结构看,两者都具有综合性;从教学方法看,两者也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两者课程目的不同,功能不同,具体教学目标不同。 两者教学内容既有相互融合,也有各自特色。
   从这两门学科的“课标”看,有交融的部分,如都要讲到“公民”(一是其中一小部分,一是主要部分),但侧重点不一样:《历史与社会》是从社会的角度阐述到“公民”(如社会需要“公民”有规则的活动);《思想品德》则是从“我(公民)”的角度阐述如何处理“我”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活动规则);前者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后者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又如都要“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前者本身就是教学目标,后者是则为了实现“认清当代青年(我)的社会责任”的教学目标而“了解国情”。
   ——显然,前者的知识教学目标更直接、更明确些;后者的知识教学目标相对浅显些、简略些;前者侧重于学习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前者的思想教育内涵相对隐含些、间接些,后者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则更突出、更深刻、直接些。了解上述关系对于理解《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性质,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四)《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特点
 《思想品德》新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思想性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本课程的灵魂。这是因为:第一,它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第二,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三,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民族形式,如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 、人文性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工作要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新课程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学生体验,遵循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在要求。没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没有坚强的意志,人们就不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没有一定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就还会自学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并尊重他人;没有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就没有前进的不懈动力。而要培养心智健全,品格优秀的人才,就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要立足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思想品德新课程致力于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培养人文精神就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兴趣、选择及个人禀赋的差异性,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开放性,欣赏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利于学生走向社会。
 3 、实践性。新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规定性,离开了学生的内心感悟和亲身体验,思想品德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实践能大大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比如有个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前,他布置学生们回家做一个实验。(见附录1)通过实验每个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所得到的系列具体数字,真切地体验到思想品德的科学性、正确性及说服力。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少年儿童获得 " 知 "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还来自于少年儿童的体验。这是少年儿童认知的重要来源。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独特体验过程,离开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真正内化。“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一种观念的形成,最重要的首先要在“心”的层面上形成影响。要达到这一点,根本的途径是实践。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就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从而逐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道德的内化。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让学生多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许多良好品德,只有在现实的公共生活中,通过公共交往才能养成。
4 、综合性。《思想品德》新课程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题,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 德育目标的综合性。作为德育课程的教材,既注重知识、能力目标,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完整的道德品质是知情行有机结合的整体,道德学习是知情行的整合学习。针对德育忽视情、行的状况,新的课程充分重视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心理准备和真实本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的发展。
 ( 2 ) 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新课程要实现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转变,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横向整合: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纵向关系:我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核心是“我”)。课程标准既考虑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者的有机综合,又考虑不同学习阶段突出某些重点内容,并依据学生成长逻辑和生活主题,安排教材内容。从宏观方面来说,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国策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在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教材之中。这意味着新的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初一年级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内容,初二年级主要是法律方面的内容,初三年级主要是国情方面的内容,而是四者的有机综合。当然,不同学段有其自身的侧重点。相比较面言,七八年级的国情知识综合得少一些,而九年级的法律、心理方面的内容少一些。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成长规律及接受程度。从微观来说,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是多元的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一课中,谈到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危害时,教材从生理、心理、道德、学习、法律等方面来加以说明。在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中,讲到不良情绪的危害时,课文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新教材的这种全新的综合性,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新的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新的教材,而不能套用过去按年级、按知识类别把握教材的方式,在每一个具体问题的把握上也是如此。新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各项文体活动、社会公益劳动、进行体育项目比赛和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社会,体验生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个主题,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
  二、《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新的课程标准对新课程的总目标确定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总目标是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活动整体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对这个总目标应该有一个层次递进的理解。基础性的目标就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公德意识,懂得自尊和荣辱,学会尊重他人,再次就是成为“四有”新人。
 (二)分目标
   《思想品德》新课程的分类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 、 能力 、知识三个维度。“三维目标”不是彼此独立的三大块,也不是分别完成的三个环节,而是一个整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这三维目标,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最终的教育教学宗旨。“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的基本条件,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 。“能力”是链接知识和情感 、态度、价值观两个维度目标的桥梁,是获得知识,体验情感,形成正确态度与价值观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而学生实践自己道德认识的能力是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水平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这次课程改革,转变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突出显现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这里需注意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无法通过课堂讲授来实现,它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 ( 如附录 2) 。在学生有了体验后,自然就会在情感上,价值观上发生变化,不会再轻视他人,而是从内心里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越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越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来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能力 、知识这“三维目标”同时又融合在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四个学习领域中。
  1 、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强调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才能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才能有健全的人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能不能适应挑战,心理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初中阶段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随着初中学生接触社会的面越来越广,独立性越来越强,他们也日益认识到自身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和青春期的问题。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许多心理问题引导得好,就不成问题;如果熟视无睹或引导不当,就会对学生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结合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方面要掌握的知识是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要培养的能力是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增强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要达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培养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当前的学生实际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贯穿于整个初中教育阶段,甚至于整个“学龄”阶段都需要加强之。
2 、道德:道德反映和调整人们的现实利益关系,这种调整功能是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共同习惯和舆论发生作用的。在现代社会,良好的公德是维持社会良好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如何,表现为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公民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有针对性地对初中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人。道德领域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是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要培养的能力是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要达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奉献精神。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有的虽然在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接触,但对初中学生来说仍有必要继续加强教育之。因为它们是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3 、法律: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与法制化进程相一致的。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法律常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会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这其中,应特别强调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4 、国情: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民族强。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面临的经济、科技方面的巨大压力,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国情方面要掌握的知识是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能力方面的要求是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达成的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这里应注意,了解国情并非是思想品德课的终极目标,这一内容在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已有很大一部分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了解国情,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三、新教材整体架构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制有三个维度。一是学科的维度,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二是课程目标的维度,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三是学生生活的维度,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初中学生的活动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社区向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扩展。这一扩展过程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越来越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基于此,思想品德课程
   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题,以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为逻辑线索,构成课程基本内容。
 基本逻辑可列表如下: 线索 主题: 心理健康 道德 法律 了解国情  我与自己的关系 自知之明 自尊自强 自律自护 (国家保护)我与他人的关系 交往的心态交往的品德 交往的规则 (交往)传统习俗  我与社会的关系适应社会变化 承担社会责任 遵守社会秩序 奉献社会、祖国
   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例,对教材内容作一总的分析。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认识和完善自我。《思想品德》教材从学生自身问题出发,以增强自尊、自信为重点,指导学生适应新的中学生活,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新生活、调适自我心理、加强修养的能力。换句话说,主要从学生自我修养和完善来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主题是处理好“我与自己的关系”,珍惜新的学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从适应新生活到不断完善自我。
      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的主题是认识和保护自己。 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和一些基本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 主题是做新的学习生活的主人。从新的学习环境到新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尽快把握新的学习生活的特点,掌握一些学习策略。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 主题是用新的眼光看待新的自我。 分别从生命的角度、青春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的自我,鼓励学生塑造新的自我。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主题是积极地生活。从了解情绪,学会调控情绪,培养兴趣到把握自己,学会辨识低俗与高雅的生活情趣,主动追寻高雅的生活,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主题是善于保护自己。包括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和学会保护自己。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提高识别力与自我保护能力的角度,指导学生过健康、安全的生活。八年级是学生向青春期过渡的主要变化时期,面临因学习分化、同学关系等各种问题引发的心理矛盾。八年级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尊重、关爱、权利、义务。教学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与他人交往、合作,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科书,围绕“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一主题,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逻辑来安排教学内容。将课程标准 “ 交往与合作 ”等教学内容与心理、道德、法律及国情背景的部分内容加以整合,按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设计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与家长的交往,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又是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学习交往的试验场。在八年级上册内容中,把与父母的交往作为开篇,有着现实意义。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既受到家长的呵护、享受家庭的亲情,又容易与家长产生矛盾,甚至有逆反心理。解决学生与家长的矛盾,善于与家长交往沟通,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所首先遇到的问题。本单元又是学生与同学老师交往、与社会上的人交往、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交往的基础,即与后续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后续内容的一块基石。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 它前承 “ 家庭中的人际交往 ”,后续 “ 不同文化模式中的人际交往 ”。学校是学生社会生活的主阵地,与师生交往是学生社会交往的主要方面。此单元以指导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正确处理人际交流与沟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课程的基本目标。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本单元以更广阔的范围和具有时代特点的交往方式指导学生学会交往。且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胸襟,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前三单元讲的是“我与他人关系”的“特殊和个别”,第四单元则是讲“我与他人关系”的“普遍和一般”。重在探索交往的品德与艺术,它既是前三个单元教学内容的自然延伸,也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提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竞争、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诚信做人等问题。它已不仅仅是交往品德与艺术的问题,而涉及如何做人的根本问题。第四单元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也是本册教材的核心部分。如果说《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着重是从心理、道德角度阐述与他人的关系的话,那么,八年级下册教材则着重从法律的角度,阐述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应处理好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引导和教育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维护自身权利;履行应尽义务,维护公平正义。其中第四单元已过渡到 “ 我与社会的关系 ” 的内容,为九年级教学内容作了铺垫。

九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结束学段,学生将面临两种选择:或劳动就业,或继续升学。升学也有求学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如何选择和规划未来,处理好“我与社会的关系”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学主要任务是指导帮助他们认清国情,明确责任与使命,学会选择。因此,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责任。教学主题是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的明天。九年级全一册共分四单元(尚未出版)。 第一单元 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从学生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对自己做的事负责,到个人应承担起对集体的责任、公民应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关爱社会,逐步扩展和深化,说明一个人只有在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时,才开始美好、成熟的人生。为了更好地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就要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基本国策。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就是从了解基本国情,到理解基本国策和国家发展战略来展开。学生只有融入社会,才能体会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第三单元 融入社会,肩负使命。是从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监督权,关注经济发展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方面使学生领悟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对即将毕业的初中学生来说,理想已成为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人生问题。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谈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新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来说,为以后实现有价值的人生而奠基。对教师来说,为我们搞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如何借助这一平台使学生真正接受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却还需要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认真把握课程标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实现德育目的。

                               第三讲:新课程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

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规律,明确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真正要搞好《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工作,还要扎实地落实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堂教学。本章旨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策划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教学设计意见。
  一、深入分析学情,加强教学针对性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具体策划时,必须研究教学对象,了解他们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愿望,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思想品德课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初中生的品德学习与建构将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分析学生的目的,可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策略的采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了解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

初中生正处于由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心理特征很不稳定,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他们一 踏进中学大门,往往会不自觉地感到:“我是一个大人了!”他们开始不屑与小学生为伍,渴望加入成年人行列,遇事开始独立思考,不再一味盲从教师和父母。谁要是再仅仅把他们当作孩子,称呼他们为“小朋友”,那么谁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谁也就别想再进入他们的世界——“小大人”的世界。

