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北方钓鱼台:第十四章?自我与自我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35:07

第十四章 自我与自我意识

(2011-01-03 15:43:32)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逻辑起源》完整网络版

 

第十四章 自我与自我意识

 

14.1 自己比较自己

14.1.1 反馈与判断

所谓比较,是两个实体之间的较量,元间的比较就是两个元间实体之间的对比,通过对比,凸显出双方共同的部分和相异的部分,找到双方的“元间差”。元间差有两个极限,一个是双方的元间差等于0,说明两个元间是同一个元间;一个是双方的元间差等于1,说明这是两个不同的元间实体。在这两个极限之间是具体的元间差别形式,是两者之间具体的结构差。

“自己和自己的比较”并不是指同一个元间实体自身的比较,因为这样只能得到 a = a 这样唯一的答案,而是指同一个元间实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产生出的各种新形式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个实体的元间变化。一个实体所发出的反应和行为,从元间指令转化为物质行为,再变成与对象的作用,这个过程是否会发生畸变只有通过反馈才能验证。感知器官捕获到这个环节中的元间之后,自己并不能做出判断,要将这个元间反馈到比较环节,同原先发出的、依然保存着的元间指令进行比较,从这两个元间之间的差值中才能判断元间指令执行过程中是否产生畸变以及畸变的程度和形式。由于参与比较的两个元间实体同属于一个行为主体,只是同一个行为主体不同时空阶段中的元间实体相互之间的比较,所以是自己与自己的比较。

14.1.2 判断的基准和装置

自己与自己的比较,就是要把自己的某一个阶段的元间实体作为比较和判断的标准,把自己的另一个状态的元间作为被比较的对象。

这就要有适当的存储方式将这个判断标准保存下来;如果参与比较的元间是一个时间过程,是一个不能和感知过程完全同步的复杂元间实体,就需要有缓冲存储装置来弥补感觉器管和比较器官之间的时间差,暂时存储被比较元间;如果,两者之间进行的比较不是简单的逻辑运算,而是结构的比较,还要有专门的存储器来保存比较的程序和规则;此外,还要将比较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分别存储起来。

比较环节由一个运算器和一系列存储器以及控制系统装置组成的系统。用于自身元间比较的系统和用于对象元间比较的系统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

 

14.2 自己控制自己

只有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对于对方的干涉和影响的方式和程度,才能达到控制和改变对方的目的。因此,所有的控制环节都必须首先实现对自己的控制,实现自己控制自己,然后才将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传送到控制对象。

这样,控制过程实际上是两个阶段:对于控制行为的控制;对于控制对象的控制。简单的控制系统通过对象对于控制行为的相应形式来判断控制行为的状态和效果,是等到上述两个过程都发生完毕之后才对作用结果进行取样,是两个过程合二而一的控制。复杂的系统则需要将两种成分区别开来,在控制行为刚刚开始与对象发生接触时就要对刚接触时的作用状态取样,形成闭环,从而近似地实现对于自己行为的了解和控制。

 

14.3 对立统一中的自我

由于自我的结构性,自我内部实现的闭环和控制是自我中的一部分对于另一部分的接触、比较和反应,自我中的一部分将另一部分作为了对象。

自我被分析为相互对立着的对象,对象之间的差异最大的极限是一方无限大,另一方无限小;两者之间差异最小的极限是双方相等或对称。

对于基本对称的两个部分来说,所谓 “自己知道自己、自己比较自己、自己控制自己”,实际上是两部分互相知道对方、比较对方、控制对方,只有在与对方的对比中才能知道自己,只有在与对方的对立中才有自己的存在。因此,并没有纯粹的“自我本身”,只有两个对立统一者的相互“知道”对方,只能从对象中确立自我。真正的“自我”并不是对立双方中的某一个,而是两者以对立统一方式构成的整体。

如果可以把知道、比较、控制的全过程称为“意识”,自己知道自己、自己比较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全过程就是自我意识的过程。不过,“意识”这个词特指元间行为,而控制过程是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的,只有当控制过程与控制内容偏近于元间极限时,元间成分与物质成分充分分离时,意识本身才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

无论如何,控制的过程是一个反应的过程。

 

