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痘痘的位置和原因:“正本清源”赢来一湖秀水——我县农村环保工作妙招频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7:57:44
“正本清源”赢来一湖秀水——我县农村环保工作妙招频出 (2009-04-09)

  淳安山水清秀,自古冠绝天下。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淳安瀛山书院讲学时就曾写下《咏方塘》一诗,其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既是诗人对淳安水清的赞叹,也是诗人对淳安水清如许的思索。

  几百年过去了,随着千岛湖的形成,淳安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八山半田分半水”的土地结构现状,也使淳安的发展面临了巨大压力。

  虽然面对重重困难,淳安人民却始终坚守着“保护源头活水”的理念。这些年来,我县通过深入实施“环境立县”战略,坚持富民利民在先,走生态富民型新农村建设之路,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从源头上保护了千岛湖,使淳安在经济社会全面、高速发展的同时,山青如昔,水清依旧。

  守护千岛湖的源头,就是守护千岛湖的最佳方式。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妙招频出,开展了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户用沼气建设”、“清洁乡村”、“改水改厕”、“保水渔业”等一系列环保工程,既取得了“正本清源”的效果,也有效提升了农村百姓的生活品质。

实现“重点突破”

农村垃圾处理难题得破解

  农村垃圾处理,这是农村环保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垃圾处置问题,开展了农村垃圾收集处置为主要内容的“清洁乡村”工程,实现了我县农村环保的“重点突破”。

  从2006年2月份开始,我县在全县23个乡镇、425个行政村中开展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工作:加强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垃圾房3983只,焚烧炉309只,实现了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置基础设施的全覆盖;加强村级保洁员队伍建立和管理。全县425个行政村,共配备保洁员1000余人,实现村村都有保洁员,并配套专门的工作经费,由保洁员负责农村垃圾定期清运和处置、做好村庄及河道的日常保洁等工作;加强对农村群众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村群众树立保护环境意识,改变乱倒垃圾的陋习,并进一步把环境整洁程度作为农村各类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指标集中开展清洁环境活动。集中清理河道垃圾、集中清洁村庄环境、加强湖岸线垃圾的集中清理等,尽量减少汛期从千岛湖上游入湖的垃圾数量。

  为把“清洁乡村”工程进一步落到实处,我县建立了“清洁乡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为保证工程建设落到实处,我县筹措资金32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对已经建好并验收合格的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置设施给予补助奖励。村级保洁员队伍的工作经费已由2006年的89.8万元增加到目前的258.1万元。

  为彻底解决农村建房等建筑垃圾入溪入湖的重点问题,我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实施农村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根据《淳安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新三年实施方案》的安排,2008年完成了千岛湖、瑶山、界首、富文、石林、汾口、中洲、金峰、大墅等九个乡镇145个农村建筑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任务,每个农村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县政府给予了3万元左右的补助。这些具体措施,有效解决了我县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使农村垃圾处理不再成为难题。

重视“改水改厕”

环保与百姓生活品质共提升

  近年来,我县开展了农村饮用水建设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农村改厕工程,实现了环保与百姓生活品质的共同提升。

  根据2003年至2010年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规划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各地实际情况,我县主要采取“一事一议”和“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相结合的办法。仅2003年至2007年底,在全县23个乡镇中的245村实施农村饮用水建设工程,完成工程项目总投资8266万元。共建成乡镇水厂15处,行政村水厂245处。完成改善和解困人口14.5万人,占计划总人口的52.6%。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我县对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动力或微动力、厌氧无动力、三格式化粪池、氧化沟、净化沼气池、湿地处理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尿进行综合利用,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后达标排放,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废水通过户用沼气池净化处理。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率达到100%。2008年以来,我县投入3700万元,启动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现已建成临岐镇等19个乡镇所在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2套,村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20套,设计处理能力达到0.4万吨/日。

  在农村改厕工作方面。到2008年底,我县建成了农村三格式无害化厕所6.68万只,受益人口18万人,全县基本消灭了露天厕所,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5%,有88个自然村8258户农户实现房内有卫生间、厕所,全县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44.5%,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净化了农村环境。

推广“绿色作业”

在农业生产中保护生态

  我县还在农村积极推广“绿色作业”,把农村百姓的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农业生产。

  首先是建设农村沼气池。在2005年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6年我县在23个乡镇全面开展了农村户用沼气示范点建设工作,至2008年底已建成户用沼气池6018只,池容4.8万立方米,2009年还将新建2000余只。十一五”期间,我县将继续加大沼气工程建设力度,实施“1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至2010年新建10000只。通过沼气池建设,实现变废为宝,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此外还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其次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这些年来,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和实施了乡镇环境管理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实行“一把手”负责和“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乡镇工业污染源,通过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公益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和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加强农用塑料薄膜的回收率,采用多种方式的秸杆利用。到目前为止,全县前后共实施退耕还林8.4万亩,划定生态公益林216.8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73.9%,其中千岛湖湖区高达95%。无公害农林产品基地达到25万亩,30万亩水面被认证为有机水产品基地,化肥施用强度为270千克/公顷,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为90%。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2%。森林植被的提高,有效涵养了千岛湖水源,净化了空气,减少了水土流失。

  最后是坚持走“保水生态渔业”之路,以保水、护水为前提发展生态渔业。从1998年开始,我县在千岛湖主要水域实行封库禁渔,强力保护土著野什鱼类资源。根据鲢鳙鱼是植食性鱼种,以藻类为主要饵料的生物学特性,县里组织每年向千岛湖投放600万尾以上鲢鳙鱼苗,并严格控制起捕的规格和数量,规定凡3公斤以下的鲢鱼、4公斤以下的鳙鱼禁止捕捞,对净化千岛湖水质起到了极大作用。同时,制定了网箱养殖规划,严格控制网箱养殖面积,确保千岛湖水质一流。

强化“制度创建”

“清洁乡村”工程进一步深化

  “清洁乡村”工程是我县近年来千岛湖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一个大手笔,是我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种首创。从某个方面来说,这项工程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有效强化了我县环保制度创建,使我县农村环保工作可以不断深化。

  从2008年开始,清洁乡村工程由原来的每年两次大检查加密到每季度检查一次。县领导通过听取情况汇报、进行清洁乡村工作专题调研、召开县长办公会议、选定并牵头参加《关于加快淳安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深化清洁乡村工程,加快农村环境整治》专题调研课题,对我县的清洁乡村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县人大组织了“清洁乡村”工程暗访活动,县政协多次就清洁乡村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全县各乡镇都成立了组织机构,普遍做到书记、乡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合力抓的局面。

  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2008年县委、县政府先后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清洁乡村工作的通知》淳政发[2008]34号、《淳安县清洁乡村工作管理办法》淳政发[2008]34号、《淳安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新三年实施方案》县委办[2008]1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千岛湖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县委[2008]41号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我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其中《淳安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到2010年底,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沿湖60%的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地处理,全县42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使全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更加完备。

  这一系列新制度的出台,使我县生态环保和清洁乡村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同时也使得我县农村环保工作始终保持着不断深化的趋势。

  我县通过近些年的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在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县农村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经济稳健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可以说,这一系列工程,切合了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不但从源头上保护了千岛湖的一湖秀水,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记者 方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