他们不仅想与同龄人交往,而且也想与成年人交往,与教师、父母平等相处。由于身体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这种“独立意识”却带有与生俱来的幼稚性和片面性。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对师长们及其他成人的意见,也似听非听。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因而在交往过程中容易与成年人形成“代沟”。然而学生此时尚未完全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独立自主”的能力仍很弱,也非常在乎他人,尤其是教师对他们的看法。 伴随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自尊心迅速增强,喜欢结交朋友,重“义气”,喜欢结成松散的小团体,以提高自己的归属感,满足自己的自尊心。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判断能力不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多数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缺乏自知之明,甚至妄自尊大,结果一遇到挫折,就迅速出现自我否定的现象,陷入自卑的泥潭,甚至走向极端。由于性的成熟,初中生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之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滋生了对性了解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往往会感到一些冲击和压抑。此时初中男女学生间的交往,开始表现出与性成熟有关的情感,如见异性就害羞或回避、在异性前好表现自己、内心互相仰慕等。初中生在“闭锁自己”的同时,又渴望“开放自己”。他们常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还会通过迷恋明星偶像作为寄托,或是上网找朋友聊天等,总之,此时的孩子反而最不爱向“熟视无睹”亲人诉说心里话。初中阶段,又是青少年“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的知识时,就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他们的兴趣比较广泛,追求新颖,喜欢刺激,自我意识有很大增强,情感日益丰富,容易激动,往往自行其事,逆反心理较强。但是,他们的自制力较弱,爱好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过分自负和好表现自我,冲动时容易受人“暗示”,以至发生越轨、失足行为。

总之,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极其重要的时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多理解学生“成长的烦恼”,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二)了解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也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所谓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心理加工方式是有区别的。研究表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是不同的 , 况且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我们成人不一样,不走入孩子的内心,不了解他们就不能在教学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初中生的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已有显著提高,有意识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迅速发展,且在感知、识记、想象中日益占优势地位。在记忆力方面,有意识记逐渐占优势地位,不管是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有意识记已成为他们识记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其效果要优于无意识记。在思维发展方面,初中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开始出现了反省思维,但其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初一学生的智力类型和水平与小学高年级的差不多,初二是智力发展的新起点,也是智力发展关键时期。抽象思维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以至整个中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

初中生思维的发展,还表现在思维品质特征的发展。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明显得到发展。一方面,初中生区别于小学生的盲崇,他们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意见经常要做一番审查,有时甚至表现出过分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思维和主张,常常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思想,但初中生思维品质还有片面性、表面性和主观性等特点,主要表现在看问题容易偏激和走极端,尚未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这也是“明星崇拜”的狂热出现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原因所在。还有,初中生思考分析问题时容易钻牛角尖,有时表现为固执己见、情绪偏激,有时会“蛮不讲理”或轻率下结论。新的学生观倡导对学生的尊重,关键要全面了解学生,这其中当然应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习兴趣、动机、能力、方式等。教师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就要注意总体上的与个别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了解学生目前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及其特征,采取的教学策略必须与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相适应。

首先要抓住从初中开始的这一发展关键期,促进其思维迅速而有效的发展。其次要在发展各种认知能力时,特别重视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再就是重视情感、意志、品德、性格等各种非认知因素培养,以更好地促进认知因素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习、代替他们的观察、感知、分析、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都是与“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思想相悖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承认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和学习状况的差别,因材施教,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强化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指导学生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了解初中生的个体生活经验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为此,教师的教学就必须切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存、学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一个学生便是一个世界”。正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父母教育观念、家长自身素养、成长的环境差异等影响,造成学生在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社会背景、个体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差异,这不仅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而且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了解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盎然生机,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条件之一。

一方面,作为学校德育主要途径的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强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因而对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关注就不容回避。另一方面,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每天接触社会,对社会现象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然而由于年龄与知识的限制,是非辨别能力较弱,非科学的、错误的观念、看法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了解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以及个体生活经验, 认真分析其历史和现状,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大体说来具有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指引学生学习和指导测量与评价三大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前提性的工作、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在教学的策划阶段,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离开了教学目标,教学难免漏洞百出,并且使得学生学习产生困难。由此可见,拟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了课程性质、地位与作用,规定了课程目标、内容、评价建议等。所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理所当然成为拟定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思想品德课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及每节课的积累。拟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使之既具体明确,又在实际教学中努力达到,这是完成总目标、落实总任务的基础与保证。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和准绳,那么,在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如何拟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呢?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表达了教师通过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预想和期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价值理想。恰当、适宜的教学目标不仅能促使教师通过一定方式,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激励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师生教学互动化,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是教师教的目标,更是学生学的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使德育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强调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学生作为道德的学习者,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时也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这也符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灵魂,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表述都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也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此外,每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把握《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因为它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最低要求,不能随意拔高要求,但与此同时还要体现《标准》的灵活性,顾及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加深和拓宽学习的内容,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教师应首先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否则教学目标就像空中楼阁,成为虚拟目标,或如教条,成为抽象目标。
 (二)把握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每节课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同时又是整个课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把每节课置于一个单元、一册教材,甚至全部课程之中来考察。只有认真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既是整个教学目标体系中的一个点,同时又与其他各课有着区别和分工,共同承担整体教学目标的任务。在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必须找出这节课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整个体系中的位置,搞清它跟“内容标准”中的哪些目标有关联,这样确定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才具有实际意义。教学目标具有三维性,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方面。 这三个方面各有其整体性,有其具体的要素结构。
    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还要妥善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知识的获得与呈现需要有相应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并为进一步掌握知识准备条件。同样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知识之间也有着紧密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能脱离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总之三维目标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整体的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统一体,不应割裂开来孤立地理解。
   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者的完整统一,但教学目标的完成不可能在这三个领域都是平衡的,有可能偏重于某一领域,而在其他方面则是次要的。就每节课而言也并不要求三维目标都是均衡实现的,而是要求在全部教学中来实现。因此教学设计应关注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的统一,确定其主要教学目标的同时,兼顾次要目标。原有的思想政治课把知识的获得当作主要的教学目标,而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则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当作首要的教学目标。这说明在对教学目标的价值认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若是片面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忽视能力、知识目标,同样也是缺乏目标整体性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就是要求设定的教学目标能够起到支配教学进程的作用,能够进行目标检测。只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才具有分明的层次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才能有效地组织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恰当地安排教学过程,准确、合理地评价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激励、规范作用。为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 1 )设定的目标系列应有内在的逻辑性,能在教学进程中依次实施。( 2 )设定的目标在程度要求上应有比较明确的具体界定。这种界定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有助于发挥目标检测的制约作用。比如为了增强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强调用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课标中的动词说明。标准中的动词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动词,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高层次的动词自然包含低层次的动词,并且要求在教学中得以体现。动词的层次从低到高可做这样的排列:知道、了解、懂得、分辨、认识、理解、感受、体会、体验、关心、尊重、养成等等。“知道、了解、懂得、分辨、认识、理解”等动词,提示了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程度标准,显然,“理解”比“知道”的层次要高。“感受、体会、体验”是包含着学生个体情感和态度在内的道德体验,从普遍的道德规范的认知进入到个体道德体验,是将普遍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而“关心、尊重、养成”等动词则落实到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层次和最终品质养成,内在包含了对前两个层次的要求。能否正确表达教学目标,是对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能否真正把握的一个标志。
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合适与否,不仅涉及教师的教法,同时涉及学生的学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 、 依据师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真正接受。教学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性。一旦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和学都会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就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给他们创造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生动的、直观的、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现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综合考虑选取教学方法,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是不相同的,性格、气质也有差异。在考虑教学方法时,教师只有依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采取与自己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讲故事,可以采用讲述法,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明理。有的教师擅长“导戏”,精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采用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有的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娴熟,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也可以构建基于网络的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尽管学生的个性特征千差万别,教师的素养条件也各不相同,但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则是共同的要求。
2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本学科教学的特点

 思想品德课致力于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其基本特点是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内在的道德认识、情感发生变化,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道德行为。在教学方法上就不能仅局限于相关知识的传授,而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道德经验水平,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我反省,形成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3 、根据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选用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确立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三维教学目标,明确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而教学方法又是连结教与学,以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步骤,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应确保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使教学不偏离正确的方向、轨道,防止出现脱离教学目标单纯追求教学方法多样化,搞形式主义。
  4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是制约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获得最佳效果。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以人教版为例),遵循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学习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围绕学生的生活来组织教学内容,教材中以大量的图片及生活中典型的、有争议的引起道德二难情境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感悟,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另外,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倡导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       教科书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教学中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现在的“用教材”, 这使得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愈加丰富。
 5 、教学方法的选用还需考虑班级、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实际情况 课堂教学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必须要考虑环境的作用,若能努力开发使之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源,会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当地乡土资源,把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生动有趣的参观访问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的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室、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工厂企业、农村蔬菜大棚基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旅游景观、特色建筑等,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相反,影响课堂教学的外部环境也会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产生不利影响,如不好的校风校纪、班风班纪会使教法的选择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样,学校的设备条件也是教法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例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很好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是,当前城市普通中学计算机等设备配备还不齐全,农村中学则更少,所以目前大多数教师还不可能经常性地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
6 、教学方法应注意综合运用与优化组合

