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豆瓣影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6:55:15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专题二: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理念与结构

专题三: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探究

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解读

必修课程《历史Ⅱ》内容标准解读

历史必修(Ⅲ)若干问题探究

 

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一)为什么要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学习要点: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吸收国内外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解决目前国内高中历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提高现代公民素养方面的作用。

[材料1]对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的问卷调查(略)

[材料2]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外的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略)

(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是什么

学习要点:

总体思路:要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高一年级学校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

1、在课程目标上,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和泛政治教育化的倾向,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2、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选择上,要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的重复,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3、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同时有利于学分管理的实行。

4、在课程实施中,要力争做到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更新。

[材料]如何理解标准内容研制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略)

(三)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有哪些主要特点

学习要点:

1、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以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

2、在课程结构上,《标准》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发展。

3、在课程内容上,《标准》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特别要指出的是,它增加了世界是内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比重。

4、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提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以及交流合作。

5、在学业评价上,坚持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发展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专题二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理念与结构

(一)如何理解“知识与能力”维度的目标

学习要点:

广义的历史知识应该既包括知识和能力,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学习内容。

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知识,主要是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史实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等。

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定的知识总是和一定的能力相结合的,知识的获取及呈现都伴随着相应的能力,同样,能力的获取及呈现也都伴随着相应的知识。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与知识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特点,发展良好的能力,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识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材料1]教育部2002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略)

[材料2]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必须对知识进行专门的选择(略)

[材料3]从历史基础知识的分类看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略)

(二)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

学习要点:

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使用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必定贯穿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实现的过程,应是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学生能够经常性地参与学习过程,就容易学会学习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其创造性也有了发挥的机会。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并掌握学习方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学习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历史知识的设计和过程与方法的设计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形式多样的“过程与方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探求多种途径解决问题,要突出过程的体验、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把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融入到历史知识教学之中,不但让学生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手段来运用,更要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来实现。

[材料1]学习方法:学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略)

[材料2]对于“什么是讨论课?”的界定(略)

(三)如何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

学习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态度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价值观是人们对思想、态度、行为的取向标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处于不同动态过程中的不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有效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材料1]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是人格教育的核心(略)

[材料2]享受历史精神,提高人生境界(略)

[材料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理解(略)

 

专题三   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探究

(一)如何体现高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时序性和整体性

学习要点:

按照传统教学观念,专题式教学的弱点是其外在的时序性不强、整体性不明显,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在拥有相同课时数的情况下,这一教学方式为了在某个领域或范围能够有较深的探讨,多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力求在典型事件或领域作更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使学生能在史料、史识等方面有更深刻的感受和更大的收获,以完成培养其较强历史意识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的课程目标。但这并不意味专题式教学是完全没有试徐性和整体性的教学模式。

在从通史式教学转到专题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理解:

①时序性和整体性是相对的:历史教育中的历史主要是主观的历史,或历史学家所阐述的历史,其时序和整体都是相对的,而不是也无必要、更不可能是客观历史的完全复原,其中的跳跃与裁剪不但比比皆是,而且也是完全必要的。跳跃与不完整在主观历史中也是绝对的,而时间连续与内容完整则是相对的。

②时序性和整体性是有条件的:通史式教学是以人类历史发展时间和全部重要历史内容作为时间排列和考察对象的条件与范围,而专题式教学是以某一空间历史发展的某一领域作为时间排序的条件和考察的范围。两者的区别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或教学中采取不同分类方法与所受条件限制的区别,而不是简单的优与劣的区别。

③通史中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与专题中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离现实越久远的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即使在通史模式中,也会越接近于专题模式,而离现实越近的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即使在专题模式中,其时间之连续和内容之完整也会越接近于通史模式。

④时序性和整体性是人们感知历史、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重要纽带:专题式教学不是忽略或不要时序性和整体性,而是要在不同的范围、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重建不同于通史式教学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以便在更高层次上构建人们感知历史、认识历史和解释历史的纽带。

人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在于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增强人们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解力与判断力,进而提高“社会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但这些根本目的中的具体内容却会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实的历史知识、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整体性都是服务于这一根本目的的载体,因而他们本身也不会是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历史知识、历史过程、历史规律、历史认识的呈现方式本身也是历史的。

[材料1]一位高中历史教师的疑问与担心(略)

[材料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7

(二)历史必修(Ⅰ)若干问题探究

学习要点:

1、政治史内容非常广泛,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将政治史作为历史课程中一个重要专题是课程编制的应有之义。

2、政治史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清政治概念,阐释清楚政治发展的沿革与联系,这是政治史教学的基础。

第二,前后联系地分析政治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是政治史教学的关键。

第三,用辩证的、历史的和发展的视角分析政治变革、政治制度和政治人物,是达成政治史教学目标的关键。

第四,注意教学方法,大胆创新与设计,力争取得教学的最大效果。

[材料1]怎样讲授政治史(略)

 

 

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解读

 

        一、关于《历史Ⅰ》学习模块的说明

  

    (一)《历史Ⅰ》中学习专题确定的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模块共设有9个专题: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前五个学习专题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与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相一致,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三种不同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和特征,这五个学习主专题不同的历史侧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貌。后四个专题主要反映的是世界历史的内容,时间断限从古代希腊罗马直至20世纪末。九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中外政治生活发展史的学习内容。

在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之前,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它作为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一个单独模块的必要性问题。事实上,《历史Ⅰ》中的序言即是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简明扼要的解答。它既指出了设立这一模块的立意,也强调了了解人类政治活动对于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意义。从设立这一模块的立意方面而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包括了人类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也包含着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发展等,而人类历史上的政治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相互矛盾作用下不断发展的反映,是人类社会为适应经济社会活动而在政治领域内自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是人类在政治活动领域精心培育出的制度文明之花。同时,政治活动在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也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反过来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予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体现。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探讨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就成为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历史学习的目的之一,因此它也就成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其次需要解答的问题是确定《历史Ⅰ》中学习专题的原则。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是必修课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是选修课程,而世界古代史则不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视野范围之内(参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版)。与以往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相比,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是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全部纳入到了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之中。这是课程标准与以往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一个明显的不同。但在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全部纳入到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之后,如何处理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与学习外延扩大的关系,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这就意味着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使课程内容从“囊括式”走向“精选式”,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由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中的学习专题的确定,遵循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来确定学习专题

人类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其中既包括国家制度、治国方略、政治性变革,也包括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政治派别的活动及重要历史人物的各种政治活动等,从学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属于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决不等同于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也不等同于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内容。众所周知,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在于它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所谓基础性,是指高中历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它既有别于初中历史课程,更不同于大学的历史专业课程;所谓时代性,强调的是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而《历史Ⅰ》作为必修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必须要适应高中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适应上述诸种要求,高中历史必修课中政治类模块中学习专题的确定,就须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为线索,精选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基本特征的重要政治制度、历史性政治变革、重大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来作为专题的学习内容。依据这一原则,《历史Ⅰ》选取了九个学习专题,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时代性内容而共同构成人类历史上恢弘的政治画面。

细观《历史Ⅰ》中的九个学习专题,可以发现它们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第一,强调专题在反映人类政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代表性。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关注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生、发展及其膨胀的过程,探讨其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众所周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在政治建设的代表或者说最能反映古代中国政治特色的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后,虽历史在不断发展、王朝在持续更迭,但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政治结构一直延续了下来,无论是汉武帝时设立的监察机构、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还是明清时期的内阁制、军机处等,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框架中来进行具体的政治制度的改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成为左右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这一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就成为我们解开古代中国政治结构的钥匙。再如学习专题七探讨的是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近代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产物,它顺应了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健全法制和保障人权,因此它成为近代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可以说,《历史Ⅰ》中的每个专题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

第二,强调学习专题的整体性特征。在内容标准所确定的九个学习专题中,每个专题从时间断限上看,都包含了一个较长的时段,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时间断限长达两千多年,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即如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也达半个世纪左右。这样的学习专题,时间长、跨度大,包容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专题就能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一种重要政治制度的缘起、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这样的学习专题视野广阔,整体性十分突出。它对于引导学生科学地历史地看待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坚持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整体性原则来确定学习专题

如前所述,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是作为必修课来讲授的,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则是属于选修课程,而世界古代史则不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范围之内。这种课程结构有其自身的原因和理由,但与时代的发展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需求相较,其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一,相违于历史教育的系统性规律。历史的特点之一在于其连续性和时序性,人们依据一定的理论标准,在对社会性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历史分期及其基本发展线索的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自身发展的中断或社会形态的突变。因此,任何人为截取一段历史以作为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内容的努力都将直接影响历史学习的整体性效果及人们对历史发展的总体判断。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 由古知今,由今知古”。从这种意义上讲,了解过去是了解当今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我们没有对古代中国两千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生、发展及其性质有一个深入的探讨,也就难以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及其革命性变革意义有总体的认知和把握。其二,滞后于发展着的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性主题。但无庸讳言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一切就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必须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来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近现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及其规律。这是历史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新世纪对高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然要求。在高中历史教育必修内容中采用摈弃世界历史的实用主义做法,实质上是对历史教育及其责任的变相轻视和自动放弃。

有鉴于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在确定学习专题时,强调了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选题原则。即在坚持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结构特征的前提下,注重学习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递进,注重中外历史专题间的相互关联和交叉。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从“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到“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和“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专题确定原则,有助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的两重视角来观察和探究历史,从中外历史的发展与联系中获得启示,从而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更好地认识国情、认识世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

 

