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隆大摆锤有多高:中印崛起挑战亚洲旧秩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00:53
2011年08月04日 06:12 AM

中印崛起挑战亚洲旧秩序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吉迪恩•拉赫曼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英文 对照 评论[1条] 打印 电邮 收藏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能够不与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发生冲突吗?三方的鹰派人物都对此感到怀疑。

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蒂莫西•基廷海军上将(Admiral Timothy Keating) 2008年会见一位中国海军高级将领时,对方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建议。基廷说,这位将领(基廷未提及这位将领的姓名)建议在太平洋中间划一道线,并表示:“你们可以拥有太平洋的东半边,从夏威夷到美国本土。我们得到太平洋的西半边,从夏威夷到中国。”这或许是个小小的玩笑,但它却触及了可能是未来50年国际政治中最敏感也最重要的话题。美国会在太平洋和东亚地区继续成为主导力量吗?还是会被中国取代?而被许多战略人士认为将成为21世纪第三号超级大国的印度,又会扮演何种角色呢?

美中印三国政治领导人、乃至三国学术机构公开发表的讲话,往往会强调亚太地区大国合作的必要性。据称,合作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好处大到令人无法忽视。而坐视国际对抗升级所带来的危险则大到令人无法去考虑这种选择。

但这三个国家都有一些能言善辩之士反对这一观点,他们对下面这种乐观看法提出了质疑:太平洋地区的未来将建立在贸易与合作的基础之上,该地区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将建立在“双赢”的逻辑之上。美国的阿龙•弗里德伯格(Aaron Friedberg)、中国的阎学通和印度的布拉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是各自国家鹰派人士的代表。这三人都预言未来国际对抗将会升级——并且都不否认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此外,三位分析人士都主张本国政府应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来捍卫国家利益。把他们写的书放在一起读,你便可以看到一幅关于亚太地区的国际对抗将如何演变的图景——这幅图景可谓发人深省,甚至有些令人不安。

弗里德伯格是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政治和国际关系学教授,在小布什(Bush)掌管白宫时期曾担任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 Cheney)的顾问。他的书客观现实,有时显得有些悲观,但决无歇斯底里的内容。相反,该书观点冷静,资料详实。清晰的文笔和构思也增添了读书的阅读乐趣。

弗里德伯格写的第一本书是1988年出版的《疲倦的巨人:1895-1905年不列颠和相对衰落的经验》(The Weary Titan: Britain and the Experience of Relative Decline, 1895-1905)。他现在显然认为,美国正处于遭受与英国同样命运的危险之中。他在《霸权之争》(Contest for Supremacy)一书中主张,中国是美国一个多世纪以来所面对的最大的战略竞争者。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都不拥有能与美国相提并论的人力、资源或工业基础”,苏联则“为灾难性的低效政策所累”。相比之下,中国的规模、经济成就和威权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使中国成为美国的强大挑战者。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弗里德伯格对未来并不感到乐观。“如果当前的趋势持续下去,”他写道,“我们在与中国展开的地缘政治较量中将成为失败的一方。”但“我们在失败的同时,很可能只会表达有限的不满,而不会作出剧烈的反应。”这是因为,中国奉行的是一种明智的政策,它试图在积累力量的同时避免与美国展开对抗。另一方面,美国正面临财政问题,因此对于做出会带来沉重负担的新承诺十分谨慎。弗里德伯格预言,如果这些趋势保持下去,“西太平洋的军事天平将向中国一方严重倾斜”。这进而意味着,美国将被迫“寻求与中国达成妥协,并承认其为该地区的主导力量。”当然,亚太并不是一般的地区。它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弗里德伯格引用新加坡德高望重的前领导人李光耀(Lee Kuan Yew)的一句话作为书的开头:“如果不能在太平洋站住脚,就不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吉迪恩•拉赫曼上一篇文章:

8月多变故? 2011-08-03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希拉里对华施展“后院”外交 2011-07-29
美国参议员警告中国勿在南海冒险 2011-07-20
美国与中国需要相互理解 201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