思想品德课的具体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点和用途,但各种教学方法又是相互关联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单纯采用某一种教学方法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一般是几种方法有机地组合或几种方法交叉运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单一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学习效果。就算是对某一班级适合的教学方法,随着任教班级的变化,由于学生的差异,也可能失去好的教学效果。但倘若一味追求多样性,忽略优化组合,使教学变成种类繁多的万花筒,往往使教学环节走过场,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注意力分散,仍旧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加强教学方法的互补性,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取长补短,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常见方法
   无论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讲,还是从初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择应坚持启发教学的原则。而贯彻启发教学的原则的教学方法又多种多样,但基本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讨论法和谈话法。
 1 、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教材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对不同意见的新理解。课堂讨论,按人数的多少,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有时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一是讨论前的准备。 教师提出讨论题目和具体要求。教师拟定的讨论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要有针对性,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解答学生思想上的疑点;要难度适中,让学生有话可说;问题宜小不宜大或泛;讨论题的表达要新颖、有趣,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确定讨论题目时要预先评估可能出现的分歧和可以达成的共识,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教师还要做好讨论的布置、检查、督促工作,必要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开展社会调查,并写出发言提纲,在学生准备好后再组织讨论,保证讨论顺利、有效进行。
 二是在讨论中要有引导。
   讨论中教师应充当学生独到见解的激发者、推动者和欣赏者,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对讨论的题目应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讲清题目的内涵和思路。讨论开始后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办法,及时加以组织、控制、点拨和启发引导。当学生出现偏离题目而高谈阔论时,教师要善于及时把握住讨论方向,正确地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当学生仅仅照本宣读,意见大同小异,课堂气氛不活跃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制造矛盾”,以引发学生的争论,使讨论深入进行。当学生激烈争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分歧所在,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当学生讨论相持不下时,教师要加强点拨,指明思考方向。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疏漏和偏颇时,教师应做恰当提示,启发学生自己或相互之间做必要的补充或纠正。
 三要做好小结,巩固提高。
   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做好符合事实的总结。对学生的准备情况、发言情况做出中肯的评价。在对讨论中准备充分、发言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也要指出缺点、不足和今后讨论要注意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梳理和分析讨论中的各种想法,得出正确结论。对有争议的、学生一时想不通的、意见难统一的问题,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能强求学生接受某种观点,达到观点的统一。
 2 、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由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组成教学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过程。这是较易体现启发教学原则的一种方法。善于运用谈话法,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实际上,谈话法也是一种(师生)讨论法。
 谈话法运用的基本规则:  ( 1 )提出的 “ 话题 ” 能真正触及学生认知的矛盾,唤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探求的欲望。( 2 ) “ 话题 ” 要明确,难易适当,尽可能引导学生认清问题的实质,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不要 “ 一问即答 ” ,也不要 “ 一问齐答” 。那种不需思考就可以齐声回答 “ 是或不是 ”“ 好或不好 ”“ 对或不对 ” 之类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3 )谈话的对象要普遍。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指定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宜将问答局限于几个 “ 积极分子 ”。  ( 4 ) “ 话题 ”要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不要以书本上的固有答案和教师自己的已有结论限制学生的回答,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敢于质疑,敢于反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5 )谈话要有计划性,要围绕确定的题目、线索和关键问题进行,要掌握好时间。切忌临堂即兴提问,心中无数,泛泛而谈。  ( 6 )谈话结束时,教师应对谈话的内容进行概括,把谈话的内容系统化,使学生对所谈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以上两种只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方法。其他的具体方法还有许多。
3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讲授法表现为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四种。讲述是教师向学生介绍、叙述和描述事物;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和论证事物;讲读是讲和读有机结合;讲演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和深入的论证。讲授法最适合于教那些知识性、资料性较强的内容,传授那种除讲授以外很难获得的信息,以及需要学生得到系统知识的内容。对讲授法的认识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有的过分迷恋于讲授法,把学生的头脑变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师或照本宣科,或缺乏重点平铺直叙,漠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不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讲学生听,不管学生理解不理解,都要学生记住,致使课堂缺乏生气,导致学生呆读死记,思维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讲授法也就成了填鸭式教学法,改革这种落后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其二,有的排斥讲授法,认为讲授法就是灌输式教学,课堂教学特别忌讳“讲”,若是碰到优质课评比或开设公开课,教师更是注意做到少讲或不讲,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活动、多展示、多讲,究其原因,在于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灌输法”,这也是一种误解。其实,讲授法只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问题的关键是讲授是否具有启发性,如果能做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同样会取得好的效果。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 1 )讲授的内容少而精,忌 “ 满堂灌 ”。( 2 )语言表达生动,增强语言的魅力。( 3 )适时点拨,增强讲授的启发性。 

4 、问题教学法 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预先设置一系列的、有层次和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疑问,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实施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是“ 问题 ” 的设计。而 “ 问题 ” 不外以下两类。 ( 1 )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问题,为问题教学做准备。 事实上,预设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问题设置的适当与否往往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就应在课前对所设置的问题有深入地研究。忌随意性、“填补式”(为“活跃课堂气氛”或“完成教学时间”而填充问题)。问题设计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问题应当是明确而具体的,呈现问题时宜直截了当。第二,问题应当有思维价值,有适当的难度。第三,问题要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中不要为提问而提问,忽视问题与教学目标的沟通与联系。第四,教师应精选问题,少做随机性的提问,使其收到实效。( 2 )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自主解答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自主建构,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建构,产生疑问是很正常的事,加上课堂教学本身隐含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教师教学不可能是课前教学设计的照搬照抄,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问题, 要善于把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这正如创造教育认为的“教学的最有价值的成果恰恰不是用现成的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和更深刻的新问题。”这就是问题教学法的精神实质所在!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否引导学生自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志。在教师创设的良好的课堂情境引导下,或者在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提出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教师慎重对待,避免所提问题的随意性、盲目性。为此,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顾虑,保护学生自尊心;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再次  要指导和帮助学生由自己来解答问题,而不是由教师直奔主题地讲授答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沿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路线前进,解决问题也就成了问题教学法的归宿。然而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更强调关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情感经历与价值体验,所收获的应当基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单一的对结果的把握。除了以上的几种教学方法外,还有诸如形象生动的情景教学法、 自助餐式的 探究性教学法 等。

 

第四讲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学形式中按照一定的步骤与环节逐步推进的。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情境和开放互动的教学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艺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
 (一)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形式  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因而其教学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根据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活动课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形式。具体而言,从活动组织形式看,可以划分为集体性活动(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从活动范围看,可以划分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下面以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为例,着重探析思想品德课堂活动的几种常见组织形式。
  1 、小组讨论 。
   这是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好形式,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它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讨论都是有效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讨论都是真正意义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1 )确保讨论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意义
    课堂讨论的目的,在于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具体到一节课来论,讨论往往为的是明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不是所有问题都要拿来讨论,学生早已明白、在教材中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拿出来讨论了,一些带有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类的问题一般不宜做讨论题,否则就是浪费教学时间。一般说来,一节课中设置的讨论题以 1 ~ 2 个为宜。目前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更需要教师组织相关的背景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比如在《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一课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讨论“拒绝不良诱惑的具体方法”。这一讨论问题的设计,源于前面教学中所提及的各种不良诱惑造成的危害,所以此时组织学生讨论拒绝不良诱惑的具体方法,可谓是水到渠成。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归纳拒绝不良诱惑的有效方法,提出的方法甚至超越了书本所提供的答案,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 2 )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
    要使讨论取得较好效果,教师对讨论主题的选择是值得考虑的,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可以使整个讨论充满活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容易吸引学生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来,并能在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发扬民主风气。
  如《用智慧保护自己》一课中,教师创设了这么一则教学情境:某校初二学生小亮,经常上网聊天,结识了几位非常谈得来的网友。一天,网友“风中笑”在与小亮聊天时提出两人见一面并一块外出游玩。小亮非常犹豫,一时拿不定主意。由此设问:“小亮该不该与网友见面?”这个问题在学生讨论中也引出了不同的答案,学生各自谈了去与不去的理由。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利增强学生体验,同时这一讨论又能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 3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思想品德教学和现实生活距离最近,容易和学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该发挥这种特殊优势,以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去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从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学生已有经验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教师的作用是要使学生已有经验得以明晰并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建构、形成及发展思想品德的过程。为此,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抓住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针对这个结合点来设置讨论题。讨论题要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探究性,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特别注重挖掘利用当地德育资源,以活生生的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赋予生活中的平凡事件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4 )注意小组讨论的组织、规范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特长爱好、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家庭背景、守纪状况等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这样有利于打破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障碍,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按能力水平将学生混合编组的目的是提倡同伴互教,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好处。除此之外,还可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丰富学生的思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那么,小组的规模就应最小不少于3个人,最大不多于 5 个人。若多于 5 个人,每个成员参与的程度就会降低,其结果是小组的效率减弱,每个成员的满意程度也相应减弱。 5。人小组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小组规模,更符合一般社会组织的特征,也不会形成相对封闭的小小组,少数派也得以坚持自己的意见,激发小组内的讨论,又可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提高讨论的效率,不妨采用如下一些规范: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每个小组成员必须要参与小组的讨论,也必须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尽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才能共享他人的认识,并且将自己的识见转变为成员间共享的经验;讨论时小组内应进行角色分工,明确职责,如可以推举出负责人、记录员等,来保证小组讨论的正常进行;讨论后,应由各小组的发言人把本组讨论情况、结论、观点等与其他小组交流;要教育学生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倾听,尊重讲话的一方,不可在倾听时左顾右盼,大声喧哗,交头接耳,无理取闹,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我或许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用生命维护你发言的权利”;避免脱离主题空发议论;避免出现由讨论所引发的攻击行为,如斥责别人,批评别人的表现等。
 2 、课堂辩论 。
   学生围绕一个热门话题展开辩论。辩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深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独特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创造出十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辩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辩论只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辩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辩论,形成对事物、问题客观全面的看法,同时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加强。组织课堂辩论,可采取以下步骤:
( 1 )选择辩题。教学辩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形式,成为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辩题必须和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的性质与程度的差别以及组织辩论的具体目的,思想品德课辩题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选择要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主要选择有争议的话题或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有争议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学生争论,使真理越辩越明,从而找到最理想的答案。 如《游戏机的诱惑》一课中,为使学生认清青少年玩电子游戏的利弊,特组织安排了一场“中学生玩电子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对电子游戏的利弊有了全面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 2 )组织辩论小组。辩论小组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整个班级可以按小组分成正方和反方,也可按男女生划分,或按学生的编号划分,甚至不刻意去划分辩论小组,就根据辩题随机展开辩论,无论何种组织方式,都应强调调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一般来讲可以先将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确定本方观点,推选四名同学当辩手,在自由辩论中本组其他同学做补充发言,最    后由 老师对双方的辩论技巧、逻辑推理、语言概括能力等诸方面进行总结。
 ( 3)注意事项。教师首先应熟悉辩题所涉及的内容;其次,做好材料的收集;再次,仔细听取双方的辩论;最后,在总结时,应对双方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此外课堂辩论有条原则,即要适时适量:时机不当,效果不佳;量多或量少效果也会不理想。当然在辩论时应注意辩论是否跑题,与主题无关的话题要控制,切不可在辩论中谩骂甚至人身攻击,所以辩论时教师对辩论场面应适当调控,这也是对教师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的一种考验。
 3 、课堂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亲身体验的一种途径。它包括组织学生参与情景展示活动。 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活泼爱动贪玩,做游戏完全符合学生的天性,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能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还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及合作能力,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位教师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教学时创设的游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师生一起编织“生命之网”,班内 9位学生上台扮演稻谷、小鸟、鼠、昆虫、青蛙、狼、羚羊等,各代表一种生命,并头戴标有这些动植物图案的帽子,然后要求他们找出相关生命的位置,拉好线并把线球传递给相关的生命,而台下的学生也可以提醒、帮助台上的同学把线球快速向相关的生命传递。活动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很是热闹,学生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培养了团队精神、创新意识,感知了人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下面着重谈谈思想品德课堂游戏应遵循的原则。
 ( 1 )目的性原则 ——
   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组织课堂游戏也不例外,务必要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活动的导向,而不能片面追求形式,纯粹为玩而玩。
 ( 2 )趣味性原则 ——
   游戏终究是一种游戏,它具有趣味、快乐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游戏时,既要避免教学目的不明的游戏,还要避免枯燥的、干巴巴的游戏形式。在确定了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后,就要选择活泼、得当的游戏形式辅助教学。为达到趣味性效果,首先,游戏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猎奇的欲望;然后,尽量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增强情感体验;最后,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以比赛、小组抗衡等形式去评价游戏的结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 3 )参与性原则 —— 游戏教学的参与性体现在让全体学生 “ 动 ” 起来,争着承担游戏的每一个角色。如何才能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呢 ? 首先游戏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生理特征。另外教师也要全身心投入去感染学生。否则,那些自以为已经成熟的学生会认为游戏太幼儿化,觉得玩游戏很幼稚,会应付性地、拘束地 “ 玩玩 ” ,甚至会不屑一顾。 