     3坚持以贴近时代、有所侧重的原则来确定学习专题

    “历史”一词,通常具有两种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人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指的是人类的全部过去;另一方面,历史指的是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思考。前者可以称之为历史的本体,后者可以称之为历史的认识,当这种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学。从历史本体的角度而言,历史是客观的,它是一种独立的和外在的东西,不以为人的意志和行动所左右;从认识的角度而言,历史是随着人们的理论指导和认识深浅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特点。这也正是历史的独特美感之一。时间的远近不能成为衡量历史价值的标准,正如不能因为月亮较近就断言它对地球的影响比太阳还大一样。但另一方面,高中课程的总体结构和高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特点又提出了对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的要求,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课标研制者就不得不对学习内容有所取舍。而取舍的原则之一,就是贴近时代、有所侧重。它体现在课标《历史Ⅰ》的内容中,就呈现出薄古厚今的特色:从中外历史角度而言,九个学习专题中中国史方面的为五个,世界史方面的为四个;从历史断限角度而言,则是古代史方面为两个学习专题,近现代史方面为七个。学习专题的这种确定原则,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贯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它也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助于课标中规定的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关于《历史Ⅰ》学习目标的说明

 

    《历史Ⅰ》在学习专题之后的一段文字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对本模块的学习目标作了具体规定。

    第一,在知识目标上,《历史Ⅰ》规定,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这里,课标突出的是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代表人物这三个概念,三者之间既有概念的包容与交叉,又有互相的区别和联系。政治制度作为历史上存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现象,是通过一系列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活动而累聚形成的,而一系列政治事件的爆发又无不与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关,它们反过来又推动着政治制度在发展、渐变中走向突变和更替。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区分历史概念的区别及其指向,并通过这种指向将各个概念相互联系起来。当然,这里所说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代表人物并不是一种泛指,而是强调其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并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或至今还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近代中国历史上日本的两次侵华战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冷战格局的形成及其瓦解等。

    在解读知识目标要求中,不能不谈到课标在对知识目标方面的递进性要求,这就是对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的了解,其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换言之,对上述历史基本内容的了解,将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正如我们不讳言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有着自身的共性和一些共同的价值追求一样,我们也不应讳言产生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阶级、阶级关系与阶级斗争。我们不赞成将人类社会的所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统打上阶级斗争的烙印,同样我们也不赞成将已经出现并至今还存在的阶级、阶级关系一笔抹掉。事实上,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国家政权、政治制度都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阶级结构、各阶级政治力量对比息息相关,而各时期的历史人物也都是代表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来参与各项政治活动的。可以说,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是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前提,而后者又成为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用客观的历史的态度,来科学认识和理解历史上的阶级与阶级关系问题,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第二,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高中必修课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要求明显地有了难度,理性色彩更为浓厚,理论思维有所深入和提升。它包含了几个层面的要求。这就是首先要学习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政治活动方面的历史资料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其中既有“一次文献”如档案、会议文件、报刊及事件相关的音像资料,也有“二次文献”如回忆录、口述资料、历史著作等。在了解历史资料的各种类型及史料价值的基础上,要能够根据学习专题的要求,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一些相关的方法,同时,搜集历史资料的过程,其实也是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对资料进行鉴别、评判、归纳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进行历史资料的分析方面的方法训练,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方面的能力。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学会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这在基本要求上是与初中课标的要求一脉相承的,即“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之能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知识。”同时,相对于初中而言,高中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体现在课标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性,这就是要历史地辨证地认识历史上重大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学习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关系等多重角度探讨政治变革的原因及其意义,并能形成合理的、观点鲜明的富有说服力的解释。

第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历史Ⅰ》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这是课程标准《历史Ⅰ》模块的根本目的所在。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它告诉我们,读史、学史并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一些历史事件、人物或历史掌故,如果是这样,那就成为了历史的“两脚书橱”,那也就失去了历史学习的意义。因此,读史、学史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们读史、学史既是为了了解过去,增强个人的历史素养,更是为了鉴往知今,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主动承担起历史、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强调历史学习的独特价值所在。

政治活动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它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在历史的发展中,各种文明在不断发展进步,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人类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间既有鲜花、欢呼和凯歌相伴,也有战争、磨难和泪水同行;既有艰难、曲折的苦苦求索,也有翻天覆地、酣畅淋漓的高歌疾进。通过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的漫长较量,人们以制度化的形式巩固和发展了民主、法治的胜利成果,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飞跃,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我们应从历史的角度清醒地认识、理解和珍惜这一遗产,结合我国国情,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不懈努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的表述,仅仅是出于论述上的方便、清晰而已,其实无论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同一体。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就是技能训练、方法掌握的过程,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的过程,这正是人文科学的特点和优势,将三者割裂开来或者以为三者是分阶段来实施的过程,都是对课程目标的误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必须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成为方法训练和情感培养的一个主动的自觉地过程。)如在学习“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专题中的“辛亥革命”这个内容时,要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基本过程及其结局,而在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方面,教师应与学生结合君主专制在中国的发展及近代世界潮流的变迁等内容,来共同探讨民主共和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资料的收集方法及其途径,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师生在共同探讨、积极思维的过程和氛围中,学习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正确方法,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总之,知识目标的要求并不是最终目的,它作为一座必经的桥梁,学生通过它而达到技能与方法的训练,并最终实现综合素养提高的培养目标。

二、《历史Ⅰ》内容标准分析

  

《历史Ⅰ》共有九个学习专题,依次分析如下: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这是《历史Ⅰ》内容标准的第一个学习专题。其时间断限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囊括了古代中国二千多年的政治发展过程。

政治制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历史源头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宗族是伴随着阶级社会而发展的父权制血缘性亲属集团,在古代中国,宗族不但是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最基本的单位,而且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既具有强固的血缘关系,又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法制度的某些原则,如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制等,逐渐嬗变为封建的宗族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兼并六国后,为了统治空前规模的秦帝国,秦始皇建立起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君称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地方政权上实行郡县制。秦始皇所建立的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模式,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从汉历经隋唐各朝乃至元代,无论是内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还是中书省制,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它在中央政权层面上所体现出的机构分工——既协调又牵制,既提高办事效率又进一步加强君权的格局,一直影响到后世,尤其六部的设置及其职责划分,一直沿用了下来。同时,而察举制特别是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实施,又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内容,它作为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扩大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基础,并成为后世各朝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洎乎明清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明初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并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同时,明朝还设置了厂卫特务机构,以加强对官员和人民的控制。清朝则于内阁制的基础上又创设了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地方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上述所述内容主要是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角度进行的简单梳理,本专题的立意主要在于,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或探讨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比如本专题第四条,“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它首先要求分别对以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为代表的中央政权机构设置的背景、经过及其前后变化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明白其前后的承继关系。但仅仅做到这一层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这仅仅还是一种历史知识方面的目标要求,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影响的知识基础。而要达到对后者的认识目标,则需要结合前面学习的相关内容即整个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君主专制制度在迈向近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影响问题,进行历史地辨证地分析和探讨,从而对君主专制制度作出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和评价,同时通过这种探究和认识过程,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和中国国情,提高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再也无法阻挡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巧取豪夺,偌大的中国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从此,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本专题即是对前一历史主题的体现,即展示中华民族在列强侵略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

学习专题第一条反映的是19世纪的60年间近代中国的历史主线之一。从1840年英国以鸦片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后,古老的中国在列强的洋枪洋炮轰击下,进退失据,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第二次鸦片战争京师失守,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动中成为一堆废墟;中法战争战守失当,乃至“不败而败”;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水陆两军在朝廷战和两派的争吵声中一败涂地;1900年,中华民族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京师、烧杀抢掠的民族耻辱步履蹒跚地迈入20世纪的。而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被严重损害,“战争赔款”成天文数字,中国在列强的殖民侵夺中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沼。而伴随列强侵华战争同时而来的,是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的侵略和殖民掠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顽强斗争,例如关天培、定海三总兵、左宝贵、邓世昌等在抗击外敌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林则徐、魏源等一批最早放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左宗棠、冯子材等人的保国卫土,以及三元里抗英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认识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并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整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专题第二条所涉及的主要是抗日战争的内容。但它从内容表述上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史实。第一是列举日军侵略中国的暴行。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就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面对的最为凶恶的敌人。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侵华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中国的过程中,烧杀抢掠,如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用中国军民进行的活体试验等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对此我们应有深刻的揭露。第二是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这里所强调的主要史实,更多的是指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几次重大的战役,同时自然也包括中国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的一些典型史实。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了解和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并不是课标的最终目的,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史实,使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意义。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在面临亡国灭种危险的关头,为反抗民族奴役、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之战。在这场全民族抗击外来敌人的战争中,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两支政治力量——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在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口号下,消除纷争,实现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对于推动全国各界走向全面抗战、全民抗战至关重要。它构成了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基础,也是抗日战争能够坚持八年之久、打破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向例直至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时,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深刻认识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在近代中国,它必须是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三是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尤其是跻身世界四大国行列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显示了中国抗战和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世界各国对中华民族为反法西斯视野做出伟大贡献的肯定和认同,并从此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要学习用纵横对比和归纳的方法,从整个近代中国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高度来理解和体会抗战胜利的地位和意义,从而深刻认识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民族自信心。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在“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学习专题中,我们曾经提出,自从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就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本专题即是对后一历史主题的体现,也是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发展主线的概括。

本专题共列出了四条内容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太平天国运动方面的内容。太平天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和最后一次自发而单纯的农民运动,它爆发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逐渐变化之时,并在南京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达十多年的政权,有力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无疑是一场具有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革命运动。但是,正如前面所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逐渐变化之际——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新的历史任务已经摆在了中华民族的面前,中国革命已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新的社会阶级结构尚未形成,革命性变革力量尚未诞生,这种历史的反差就注定了这场运动失败的必然性。这意味着,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农民阶级已经无法完成历史提出的新课题的重任,新时期的中国革命需要一个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阶级力量来作领路人。这也就是专题第一条所要求的“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的立意。

进入20世纪,真正引起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近代中的社会性质,但它却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在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成为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袁世凯的“皇帝梦”和张勋的拥戴清室复辟之举,都被这一历史大朝席卷而去,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为即将兴起的历史变革浪潮准备了前提。这是本专题确立第二条内容的基本思路。在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须避免就事论事,应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世界潮流和中国社会进步趋势的高度,展开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探讨,在这种指导和帮助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居高临下式的,探讨的问题也不是预先给定封闭性结论的,而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思想开放、思维自由的探究活动。

