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空调合川:2015解放军击沉美国航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57:00
2015解放军击沉美国航母 

2015:解放军击沉美国航母
美国右翼学者最新版中国海军威胁论
臆想2015中美太平洋决战

 

詹姆斯·克拉斯卡 原著
江  月           编译
  
    编者按:在一部分美国人眼里,中国的崛起本身就是一项原罪。不管中国政府如何申明中国和平外交的立场,不管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军事透明度,总有一些美国右翼学者、媒体总是戴着冷战思维的眼镜看待中国。在他们眼里,中国已经取代曾经的苏联成为美国最大的对手,中国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威胁到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每一个发展都是中国准备有朝一日对美开战的“证据”。詹姆斯·克拉斯卡就是这群人中的典型,在他的笔下,中国对美国太平洋霸主地位的“威胁”已经不再仅仅是预测和推断,他“看到”了中国将在什么时候用何种方法“取代美国建立国际力量新秩序”。本文发表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Orbis》杂志,本刊刊发此文绝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有删节,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多年来,美国在海洋政策上的战略性失策,再加上海军战略的错误和力量结构的衰退,都加速了2015年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一场惨败。在近20年的时间里,经过平均每年军费增幅百分比都呈两位数字上升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如今已经拥有了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系统,其中包括可以攻击航空母舰的中程反舰弹道导弹,以及噪音极低的柴电动力潜艇,它甚至比美国核潜艇还要安静。这些新型非对称海军力量与中国雄心勃勃的海上战略与海洋政策相结合,使中国有信心能够利用全部国家力量要素,推进自己的目标——控制东海。相反,美国海军力量正日渐衰退,其主要围绕大约10艘航母形成主要作战力量,而这10艘航母十分分散地部署在全球各地。只重视低层次合作的海上战略,和对航海自由方面的战略利益越来越缺乏重视的国家海洋政策,都为这场海战失败埋下了伏笔。本文详细描述了在2015年可能爆发于中国东海的一场海战中,中国海军如何摧毁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这场灾难性失利带来的政治后果是美国结束了在太平洋上长达75年的压倒性优势,一举奠定了中国在亚洲的霸主之位。
  时间进入2015年,美国已经不再是可以号令全球的霸主。广阔的海洋和天空已经脱离了美国海军及强大的国家军事能力长达75年的统治。当美国独霸全球的时候,美国海军将海洋作为世界最大的活动空间,对敌人实施封锁和包围,以此施加压力。海面、海空和水下的机动能力是美国军事力量的基础。美国可以利用其强大的海军优势包围或颠覆一个国家的政权,这种能力已经在格林纳达和巴拿马战争中得到最好的体现;美国海军还可以利用其强大的海上运输能力,将大量陆军部队投射到世界的另一端,并且有能力实施长期作战,就像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及伊拉克战争那样。这种覆盖全球的力量投射能力,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而这,也给美国带来了无可匹敌的威慑力和军事影响力。
  但,所有的一切在2015年改变,被前置部署在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的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在与中国爆发的一场东海海战中被中国海军击沉。4000多名船员和舰载机飞行员伤亡惨重。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的沉没,改变的不仅仅是亚洲-太平洋的海上力量平衡,还掀开了中国取代美国建立国际力量新秩序的篇章。
  