 ( 4 )组织性原则 —— 每项游戏活动均应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即使如小品表演这样的活动,教师也应预先审看之、指导之。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应明确地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做到放得开又收得拢,养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良好课堂习惯。  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还有主体探究、小竞赛、故事会、编儿歌、写倡议书、作宣传画、现场演说等,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选取活动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成效。
 (二)课堂教学活动优化的策略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喜欢这位老师,所以我喜欢他(她)教的这门课。”这是学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课堂 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班级里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杜绝冷落歧视所谓“差生”的现象;应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不包办代替,放心大胆让学生去想、去做,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应实行民主化的教学,鼓励学生对已有结论提出质疑甚至提出不同见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他们展示个性、才能的机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让他们有被接纳、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以平视的视度去看待学生,甚至欣赏学生的鲁莽、激情、狭隘、固执;应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 、明确教学目标,牢牢把握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导向作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以确保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活动开展的成败,也应以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落实加以评估。应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演变成追求表面形式,忽视了活动的本意,反而会对教学造成干扰。为此,教师应该根据相关的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教学活动过程不可能如教学设计的那样一帆风顺,活动中也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而这也还是建立在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之上的。
 3 、努力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活动程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充分发展。 尽管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但这并不妨碍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规划课堂活动,并且保证活动的最终有效实施。在活动进行中,教师切忌“喧宾夺主”,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要学会倾听、尊重活动的个体——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搭建个性释放的舞台,给他们的学习以尽可能多的自主,这样学生的学习天性就会喷发出来,获得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教师也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师生都能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任务分配,这是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4 、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这在以上的篇幅中已有叙述。
  5 、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的整合。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有着实际意义,这已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证明。
 (三)关于新课导入和结尾的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始有终。这里专门探讨一下新课的导入和结尾的设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精彩的导入,如同戏剧的序幕,它隐含着戏剧的高潮和结局,又如同路标,它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导入的好坏,有时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1 、新课导入设计的原则 ( 1 )目的性原则。同样教学内容的课,导入的方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无论选择何种导入,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调动学生入课学习的积极性,为实现新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服务,这是衡量导入成功与否的最根本的尺度。为此教师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入,与 教学 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入游离于 教学 内容之外。
( 2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是对所教的学生而言的。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生活实际等,来确定导入的内容和形式,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这里的针对性也包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能表现相应内容要求的导入方式。  

( 3 )形象性原则 教学活动是充满情感的活动,更因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特别强调遵循人的认识规律,不仅要求导入能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为接下来的教学作良好的情感铺垫,更应该使导入给学生一个生动的具体形象,为下一步的思维活动提供“素材”。
 2 、新课导入的方法
 新课导入的方法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 1 )情境导入法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创设各种情境,刺激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去思考问题,愉快的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使用最广泛的导入法。情景的设置方法也多种多样,诸如音像再现、小品表演、实物展示、回顾历史(故事)等。( 2 )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是指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疑问难,制造悬念,引发思维,以此来导入新课的方法。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 3 )新闻(热点)导入法  根据教学内容,用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当地热点新闻, 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探究欲望,导入新课。热点导入,感染力强,会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这种结合实际,用热点话题导入新课的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除此以外,还有活动导入法、亲身体验导入法、名人名言导入法等。3 、结尾的设计  一节好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而且还要有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结尾。教学中,新课导入往往受到多数教师的重视,而对于课堂结尾却容易被人忽视,常常是轻率处理,草草收场,这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完美的结尾,对思想品德课来说,可以使课堂教学余味无穷。缺憾的结尾,有时则会使整节课功亏一篑。完美的结尾应该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式的,登上峰顶一揽众山小式的,美梦中醒来仍痴迷不悟式的。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 1 )总结式结尾   这种方法是在课终之时,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全貌式的归纳总结,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内容,使所学内容系统化。归纳总结可以是教师示范,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或通过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总结要简洁明了,不应只是前面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突出教学主题。利用板书总结全课是常用的办法,简便易行。  2 )首尾呼应结尾 教师在导入时往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留下悬念,以引出下文。随着教学的深入,谜团逐渐被破解,问题逐渐清晰明了。那么,在授课的结尾,教师顺理成章地照应开头,指点迷津,解除悬念,使学生豁然开朗,做到首尾呼应,水到渠成。 ( 3 )悬念结尾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每节课都是整个教学链条中一个环节,对前面的课有承接关系,对后面的课有预示作用。一节课终结之时,教师预设下一课题的悬念,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实现教学活动的自然衔接与过渡,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 4 )名言结尾一节课的结尾如果语言乏味,空洞死板,往往会使整堂课黯然失色,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从而降低授课的效果。为了避免功亏一篑,可运用一些幽默机智的名言、警句,使结尾生动活泼,充满韵味。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有恍然大悟般的结尾,故然好。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的结尾更多的是“不经意”的、潜移默化而发人深省的。

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使教学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我们选编了一组来自第一线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评析,透视新“课标”,借鉴他人教学设计,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是所有教学的宗旨,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意义尤其重要。“思想性”是本课程的“灵魂”。为此,我们需要: 1 、把握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既把握教育性、思想性,又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教育才能更好地落实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 、重视认识、情感、价值观的建构。教师要考虑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的情景与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通过以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法为中介的建构,逐渐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并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认识、情感、价值观的建构过程,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教育教学宗旨。

案例 1 面对百万巨款
在一节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向全体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有百万元巨款,你会干什么?
 学生们在愣了几秒钟之后,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要买一栋别墅”,“我要买汽车”,“我要去投资”……五花八门的答案就这样出现在课堂上。在学生过于“生活化”的回答之后,老师又问:“大家对消费非常在行,那么大家觉得应该怎么样赚来这百万元钱呢?”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而后老师在投影幕上出示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代人买奖券获 500 万大奖后……》。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不同的、甚至于相互矛盾的答案出来了。教师也不正面给答案,只是等到学生急于知道真实结果时,教师才出示“代买人主动告知委托人获大奖”的事实。此时,学生一片静默,但教师看的出,学生所受到的震撼不小。  

评析: 此案例取材于一个真实事件。在学生的讨论中,当代人的金钱观得到暴露和展现。面对几百万巨款应该怎么做?在这中间出现了几种人——有主动告知的、有冒领的、有报警的。老师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在每个角色中去选择,让学生在纷杂的观念碰撞下,学会判别取舍。最后通过事件真实情况的展现,让学生明白道德行为的尊严和崇高,给学生心灵以震撼。 本案例中的教师为引领学生们确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明确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具有起码的道德水平,不是批评错误,而是从正面展示引导,坚持了正确的思想导向。其教育效果显而易见。
案例 2 带泪的呼唤
  一位教师在执教《保护珍贵动物》时,先播放了一段学生非常喜欢的珍贵动物录像。顽皮可爱的小动物不时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同学们也不由自主地沉浸于这种欢欣愉悦的氛围之中。接着这位教师在说了几句简短的过渡语之后,又播放了一段由于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造成大量珍贵动物相继死亡的录像。由于海水严重污染,海豹成批死去,一只孤独的小海豹依偎在死去的母豹身边,久久不忍离去,仰望天空,发出了一声声凄惨的叫喊。这时,同学们已经泣不成声,尔后,便从心底发出了代表各种珍贵动物向人类忠告与求救的呼唤。这种句句带泪的呼唤,引起了师生的心理共鸣,从内心产生了保护珍贵动物的强烈欲望。
   评析:在这一案例中我们并没有发现教师的言语说教,也没有教师刻意的形式组织,有的只是教师所精心设计并制作的教学录像资料,还有基于这一录像资料而产生的忠告与呼唤。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心灵已经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其激情、生命体验一再被唤起,得到的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的双重建构。当学生发出一声声带泪的呼唤时,教学目标也已水到渠成。
 案例 3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戴老师在这节课中按“感受挫折、体验挫折、应对挫折”三个环节展开。在感受挫折环节中老师先在大屏幕上显示张海迪、贝多芬、爱迪生三个人物。问:“上面三个人物你们认识哪几个?”然后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谈谈对他的认识。这样自然归纳出:这几个人物的成名有个共同点——都是经历了挫折。接着,大屏幕上显示了一幅贴近学生生活的画面:面对50分考卷。然后提问:“他在想什么?”同学们纷纷讲述自己的想法。老师进一步提问:结果各会怎样?于是在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挫折的两重性。接着老师安排了“体验挫折”环节,模拟“实话实说”电视栏目,由学生小记者采访同学、老师。这时, 戴 老师敞开心扉和学生们讲了自己经历过的挫折。于是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真正敲开了学生的心扉。一位女生在谈到自己考实验中学落榜时,当场流出了真情的泪水,哭出声来。一时教室非常安静,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师生们送给她的鼓励。在学生们讲完自己经历过的挫折后自然渴望战胜挫折。于是“应对挫折”环节自然引出,   戴 老师把学生分成四队(红、黄、绿、蓝)分别找出应对挫折的方法。接着红队用小品的形式、蓝队用漫画的形式、黄队用讲述个人故事的形式展示了他们找到的克服挫折的办法,绿队更绝,他们的代表先用小提琴给同学们表演了一曲。在同学们的啧啧声中,由小记者提问:你是如何练成这么好手艺的?自然,学生以身说法,谈了适合自己的抗挫折的办法。在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克服挫折的办法后,小试牛刀,老师呈现前几天在“知心姐姐信箱”中收到的一封求助信,运用已掌握的克服挫折的办法来帮助她。最后以一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结束。
     评析: 在导课时老师选用了同学们熟悉的人物,使同学们有话好说,很快进入关于“挫折”的话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如让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用“面对50分考卷”让学生充分述说,更好地理解挫折一方面给人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起着消极作用。在学生初步了解挫折以及挫折的两重性基本知识后,为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挫折,必须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引发学生已有的经验。当师生互动敞开心扉,当学生用泪水表达出真切的感受,以及课堂上鼓励的掌声响起时,这一点已经做到了。师生情感有了交流体验,心灵有了真正的触动。从而为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作了铺垫。教师将重点放在接下来的“应对挫折”环节及“牛刀小试”中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运用。在课堂上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明白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意义。面对事物的两重性,不回避其不利的、消极的一面,而是以发挥其有利于人生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为突破口。这就是这节课最精彩的一幕。向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不在心中装满谬误。——卢梭
  思考题:
  1 、新“课标”提出“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2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中该如何贯彻? 3 、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是指什么?优先目标又是什么? 4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当学生表达的是一般人难以接受的观点或学生的观点与正面的价值取向相悖时,老师应该怎么办?