本专题的第三条内容要求是“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它既是此前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又是迈入民主革命新阶段的第一步,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里所要求的“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科学地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本身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包括思想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等所具有革命性意义;第二,正确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因果关系;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因此要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专题第四条内容要求是“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它承接着第三条内容要求,是第三条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现的题中应有之意。不过,这里主要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作了定性,但又没有明确点明那些主要史实,实际上是为教材编写人员留下了充分的发挥空间。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则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时间断限,实际上它是紧扣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而来。

总之,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为重心,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过程为基础,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就是本专题的基本思路与主线。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专题在内容标准方面共列出了四条要求,其内容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我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为全国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专题的第一条至第三条内容要求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它们既包含了政治建设的起点、基本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建设的曲折、转折及其新的探索与成就。例如第一条的内容要求是“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其中,“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必然要涉及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问题,因而包括新中国的筹建过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史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五年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继承和发展《共同纲领》的基础上,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经波折,甚至一度陷于瘫痪,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更形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这种惨痛的教训又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政治建设上开始了创新性探索,这表现在逐步确立起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取得丰硕成就,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专题的第四条内容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其二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三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新中国外交走过了50年风雨历程。本专题所反映的就是在这一历程中,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史实。

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国之初,我国面对当时阵垒分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决定在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遵循三个基本方针,即:“另起炉灶”,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扫干净后再与它建立外交关系。为此,我国首先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争取同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参加了著名的亚非会议。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提出并确立了处理国与国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五个方面是完整的辨证的统一,其实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促进整个人类的和平和进步,它成为我国对外关系取得不断进展的主要保证。因此,专题第一条以“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作为引子,而其立意则在于通过了解这些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形势发生动荡和改组的时期。美国迫于改变同苏联争霸中陷于的不利困境,开始调整其对外政策,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利用这一有利的国际环境,按照毛泽东“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走出60年代的外交思维定式,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并改善同西方大国的关系。因此70年代也是中国外交进行重大调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始打破;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改善,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我国对外关系中的三件大事,对我国今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过程,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其对中外关系的地位和意义,自然就成为本专题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重新调整外交战略,在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新主题,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后,我国作出了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判断,积极推动对外关系取得新突破。我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与中俄、中美分别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首脑外交、多边外交活跃,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方式更加多样化。了解这些具体的外交成就,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其特点,就成为专题第四条的内容要求。

(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是古代世界文明中心之一, 以各自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的地位。其中,希腊作为欧洲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对后世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堪称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和西方文化的渊源所在。本学习专题设置的目的在于了解希腊、罗马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各自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古代希腊的地域范围一直可以延伸倒地中海西部、中部和黑海沿岸地带,其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航海民族”之誉的特性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赋予了希腊文明重要的影响和独特的魅力。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臻于鼎盛。教师应使学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与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的关系,了解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形式,如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各自权力机构的相互交错和制衡,及其对于经济文化进步的推动意义,并注意理解其存在着的无法逾越的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资选择的道路,并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理解民主政治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继希腊之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文明中心,而罗马法又构成了这一文明的重要内核。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法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教师应使学生对这一发展过程有一个简勒的了解。罗马法渊源于罗马奴隶制度,仅使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奴隶则被排除在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之外,因此它又被称为“公民法”。而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范围的扩大,罗马法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各民族的新的共同法律——“万民法”。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地维系作用。因此,这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重要启示,法律成为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在西欧,从中世纪步入近代时期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革。在政治方面,近代时期的转变在于,以国家权力取代王室家族权力,以法律取代王命和贵族特权,以民选的国家机构取代王朝和廷臣专权,在原则上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欧美各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伟大成果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在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过程中诞生的,这一斗争过程也是西方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主制的确立几经曲折和反复。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而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光荣革命”之后,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度和国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通过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它所确立的联邦制度、三权分立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力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 而对于法国而言,持续性的革命引发了法国社会和政局长期的剧烈的震荡,直到大革命结束后几近百年的时间,于1875年1月,国民议会才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德国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在普法战争的胜利中组建德意志帝国,并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政体,君主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事、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其政体虽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但毕竟也走上了立宪的道路。这样,到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代议制已在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建立。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性质和不同的政治民主化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引导和启发学生:第一,结合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其性质,归纳其共同特点,如议会的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司法权的独立等;第二,结合各国的历史情况及其宪法的制定情况,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下的不同政治体制模式,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等,用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握英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之间、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第三,从西方和世界政治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完善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发展和繁荣的作用。在这种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过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充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评判历史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逐步走向实践则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基本主线之一。本专题就是以这条历史主线为线索,反映其过程,探讨其历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成为近代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支新生力量。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等大规模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欧洲的历史舞台。当时无产阶级的斗争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同时由于各国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充分展开,当时工人的斗争呈现出以政治斗争为主的特点,但是就其斗争纲领而言,多半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的范畴,在客观上还只是资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力量。此时,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时代时潮,开始逐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人类知识的精华,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从而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愈来愈具有国际性。第一国际的成立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表现,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更是19世纪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实践。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从暴力斗争转向合法斗争。但在沙皇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却走上了以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暴力革命道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局面,在世界上第一次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无产阶级建立起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奋斗,于1949年10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成为20世纪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运动,它历时一百多年,横跨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两个时段,头绪众多、过程复杂,因此在本专题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结合工业革命后工人运动的基本特点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状况来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和影响,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不懈奋斗的创造精神。其次,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角度,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开创性的意义。十月革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经济前提尚不成熟的特殊情况下,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推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的一次重要尝试,其意义在于通过俄国这块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要理解和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理论创新勇气。第三,注意联系国际背景,用世界性的眼光来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史上的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多年,是国际形势动荡复杂的时期。美苏两国从战时同盟变为对手,形成冷战态势,影响世界格局40多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新兴力量崛起,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本专题所反映和探讨的就是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这种重大变迁的趋势与规律。

专题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第一个方面是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制。二战结束后,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妄图称霸全球,,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同时也出于反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动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相继登台亮相。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则意味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在两极格局中,为了称霸世界,美苏两国在世界各地展开争夺,竭力控制更多的势力范围,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其次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问题。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体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合作组织发展迅猛,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遭受重创的西欧走向复兴和联合自强,要建立挑战美国的“欧洲人的欧洲”;战后日本迅速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日益发展壮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世界开始崛起,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不结盟运动”。到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整体世界发展中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愈益凸显。

第三个方面是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991年,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随之终结。在世界格局发生急剧转换的过程中,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国经受了冷战后的冲击与磨练,世界形势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但是,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俄罗斯力图恢复大国地位,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区域性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

在本专题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从整体世界的宏大背景中认识和把握世界格局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力避就事论事的学习方法,从而做到切入点具体、背景宏阔、含义深刻的学习效果;要充分注意课外学习资源的利用,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新闻媒体、报刊、重大事件报道等媒介,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通过讨论会、历史板报等形式,发表对相关历史问题的看法,不断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察力和历史理解力,强固其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历史Ⅰ》教学活动建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积极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在以往历史教学过程中生硬的灌输式的讲授方式,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此,必修课程《历史Ⅰ》中列出了一些教学活动建议,内容包括:课堂讨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辛亥革命为题举办专题讨论会,收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等并举办专题展览,访问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观看影视资料作品,举办演讲会等。

组织教学活动有着多种方式,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来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讲,必修课程《历史Ⅰ》中列出的教学活动建议的仅仅是一些具有示范性的教学活动建议,从活动方式和内容而言,它大致具有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 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题目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如教学活动建议之二“以‘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题,举办讨论会”。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在20世纪的中国引发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此,民主共和的成为近代中国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这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但从另一方面看,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皇帝,推翻了君主专制,挂上了民国的招牌,但它并没有改变近代中的社会性质,封建主义的幽灵依然盘踞在国人的心头。换言之,这场改天换地般的政治革命剪掉了人们头上的辫子,但并没有把人们心灵上的“辫子”连根剪掉。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这对高中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它对于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和探究历史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活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讨论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积极性,要为持各种意见的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讨论氛围。要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使学生理解以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作为历史评价标准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理解,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的封建发展历史的国度中,要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不是仅仅靠一两次革命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变革过程。

第二,教学活动建议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融合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的可能性,在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特征的基础上,突出学习的过程、方法及学习过程与方法两者的结合。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历史,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提高能力。例如教学活动建议之七“组织讨论会,分析希腊民主政治或罗马法的利弊得失”。这是一个开放度很大的讨论题。要对这样一个类型的历史问题展开讨论,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仅靠教材中的内容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学生必须进行有关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方面的资料收集工作,而收集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既包括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资料收集方法方面的学习,也包括学习对历史资料进行鉴别、研读和吸收有效信息等。参与资料收集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历史的过程、学习探究历史方法的过程,也是整理已有历史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归纳和分析的过程,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和有益的。而只有在经历了这一过程后,学生才能对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有一个建立在自己独立判断基础上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助于教师观察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形成过程性评价。教学活动应注意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问题”即“思维”,一切探究、发现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拘泥于课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归纳、综合、抽象等思维方式,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样,学生在进行这种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也有利于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来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成绩、参与意识与需要努力的方面,形成具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的过程性评价。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活动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仅仅是一种带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建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这还需要教师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多样化、开放性的活动空间。

 

(三)历史必修(Ⅱ)若干问题探究

学习要点:

经济史的教学,应兼顾时序性、整体性、典型性原则,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尽量减少抽象的理论色彩,重在学生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线索和重大典型性事件进一步加深认识,以为将来的深造或者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学习经济史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主要在于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因此,经济史教学要抓住三点:第一,阐明一个基本观点,即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变革,而生产工具的进步又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和保障。第二,整理经济发展的轨迹,提示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明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有继承关系,而且各种经济门类,如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利用多种手段把经济史讲具体、讲生动。例如,讲解时点面结合,纵横联系,语言生动形象,通过图表、照片、资料、数字等力图“重现”历史现象。