黎明的红色天空——警报响起
  预警信号不断响起——20多年来,美国犯下了一系列的政治、外交及战略错误。全球化、海洋国际法的发展以及新军事革命,都成为中国及其他新兴海上力量崛起的推动因素。
  全球化是各国海军发展中最普遍的源动力。贸易不断扩大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新兴经济相结合,再加上军事理论、训练及战争艺术的发展,都提供了军事力量发展的“倍增器”。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力量结构及作战能力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先进武器技术的扩散使那些从未在历史上成功运用过海上力量的国家实现了精确制导武器的跨越式大发展。现在,为数不少的地区性强国已经成功研发或采购了先进反舰巡航导弹,以及装备有灵敏的尾流自导鱼雷的超静音柴电潜艇。
  长期以来,众多沿海国家都在大力发展不对称反介入技术和相关战略,以对抗美国海军力量。1991年,伊拉克曾从小橡皮艇发射过诞生于一战前的原始海军触发水雷和先进的声磁感应水雷。整个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共部署了1100余枚水雷,虽然其中大部分水雷不是失灵,就是布放位置不当,但巴格达仍然利用这些水雷成功地守住了其面积不大的近海水域。当时,美海军“的黎波里”号军舰撞上了一枚锚雷,结果吃水线以下被炸开了一个16×20英尺的大洞;数小时后,为规避水雷而一直小心航行的“普林斯顿”号巡洋舰也遭水雷攻击,舰艇上层结构破裂,甲板扭曲变形。
  波斯湾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半封闭式港湾,而水雷正是一种有效的可部署在狭窄水域的反介入武器。相较之下,在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上,美军将遭遇的是时间、距离和空间的折磨。而且,萨达姆·侯赛因的伊拉克和内贾德的伊朗所使用的都是过时的装备,而中国却在发展属于未来的先进武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司令刘华清上将曾表示,21世纪将是一个“海洋的世纪”。在迅速发展的经济能力与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能力推动下,中国研发并部署了一大批非对称作战武器,其中包括一种可以改变战局的“撒手锏”——打击航母的反舰弹道导弹。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谈论的理论上的威胁会变成现实——没有任何的预警,一枚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由中程弹道导弹改进而来,射程超过1500公里,专门针对部署在东亚地区的美国航母战斗群)击中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
  在过去20年里,中国海军的攻击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世纪50年代落后的近海防御海军,转变成一支强大的蓝水舰队。2015年,北京正忙于部署它的第二艘国产航母。几十年来,中国曾深入研究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航母,并修缮了三艘苏制航母。最终,原乌克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经过数年整修之后加入了中国海军水面舰队。为了对付这三艘中国航母,美国第七舰队司令有时不得不同时调度麾下的三个航母战斗群,包括将驻扎在圣迭戈、西雅图和波斯湾的航母战斗群调来西太平洋。这些战舰要到达东海,需要一路全速航行数日乃至数周的时间。由于仍然对美国总统克林顿1996年春季派遣“尼米兹”号和“独立”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海峡一事耿耿于怀,中国瞅准时机攻击了“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使美国在西太平洋上前沿部署的航母仅剩一艘旗舰。
  