 二、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联系生活实际,需要做到:1。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讨论与观察的话题或事件。也就是说,要将书本外、课堂外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道德观。2 、赋予学生已有经验以生活意义。学生并不是一张让老师任意泼墨的白纸,他们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验。教师要努力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走进社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新课程倡导让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教学的天地广阔了。“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成为新的思想品德课的一种追求。
 案例 4 寻找英雄
    2003 春天,“非典”的阴影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有人恐慌、有人微笑、有人战斗、有人退却、有人无奈、有人无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幕幕真实的生活。有教师安排了《寻找英雄》的活动教学。课前,以“寻找身边的英雄”为主题,把全班同学分成“医务人员”、“媒体记者”、“其他行业”、“我最亲近的人”四个小组。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寻找,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途径搜集到许多“非典”时期的感人事例。 钟南山院士把最危急的病人揽到自己的医院。他说:“我们研究所好比扫雷班,在遇到‘非典'这片雷区时我不扫雷谁扫雷?”许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抗“非典”第一线进行采访,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这个职业给我们带来的一切。”科学家们日以继夜地工作,力争尽快研究出它的病原体;艺术家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筹备最强大阵容的晚会;我们的老师齐动员,时刻向我们传达防“非典”的各种知识;还有我们的家长,一位同学曾这样描述道:以前经常抱怨妈妈不关心我,谈起其他的家长总羡慕不已,现在回想起来好惭愧……
评析: “寻找英雄”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因为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人品精华、人情意蕴、人世沧桑、人生真谛,让学生的心灵走进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他们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案例 5 女排夺冠再现  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几位教师在“丰富多样的情绪”的课中,不约而同地运用了刚刚结束的奥运女排夺冠事例。 师: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夺得了阔别二十年的奥运金牌,重新登上了奥运冠军领奖台,那份喜悦让女排姑娘们激动不已,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兴奋与自豪。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夺金之路吧——(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教师依次点击比赛进程,询问学生,随着比赛进程的变化,你的心情如何?)  师:中国女排连输两局时,你的心情如何? 师:中国队连扳两局,打成 2 : 2 平时,你的心情又如何?
 师:第五局最后关键时刻,四号位张越红有力一扣,强攻得手, 15 : 12 ,中国女排反败为胜夺得奥运金牌的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略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紧张、焦急、兴奋”等不同的感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绪”   (出示课题)
评析: 本案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营造了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教学的真实可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导入是从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中国女排姑娘奥运会夺冠的兴奋点入手,当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再次出现的时候,学生们的情绪便一下子调动起来了。确实那场比赛的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淋漓尽致地考验了每一位观众的情绪,那种记忆是深刻的、持久的、也是令人久久回味的……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回到当晚,这种零距离式地接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极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浓厚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在这一片段中奥运赛事及学生的体验就成了活生生的生活。

案例 6 话说赞扬  这是一节省优质课中的片段,执教的张老师用的是湖南版的教材,教材中有一块“赞扬与鼓励”的教学内容。但教材正文只有三行 96字,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张老师以“话说赞扬”为主题,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撤掉了课桌),用实话实说、聊天的形式,在不经意中导入新课。以下是“实话实说”教学板块: 师:你给过别人赞扬吗? 你给别人的赞扬多吗?(现场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学生承认自己给过别人赞扬,但并不多。)师: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前面已调查),但我们给别人的赞扬却不多,这是为什么呢?生 1 :别人给我的赞扬少。生 2 :这可能与人的性格有关,有些人不喜欢去赞扬别人。生 3 :“物以稀为贵嘛”,赞扬多了就不稀罕了。(教师并没有急于评价谁是谁非,而是让学生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师:按照这种说法,赞扬是一种等价交换吗?你给我多少,我给你多少?(学生众说纷纭:赞扬别人是一种快乐,你快乐,我也快乐;赞扬应该是一种互动,不是一种交换;我赞扬别人,那是因为我有一双慧眼!)师:赞扬与个人的性格不无关系,那么赞扬的话是说出来好呢?还是放在心里?(这时学生的参与欲已无法抑制,有人说到“赞扬的话说多了,会有种拍马屁的感觉”。)师:“你的赞扬,别人不领情,你认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师:“我知道赞扬很好,但我不知道怎样去赞扬别人,那怎么办?”
评析: 在这节课中, 张 老师通过“认识赞扬”、“学会赞扬”、“送出赞扬”三个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交流,达到教学目的。 张老师的独到之处在于以极为自然的聊天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聊的是学生的生活,“你给过别人赞扬吗?”“你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吗?”“赞扬是一种等价交换吗?”交流的是师生的经验。这种交流关注的是学生真实的生活,关注的是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赞科夫
思考题:
 1 、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包括哪些方面?2 、教学中你有过尝试“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来共同讨论的经历吗?请举一例说明。 3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一张让老师任意泼墨的白纸。请对此发表你的看法。 4 、有人认为,既然要依据学生生活和“课标”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我们就可以完全抛开教科书,忙于学习素材的搜集与加工。你认为这样可取吗?为什么? 5 、案例分析:田 老师在讲述《情趣与兴趣》时是这样开始的: 师:从小学到初中,你们的生活有没有变化?你们觉得哪里发生了变化,有没有不适应初中生活的地方?生:有。学习的科目多了;每天课程都排得满满的,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十几里路非常累;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也严格多了……。师:这样一来,你们是不是觉得“生活变得没有滋味”了(唱)?为什么?生:不是。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可以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师:那你们喜欢做什么?生:踢足球,写毛笔字,绘画,打篮球,养花……师:同学们的业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可见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情趣,我们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生活……。你认为案例中的“聊天”教学形式有什么可取之处?对案例中日常生活琐事进课堂你有什么想法?     三 引导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过去许多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多为被动地聆听、回答、记笔记和做统一整齐的练习,搞得学生“昏昏欲睡”。新课程则要求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指引下的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此: 1 、不搞强制灌输,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以及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而不至于成为“学习的文盲”。
2 、创设合作性互动活动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彼此的知识、情感、能力与觉悟,激发更深的体验与思考。正如专家所指“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与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堂发生的资源的适度张力作用下分享经验、拓展视野的过程;借此,师生获得了作为可持续发展力量源泉的经验。”3 、引导探究学习  我们不仅要运用好书本上安排的单元主题探究,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动学生自主选择、确立讨论的主题和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成长与交往中的问题,在合作和探究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丰富情感体验、提升道德修养。相信,当我们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意识、积极态度、合作方式、探究精神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将不言而喻。
 案例 7 兴趣广泛是好是坏  在刘老师执教的《追求高雅生活》课中,精彩的学生辩论的场面深深地留于脑海。师:经常有家长反映,我这孩子喜欢游泳、喜欢打球、喜欢这个喜欢那个,就是不喜欢学习。兴趣广泛是好事?如……;是坏事?如……(很具煽动性)。怎么办?建议通过辩论方式来探讨(屏幕示辩题:正方——兴趣广泛是件好事  反方——是件坏事)。在 2 分钟的准备中,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分组讨论中,气氛热烈,有些同学还不时的在纸上做着记录。辩论正式开始后,马上有个女同学站起来发言,(情绪高涨,声音洪亮)“我认为兴趣广泛是一件好事。因为……”。接下来发言的反方辩手是位男同学,他毫不示弱:“我们反方认为兴趣广泛是件坏事。因为……”看来双方同学都作好了充分准备,踌躇满志。接下来是自由辩论时间,老师宣布完规则后,由反方同学先开始:

生 1 :我们反方认为盲目地扩展自己的兴趣,就会一事无成。这样对我们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
生 2 :正方认为兴趣广泛能促进人的求知欲望,使智力得到发展,应该是一件好事。
生 3 :这么多的东西,学得过来吗?
生 4 :我方认为培养兴趣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在学习之余放松一下,能学得更有兴趣。……   
生 8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科学和艺术,人类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没有兴趣爱好,或兴趣很少的话,跟动物有什么分别?
 师:注意不要搞人身攻击!(“轰”的一阵笑声,之后是短时间的沉默)
 师: 反方同学呢?(沉默)就这样被攻击倒了?(笑) 按照规则,辩论由正方同学继续……
评析: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一位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就是说,老师不要把 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是把矛盾教给学生去讨论。
    本案例中 刘老师选择了“兴趣广泛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采用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对这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的观点进行碰撞。“水荡乃生涟漪,石击乃发灵光”,在辩论中让学生感悟、明理。我们看到在课堂上活跃的是学生,当老师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的时候,同时也交给了学生更多思考与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我门看到了学生精彩的一面。这给我们的启示应该不少吧。

案例 8 我与青春有个约会
在省思想品德课研讨会上, 董老师的《我与青春有个约会》留给我们一些思考:
 师:在“青春调色板”中(大屏幕显示)请用一种颜色描绘你所理解的青春。
  生:……(出乎意料,学生们的描绘很精彩,他们从正面去描绘了青春的多姿多彩,表达了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正在大家为青春高唱赞歌之时,有同学突然站起来说)

 生:老师,青春也是灰色的,甚至黑色的。因为青春时期也有很多烦恼,很多问题、很多不开心的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恍然大悟似的,一时议论纷纷。教师抓住这个教学契机引发学生对青春期面临的问题与困惑的思考。)   师:在青春时期,有哪些忧虑和烦恼,下面分组讨论把青春期所遇到的烦恼和困惑都写在纸上,两分钟后各小组进行交流。(此时,小组讨论异常热烈,同学们兴奋不已,每个小组都写了不少,似乎觉得终于有一吐为快的机会了。)
  甲组:与父母较难沟通,有时与父母会发生口角;同学之间有时很要好,有时也会发生矛盾。
 乙组:脸上老长痘痘,怎么也去不掉。
 丙组:看到异性同学,不大方,总有些拘谨,特别怕同学讲闲话,不知如何相处为好?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但时间有限,我们只挑最具普遍性的问题(黑板板书:生理上的,如脸上长痘痘;心理上的,如异性同学如何相处,如何比较好的与父母沟通)在课堂上由大家讨论,一起帮助解决。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噢。
  评析: 在教学中, 董 老师围绕“青春”这个主题,设计了三大板块:青 春调色板、青春进行时、青春畅想曲,既让学生感受青春的绚丽多彩,把握欢快的青春节拍,又帮助学生坦然面对青春的烦恼,为安然度过青春期做准备。在这个案例中,比较精彩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学生用一种颜色描绘所理解的青春,学生的语言是精彩的,感情是深刻的,学生的不同理解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相互感染。

二是教师有意引发学生对青春期问题与困惑的思考,从学生“兴奋不已”,“每个小组写了不少”,“似乎是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的情形中,我们进一步看到学生急于想解决的心理。老师“透视”了学生的这种心理,把讨论中产生的一些典型的问题拿到课堂上,交于大家讨论,互助解决。在此,教师的策略是:借助同龄人的经验和方法进行教育。这种互助合作比教师讲得头头是道更有吸引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由此可见,让学生互动合作在此案例中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案例 9 走近税收
 这是一节思想品德活动课,授课的是年轻的陈老师。她结合全国税法宣传月活动而选择了这个主题。这个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走向社会的能力。以下是陈老师所作的案例描述:

(一)导入课题(由学生主持人导入)
(二)组织活动

1 。视图分析:“从身边讲起、用图片说话”。这部分主要让学生欣赏一些建设成就的图片,分析当地财政收支图表。感知税收的重要作用和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探究园
( 1 )小记者做课堂采访:《我身边的纳税人》哪些是纳税人?纳的是什么税?纳税怎么计算?  2 )问卷调查的负责人反馈:《本地居民的纳税意识调查情况》展示其中 3 道问题的统计数据,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本地居民有依法纳税的认识,但依法纳税的自觉行为欠缺。 ( 3 ) 6 位同学表演情景模拟剧《税务工作者的烦恼》,播放采访录音《税务工作者的心声》,揭示有关“纳税”的错误观念。( 4 )小组讨论与探究:《“征税难”的原因及对策》(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到了这个环节问题的难度已大大降低了,所以学生的发言十分积极。)