  学生学习经济史的兴趣除了要从语言风格、授课方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探索新的模式外,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社会实际和未来的社会实践,同时要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材料1]1995年对北京、天津、辽宁、山东等省市22所学校1744名学生调查(略)

[材料2]对经济史教学的几点认识(略)

 

 

必修课程《历史Ⅱ》内容标准解读

 

 

 一、关于历史(Ⅱ)学习模块的说明

 

(一)确定历史(Ⅱ)中学习专题的基本思路

 

历史(Ⅱ)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属于经济史的范畴。

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因为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吃饭、穿衣、喝水、住房,消费物质资料。要获得消费所需的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既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经济史不仅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是正确的认识政治史和文化史的钥匙。因此,在高中阶段开设经济史内容的学习专题是必要的。

本模块共有8个学习专题。它们依次是: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确定这8个学习专题,遵循了下面两条原则:

 

1.在整体结构上,注意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厚今薄古的原则。

8个学习专题,既有古代史的内容,又有近代史的内容,还有现代史内容。古今贯通,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从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8个学习专题,中国史的内容占4个,世界史的内容占4个。中外关联,有利于进行跨民族跨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发现历史现象的异同点,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增进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了解和理解,从而消除民族偏见和国家偏见,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8个学习专题,古代史的内容占1个,近代史的内容占2.5个,现代史的内容占4.5个。这个比例数显示了确定学习专题厚今薄古的原则。厚今薄古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引导人们更加关注现实。这才能够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2.在内容选择上,注意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多样性、选择性的原则。

用8个学习专题,描绘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演进的轮廓和概貌,难度相当大。它只能采取以点带面,靠点连线的呈现方式。每一个点就是一个具体的学习专题。选点很重要、很有讲究。它必须体现上述的原则。比如古代社会的经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自然经济形态是一个带基础性的知识,必须要讲。自然经济在中国持续时间长、发展程度高,所以更具有典型性。在古代社会经济只占一个点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是恰当的。改革是现代社会的主题和特征,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在进行改革。确定"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这个专题,就是以罗斯福新政为典型,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确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就是介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成一败,都具有典型性,而且还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这三个专题的确定,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史学。以往的史学工作者注重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演变更迭,而忽视研究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的演变进化。近年来,我国史学工作者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野,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历史特别关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关注社会生活成为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内容标准确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学习专题,同样是符合上述内容选择的原则的。

(二)历史(Ⅱ)的学习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是对全部高中历史课程的统一要求,必修课程历史(Ⅱ)自然不能例外。历史必修课程设计思路是"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经济的角度,沿设计思路,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这也就是历史(Ⅱ)的学习目标。

首先谈谈学习历史(Ⅱ)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要求。历史(Ⅱ)8个学习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史实知识(含表象的和规律的)和理论知识(含原理的和观点的),都属于知识学习目标。如"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个学习专题,它所涉及的知识点: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导致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荷兰、英国抢夺殖民地,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两次工业大革命及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知识学习目标。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有哪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获得哪方面的能力。历史(Ⅱ)的能力学习目标,主要是指从经济的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孕育、成长,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发展。比如在"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学习专题中,必然要讲到一家一户牛郎织女的小农经济这个知识点。如果在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时,有学生能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只是发生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就全国范围来讲,绝大部分地区小农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因此,当时提供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极其有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很薄弱。"这就是一种从经济的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高中历史教学应当注重培养这种能力。

其次谈谈学习历史(Ⅱ)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要求。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实物、图片、录音、录像、文献等各种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综合,最后形成历史认识,作出判断和结论,是历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也是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经济史内容的课程中,探究式学习大有作为。原因是: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史的历史资料相对丰富,尤其是近现代的经济史料很容易搜集,而且近现代史还可以通过调查、访问获得口碑史料;另一方面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生掌握很多当代史学的新方法,像历史比较法、心态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法、口啤史学方法、跨学科史学方法等等。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过程和方法学习目标是不能忽视的。

最后谈谈学习历史(Ⅱ)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基本国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我国有广阔、深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制约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阻碍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重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英明正确的。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不允许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资本主义,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理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和曲折,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对人类社会经济所做的贡献,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机遇和挑战,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历史(Ⅱ)内容标准分析

 

历史(Ⅱ)共有8个学习专题,依次分析如下: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内容标准要求从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并从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的角度,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古代中国的农业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耕作方式是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内容标准正是抓住"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这两点,要求学生通过它们来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内容标准之所以注重"主要耕作方式",原因是想让学生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个体劳动者具备了单门独户经营农业的能力,导致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

内容标准之所以注重"土地制度",原因是想让学生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在农业社会中,土地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像在古代社会和封建社会,耕作居于支配地位,那里连工业、工业的组织以及与工业相应的所有制形式都多少带着土地所有制的性质。"①中国的土地可以分为可耕地和非耕地。土地制度的演变主要集中在可耕地部分。夏、商、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广,产生私田。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打破了土地国有制度,改变了"田里不鬻"的传统,土地开始私有化。军功赏赐与土地兼并、买卖是私有土地来源的主要途径。秦始皇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诏书,从法律上正式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从此以后,总的趋势是国有土地比例数日益减少,私有土地比例数日益增长。地主阶级通过政治特权或经济实力,占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往往要租种地主的土地,并将收获的大半,奉献给地主。地主土地所有制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

掌握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古代中国社会各个时期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规律,深刻地理解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一系列变革的根本原因。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手工业是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生产部门。在中国,手工业源远流长,素称发达,很多独特的生产技艺和精美的产品,自古就闻名于世。内容标准规定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让学生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从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可以概括出它的几个特征:第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第二,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经营,即所谓"工商食官"。春秋战国以后,"工商食官"制度瓦解,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的格局。第三,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官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武器装备等军用品和供皇室贵族消费的日用品。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十分精美。第四,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其中某些部门在明清时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第五,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自秦汉时期开始,"男耕女织"这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已趋向典型化,成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它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根本特征。

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两大支柱,首先是农业,其次就是手工业。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在大工业出现之前,制造工具的手工业生产的进步,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可以深化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认识。

 

3.古代中国的商业

商业是以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出现与发展为前提的。在古代中国,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出现很早,并且在不断地的发展着。内容标准要求通过讲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的商业起源于夏商时期。春秋战国以前,商业由官府控制。春秋战国以后,随着“工商食官”制度的逐步瓦解,各地涌现出许多商品市场,私营商业应运而生,富商大贾纷纷崛起。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财富的集中。结果,贫富悬殊的现象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加剧,从而在封建统治者的心田里播下抑商的种子。从秦汉到隋唐,封建统治者实行抑商政策,商业在曲折变化中缓慢发展,就商业格局、市场制度、内外贸易、货币流通等大的方面来说,基本上是固定的模式,没有显著的变化。宋辽金元时期,商业有新发展,突出的表现是在城市里打破坊市分区制度,城市商业的重心东进南移;对外贸易由陆路贸易为主转到由海路贸易为主,纸币出现;对商业产生直接影响。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中国商业有重大变化。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扩大,城市商业繁荣,镇市商业兴盛,出现了商业行帮;另一方,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丧失了主动权,从此,中国经济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在世界潮流的后面。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第二,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因为中世纪的西欧实行庄园制,其经济单位远远大于中国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用品可以在庄园内解决,无须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而中国农民家庭仍然需要以自己生产的部分产品去换那些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尤其是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第三,一般说,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发达,是资本主义的前提。然而,在古代中国,不管其市场交换怎样发达,却不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这是由古代中国传统的市场模式造成的。古代中国的商品市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城市市场;另一类是乡村墟集市场。城市市场上主要进行的不是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其主要功能是满足皇室、贵族、官僚、绅士的享受消费,城市手工业品与乡村农产品交换很少。只有城市手工业品与乡村农产品的交换,才能为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乡村墟集市狭小、分散、处于相当封闭的状态,它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第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大商人必须同封建势力相结合,大商人、大官僚、大地主三位一体,自由、独立的大商人是占不住脚的。在古代中国市场上最有势力的商业资本都是享有特权的官商。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的坚韧性,理解从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到清朝鸦片战争前夕,虽然经历数百年,萌芽有所增长,但是总冲破不了封建主义的躯壳,成长为资本主义大树的根本原因。

4."重农抑商"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政策。它具体表现在封建政府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对国民经济的种种控制。"海禁"是明清两代封建政府禁止商民出海贸易的法令。它们都严重地阻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政治对经济反作用力的表现。内容标准要求通过"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封建政治制度的束缚是造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工商食官"格局的瓦解,工商业空前繁荣,富至"千金""巨万"的自由商人层出不穷。孔子的学生子贡"家累千金"。子贡曾"结驷连骑",带着束帛等礼品,聘问各国诸侯,所到之处,"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商鞅变法,以力农为"本业",视经商为"末事",把农业与商业对立起来,提出"重农抑商"的主张。秦始皇统一天下,把"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刻在琅琊台石壁上。从此,"重农抑商"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重农抑商"的实质,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阻止、延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海外贸易政策的主导倾向都统制和限制。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主要出于政治原因。这种政策虽然有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入侵的自卫作用,但更主要的是要防范人民反抗,巩固封建统治秩序。闭关锁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导致了对外贸易的逆转,丧失了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手工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同时,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交流,落在了世界潮流的后面。这是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历史的转折点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内容标准要求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基本史实,研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上述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般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资本的原始积累、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中国,这三个基本条件形成的情况,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因此,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中国封建社会从明朝中后期就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牢固性,由于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正常道路。所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成长为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沦为西方列强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具体的表现是,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入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这些地区的农民开始买洋纱织布,或者直接买洋布,从而为机器棉纱织业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与此同时,生计日益艰难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境地,这就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枯萎了。那时候,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中国近代机器工业并不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自然地发展起来的,而是在欧风美雨的刺激下产生的。欧风美雨使中国封建经济结构逐渐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开辟出一定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但是,近代中国却没有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条件。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走由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再到近代机器工业的正常道路。换句话说,近代中国机器工业无法首先由民间资本投资创办起步,而是由一帮所谓"洋务派"的封建官僚,利用手中的权力,倡办新式机器工业,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拉开了序幕。然后,一部分商人、买办、官僚开始投资近代企业相对于洋务派创办的官营企业的国家资本而言,他们被称为私营资本企业,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时期。那时候,在中国大地上,资本主义存在着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三种形式。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主义占比重较大,本国资本主义占比重较小;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官僚资本①主义占比重很大,又呈畸形发展状况,民族资本主义占比重很小,实力薄弱。