此消彼长
  199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邀请时任台湾“总统”的李登辉前去发表演讲,引发了1995-1996年的台湾危机。北京认为李登辉的访美之行背离了“一个中国”政策,于是在台湾附近海域进行了弹道导弹实弹演习。不过,这次危机还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那就是中国在这次危机之后启动了大规模的海军造舰计划——首先,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现代级驱逐舰和基洛级柴电潜艇,然后又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制更加先进的战舰和战机。1999年,先进的宋级柴电潜艇服役。据信,装备了尾流自导鱼雷和反舰导弹的宋级潜艇的静音能力甚至超过了美国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2006年10月的一次中美海军摩擦中,一艘宋级潜艇居然穿透了美军“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屏护舰队组成的反潜网,突然浮出水面。时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后任海军作战部长的加里·鲁格海德海军上将当时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第三次台海危机末期,时任中共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熊光凯将军向一位美国驻华大使发出警告:“与其关注台北,不如多关心一下洛杉矶吧。”
  遭遇了“小鹰”号的尴尬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惊魂未定——在中国海军潜艇舰队面前,美军航母竟如此脆弱——就在那时,美国海军向总统小布什递交了“新海洋战略”。“千舰海军计划”逐步发展成“全球海上伙伴”概念。2007年10月17日,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联合发布了名为《21世纪海权合作战略》的新时期海上战略。这些海上合作新理念向各国海军开放。合作领域包括进行海上人道主义援助、灾难救援和反海盗行动等。
  美海军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机会,希望在沿海地区建立伙伴合作——为牙买加海岸警卫队提供小型舰艇发动机维修帮助,以及为几内亚湾国家进行强化培训。派遣大型医疗船到亚洲各港口,为各国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服务。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还同许多国家签订协议,共享商船追踪和监视数据。舰队还向不在乎沿海或海岸航行自由权的国家发出邀请,而当地司令官们更为在意的是合作的益处,而不是航行自由理念。在美国海军全力思考如何实施联合、低层次的海上安全行动的同时,中国却潜心研究如何打赢海上战争。
  美国依然沉醉在“海上霸主”的幻境之中。这种自欺欺人的幻觉来自于对过去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未来的妄想,而不是基于对海上众多力量的综合评估。20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拥有15艘航母,到2012年这个数字将会下降到10艘,对此,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还曾向国会保证称:美国海军实力仍将强于位列其后的14个国家的海军力量总和。而且,拥有强大海军的国家大部分都是美国的盟友。虽然仅就美国海军舰队的总排水量和导弹发射单元数量而言,这种说法没有任何问题,但盖茨忽略了一个事实:在一场对称的对决中,美国海军或许能够打赢任何对手,但是对手是不会和美国拉开架势进行一场完全对称的交战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盟友在这样一场战争中不会是可靠的伙伴,他们更愿意在美国和对手的战争中隔岸观火,而不是帮助其中的一方。
  此外,美国对手考虑的将是不对称战争。
  假设美国有足够的时间集中其部署在全球的战舰对付一个敌人,那么14比1的海上优势绝非虚言。“313艘战舰”计划只是一个从来未曾达到过的理想目标,但是它毕竟带来了一支由11艘航空母舰、88艘巡洋舰和驱逐舰、48艘潜艇、55艘近海作战舰艇和31艘两栖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然而,这些力量却散布在世界各地,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假定美海军需维持最低军事存在——即维持一艘军舰在岗——那么每个巡逻区域就需要部署三艘战舰,一艘检修待命,一艘执行任务,还有一艘在执行任务后进入船坞接受维护。如此计算,313艘军舰绝无可能保证在任何时间都有100艘军舰在海上行动,更别说这些军舰还将分散在全球各地。
  到2015年,中国海军舰队的总体规模将会缩小,大约包括数艘航母,60余艘潜艇和70余艘大型水面战舰。此外,还将有数百艘近海巡逻舰艇提供补充和支援,其中多数都搭载有反舰巡航导弹,能够对敌进行有力打击。一旦中美开战,中国会立即集合起整个海军舰队,封锁海域,还会集中使用陆基导弹和战机对美国形成压倒优势。而面对这种突发状况,美国海军能投入作战的只有碰巧正好在该海域的舰艇。虽然驻其他地区海军力量肯定会被调来支援,但这样就会让这个“扛着全球责任”的国家暴露出新弱点。而且,援军抵达可能已是数周之后,届时世界各国肯定会呼吁停止交战、进行和谈,这意味着战争早已结束。
  冷战后的几十年中,中国已经弥合了与美国海军在作战能力上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其作战平台的数量和质量均超越了美国。例如,中国集中升级了大型柴电潜艇舰队。瑞典是世界上首个成功研发使用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柴电潜艇的国家。世界上第一艘装备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斯特林发动机的“哥特兰”号潜艇曾被美国租借两年,用于反潜作战演练。事实证明,“哥特兰”号能够有效降低传统动力系统产生的噪音,并且AIP潜艇能够在水下高速前进——极大地扩大了其攻击范围。中国的元级柴电潜艇就使用了AIP技术。自2004年后,每年都有几艘更小型的“隐身”AIP潜艇加入中国海军作战序列。十年后,美国第七舰队绝不敢肯定他们不会被中国的潜艇控制。
  在战备及作战技术方面,美国海军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为弥补驻伊及驻阿陆军缺口,美军增调了众多海军官兵,导致这些海军士兵数年没有进行海上训练和作战演习。美军军衔晋升制度日益与“稳定及重建行动”挂钩,而与在海上的优秀表现毫不相干。整整一代处于军旅生涯中期的军官及士官都在学习如何在陆地进行反恐战争,而中国海军则正在通过舰队演习,研究击败美国海军的方法。
  