3。 实践坊——在第 14 个税法宣传月中行动起来。(提示: 可用文字包括口号标语、给纳税人的倡议书、给税务局的建议书等。绘画、谱写歌曲、行动构想等方式先小组能根据成员的特长选定一种方案,之后着手设计。大约 4 、 5 分钟后教师根据时间挑选几组的成果向全班展示。)

(三)结束语:老师送给学生一句话:“课堂有限,社会无限。”课后请同学们登陆有关网站,如中华财税网( www.china-tax.cn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 www.zj-l-tax.gov.cn )等了解税法知识,为参加税法知识竞赛作好准备。
评析:
    课前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的调查、采访、搜集资料等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接触面,开阔视野。最重要的是整和了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走向社会,走向了无限的拓展空间。因此,本案例的成功在于:通过“采访——反馈——表演——剖析——探究”这条线索,把学生的生活与社会,把课内与课外紧紧地连锁在一起,使课堂教学跳出教材,冲出教室,学习的天地更宽了,在广阔的天地中学生作了成功的自主探究。

陈老师在课后反思中提到:由于学生平时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教师缺乏指导经验,真正去搞调查问卷,采访时走了一些弯路,课前准备耗时较多。当然,这是一种可喜的反思,毕竟我们已经走出了这一步。
案例 10 保护小河环境的措施
  这是一节《依法保护环境》的探究性汇报课:
师:同学们,第一小组的同学用自己的调查和分析,把结果呈现在大家面前,请大家也为保护我们学校门前的这条河的环境出出注意。
生:可以在垃圾堆旁边设一个警示牌,要求周围居民保护环境,不乱倒垃圾。
师:这是个好主意。

生: 我看可以派专人巡视,看到有人乱倒垃圾,即时劝阻或者罚款。
生:我看罚款还不如罚他义务保洁一星期。
生:我觉得这样是防不胜防的,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们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生: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在废物利用上下工夫。
师:这个观点很新颖。
生:我认为防止乱倒垃圾当然必要,但如果从减少垃圾入手更好。像漫天飞舞的一次性塑料袋,我们完全可以少用或不用。
生:对,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公益广告“这也是菜篮子工程”,说如果中国 3.7 亿家庭都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不出一星期平铺起来能覆盖整个国土。
 生:我们干脆发个倡议,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动员父母买菜用“菜篮子”。
师:这个建议太好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参与环境保护既是我们青少年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评析: 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本案例中老师提前布置调查周边环境,在学生忙碌了一段时间后把探究性学习的成果在课堂上作了交流汇报。针对发现的问题,师生一起来探究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在探究中相信在环保问题上我们的确有事可做,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并以我们的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从而落实探究的目的。探究式的思想品德课堂,使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体作用。在合作探究的体验中,扩展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升了自我成长的需要。

学生自己单独或者与其他学生一起共同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探寻自己的兴趣,并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 ——罗杰斯让
 思考题:
  1。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什么地位?教师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
  2 。对小组合作学习呈现时机问题,你有何高见?
  3。你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采用过哪些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形式?请结合一个实例分析它的利弊所在?
  4。安排调查前,教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5 。案例分析:
    在悦耳的背景音乐《青春舞曲》中,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呢?不久,有的开始奋笔疾书,看着他们自信的面容,我为我的精心设计感到自豪。第一个学生要求发言,谈到了自己的青春理想,我及时地予以肯定。接着,更多的学生站起来谈了自己的想法,气氛变得很活跃。这时,我注意到第一排的一个女生,她悄悄地举了一下手,但很快又放下了,随后和自己的同桌小声地说了句什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她一定有自己想说的话。我走到她旁边,诚恳地做了请的姿势。“老师,你总在让我们说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您不讲一讲您自己的青春经历呢?” 如果你碰到类似案例中所描述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四、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不再是口若悬河、惟我独尊的演讲者;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主体构建与发展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就要求教师:
  1 。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体验
   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体验,需要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身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思想品德课。
 2。重视实践中的体验
 充分认识到学生最好的体验是实践。“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学会了。”在思想品德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品德实践,是不能形成品德行为实践能力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各项文体活动、社会公益劳动、参与体育项目比赛和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社会,体验生活。
 案例 11 感受恩情   这节课的内容是“孝敬父母”。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分别重达 3 公斤 的沙袋拿出来,让学生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在同学们的大笑声中两个男同学站出来表示愿意尝试。教师把两个沙袋分别绑在两个同学的肚子上,然后请他们绕着课桌在教室内走三圈。两位同学明显地感到吃力。在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中他们又站在了讲台旁。然后教师请两位同学说说感受。一位同学说:“肚子感觉老往下坠,很不好受,我出生时超重,9 斤多,做母亲太不容易了。”另一位同学则说:“让我走三圈没问题,如果这样子让我绑上十个月,那我可吃不消。做母亲真伟大,我以后要好好孝敬她。”(这两位同学天真无邪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一阵阵掌声)

 评析: 这个案例的成功就在于:把学生置身于某一情景中让其去体验去感受,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认同,认识上的提高。这比教师喋喋不休地说母亲如何如何伟大效果要好的多。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就不仅仅是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大到了情感和人格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增长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它无需教师过多繁琐语言说明,学生的感受尽在不言之中。
 案例 12 青春是一只乌龟
   李老师在上《畅想青春》这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根据 26 个字母的形状,描绘自己眼中的青春。课堂上,李老师安排学生 5人一组,在自己创意的基础上,各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在走下讲台了解学生交流探究的过程中,李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聚精会神地画一只乌龟,以为他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就提醒他要参与小组活动。 热烈的讨论结束后,学生们踊跃在黑板上用图画表示自己的创意并进行讲解,有的学生说青春是一个小写的 n ,是一扇又一扇的门等我们用智慧去开启;有的学生说青春是大写的 M ,是一座又一座的山,我们要用坚强的意志去跨越它;有的学生说青春是大写的 Y ,是一个人生岔路口,我们要用理智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还有的同学说青春像大写的 J ,是一把萨克斯乐器,能奏出悦耳、动听、浪漫的音乐……
    这时,刚才画乌龟的同学的手也举起来了, 李老师犹豫了一下,还是请他上了讲台,他就在黑板上画起了乌龟!老师有些失望,台下的学生在窃窃私语。当他停笔后,老师问:“你认为青春只是一只乌龟吗?”学生们哄堂大笑,他红着脸说:“我认为青春是一只乌龟,一只安详的乌龟,虽然爬得慢,但是一步一个脚印很踏实地走着人生的路,而且乌龟是长寿的,所以它是健康的,有活力的,就像我们的青春。”听着学生诗意般的话,这 时的李老师也忘情地说:“老师也愿意做这只健康、有活力的乌龟。”
 评析 : 李老师在课后反思中写下了三个“假如”:“假如我看见那个学生画乌龟,我以成人的眼光马上否定他,或对他提出批评;假如当他高举起手,急于想表达时,我却因怀疑他的能力,而不给他机会;假如他在黑板上,画那只我认为会影响课堂氛围的乌龟时,我阻止了他。那么,一个精彩的瞬间,会因我的主观武断而错过!”的确,“青春是一只乌龟”这是多么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呀!         
 在以往的课堂中,很多教师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一个被动的倾听者和学习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领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案例的成功就在于老师能借助学生自我体验,创设机会,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升华为更高的追求。
 案例 13 “洗”出来的感悟
 在上《孝敬父母》这课时,老师提前一个星期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给父母洗一次手或脚。就此写一篇感受。一星期后的课堂上:情感回放:请一位同学读自己的感受。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所有的学生都沉静在自己的经历当中,尽管有诸多的不习惯和羞怯,但家长们粗糙的手掌还是令他们吃惊与感慨,甚至终身难忘。情感回应:老师读了一位家长的回信,信中家长的意外、感动之情溢于言表:“我从来没有想到,孩子会这么认真地为我洗手。谢谢你,我的孩子。”“我觉得我的儿子终于长大了,他已经会照顾我了!”“你洗得真好,我希望能一直享受下去,但我怕你辛苦。”……学生们齐刷刷鼓起了掌。连平时最“酷”的男孩子也鼓得起劲。几个女同学已经在悄悄的抹眼泪了。情感辩白:播放一段家长与孩子各自诉说苦恼的录音。请学生就这段录音谈看法。平时对于父母与自己的种种“冲突”学生有着许多的看法,有时甚至不免偏激。可是在这课堂里学生们非常客观地分析着矛盾冲突,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中大部分的办法是针对自己的要求:尽量理解父母的苦心,不与父母发生正面冲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替父母着想;从行动上关心父母,多做家务事

评析 : 至注意到的学生非常少。思想品德课承担着直接进行道德引导的责任,如何实现道德从“认知”到“内化”的转变,这需要我们努力地去弥补“道德实践”这一课。案例中的“洗”不仅洗去了父母手上的污垢,也洗去了孩子们心灵上的污垢;不仅填补了父母情感上的空白,更重要的是补上了孩子们道德上的空白。如果说我们的书本可以将孩子们带到伊甸园的门口,告诉他们这里是道德的天堂,那么“道德实践”就是升华的天梯。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
思考题:
1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设置角色模拟、小品表演、竞赛活动等,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也易造成课堂的失控。在课堂教学趣味性与课堂规则之间应怎样协调,请谈谈你的看法。
2 、思想品德课教师往往不是专职的心理辅导员,而教材中的重要一块是有关心理健康的。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与心理辅导的技术呢?
 3 、案例分析:
 ⑴ 在《我与青春有个约会》中有个环节叫“青春调色板”教师要求学生用一种颜色描绘你所理解的青春,以下是学生的一些描述:
生 A :青春是红色的,青春热情如火,朝气蓬勃。引用费翔的一句歌词:我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
生 B :青春是蓝色的,青春放飞理想,犹如放飞蓝天的白鸽。我们拥有太多的蓝色的梦。
生 C :青春是绿色的,绿色是生命本色,她象征着青春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孕育着勃勃生机。
请你也来参与续写两条。
 ⑵ 这是一堂省优质课中的片段:一群头戴画有稻谷、小鸟、蛇、鼠、昆虫、鹰、青蛙、狮子、羚羊、人、狼、草……的同学们正在快乐地游戏着,哦,老师也乐在其中。一团红线球在他们的手中飞快地传来传去,他们在干什么呢?噢,原来他们正在精心编织一张“生命网”呢,当这张红红的“生命网”高高举过他们头顶的时候,同学们已经感悟到了:大千世界,每一个生命只是这其中的一个“结”,生命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而当其中的某一个结消失的时候,“老虎死掉了”、“狮子也没法活了”……慢慢地,整张网就坍塌了…… 请简单评述安排这一游戏活动的意义。

五、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程对我们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实,学生具有潜在的学习欲望,就看教师能不能去激活。
1。多些激励与赞赏