 

2.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内容标准要求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道路十分曲折。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再加上不久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再加上封建军阀混战,缺乏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使民族资本主义受挫。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而展开的"改订新约运动",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显著发展。而这种发展的势头被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所打断。利用战时经济的环境,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本和国民党的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而1945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以后,国民党官僚资本靠接收日本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国统区的民族资本主企业在美货倾销、官僚资本排挤压制、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和通货膨胀等多方面因素打击下,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告诉我们: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苦挣扎的。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理想,是近代中国许多年许多仁人志士做过的梦,但是毫无例外,全都破灭了。历史雄辩地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不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要想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因此,发展资本主义跟进行民主革命相比,其地位和作用永远是第二位的。

在近代中国,曾经有不少人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并为此而奋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由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提出、经天王洪秀全批准的《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这个纲领没有付诸实践,只是作为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保存下来。

第二次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百日维新"。19世纪90年代,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几年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反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愿望的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变法维新。他们提出设议会、立宪法;办铁路、开矿山、奖励农工商;创建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精练陆军、扩建海军。这些变法维新的主张,其实质就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他们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将变法理论付诸实践。但是,新法只推行了103天,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守旧势力的打击下,戊戌六君子横尸刑场,遭到惨败。

第三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在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一次有理论、有纲领、有政党领导的比较正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使命就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1894年孙中山建立革命团体到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其间经历多次武装斗争,历时17年。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庄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理应成为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保障。事实上,孙中山制订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包括了一些废除封建制度,推行民主制度,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的条款。但是,这个新政权还没有来得及实行反对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重大举措。帝国主义就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发动反扑,政治扼杀、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同时并举,终于迫使孙中山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让给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中的新代理人袁世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付之东流。

历史一再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肩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这一学习主题主要阐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中国社会历史性的巨变。它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一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紧接着,进行"一化三改",即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革。到1956年,我们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说明,新中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内容标准要求通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二十年可以分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从1956年到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问题。我们党在处理这两大问题上,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重大的失误。其间,虽然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1956年秋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4月下旬,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随着整风运动的迅猛开展,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6月8日党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但在反右斗争中,我们党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造成了不幸的后果。1958年初到1960年秋,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又发动了反右倾运动,"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造成了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从1960年冬到1966年春,中共中央制定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地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是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但是,"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而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从反面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20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路线,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会议针对过去的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会议指出:现行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让地方和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大力精简各级行政机构;应该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解决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问题,从而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整个经济普遍地蓬勃发展。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审议并通过了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根据一些地方农民的创造,明确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肯定包括"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在内的多种具体形式。这样,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蓬勃开展,随后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内容标准要求通过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但当时还"不许包产到户"。1980年5月,邓小平同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发展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邓小平的谈话,对消除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推动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生产责任制,但对其性质仍未作结论。文件还进一步放宽政策,认为凡是有利于鼓励生产者最大限度地关心集体生产,有利于增加收入和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在文件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各种联产责任制迅速发展,特别是"双包"责任制很快发展成为各种联产责任制形式中的主要形式。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批准的《全国会议纪要》对"双包"责任制的性质给予明确的结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一种责任制形式,它不同于合作化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从此以后,农村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广,其主要形式就是人们所总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2年底,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占80%以上。这种责任制,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家庭变成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每一个经济细胞都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生长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缺乏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经历了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年到现在。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原来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立存在、共同发展的格局;再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分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4.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其要旨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使我国经济结束了由于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转向了开放型的经济。内容标准要求概述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经济特区是我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1980年建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实行国家给予的优惠经济政策,有效地吸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地建立起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并举的外向型经济。创办经济特区是打破封闭、走向世界、利用国际资金、国际资源、国际市场以及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场伟大试验。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随后,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区迅速崛起,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浦东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增光添彩。这一切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英明的、正确的。让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内容标准要求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979年11月,邓小平率先提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概念。在1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从三个方面着手的。一是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形式和手段,不断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把各种经济活动建立在等价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使国家对经济活动管理逐步由以直接管理为主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过渡。三是逐步建立起"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使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融为一体并覆盖全部经济活动,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有效的管理。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我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体现。中国社会结构在近现代处于急剧的变革之中,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变化。

    关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的新视野。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内容标准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等方面。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的因素: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由于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也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地向中国内地辐射。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号召剪辫易服,虽然被清政府称为"逆举",严厉禁止,但终于成为无法阻止的历史趋向。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近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变化显著。内容标准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由人工马匹传递建立起来的驿站网络,是中国传统的通讯方式。在近代,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汽车、电报、电话,并先后传入中国,从而使中国的交通、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3.大众传播媒体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近现代史上,大众传播媒体是发展最快的事业之一。内容标准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报刊、影视、互联网,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欲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维新派、革命派曾用报刊为阵地,大造变法或革命的舆论。后来,报刊上的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活动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余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如果将每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互联网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人在终端,情传天涯。网上可以听广播、看电影、办公务、搞教育、治疾病,炒股票、购商品、施救助、聊大天、玩游戏等等。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空前的提高。

(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这一学习专题要求在掌握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对本学习专题的内容分析:

 

1. 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本节主要以迪亚士、哥伦布为例介绍开辟新航路的主要航海活动,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后者是教学重点。

初中的历史教学以哥伦布的地理探险活动为例讲述过新航路开辟。高中则把这部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15至17世纪,为了满足欧洲和亚洲直接贸易、开辟市场和寻找廉价工业原料产地的需要,一些欧洲航海者进行远洋探险,开辟了新航路,使原本基本上相互隔绝、鲜有来往的世界各民族、地区、国家有了接触和联系。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对外贸易的空间扩大,世界市场范围空前扩大,流通商品的数量和品种大大增多,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 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世界市场

欧洲殖民扩张伴随新航路的开辟而开始。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把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殖民扩张导致殖民地的极端贫困和落后。要通过殖民扩张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的比较,正确认识殖民扩张的"双重使命",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讲述殖民扩张的过程,重点是讲荷兰和英国的情况。谈到荷兰的殖民扩张,要先给学生铺垫一下荷兰独立的经过,让学生知道荷兰的来历。独立后的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荷兰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是与它对外贸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亚洲,荷兰先后侵入爪哇岛、雅加达等地,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在当地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17世纪中期,荷兰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在东亚,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在美洲,荷兰也在进行殖民活动。17世纪后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英国取得荷兰的北美殖民地。此后,荷兰在欧洲已丧失了大国地位。

新航路发现以后,英国成为世界航路的中心。17世纪开始,英国积极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100余年间,英国在印度控制了许多殖民据点,并向其他地区扩张。同时,英国向北美移民,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另外,它还在西印度群岛夺取了许多岛屿。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殖民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殖民扩张和掠夺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使人类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家间贸易量迅速增长,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

 

3.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这一部分主要掌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重大发明,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由手工工场阶段过渡到更高阶段──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时所发生的现象,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要在初中的基础上,把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讲清楚。为什么会出现工业革命?是由于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的扩大,传统的手工工场不能满足这种新的情况,促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出现在英国?初中已经谈到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发明,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同时在争夺殖民霸权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这时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需要在工业生产领域里进行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政权通过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扩大了资本积累,增加了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这些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

应该向学生讲明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主要的发明。初中分别在两章中介绍过两次工业革命。高中把两次工业革命放在一起,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人类历史上的技术革命对于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产生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争夺世界市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动力,标志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和电讯事业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亚非拉许多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不仅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使东西方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加,为了销售产品和抢占原料产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便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抢占市场,至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这一学习专题通过学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并由此理解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此次经济危机结束后,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自我调整愈加频繁。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要了解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和改善,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但有它的积极意义。对本学习专题的内容分析:

 

1. 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本节内容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高中则要求有更深地理解和认识,重点放在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危机的影响上。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次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扩展到资本主义各国,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冲击。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对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起了一定作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模式;德、日却采用另一种方式来解决危机,通过将国民经济纳入到军事轨道,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来刺激经济恢复。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给世界带来灾难。

1929年~1933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的具体表现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消费能力低于生产能力。资本家盲目生产,股票投机活动猖獗。要强调这次危机的特点: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生产的破坏之严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结束了资本主义20年代以来的相对和平稳定局面,导致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衰微和国家干预经济职能的进一步扩大。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在组织和协调社会生产、对付经济危机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罗斯福新政

初中在讲述罗斯福新政时,是以"产业复兴法"为例。高中则要了解罗斯福新政在农业、工业、金融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从而能更全面地了解新政的内容,为评价做好准备。要在整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危机,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在执政期间,实行以"救济、复兴和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政"。罗斯福领导美国人克服了罕见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广大民众的生活处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政府改革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罗斯福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既是区别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的显著特征,又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教师在讲述或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学习罗斯福新政,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是一系列应付突如其来的大危机的措施,它避免了国家经济的崩溃和社会激烈的动荡,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的新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罗斯福新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资本主义,以克服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但是"新政"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修建的一大批公共工程项目,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美国投入二次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出现和发展,是有其根源和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向更高的社会方式--社会主义过渡的表现。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会在其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不断进行自我扬弃,这种自我扬弃为过渡到更高的社会阶段提供了物质条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的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我们在肯定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同时,要坚定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

第二,产业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三大产业的比例有了变化,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低。而金融、商业和服务等部门的比重不断提高。

第三,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不再是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政府主要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调节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趋于缓和。

第四,在随着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巨大增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充足的物质条件改善各个阶层的关系。在利润巨额增加的同时,缩短职工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以缓和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