D日之后
  遭受攻击后,美国人终于意识到自己面对的已经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时代。这场战争几乎在开始时就已经结束。由于在战术及战略方面处于劣势,美国遭遇了自珍珠港事件以来最大的海战失利。而且,在这一冲突(或许不能将之称为真正的战争)爆发前,中美这两个世界大国之间的外交危机便已初露端倪。当时,西方国家并没有预料到这场政治危机会突然失控,美国甚至仍派遣“乔治·华盛顿”号在中国外海进行例行巡逻。而中国也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突然发动导弹攻击,一举击沉了这艘海上巨无霸。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中弹后断裂成两半,并在20分钟后沉没。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所携带的穿甲弹头足以打穿航母的全部14层甲板,从顶部升降机到龙骨炸出了一个20英尺宽的大洞。而且,这次重创还导致航母弹药储备舱发生二次爆炸。两百万加仑的JP-5航空燃料泄入海中,这次导弹攻击造成的损害是如此严重,常规损管措施毫无疑义。
  五角大楼迅速派遣军舰及战机奔赴东海,向关岛增加部署B-2轰炸机。此外,驻扎在关岛和美国西海岸的潜艇也立即驶向西太平洋。在夏威夷海域执行任务的一艘“宙斯盾”驱逐舰也迅速离开公海,驶往事发海域(需要一周时间)。此后不久,驻扎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基地的美国第二舰队也紧急赶往出事地点。然而在此之前,掌控巴拿马运河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已宣布:为紧急维修大西洋同太平洋之间的水闸,运河将关闭四周时间。这条40英里长的运河关闭后,从美国东海岸到远东地区的航程骤增3000英里。美军舰队就只能绕道智利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尽管比德雷克海峡安全得多,但麦哲伦海峡不利于导航,它不仅狭窄,而且还有强风大浪。为此,第二舰队的半数舰艇与太平洋方面暂时失去联络。
  与此同时,拒绝美军战舰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街头抗议让埃及政府非常担忧。而假如没有苏伊士运河,美军第六舰队从地中海到远东地区的距离会被拉长40%。尽管埃及方面仍保证了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但2008年发生的美军误击埃及运河工作人员的事件以及更早些时候允许以色列海豚级潜艇通过运河的决定使运河遭到恐怖分析袭击的风险大大提高。由于苏伊士运河的某些河段仅有60米宽,因此,美国和埃及启动了加强运河沿线安全的计划,舰船的通过速度因此降低了。阿拉伯世界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
  除事发地点附近海域的舰船外,在波斯湾巡逻的美海军第五舰队的舰艇也开始了为期两周的重返亚洲的航程,结果会怎样?很明显,中国在竭尽所能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的落水舰员提供帮助。在中国海空军及导弹部队密切关注美国舰队活动的同时,华府则开始对整个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正如2003年2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向安理会提交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那样,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会提供与中国导弹的遥测数据以证明北京的攻击事实。
  不过,美国所提交证据的可信度低,而中方说辞的可信度则较高。中国会让全球媒体及各国公众产生这样一种印象:此次事件让人倍感遗憾,它向日本及世界各国证明了美国核动力战舰的无常性和危险性。这次爆炸是场意外,倘若该航母未曾试图威胁中国,那么便不会发生这次事件。而且,在南美、中东甚至欧洲,人们从来就认为航母是帝国主义者力量投射的工具,它们总是出现在那些不该出现的地方。多数亚洲国家则倾向于认为美国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面对种种声音,白宫无疑会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当美国向西太平洋地区调遣三艘以上的航母并且部署到位后,一个月时间已经过去了,然后又如何呢?绝大多数亚洲国家都害怕公开表明立场会激怒中国。实力强大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安静地待在横须贺、佐世保以及其他几个海军基地,日本宪法禁止自卫队代表美国采取行动,以配备“宙斯盾”防空系统的金刚级导弹驱逐舰为核心组建的四支舰队又能做什么呢?在印度,尽管美印“共管海洋”的迹象日渐明显,但新德里无法说服其政府中那些不同意印度向美国提供支持的反对者。
  此时,白宫也进退维谷——声称是中国击沉了美军航母,然后开战吗?媒体会警告说,这将是一场大屠杀。当然,有的是时间让白宫头脑冷静下来。
  
