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厅 玄关 拼花效果图:破解花山壁画千古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18:54
上图描述:破解花山千古之谜.


上图描述:专家认为:这些画是搭脚手架上去画的!


上图描述:最高的壁画高达40多米.

上图描述:这些人形图案是先民攀登悬崖的动作是不是更能直接表达先民思想。

上图描述:我们把事实复原,悬崖上布满了榕树根,在上面作画难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吗?.

     在广西西南部的左江及其流域的凭祥市、龙州、宁明、大新、天等、扶绥七个县市的花山岩壁上,分布着古代落越人描述的183处崖壁画。宁明花山壁画是这些画点中画面最大,图像最复杂,内容最丰富的杰出代表。
    处于宁明县驮龙乡耀达村明江右岸的岩画,有221.05米,高40米,是左江流域岩画的集大成,画面是的人物整齐划一,侧身人物像屈膝双臂上举,正身人像下屈双膝,手掌张开向空中,人像故意放大,凸显其中心的位置,岩画种类和内容分为:人像、动物像、圆形像、器物像、船行像,有各类画像1800多个。

    花山岩画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众多的猜测和解读,大致有下列几种说法:1祭祀河神的祭祀图;2、从绘画向象形文字发展过渡时期的语言符号;3、描绘祭祀盛典;4、壮族巫术文化遗迹;5、与祖宗崇拜有关;6、祭祀仪式;祭祀的是古代的雷神或雨神;7、蛙神说;更有专家认为,岩画是骆越先民是搭建脚手架上去作画的。

我个人斗胆推测认为:骆越先民的崇拜是自然物崇拜,对骆越先民起到保障生命安全,获取食物第一位的是——榕树。

上图描述:榕树是长在悬崖上的植物,盘根错节,在悬崖上长得并不高大。.

上图描述:在远古时代猛兽横行,悬崖上榕树是躲避猛兽最佳的安全场所,是人类的保护神!.
   在冷兵器的年代,人与自然界的食肉动物之间的竞争,处于弱势地位,是被猛兽追赶的,在现代人看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当年我们祖先认为最安全的地方,花山壁画的地方就是我们祖先的一个主要栖息地,当时的植被茂盛,花山壁画的悬崖上布满弯弯曲曲的榕树根,先民们可以顺着榕树根很容易攀爬到悬崖的高处,来躲避猛兽的袭击,或向猛兽投掷石块或者梭镖,攀爬到悬崖上是保障生命安全,又能获取猎物唯一选择,而众多的树种中只有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榕树,先民从朴素的唯物论中意识到榕树是上天安排给予他们生命和食物的神树,对榕树崇拜由此产生。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花山岩画的人物像不是祭祀的舞蹈动作,也不是模仿青蛙的动作,而是表现祖先攀登悬崖的基本动作,古代先民的创造灵感来自直接、直观的生活感受,意思是最早的祖先是崖居的。
    祖先们当时的状况就犹如我们当今的白头叶猴的情形差不多。

上图描述:这是崖居的白头叶猴.


上图描述:崖居生活的白头叶猴.


上图描述:崖居生活的白头叶猴可避免人类的干扰,犹如当年我们祖先避免猛兽的袭扰.
    人们在崖壁上作画,是祈求榕树的保佑,是出自对榕树的敬畏,每一次作画人物像活动结束,才敢砍下一小段榕树根拿到新的定居点栽种,就分出新的一个族群(分家),每一个族群和一个人物像有关,这就是我们后人看到的几乎每一个骆越后裔的村落都有一、两颗榕树,那是人工栽种的,以期保佑后人“稳得食”,后代生生不息,繁衍不断。

   我们可以从骆越族群中发现有崖居的现象,死后也要回到悬崖上的山洞安葬,意即从山上来回到山上去,从崇拜榕树转到祭祀祖先。就有骆越族群族特有的“拜山”词汇和汉文化的“扫墓”这个特殊语言的传承中获知其真正的含义。

上图描述:白头叶猴在采集食物。.


上图描述:白头叶猴集体在树上宛如骆越祖先的在榕树上的巢居。.


    榕树移栽到土质肥沃的平原后,很快长成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成为族群最好避风挡雨遮日(从崖居向巢居进化)的场所。

上图描述:榕树栽种到平原地带,会长出许多气根,这些气根又和主干相连,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


上图描述:这么大的一颗树可以为几百人的族群提供安全的庇护场所。.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族群的扩大,受到榕树“独木成林”的启发,人们发明骆越族群特有的民居形式——杆栏式民居(楼下面圈养家畜,楼上住人)。

上图描述:骆越族群——壮族特有的民居形式——杆栏式民居。

宁明花山岩画的明江当时是左江流域的骆越族群向越南、老挝、泰国迁徙的主要通道,从凭祥市的平而河进入越南、进入红河流域,翻越越南西北山区进入湄公河流域,达到缅甸、泰国,最远的达到印度的沙姆邦。

宁明花山岩画据科学考证,成画时间(目前看到的)长达600多年,由于宁明花山榕树根最为“正宗”,骆越族人迁徙(水路)都从这里经过,直到榕树根被全部砍尽,岩上作画才被停止。

因此在今天中国西南部地区有榕树的地方都是同一个祖宗的传说,每一个骆越后裔的村寨都有榕树!

如果你是骆越族群的后裔,你会发现越南的侬族、京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缅族,泰国的泰族在语言上有许多相似和相近的地方,习俗也相同。以及由榕树衍生众多的习惯或习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