第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跨越国界,在世界各地投资,建立跨国公司。经济国际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苏联在建国后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就与经验,要求学生深刻认识苏联解体的原因,同时,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对本学习专题的内容分析:

 

1.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的经济政策

学习本节内容,要从俄国革命的特殊性出发来理解。因为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俄国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俄国的经济政策。要通过对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所实行的两种经济政策的讲述和比较,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内有地主、资产阶级的武装叛乱,外有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便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在国内战争的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相反还激化了工农矛盾,结果失败了。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要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应该肯定,后期要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苏联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它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及其作用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和作用,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中得到借鉴:经济发展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依照经济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

通过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政治体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形成原因、成就和失误,以及对苏联的深刻影响,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正确评价社会体制和历史人物的作用。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至此形成。"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的帮助,但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践踏。"斯大林模式"的缺点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使人们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各种矛盾逐步积累、激化,导致斯大林逝世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并最终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崩溃和解体。"斯大林模式"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照搬斯大林模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我国在建国初期搞社会主义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许多做法,结果走了很长一段弯路。引导学生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

斯大林模式的危害: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生产效益低下,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全盘农业集体化给苏联农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苏联长期面临粮食和农产品短缺的严峻局面;民主受到破坏;思想上专制、个人迷信盛行。认清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曲折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由赫鲁晓夫发起的,关于赫鲁晓夫改革在初中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时代的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支持,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所实行的政策也比较粗糙,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工业上,使苏联军事和综合国力大增,但个人独断专行,没过几年,苏联在扼杀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运动的同时,其自身的改革也来了个急刹车。80年代初的改革没有起到搞活经济的作用。加上苏联与美国的争霸斗争如火如荼,苏联的经济越来越军事化。1985年,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时,苏联已经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陷入停顿状态,社会的各种矛盾日趋严重。在外部,70年代苏联所奉行的全球进攻战略开始遭到西方集团的全面反击,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是苏联面临着新的一轮军备竞赛中被拖垮的危险,阿富汗战争的长期化也使苏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重点搞经济改革到重点搞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加速战略"困难重重,戈尔巴乔夫不分阶级的"民主化",没有限度的"公开性"和"抽象的"的"人道主义",逐渐把改革引向误区,对苏联社会造成了较大的思想混乱。重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政治后果。

通过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的变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通过对苏联改革历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具有曲折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进一步树立坚持改革开放、追求社会主义进步的信念,同时通过中国改革的成功,坚定学生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4.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初中对于社会主义改革的要求是"了解"和"知道"。高中的要求更高一些。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要能总结出经验教训,并能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情况,认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经验教训。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受挫,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另一方面,改革的历史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事业,增强改革的意识,坚定改革信心,又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

在长时期中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是错误的,不是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很长时期的历史发展阶段,而是不顾苏联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做出了超越苏联社会现实的判断,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结果给苏联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后果,挫伤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也损害了苏联共产党的威信和社会主义的形象。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本国实际出发,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多种式,而是照抄照搬了单一社会主义模式,使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后果。东欧国家的情况最能说明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改革首先是从东欧开始的,东欧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都套用了苏联模式,从而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其弊端日益显露,,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然而,苏联东欧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产党政权丧失。

    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势在必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通过对苏联、东欧各国改革受挫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崭新、复杂、艰苦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帆风顺,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为我国的改革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这一学习专题通过概述世界经济从战后至今的发展趋势,来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并对经济全球化做出评价。要求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过程。对本学习专题的内容分析:

 

1.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初中学过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本节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条约和组织来说明战后美国是如何建立起它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要求学生学会用历史事实来总结出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特点,能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二战前的近200年间,世界经济一直以欧洲国家为中心。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趁机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金融方面,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在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在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客观规律所产生的现象。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是生产国际化、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需要加强合作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表现。通过学习本专题,引导学生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促使一些国家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集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双重影响:既具有排他性,但从整体上来看也促进着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

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一方面,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现象。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要求掌握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本情况。

 

3.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作用

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当今世界惟一处理国家、地区之间贸易关系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国际贸易顺利、自由地进行,以创造一个繁荣、安全和负责任的全球经济。要求掌握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的发展过程。1947年,联合国贸易及就业会议签署的《哈瓦那宪章》同意成立世贸组织,后来由于美国的反对,世贸组织胎死腹中。同年,美国发起拟订了关贸总协定,作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1990年,欧共体和加拿大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它的职责范围除了关贸总协定原有的组织实施多边贸易协议以及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和作为一个论坛之外,还负责定期审议其成员的贸易政策和统一处理成员之间产生的贸易争端,并负责加强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作,以实现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世贸组织成立后,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和一体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4.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WTO)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以及入世后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要了解中国为什么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加入WTO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由于历史原因,与其中断联系30多年。经过艰苦的谈判,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但总的看来是利大于弊。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效利用国际经贸规则,趋利避害,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对中国入世的利弊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5.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问题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两方面的内容。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学习此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历史现象的能力,也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发展观。

初中讲过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高中部分在初中的基础上加深内容。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并仍在加速发展。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问题,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因此,经济和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参与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规避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发达国家应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开放市场,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成果。

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生产的国际分工的扩大与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自然形成的,它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区域集团化是通过有关国家之间签署的某种条约、协议或特殊的安排实现的。它反映了有关国家对区内外商品的流通给予不同的待遇来保持本地区利益的要求。

三、本模块教学活动建议

 

(一)本模块教学活动设置的基本目的

 

本模块设置的教学活动有讨论类活动、调查类活动、制作类活动和收集整理资料类活动。设置这些教学活动的基本目的有两大方面:

1.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的创新精神都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展现的,他们的实践能力都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提高的。设置教学活动,实际上是给教学双方搭建了一座培养、展现、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舞台,从而把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设置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和积极探究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实现本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项学习目标。

 

(二)讨论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讨论会带有学术研究的性质。讨论类活动的开展能够深化学生对讨论主题的认识。在讨论活动中,能够提高对经济史的学习兴趣,学到历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增长历史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以苏联和中国的有关变革为题,举办议论会"这个教学活动,可以深化学生对改革是时代主题,不改革没有出路,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作保证,改革就不会成功的认识。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学到历史比较方法。苏联改革的最终失败和中国改革的辉煌成就形成鲜明对比,学生从中自然会领悟到邓小平理论是指引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灯塔,从而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信心,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观。

 

(三)调查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调查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社会科学经常使用的方法。它是了解国情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求真求实科学精神和体验探究式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开展调查活动,可以亲身感悟历史与现实生活及未来发展的联系,有助于运用科学的理论认识和解决历史、现实与发展的问题。例如"调查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性建议",学生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建议,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而且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贡献。

 

(四)制作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是我国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制作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弥补动手能力差的缺憾。例如"绘制地理大发现的航路示意图"、"制作地理大发现的地理模型、沙盘"、"在计算机上制作地理大发现的平面动画"等等。开展这些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自然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但绝不对忽视通过比赛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五)搜集整理资料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搜集整理资料是历史学的基本功。高中历史学科虽然不是专门培养历史学家的,但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应当说是本学科的一项必要的学习目标。像开展"收集资料,列表勾勒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和掌握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然后将获得的资料分类、排比、形成认识,从而掌握整理资料的方法;最后"列表勾勒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是把整理后的资料,转化为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可以百花齐放,既可以是一般的横竖线条的表格,也可以是带图形的表,甚至还可以是数理模型、是线图或矩阵。这将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展示。

总之,教学活动的设置,对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个有力地冲击,是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

 

(四)历史必修(Ⅲ)若干问题探究

学习要点:

在文化史教学中,应该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不少人类优秀文化成就都留存于世(在观念上、在物质形态上、在风俗习惯中),泽被后人,因此,历史中的文化实际上是“活”的。而要在学生面前复活文化史,必须将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在文化史教学中,应当重视直观形象性。如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通过大量的实物、照片等直观资料比口头讲述更能使学生找到感觉。许多文化成就体现了先人智慧,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出来。较经济史而言,文化史有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加强直观形象性从技术上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材料]文化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历史》学习模块的说明

 

(一)确定《历史》中学习专题的基本思路

 

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其学习内容共分为8个学习专题,它们分别是: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前5个学习专题所涵盖的是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些内容,后3个学习专题所涵盖的是世界史意义上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些内容。

这些学习专题的确定,主要基于以下基本思路:

1.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政治、经济领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所应讲授的内容该有哪些,以什么标准选择内容,这一向是中学历史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学科体系严密、内容繁琐、面面俱到的现象较为突出,几乎是大学通史教学的缩略版,某种程度上又是初中阶段教学内容的再现,深化不够,而且存在过于注重政治、经济内容,相对忽略思想文化内容的弊端。此次的课程改革,则是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不受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来选取适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基于此,便以专史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不再重复和强化初中历史教学已有的内容,且在学习专题的确定上,尽力弥补以往的缺失,将思想文化史的内容与政治、经济史的内容并列。当然,这样安排,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思想文化史与政治、经济史相比较,重要性不逊分毫,即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和政治、经济领域的活动一样,皆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皆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基本表征,不能厚此薄彼。同时,这样做才能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用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人类文明的演进,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2.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必须放在同一领域。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广义上看,它属于人类文化现象的一个分支。所以在历史学的分科体系中,科学技术史归属于文化史。此外,将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放在一起,作为一个领域,是考虑到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思想文化的更新和思想解放的推动,即观念形态的变革,往往促进科学思想的革命并导致科学技术的飞跃。因此,把科学技术史与思想文化史相汇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领域。

3.选取有代表性的学习专题,注意其与历史时序的内在联系。

专门史的课程,是在横断面上展开历史的内容。而历史学科的特点,则在于它的纵向的时序性。要通过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历史的一个横断面,就必须选择最能代表这一领域的若干内容,即把适合高中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精华提炼出来。不过既然是历史课程,无论以什么方式呈现历史内容,都得遵循历史学科的特点,所以还得考虑这些内容与历史时序的关系。本模块的8个学习专题,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选取的。其中前5个学习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是按照中国历史发展进程,选取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最能体现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史成就的内容,构成课程内容;后3个学习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则基本依据西方历史的发展线索,选取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构成课程内容。这样,中外历史结合,形成发展脉络清晰、专题特色鲜明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史课程体系。