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去汲取知识、运用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在各种场合,从各个方面,用各种方法给予学生激励与赞赏的评价。这是教师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鼓舞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 。多几个“把尺子”的人我们要努力改变“教师一人定乾坤”的单一评价主体,多几个“把尺子”的人,形成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和家长共评的机制。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分析、判断,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道德行为。有人说,教师的评价是一把火,会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欲望;也有人说教师的评价是一潭碧池,能清除学生内心焦虑和烦躁……

 切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案例 14 情绪“两相知”
 黄 老师在讲“情绪”课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师:我们已了解了丰富多样的情绪如万花筒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生活中的我们需要彼此理解和关爱,而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窗口,你能读懂别人的情绪吗?解读他人的情绪吗?让我们搞个游戏:情绪“两相知”——你比划、我来猜生:模拟某种情绪(眉开眼笑、暴跳如雷、怒目而视、咬牙切齿……)的表情,由另一学生竞猜。(学生逼真表演,竟猜学生的一语中的,引来了阵阵的笑声和掌声。)师:大家的精彩表演,让我们感受了一份浓浓的快乐,老师也很快乐!那么也请接受老师发自内心的……(掌声)同时有一份特别的礼物想与每一位同学共享,那就是千古俗语:(集体朗诵)“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评析: 本案例中设计了情绪“两相知”模拟竞猜活动,为学生创设了展示潜能的平台,寓教于乐,师生同乐,体现了教学的平等性,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实践证明当我们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的时候,学生往往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新课堂让学生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让教师与学生共享一段人生的体验。本案例更可取的是为新课程评价提供了一个典范:在学生通过形体语言大胆表演各种情绪,让课堂充满笑声的那一刻,老师及时给了学生赞赏:同学们的表演真精彩!老师也很快乐!那么也请接受老师发自内心的……(掌声),同时用一份特别的礼物与每一位同学共享。对学生的参与给予了自然的恰当的奖励。教师的这种客观真实的评价与赞赏,融洽了师生情感,也带给学生快乐与自信,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案例 15 让智慧闪光
这个案例是湖北的 李雅嫔 老师撰写的:我在上《学习新天地》时课本中有一处让学生谈谈新学期的学习感受,我对学生们说:“先请大家画能够代表自己的图像,就好像书中的一样,你甚至还可以选用你所喜欢的卡通动物。”我观察到学生们平常上课时就喜欢在书上随便画画,现在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各个忙得不亦乐乎,在他们忙碌的时候,我又提出第二个要求:“能够让你们的代表作为发言人谈谈你新学期的学习情况吗?”“请在图像旁边画上一云朵,里面写上你的新学期的感想。”当我在巡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一些画得或写得很好的就让他介绍给全班同学。课后,我将课本收上来,仔细查看,发现很多学生不仅画得很认真,而且谈了一些自己的真实感受,如:“这学期我自觉多了,老师说我进步了,我很高兴。”“不知道为什么上初中以后我的成绩一直不太好,是不是中学的东西太难了。”“我老是管不住自己,爱偷懒,学习也不好。”……我觉得这既是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也是个别教育的机会,我在他们设计的图像旁边也画上一个简单的笑脸图像和一朵云,并在里面写上针对不同学生的鼓励的话语,如“看到你的点滴进步都让我感到高兴,希望你能为了自己美好的明天再接再厉,记住我在为你加油哦!”“你可不要着急,有什么问题我来帮助你,有信心难关总可以攻破哦。”“你很聪明呀,你和天才的距离就是需要多一些汗水哦!”……
评析:试想 李 老师的学生拿到书本时会有一种怎样的表情与心情。老师画的开心的笑脸、一般的笑脸、有点失望的表情、哭泣的表情等,几笔就让学生也了解到老师批阅时的心情,达到情感上的交流。这种效果又怎能是简单的“√、×”符号相提并论呢?除了图像表示,李老师又加上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激励性的评价,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案例 16 抗拒诱惑计划书
我受不良诱惑的表现  目前给我的不良影响 我准备采取的措施 我的实施过程时间具体方法 结果 一个月后的情况 执行情况好时的奖励 执行情况不好的惩罚 被邀请的计划监督人 计划执行人(签字)   计划监督人(签字) 评析 :案例中的(被邀请的)“计划监督人”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老师、家长。这个计划书展示的就是一个多元评价的例子。这种评价首先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因为真正的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只有学生自己自觉参与的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对成长的反思;在评价中加入家长、教师、同伴的多元参与,更能发挥合作激励的作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底斯多惠
 思考题:
  1 、有人说,评价要改变“教师一人定乾坤”的现象,多几个“把尺子”的人。你认为哪些人可以成为“把尺子”的人? 2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思想品德课教师也深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同时也知道批评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是不是只表扬不批评?  3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有其优点,诸如教学与评价结合,重视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等等,也有其不足之处,工作量大,教师负担过重等。如何处理记录袋评价法的这一矛盾?

 

第五讲: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如果把教学设计看成建筑教学大厦的工程,那么,课程资源就是工程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没有课程资源,教学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从一堂成功的案例看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案例:学生喜欢这样上政治课。选自教学月刊社出版的 2004 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我就是这个小男孩……”(节选)
 在讲授“道德良好,心理健康有利于成长”时,学生5分钟快速阅读后就找到了中心问题,那就是“道德良好,心理健康有哪些作用”?问题简单,接下来我就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举例说明其作用。有好几个组的代表说了张海迪、霍金、华罗庚等人的故事,讲得都很好。轮到安丹这组了。学生们竖起了耳朵,因为平时安丹就很会讲故事,他的发言同学们都很喜欢。只见他把眼镜一推,说:“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有这样一个小男孩,有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人见人爱。可是和小伙伴的一次玩耍中,小伙伴在无意中用木棍戳伤了他的眼睛……”。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我也被他的讲述感染了,很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安丹顿了顿,接着说:“小男孩原来有双明亮的大眼睛,可现在他的视力只有 0.2 了,并且眼球还有点偏,看上去还有点‘逗鸡眼',他的妈妈为此很伤心,可是这个小男孩却安慰他的妈妈:‘妈妈,事已至此,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我要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尽早恢复。我决定,今后我不能独自一人关在房间里了,我仍然要做过去(受伤前)的我。活泼、开朗、乐观,那才是真正的我呀!'小男孩的视力恢复得很快,2 个月后,已经达到 1.1 了,并且他仍然爱说爱笑。医生告诉他,再过几个月就能痊愈了。”说到这,安丹朝大家做了个鬼脸,并且笑眯眯地问,“你们知道这个小男孩是谁吗?”大家都感到很好奇。“我就是这个小男孩,你们的 IQ 也太低了,到现在也没看出我的眼睛有点点问题吗?”“啊……,原来是你……”大家都听呆了。
安丹接着说:“正是我的乐观、自信和坚强,所以医生说我的确了不起,能如此快地恢复。” 下面马上有同学举手示问,只听他问:“安丹,那你是用什么好方法来战胜困难的?” 安丹说:“当时我最爱听歌,我是用歌声来鼓励自己的。”“那你就给我们唱首你最喜欢的歌。”于是我示意安丹,他开始唱了,“如果大海能够唤回……”唱得很好,同学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尽管下课铃声已经响了,但还有什么比学生的自我教育更感染学生的呢?课后我思考了很久,学生调动起来了,没有哪节课是上不好的,只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素材,让学生说,让学生评,思想品德课的价值就能真正地体现出来。事实上,这节课的教育目的已经完全达到了。课程资源之于思想品德课教学,犹如炊米之于巧妇之炊。 

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不仅要看教师严谨的教学设计、严密的逻辑分析、深入浅出的演讲口才等等,还要看教师围绕课标充分地开发和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很多教师都在抱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缺乏!看完这个案例后,我们就没有理由、也不应该认为我们的课程资源是贫瘠的!要注意到作为教师自己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力。显然,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能否具备充分地利用和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及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我们教师都具备一双慧眼,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
 (二)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的意义
 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革除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往的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着浓厚的“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痕迹。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张嘴、”讲课。这样的思想政治课,学生不愿听,教师也不愿教。若上例中,教师进教室后就直讲“良好道德、心理健康是……。”“良好道德、心理健康有……作用”等,学生看了课本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课本上的几个条条,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在整堂课里,教师只是将学生的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那又会是怎么样的状况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还有着如下意义: ( 1 )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 )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还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新的课程资源的引入会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 3 )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的课程资源开发,会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发展;( 4 )在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过程中,不但会在教育领域内引发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会使全社会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有一个提升,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来临。
二、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内涵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 、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构成课程的因素。这里讲的课程资源指的是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即课程资源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力资源,也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其课程资源有着最大的广泛性。如果能将课程资源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对思想品德教学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都大有裨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2 、课程资源的分类  课程资源的分类,就是要把众多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根据归属到一起,又按照某些不同的特点,把它们区分开来,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们。
          ( 1 )根据来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也就是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人文资源、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等。比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师群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还有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等。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所以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图书馆、纪念馆、气象站、工厂、农村;还有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 2 )根据性质,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物产多样,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自然课程资源极为丰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带他们到大自然中看看祖国大好河山,看看家乡如火如荼地现代化建设,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热爱家乡教育最好的教材。当然带学生认识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是学生公民素质养成的重要内容,也是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应体现的一个基本思想。          
      同样,社会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样的。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果、国内外时时发生的重大新闻、社会热点,相关的思想观点、社会制度、历史沉淀的文化底蕴等无疑也是重要的社会课程资源。
          ( 3 )根据存在方式,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其中,活动资源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校内外的、班集体和学生社团活动、各种集会和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以及师生之交往等等。充分开发与利用活动课程资源,有利于打破单一的课堂接受教学模式,延伸课堂教学时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增进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养成健全的人格。
          ( 4 )根据呈现方式,课程资源还可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显形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作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显形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很容易开发与利用。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隐形课程资源的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二)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特点
          1 、多样性          
      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教学可以利用与开发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来自自然界的,如森林、河流、山川等,也有来自社会的,如社区、工厂、机关等;既有显性的,如教材、思想品德遗迹等,也有隐性的,如献身精神、奉献精神等;既有校内的,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室等,也有校外的,如展览馆、博物馆、社区图书馆等
      : 既有人力的,如教师、学生、家长等,也有物力的,如实验仪器、图书、教科书等 :
      既有文字的和实物的,如书籍、资料等,也有活动的信息化的,如音像、影视作品等等。多种多样的资源,给学校和教师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并非所有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真正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尽管如此,可以利用与开发的课程资源还是异常丰富的,还有大量的课程资源以前没有受到重视,有待于我们的利用与开发。就思想品德课程来说,在谈到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以前我们仅局限在思想品德书籍、教科书编写等,事实上还有很多资源是有利于思想品德教学的,如思想品德学家、思想品德教师、网络资源、思想品德故事、学生头脑中的思想品德描述力等。随着我国课程改革步伐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课程资源将被发掘出来,共同为教育教学服务。
          2 、多质性
          课程资源的多质性,是指 同一种课程资源有着不同的用途和价值,对课程教学有着不同的影响。
          ( 1 ) 同一课程资源,可以为不同学科教学开发利用。如长江、黄河既可以成为地理课程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成为思想品德课程了解中国文明发源、变迁的教学资源,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的伟大,成为良好的爱国主义资源。
          ( 2 )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课程资源也是如此,同一种课程资源可能包含积极的、能够促进课程实施的因素,也可能有着消极的、不利于课程实施的因素。实际利用课程资源时,选用不同的面给教学带来的成效和结果是不同的。例如,网络信息资源,若充分利用之,可大大简化教学过程,节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但是,由于网络制度的不健全,许多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信息内容也普遍存在于网络中,如果不进行筛选和验证,任其在教育教学中流通,也许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相反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时,应注意鉴别、筛选,恰当地利用。对一切不良的因素加以抑制,这种抑制不是回避,而是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从中辨别假恶丑,认识真善美,去伪存真、抑恶扬善、贬丑褒美。          
      课程资源的多质性特点,要求课程设计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充分研究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慧眼识珠,挖掘课程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化腐朽为神奇、变无用为有用,充分显示和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
         3 、潜在性
          如上文所说,很多课程资源以前未被重视,如今焕发光彩,这说明课程资源具有潜在价值。课程资资的开发与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开发过程中包含一定的利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都具有潜在价值性,也许一段时期内,某种课程资源还不能为课程所利用,甚至不被认为是课程资源,没有被充分开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的发展等,这一课程资源的优势和可利用性日益突出,进而能够成为新的课程资源被利用被开发。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性还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中。课程教学设计者在设计教学时对某一方面更为重视,就会启动这方面所需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与开发,成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依据;相反,被暂时忽视。选择哪些资源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反映了课程设计者的价值倾向,不同课程设计者用以利用与开发的课程资源不同。课程实施需要课程资源提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条件支持和保证,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程度对课程实施起着促进或限制的作用,其评价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普遍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根据资源利用量大小,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有以下几种:
          1 、思想品德教材。它是思想品德课的核心课程资源。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材的选择权归学校、教师和学生。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教材的编写也不再为一家所垄断,这无疑也推动了教材的改革和不断完善。
          2 、国内外重大时政、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思想品德课重要的课程资源。合理利用之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家庭、学校、班级、学生个人的事也是平日教学上常用的资源。如本讲义开头的“我就是这个小男孩……”这一教学设计,老师将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使学生倍感亲切,有较强的说服力。
          3 、学校图书馆。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很强,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能给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起很好的辅助作用。
          4 、音像资料。这是一种现代化的课程资源形式,既包括真实的思想品德记录片、录音,也包括思想品德题材的影视作品。两者的实际使用效果截然不同。前者内容科学可信,真实展现了某段历史事件、某个历史人物;后者是现代人对某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学再创造,带有一定的虚构性。