海洋政策的盲区
  美国是如何落到这步田地的呢?
  2008年国防部《联合最高作战构想》对新海洋作战环境进行了描述: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军事存在的敏感度呈稳定上升趋势……海上通道的减少将使维持前沿存在变得更加复杂,而前沿存在却是美国过去乃至当前军事战略的核心。这促使美国必须寻求迅速应对形势变化的新手段,并加大力度宣传美军在海上、空中、太空和网络领域作战的现有优势。确保港口、机场、外国领空、沿海水域的使用权和潜在任务地区东道主的支持将是一项挑战,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积极与不稳定地区的国家展开交流;在战争时期,这需要有面对武力对抗时强行夺取并保护立足点的能力。
  到2015年的时候,曾轰动一时、旨在让战舰及军用飞机在海洋上自由活动的“自由航海”计划会逐渐萎缩。首先,随着美国舰队规模的缩小,能够到各国港口进行访问的舰艇及飞机会变得越来越少。更重要的是,在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国国务院认为美军在中国附近的行动过于明显,挑衅性也过强。这一事件险些引发中美危机,因而五角大楼和国务院不敢擅自在中国东海行使航海自由权。此后,鉴于北京政府的敏感,在中国沿海地区活动的美军战舰及飞机数量逐渐减少。随着第七舰队在中国东海出现次数越来越少,中国对海滨水域的所有权意识越来越强。一旦美国宣称在公海自由活动属美国权利时,中国就会强烈反应,谴责美国海军行动扩张意在压制中国发展、侵占中国领海。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导致美国过于自信,将其国家目标等同于普世价值观。不过,到21世纪的时候,从在全球范围内失宠的布什政府和不断道歉的奥巴马政府开始,美国逐渐丧失了“全球领袖”的地位。挑战者不再接受美国构建的战后世界,将美元作为世界首要储备货币以及美国对伊朗的反扩散政策等一系列问题都遭到质疑。海洋国际法也不例外。崛起的“金砖四国”中的三个国家——巴西、印度和中国——反对美国军舰未经允许就在其海岸线200英里内的水域私自行动。这三个国家不接受海岸线200英里内的近海海域存在公海自由的理解。数十年来,中国认为外国军舰和飞机在其海岸线内200英里没有航海自由。国力较弱时,中国忍受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在其海岸线附近进行常规侦察的侮辱。然而,随着美中海军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不愿继续忍受“外来入侵”。
  
海上力量可以改变全球秩序
  历史表明,海上力量平衡完全可以突然改变并重新形成全球新秩序。特别是海上力量,新兴大国的崛起往往来得突然而且出人意料。在历史上,甚至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幻也会突然发生:“1480年,西班牙不过是由几个小王国组成的国家而已,他们为保护共同利益而战,同时各王国间也存在着明争暗斗。20年后,西班牙就已成为半个地球的海上霸主。”与此类似,“1935年,美国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军队,经济也困顿不堪,它唯一的愿望就是与世无争,遗世独立。然而,仅仅十年之内,美国就赢得了二战的胜利、经济高速发展并且拥有了当时独一无二的核力量,一跃而成为超级大国”。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的沉没改变了亚洲的安全格局。显然,美国被赶下“神坛”。人们只会渐渐意识到世界秩序曾一度依赖美国军队的维持,而这支军队的基础正是美国对全球公域的支配。美国陆军可以失败,正如越南战争中发生的那样;而空军只不过是陆军的辅助力量。为了确保美国的地位和国家安全——当然也为了维持世界秩序——海军是永远不能失败的。这对美国和它的北约盟友来说是一个意外的警钟,他们正在遗忘历史和大国冲突的教训,越来越热衷于镇压暴乱和类似伊拉克、阿富汗的局部战争的原则。
  过去,美国在资源和技术上占尽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美国带来向世界各地投射武力的独特能力。不受约束的全球到达能力意味着美国能够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派驻优势兵力。海上及空中力量,再加上在太空和网络领域的绝对优势,确保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权力和承担全球安全任务的能力。
  对美国海军而言,不断萎缩的力量结构、对非对称战争的不适应、庞大且昂贵的军事系统、老化的工业技术基础等,全球公海上的不对称对手将越来越难以对付。此外,与美国不同,中国集中运用它的全部海上力量来实现其明确的战略目标。一旦中国采取行动,就表示它的忍耐已到极限,其必会将其国家计划侧重点放在融合海军技术与资源以及海上政策、法律和外交战略之上。数十年来,美国海军计划一直处于混乱状态。美国海军奉行“合作”的海洋战略——避免局部战争而非阻止大国冲突。同时,无论是共和党掌权还是民主党当政,白宫都委任环保人士负责战略性海洋政策。这些环境论者支持沿海国家对其近海的控制权,他们不同意将沿海水域自由通行权合法化,这无疑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从勒般沱海战到冲绳岛战役,大舰队的海上决战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过去的500年中,所有世界超级大国都是建立在其强大的海上力量之上。即使是传统的大陆国家,如俄罗斯,也是依靠海军才在世界舞台上达到顶点的。西方世界已经忘记了国际安全的历史,忘记了海洋自由与世界政治休戚相关,也忘记了海洋正是英美世界秩序形成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