(二)《历史》的学习目标

 

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我们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规定了《历史Ⅲ》的学习目标。

在基础知识教育目标方面,《标准》的要求是:“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通过对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史专题的学习,了解这一领域里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若对历史史实加以分类,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人物都属具体史实的范畴,都是历史上的一些“点”,但把这些“点”串联起来,便可呈现一条“线”。所以,了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之“点”,以之作为知识目标的基本要求,就能为全面掌握这一领域的发展线索打下坚实基础。当然,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和人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也要准确把握。三者内涵不同,区别是显然的,但又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存在着密切联系,甚至是三位一体的。要了解历史事件,就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因历史事件必定是由历史人物做出的;要了解历史现象,也离不开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因历史现象不是抽象的,它必定表现为若干历史事件或众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Ⅲ》的8个学习专题,总体上谈的都是历史现象,但若具体化,皆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相关。另外,还需明确,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限定在“重大”、“重要”的范围内,这与注重高中历史学习特点,而不强调历史学学科体系的专题设计思路是一致的。

在能力培养目标方面,《标准》的要求是:“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这一要求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相关资料”,这属于历史学科的基本技能之一,实际上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与思想文化史相关的历史资料。这类历史资料既包括文献史料,也包括实物史料,收集和整理它们要用一定的方法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将一些最基本的方法手段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做些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史料,从中归纳基本的历史史实,掌握历史线索。这与初中阶段的要求“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相比,明显是更高程度的要求。第二,“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这是针对历史思维能力所做出的规定,要求学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发展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有着多重层次,“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强调的是对影响历史客观进程之因素的认识与评价。历史内容分布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思想文化居于何种地位,与其它领域关系如何,对历史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发挥了多大影响,等等,这些都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应关注的问题。教师要把探究此类问题的途径、方法等传授给学生,并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也要勇于大胆探索,从各个角度思考此类问题,使思想文化史的学习不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标准》的要求是:“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这实际上是从两个方面提出要求,既要有世界性的眼光,又要坚守本民族的立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要想真正求得发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不同特色,尤其是文化特色。有了这种宽容的心态,就能够充分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充分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文化领域乃至在政治、经济各领域互惠互利,共同得到发展。同时也不能忘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丧失自我,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与精髓,恰恰是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国家得以发展进步的基本依托,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所以必须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人类思想文化遗产要自觉传承。教师对思想文化史的讲授,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方能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这两方面思考和解决问题,主动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

《历史Ⅲ》的内容标准在总体目标下,还提出了学生学习的具体目标,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各部分知识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完成了《标准》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方面主要有三个层次的要求:(1)凡在具体知识和学习要求前使用“列举”、“知道”、“了解”、“简述”等行为动词的,均为识记层次的要求,是指学生能正确掌握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史实,是历史知识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40℅左右;(2)凡在具体知识和学习要求前使用“理解”、“概述”、“概括”、“说明”、“认识”等行为动词的,均为理解层次的要求,是指学生在前项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义、影响、作用、规律、特点等方面的抽象认识,掌握一定的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能力,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50℅左右;(3)凡在具体知识和学习要求前使用“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均为运用层次的要求,是指学生在前两项要求的基础上,还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该类历史知识进行自己的解释和判断,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10℅左右。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识记层次的要求明显减少,理解层次的要求明显增加,显示出高中阶段历史教育与历史学习的特色。

二、《历史》内容标准分析

 

《历史Ⅲ》共有8个学习专题,依次分析如下: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从先秦迄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蕴涵丰富,博大精深,很难在简短的时间内全部把握它,所以这里只将它的主流梳理出来,通过精选的历史史实,以小见大,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变迁历程,并由此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诸子百家

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当时的百家争鸣也对思想的创新与活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中国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形成。所以,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儒、道、法、墨等主要几家的思想以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墨子等思想家要有了解,并对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有所认识和理解。

 

2.汉代儒学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汉代已不复存在,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逐渐成为主导思想,特别是汉武帝之时,由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朝廷采纳,儒学终成统治之学,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此后历朝历代,统治者皆奉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所以必须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宋明理学

儒学演进至宋代之时,某种程度上有所更新,以程颢、程颐、朱熹等为代表的思想家把儒学发展至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到明代之时,以王阳明为代表的思想家又将理学发展到了新阶段。宋明时期因此也就成为中国儒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宋明理学也便成为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对于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应有所了解,通过人物认识他们的思想,从而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

明清之际,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对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情况及其思想应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梳理出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讲授这一专题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在知识领域扎牢基础,即能掌握住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了解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情况,理解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思想史材料的能力,从流派、人物、思想史代表作等各个角度,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相关史料,如思想家的传记、论著集等,并对这些资料予以分类整理,从而使学生受到学术研究的初步训练。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成就。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科学技术与文化方面的成就灿烂辉煌,世所瞩目,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卓著。这里从这些不可胜数的成就中精选若干,以类相稽,组成本学习专题。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科技成就

古代中国在科技方面曾领先于世界,天文学、算学、医药学等都举世闻名,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等科学家的成就皆广为人知,以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系列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些杰出的科技成就与贡献,都是需要学生了解与认识的。

 

2、书画艺术

古代中国的书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且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高中学生,应该知道这些成就。由于中国文字的固有特色,中国古代往往书画一体,即便后来各分其途,也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之处颇多,所以学习这一内容,要从汉字、绘画的起源谈起,概述其演变历程,从而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文学成就

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大量文学作品问世,文学成就极为丰厚,而且各代都有自己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等等,特色鲜明,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这些文学成就中,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最有代表性的,知晓了它们,就能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一整体的认识。

 

4、戏剧艺术

在戏剧方面,中国古代也是独树一帜的,尤其是到了后期。当时剧目繁多,剧种多样,在民间和宫廷都得到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为京剧,是戏剧界的一朵奇葩,至今不衰。所以这里是以京剧为代表,了解京剧它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说明中国古代戏剧艺术的成就。

讲授这一专题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从而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鸦片战争后,面对清王朝统治效能低下以及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入侵而带来的内忧外患,中国有识之士开始了寻求变革、振兴国家的探索历程,他们主张“以夷为师”,学习西方,变法维新。清王朝被推翻后,中国并未真正富强起来,旧的思想观念仍在阻碍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于是有识之士们又掀起新文化运动,为国人带来新的思想解放潮流,直至引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使中国社会彻底旧貌换新颜。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维新变法思想

鸦片战争后,步入近代的中国内忧外患,有识之士开始了寻求变革、振兴国家的探索历程,他们先是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继而主张洋务思想,兴办近代企业,以与西方抗衡;最终选择维新变法,以期在制度上做一变革,挽救清王朝濒临灭亡的命运。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变法思想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想在晚清历次变革中最具思想价值,是需要掌握的重点,关键是要理解它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新文化运动

晚清的各项变革没能挽救国家的命运。进入民国之后,人们仍在探索使国家走向富强之路的途径,但旧的思想观念仍在阻碍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于是有识之士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力图使国人思想再度解放。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提倡民主与科学,主张以新文化代替旧文化,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以新伦理代替旧伦理,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带来了巨大影响。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便是借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东风,在中国引入马克思主义,并使马克思主义逐渐传播开来,最终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在这一过程中,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发挥了巨大作用,正是他们在中国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最终使得中国社会摆脱贫穷落后局面,走向富强。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讲授这一专题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加以强化,让学生熟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几个阶段以及各阶段间的关系,了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同时要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动学生探讨思想解放潮流这样重大的历史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20世纪以来影响中国社会最为深远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即引导中国走向变革、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的核心理论成果。它通过阐发20世纪百年发展历程中最具指引意义的四大理论成果——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勾勒出20世纪中国人民不断前进所赖以指导的理论成果的基本面貌。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孙中山三民主义

作为20世纪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它的来源、形成过程、理论构架等,都需加以了解,并要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毛泽东思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思想以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特色,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它仍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所以,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应有基本的了解,尤其要充分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邓小平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伟大事业中,邓小平理论以其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高瞻远瞩、又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与特色,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指导思想。对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应有基本的了解,同时充分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中国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使人民生活奔向小康水准的又一指导思想,对它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意义,要能把握并有充分认识。

讲授这一专题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在认识能力上的培养,要让学生通过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的了解,看到思想的力量。学生也要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充分认识和理解20世纪百年变迁中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嬗变,特别是要通过独立思考,领悟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并讨论有关的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而是充满曲折与坎坷,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值得吸取。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几代科学家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上突飞猛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如“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高产量杂交水稻、银河亿万次计算机、航天工程等。这些成果的出现,极大推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于1956年提出的繁荣我国文化学术事业的方针,本意是想通过在文艺上“百花齐放”,促使文艺创作活跃起来,文艺舞台多姿多彩;在学术上“百家争鸣”,使学术研究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真正发展起来。这一方针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贯彻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使得不少正直的知识分子因而获罪,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颇值得认真总结。

 

3.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取得长足进步,在教育质量、教育规模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既使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又为国家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有力推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过毋庸讳言,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其中颇多波折,尤其是“文革”十年,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的伤害,耽误了不止一代人,也使国家的建设事业受到相当大的损害。“文革”之后,痛定思痛,人们更加理解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更加致力于大力发展教育,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呈蓬勃发展之势。

讲授这一专题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从报刊、影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收集建国以来在科学技术、“双百”方针、教育事业等方面成就与教训的材料,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要让学生通过熟悉专题内容和有关资料,感受成就得来之不易,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分析探讨某些经验教训,认识发展道路的曲折,珍惜今天的大好局面。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从古希腊迄于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西方人文精神起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使得人们开始有了人文自觉,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到了中世纪,神本主义统治一切,人文精神逐渐失落,但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再度被弘扬。近代启蒙运动则使人文主义思想有大发展,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人文精神的起源

