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凤娇肯德基:印度人口红利为何不及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6:00:31
 2011年 04月 12日 印度人口红利为何不及中国 印度2010年人口达到12.1亿。到2020年,印度人口预计将达到13.7亿,2030年达到14.8亿。届时印度人口规模将超过中国。

现在想想看:印度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将从2010年的7.81亿增加到2020年的9.16亿,2030年将达到惊人的10.2亿。

还有一点:2010年,印度有一半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而到了2030年,其一半人口年龄仍低于28岁。

这样看来,印度在未来20年都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上述非常有利的印度人口统计学数据表明印度可能享受庞大的“人口红利”,即庞大的年轻劳动人口规模可能大力推动印度的经济繁荣。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到2020年,印度人口预计将达到13.7亿,2030年达到14.8亿。届时印度人口规模将超过中国。在1995-2010年的短短15年间,中国利用其“人口红利”创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将在20年内超越美国。1995年-2010年,中国以美元计算的名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七倍!

印度的发展势头能否像中国一样?我们并不是说要超过中国或者美国。那是不可能的。但印度能否利用其人口红利,实现重大的经济回报,从而极大地改变数亿贫困民众的生活状况?

印度会享受到人口红利带来的回报,但不会像中国那么丰厚。印度最多能实现2010-2025年以美元计算的名义人均GDP增长3.5至4倍,大约是中国在1995-2010年期间增长倍数的一半。虽然印度人口总体年轻,但在2025年之前,中国的受供养人口年龄比率仍比印度更为有利。(该比率是年龄太小或太大、无力工作的人口相对于劳动年龄成年人口的比例。)

中印两国都拥有发展势头,但中国的结构性因素远远优于印度,因此印度无法获得与中国同样的优势。

按行业划分,印度农业、服务业和工业的GDP占比分别为17%、28%和55%。而这三个行业所雇用的劳动人口比例分别为52%、14%和34%。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偏低,这在印度这样一个较为贫困的国家是反常现象。印度服务性职业绝大多数是在低层次、低薪酬的行业。工业在GDP中的较高占比则是受IT行业和软件行业等推动,这些行业并不雇用大量人员。

同样令人担忧的还有工业就业率的低水平,工业本应成为推动印度这类贫困国家GDP增长的动力。相比农业或低层次的服务性就业,工厂的工业性就业更直接地与实际生产力的增长相关联。

有人认为,由于印度在制造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印度应当将重点放在“知识经济”,而非“制造经济”。我们认为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印度需要数以亿计的能提供不错薪水的生产性职位,而只有工业性就业能够提供这样的职位。即使这类商品的生产达不到出口的质量要求,也仍然能够提供有收入的就业机会。而雇用人数少得多的“知识经济”则可以作为出口引擎。

雇用逾50%劳动人口的农业效率极为低下。其低效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农场规模太小,土地管理不善,依赖雨水或地下水等变化莫测的水供应,差劲的供应链造成浪费、同时给农民的报酬太低,有时政府给出的价格也很低,这些都降低了人们种植农作物的动力。

总体上,印度只有60%的可工作人口在工作,而中国这一比例高达85%。

印度绝大多数就业都是由那些员工人数低于10个的公司和非正规部门创造的,这是造成印度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这一数据反映出,印度的劳动人口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这三大产业中其生产效率只有中国劳动人口的一半。

劳动人口较少,再加之劳动效率较低,这两者综合在一起是对印度的双重打击。

即使在未来15年每年新增1,300万至1,400万就业的有利条件下,印度生产性工作的数量仍将不足以吸收不断发展壮大的劳动力。到2025年,印度雇用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仅增至70%。

印度的教育情况令人堪忧,八个孩子当中仅有约一人可以完成从一年级到12年级的学业。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统计,印度15岁及以上年龄人的识字率较低,在114个国家中排在80多名以后的位置。虽然印度每年有250万至300万名大学毕业生,但一项全国调查指出,在15至29岁的印度人中,只有2%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而仅有8%接受过非正规职业培训。

业界估测数据也指出,仅有25%的印度工科毕业生有资格到跨国公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只好自掏腰包对毕业生进行再培训。

能源需求是印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据印度政府的统计,若要将未来20年印度GDP的增长预测变为现实,印度的能源容量需要翻两番。推动印度基础设施发展所需的能源规模十分巨大,令人望而生畏,要依靠印度本国资源实现这个规模不太可能,因此需要大规模进口煤炭和石油,而这将增加投入成本,贸易逆差余额将明显增大,GDP增长将受到影响。

印度政府早已面临预算赤字的问题,不得不向资本市场举债来履行义务。印度政府已宣布,在第11个五年规划(2012年之前)中投资5,000亿美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第12个五年规划中投资1万亿美元。这些规模庞大的投资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来自私营部门,而收益不确定、腐败和官僚干预将对私营部门的投资参与造成负面影响。

鉴于此,印度要怎么做呢?教育方面持续、大规模的投资(例如,从当前占GDP3.8%提高至5%)对于提高国民基本素质和技能很有必要,不过考虑到印度在国家和各州级的预算赤字,目前还不清楚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要将非生产性的农场工人变为生产性的产业工人,印度必须实行职业教育。为建设所有的基础设施,印度需要成千上万、各行各业的合格劳动者,如电工、木工、水管工、砌砖工、砌筑工、供热、通风和空调承包商以及信息技术和安全承包商等等。

印度的耕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印度目前亟需进行土地改革,必须提高农场规模,让机械化来提高生产力,价格也必须合理化,以激励生产。印度的食品通胀率很高,这一点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最大。迅速增加的印度人口将使食品短缺问题雪上加霜,可能会由此发生影响印度经济增长的巨大社会动荡。

跟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相比,印度这个民主国家在劳动政策方面更僵化,投资环境也更差,这是印度生产力不足中国生产力一半的一大原因。印度应实施灵活的劳动法,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中国在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之前,首先改善了其农业基础,这是正确的选择。中国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在25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增长和投资循环。印度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意味着印度未能明显改善占劳动人口一半的农民的生活质量。

2025年,印度将会成为全球第六或第七大经济体,但不会富足到让大约3亿国民的生活发生重大改变,届时他们仍将以每天低于3至4美元的生活标准度日。

Lakshman Krishnamurthi/Sugandha Khandelwal

(编者注:Lakshman Krishnamurthi是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 Sugandha Khandelwal是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前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