          5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教师通过电化教育设施制作思想品德课件,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更多的思想品德资料,利用多媒体授课,这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教育界积极推进的教学形式之一。通过网络,还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资源,使思想品德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而使其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6 、社区课程资源。校外尤其是社区的课程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以及少年宫中有关思想品德方面的活动。社区中丰富的思想品德人力资源,如思想品德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不同职业的居民等,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层次,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思想品德素材和品德教育见解;社区居民的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与记录等。在利用社区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时,可以广泛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在巩固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加强其动手、动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任意而行,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这些原则是根据课程资源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开发条件提出的,对实际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操作有很大鉴别作用。
          1 、针对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这种针对性首先体现在不同课程目标应该利用与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每种课程资源对特定课程目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利用与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同时由于课程资源本身具有多质性的特点,这使得同一课程资源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目标。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要坚持针对性原则,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应的课程资源,认识与掌握它们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寻求最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课程资源。
          2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途径的开放性等。类型的开放性,指不论以什么类型、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应该利用与开发。空间的开放性,指不论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城市的还是乡村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应该利用与开发。途径的开放性,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不应局限于某一种途径或方法,应探索多种途径或方法,协调配合使用。课程资源是丰富的,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利用与开发。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奇花异草、书籍图片、英雄人物、影视作品、文化遗址等,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与开发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3 、系统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必须依靠国家相关教育部门的指导、教育专家与课程专家的探讨以及普通教师的参与,有条件、有步骤地进行。盲目开发课程资源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浪费,我们不仅要开发,更要去利用,充分利用己开发出来的资源,避免重复开发。教育专家与课程专家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能够进行深层次研究,但其研究往往理论性太强,甚至与具体实际教学情况脱节,难以体现各地特色。普通教师具有丰畜的实际教学经验,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利用与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但理论水平欠缺,往往流于形式,不能与课程目标一致。必须将这两个方面的开发结合起来,使课程资源既能紧密贴近课程目标,又能与实际教育教学相结合,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突出个性。
          此外,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还有以下几个原则:综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方法
          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般有五种基本方法:
          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利用与开发相应的实施条件等;
          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第四,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第五,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三)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途径          
      可以说,新一轮思想品德课课程改革赋予了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同时也确立了其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开发和利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是思想品德课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更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力保证。
          1 、拓展思想品德课的教材资源
          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我们的主要课程资源,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概念,并不是说彻底抛弃教材,削弱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固然,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部分来利用。教师要以自身独特的风格,结合本地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摒弃以往的“教材为本”的一元课程资源观,建立大教材观,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恰当的补充或调整。如将本地美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间风俗、灿烂的建设成果、感人的英雄事迹等有机地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有的放矢的的利用之,形成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使教学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开阔信息视野,拓展思维方式,真正发挥课程资源的促进作用。
          2 、创造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资源          
      思想品德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可以选择的实践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原来那种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做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主要应表现为“导方向”、“导思路”,放手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自我探究中去主动求知、快乐求知。          
      为此,我们要树立“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要积极地创造和提供条件,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时地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等进行调查研究、体会感受、实际操作、归纳总结,以实践活动形态为主,围绕一些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而展开,在活动中教,在活动中学,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的处事能力,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3 、联接思想品德课的信息资源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适合程度。所以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辟一切信息渠道,使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形成有机的整体,使之成为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就校内课程资源而言,学校首先要积极开发自身的校本人文资源,让敬业爱学的传统发扬光大;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接触更多的信息提供服务,建好图书馆、电教室、实验室、音像资料库、校园广播电视系统、校园网络教室等,以求不仅能满足教师对教学资料的选择,而且还能满足学生自我探究知识的需要,从而开拓出多种教与学的渠道,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更大程度地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就校外课程资源而言,学校和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联接公共图书馆、电影院、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网络传输机构乃至于风景名胜、人文景观等,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观看演出、体验生活等提供方便,以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方式、进度等,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走进时代、走进生活,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4 、广辟思想品德课的人力资源         
      随着现代生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中学生与家长、与师生、与他人交流的面也在不断地扩大。由此可见,师生、家长、社会上的各种人物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在不断地加强。人力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中,作为课程资源一部分的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具备了课程资源条件性和素材性的双重性。教师个人所具备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发和利用教师所储备的课程资源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求教师不断去汲取新的知识营养,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还要具有自主地、创造性地、合理地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四、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要坚持正确思想导向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思想性 , 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切忌唯学生论,一切都按照学生的意思来组织教学活动是错误的,在有些课堂上老师的课堂被学生牵引着,气氛很闹,但思想性在哪里 ?
      学生通过这一堂课有什么新的体验与感情,恐怕会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就是活动课,最没有实际意义的课。同样在思想品德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一就是课程资源不要太“烂”,选取的课程资源要有思想性,要与教育教学目的相结合,要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服务。第二就是课程资源不要太滥,选取的课程资源在一堂课里无需太多,要有精品意识。
          2 、以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为主体          
      学生是课程资源,根本原因是学生是课程主体之一。一方面学生的存在是课程存在的依据;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具有能动作用,学生创造着课程。从理论上看,课程本身具有“过程”和“发展”的含义,课程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课程来实现建构课程的意义。从表层看,课程由特定的社会成员即教育专家、课程专家或教师设计,但从深层看,课程由学生创造的。课程实施并不完全按照设计者预定的发展路径,不同的课程实施者和学习者会产生不同的实施过程      .
      学生不是完全按照成人的意图和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他们与课程接触时,时时刻刻都在用儿童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去体验课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会给课程带来新鲜血液,成为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不应该把学生看成课程和教材等毫无保留的接受者,应该积极发挥学生对课程的建构能力和鉴别能力,使学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和课程实施的主角。因此,我们在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然,我们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时,千万不要随意将学生、家庭的个人隐私当作课程资源来利用,这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教学不利。
          3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实行单一课程管理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也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因而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能力。不少教师只知道有教科书,不知道有课程,甚至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把课程改革仅仅视为教科书改革。而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拓展不够,对公共图书馆、
      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性课程资源和乡土知识、民间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广泛的乡土资源熟视无睹。在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中,中小学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教参、统一的教学进度,它的课程资源大多是国家和地方规定好的,是现成的、固定不变的,并不需要教师去开发课程、创造课程,缺少课程建设的空间,教师们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些内容上好、教好,因此,教师也就很难养成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更谈不上去整合、利用周围的课程资源,这一方面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机械灌输,另一方面又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被闲置与浪费。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自主教学提供了空间,教师们应该也必须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有的新课程实验地区,不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象也仍存在。如有些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仍然按照习惯的教学思路和模式,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上一堂课的内容,十几分钟就讲完了,下面不知道怎么办了。这实际上就是缺乏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仅仅关注教材这一传统的课程资源,把教材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周围大量鲜活的资源进入不了他的视野,难以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重视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的作用,而忽视对学生、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物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作用重视不够,这样造成了课程资源在结构上的缺失。如果课程资源结构单一的局面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不能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等因素的整体资源优势,那么教学仍然会局限于书本、课堂、学校,这不仅不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而且往往会导致教学脱离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使学生难于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附录 1 :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前,他布置学生们回家做一个实验。实验分三步,首先测量一次洗手的用水量。先开水龙头洗手(以 10 秒钟为基数计量),再将洗过手的水倒入有刻度的瓶中,看看洗手的用水量是多少;第二次洗手时将水龙头开小一些,让水缓一点流出,再将洗过手的水倒入有刻度的瓶中,看看用水量是多少;再比较两次小水量洗手的用水,算出每次节约用水量。三天后上课时 老师让学生一起算算:如果每人平均每天洗 4 次手,一天、一个月、一年可节约多少用水?全班 54 名同学一年可节约用水多少?当学生们看到 68 吨左右这个数字时都惊讶地发出了感叹。
          附录 2 :
      老师在“帮助残疾人”的教学中,他并不是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为什么要帮助残疾人,如何帮助,而是搞了一个活动“模拟特殊角色,体验别样生活”,让自告奋勇的学生扮演残疾人,要求盲人上厕所、瘸子上楼梯、聋哑人问路。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深有感触,其中一个扮演盲人的女同学说:“我摸着墙壁向前走,好害怕掉进粪坑,当旁边保护我的同学把手递给我时,我紧紧抓住了她,才放下心来。因此我想残疾人是很需要我们帮助的。今后我看见盲人过人行横道线这样的事,我一定会主动把手递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