西方人文精神最初来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以及价值观念,都对西方社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在价值观念方面,当时的智者学派哲学家以及苏格拉底等人所阐发的观念是颇具影响力的,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的发展。这些观念对后世具有相当大的启迪。

 

2、人文主义的复兴

到了西方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统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文精神。这种情形延续了数百年,直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大师们,发掘出古希腊的精神遗产,重新打出人本主义的旗号,恢复了人的尊严,这在薄伽丘等人的文艺作品中体现得非常鲜明;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等人冲破天主教的神学统治,发展起基督教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在欧洲终得以复兴。

 

3、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有了较大发展,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以及德国思想家康德等人宣扬理性,反对神性,认为人之理性是衡量万物的标准,人之理性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些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讲授这一专题时,要特别注意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的演化阶段,知道智者学派、苏格拉底、薄伽丘、马丁·路德、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人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从中得到人性教育,树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人文理念,以宽容的心态发展人文精神。

(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自从步入近代社会,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发现便与日俱增,到了近些年,更是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一天比一天大,作为第一生产力,它极大推动了社会发展与进步。当然,它的某些负面效应也日益显露出来。对于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内容,高中学生显然应该加以掌握。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牛顿等科学家的贡献

近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不少缘于自然科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在这方面,牛顿等科学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万有引力定律”等科学定律的提出,他在经典力学方面的建树,不仅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而且为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所以对牛顿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要有了解,并要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中的历史地位。

 

2.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是继牛顿之后,在近代科学技术史上攀上另一高峰的科学大师。他所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在科学理论上的贡献是划时代的。这一突破性成就使人类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做出了理论上的说明,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尤其具有意义的是,进化论使人类对于自身的起源问题有了科学认识,某种程度上破除了上帝造人说。所以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对与之相关的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应能概括分析。

 

3.技术进步的作用

除自然科学思想与成果外,近代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明显。以瓦特蒸汽机为代表的英国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向深入,促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而电气技术的应用,则使工业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改进,工业赖以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大、持久和稳定,社会生产力因而再度获得迅猛发展,引发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以,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相当直接的,也是极为显著的。

 

4.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牛顿、达尔文之后,近代科学技术不断遇到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渐渐走到了自己的尽头。爱因斯坦则成为近代科学技术的终结者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创者,他所提出的相对论解决了不少近代科学技术条件下未能解决的科学问题,引发了一场物理学革命以及科学思维革命,从而开辟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局面。所以,需要知道相对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其前进的步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程度,对社会发展的推进力度,都是近代科学技术所远远不能比拟的。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甚至带来一场科技革命,导致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它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发一系列社会变革,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技术表征。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讲授这一专题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让学生切实了解并熟练掌握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现象等,如牛顿、达尔文、瓦特、爱因斯坦等重要历史人物,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广泛传播等重要历史现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信息的方式,收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史的资料和相关论述,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提高自己运用最新技术手段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19世纪,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音乐等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皆呈欣欣向荣之势,创作上十分活跃,流派上异彩纷呈,对人们生活和时代进步影响颇大。进入20世纪后,文学艺术的发展势头不减,创作更加丰富,流派更加多样,加之以影视艺术为代表的现代艺术种类的兴起与发展,文学艺术愈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如此重要的领域,非常值得高中学生细心体悟和感受。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19世纪,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创作等文学领域,成就非常突出,既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不同文学流派并存,又有歌德、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拜伦、雪莱等世界级文学大师出现,还有《浮士德》、《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人间喜剧》等经典作品问世,可谓灿烂辉煌。进入20世纪后,文学创作仍极活跃,新的文学流派不断涌现,现代派作品越来越多,海明威等作家非常深入人心。近年来,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领导文学潮流,文学内部的分化愈演愈烈。所有这些成就都应有所了解,并能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社会影响。

 

2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作品

19世纪以来,美术创作方面异彩纷呈,成果极为丰硕。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印象派、立体派等创作流派不断涌现,罗丹、莫奈、毕加索等艺术大师创作出一系列美术经典,如《思想者》、《日出印象》、《格尔尼卡》、《和平鸽》等,这些作品都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不朽之作,值得反复欣赏揣摩,并要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价值。

 

319世纪以来的主要音乐作品

19世纪以来,音乐创作十分活跃,大师众多,风格各异,既有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又有印象派、现代派等,其中莫扎特的《安魂曲》、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与《第九交响曲》、柴克夫斯基的《天鹅湖》、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格什温的《蓝色交响曲》等,皆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曲目。进入20世纪后,古典音乐外,通俗音乐逐渐流行,爵士音乐、摇滚乐相继风行,音乐潮流不断更新。对这些经典曲目,应能做到欣赏,并能理解它们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初,电影在西方首先被发明出来,随着它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得到大众的欢迎,逐渐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艺术。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是电影制片厂集中的地方,生产了许多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片,好莱坞几乎成了电影的代名词。除好莱坞外,世界各国的电影事业在这一世纪里也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对电影艺术冲击最大的是电视的发明。20世纪上半叶,电视出现在西方国家,随之很快进入家庭,逐渐成长壮大,以其节目的丰富以及运作上的特有优势,与电影争夺观众,最终形成影视并立的局面。影视的出现与发展,极大改善了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甚至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讲授这一专题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世界文学艺术是一宝库,入室探宝,可以给人诸多熏陶与启迪,不仅能由此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树立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而且能由此受到美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熏染,审美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会逐渐提升人文素养。所以,教师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多加引导,学生也要积极配合,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强化自己在这方面的素养。

 

三、本模块教学活动建议

 

(一)本模块教学活动的设置的基本目的

 

在“内容标准”之后,本模块设置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建议”。教学活动建议不同于内容标准,它是为贯彻内容标准的要求而设计的可供教学选择的一些建议,着重于达成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习目标。它也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建议,重在“活动”,主要是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服务。具体而言,一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即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建议使学生了解到,学习历史的方法并不只有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而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二是为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胆创新,充分施展自己的教学才华;三是为了使历史教学与学习过程贴近社会和生活实际,尤其是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连,让学生从中学到活的历史,汲取人生经验。当然,教学活动建议仅仅是建议,广大师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和开发更多的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准的活动方式、方法。

 

(二)讨论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本模块的教学活动建议中,关于讨论类活动的建议有“讨论解放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讨论先进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分组搜集材料,在主题班会上介绍著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举办文学艺术作品欣赏会,从历史的视野赏析文艺作品”。

开展这些讨论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并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如在“讨论解放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讨论先进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两个主题时,便需要学生把中外历史发展实际与思想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独立思考和构想,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在介绍著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和举办文学艺术作品欣赏会时,首先需要学生对科学家的传记资料和经典性的文艺作品进行有系统的收集与分类整理,然后才能在班会或欣赏会上介绍与赏析,这一过程无疑是对学生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的培养,并在无形中强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三)调查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本模块的教学活动建议中,关于调查类活动的建议有“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调查当地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教育与本地区社会发展的关系”。

开展这些调查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精神,体验探究式学习方法。收集与整理历史资料是开展历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之一,开展讨论类活动便有此目的,但还不够,因历史资料不仅限于文献资料,还包含大量实物资料,不少是需要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一步步收集整理的,如传统思想文化不尽是往事,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行为表现都能证明它的生命力,而这是需要有意识地加以调查和收集的。这样做,也能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精神,强化国情意识。当然,以这种探究方式从事学习,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所以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专题五   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为什么要转变历史教学方式

学习要点: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方式不能孤立地存在,他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主要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有:

1、受课程改革需要的影响和制约。要认识在高中新课程中为什么要转变历史教学方式,需要了解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相关变化,即高中历史新课程对历史教学方式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并力图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2、受历史特点和学生历史认知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比,历史内容大都具有过去性和一度性两个明显特点。在历史教学中,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所学的绝大部分知识,不仅学生不能通过观察直接面对学习,即便是教师大多也没有直接接触过。这就决定了在学生的历史认知发展过程中,认知的主体即学生始终不能面对学习的对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更需要建构带有自身特点的、合理的学与教的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历史,从而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

3、受历史教学手段和方法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存在和运行,都与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分不开。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进步与发展,直接影响到教学方式的变化。如,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手段在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从而在教学中形成了一些具体的新方法。这些新手段和新方法的运用,已经导致历史教学程序开始出现变化。

[材料1]关于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和分析(略)

[材料2]“教导式”与“培养式”教学方式(略)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当哪些角色

学习要点:

  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以后,教学方式应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变化了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以下变化:

1、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历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者。

2、由历史的“权威”转变为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在传授“历史知识”过程中,教师所讲即是“真理”,学生很难质疑。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通过师生双边和谐的互动,引领学生进入广阔的历史学习天地。

3、由管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通常是管制式的,师生关系紧张。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材料1]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略)

[材料2]不同类型的教师的特征及学生的反应(略)

[材料3]终身教育下的教师角色、职能及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略)

(三)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有哪些基本的学习方式

学习要点:

  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个体自觉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他强调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中各种动态因素间的合作关系,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从而构成一个全方位的学习运行体系。

探究学习,是指通过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材料1]反思高中历史学习(略)

[材料2]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角色(略)

[材料3]“元学习”过程(略)

[材料4]布鲁纳的“发现法”(略)

(四)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历史课堂学习会有哪些变化

学习要点:

高中历史新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到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历史课堂学习也会随之变化,显现出与以往的历史课堂学习的不同。这些不同包括:

1、由于新课程的实施,在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局面将会改变,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成为高中历史课堂的主导。在这样的学习局面下,学生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自主地展开历史思维。

2、由于新课程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中历史课堂学习的知识面拓宽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选择力度加大了,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的学习,使高中历史课堂更具活力。

3、与以往历史课堂浓重的封闭性相比,新课程的高中历史课堂会适度增强开放性,这样,在相对开放的课堂上,有利于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运用,学生的学习会更灵活。

[材料1]某教师认为较好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略)

[材料2]新课程引发教学观念的变革(略)

[材料3]关于历史学习的一点看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