14.4 反应

14.4.1 主动反应

一般的“反应”是指相互作用中的实体在与对方势态较量过程中双方都不得不发生的改变。

随着生物的进化,接触 —— 比较与判断 —— 反应与变化这三个环节也不断分化,反应环节变成了相对独立的环节,成为生命物质对于外在势态或实体作用产生的对策性的变化和动作。

而且,由于元间转移能力的发育,生物可以在环境势态对自己产生实际的、直接的作用之前就用间接方式获得这种作用的趋势,提前就判断出了这个作用可能产生的后果,促使这个生物提前作出有利于自己的、符合自己目的的动作和反应。所以,生命物质的反应比普通物质的反应发生了根本的进步,由被动反应进化到了主动反应。

主动反应相对于被动反应和盲目反应而言,其特点在于它的目的性和意向性。

生命的个体出生之后,依照一个事先规定了的目标发育和成长,并不特别在意和顾忌环境的情况,生命中的先天程序已经默认和假定自己与环境势态是契合的。

14.4.2 目标与差值

生命的本质在于自我。生命物质是预先规定了自己元间形式和物质形式的特殊物质,规定了构成自己的物质团粒的性质,规定了实现自己生存的过程,这种规定就是自己的目的。生命的过程就是实现这个已经规定了的先天元间的过程,是实际展开这个先天元间的过程。

这样,生命的过程就不仅仅是对于环境势态的适应,同时还要求环境势态适应元间自我,只有两者之间达到平衡,达到相互容纳,生命才可能生存,生命的先天元间才可能实现它的展开。

由于生命物质的先天元间本身是环境势态的产物,先天地具有与环境势态相当程度的契合关系,所以,在宏观环境势态的变化不是很大的条件下,两者是基本适应的。但是,先天元间中并没有事先存储所有的势态可能变化的细节,只有一般性对策和原则以及一小部分必备的细节方案,应对更多细微变化的对策需要由生命个体在后天的生活中根据一般性原则具体地生成。

最初,感觉器官从环境势态中摄取到的元间实际上是环境实体与物质自我相互作用产生的相对信息,是双方相互作用的势态与结果。这个势态的元间被用来与先天自我中的目标元间进行比较。如果没有差值,说明物质自我与环境势态的适应情况符合先天元间的预期和设定,三者之间是适应的;如果出现了差值,就说明物质自我与环境势态目前的关系不符合先天元间的设定,说明现实的情况与目标值之间出现了差值。

减少这个差值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改变势态,一是改变物质自我的行为。但是,改变对象势态的过程实际上也只能通过物质自我的行为来实现,所以,自我只能通过调整自己的反应来实现减少差值的任务。

14.4.3 维纳反馈

通过比较环节发现了差值,由反应和执行机构来实现减少差值的任务,把元间差别转变成消除差别的具体物理行为。但是,执行机构最初并不知道自己的反应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多大程度的反应才能达到既消除差别又不过分,又不产生因为“超调”引起的新误差。这只能等待反应行为产生了结果之后,从对结果的再次比较中才能得到矫正。

于是,反应就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反应行为造成相互作用势态的改变; →→ 感觉器官对变化中的势态进行元间提取; →→ 把提取到的元间与目标元间进行再比较; →→ 根据差值的趋向和大小再次发出反应行为; →→ 直到差值最后减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反应具有维纳控制理论中典型的负反馈系统的特征,是一个包含检测环节、基准环节、比较环节、反应输出环节为一体的闭环链条和反复、连续的过程。

14.4.4 达尔文反馈

维纳反馈只能校准反应行为的程度和方向,只能控制连续反应过程的准确和稳定,但是,通常更多的情形是不仅不能确定反应行为程度和方向的正确性,而且连这种反应形式的恰当性也无法预知,不知道哪一种反应才是合适的,这也要通过反馈来验证。

这也就是说,判断环节可能同时产生出许多种、许多个可以作为反应形式的备选方案,从逻辑上看,每一个方案都是合理的,都可行。判断环节可能产生多于应对对象势态实际所需要数量的备选方案。

所有的方案都是在实际作用发生之前根据偶然变异或者逻辑推理演绎得出的未经证实的预案和对策,源源不断产生出的许多方案汇成一个“方案库”,在遗传算法中这被称之为“变异池”。

这些方案分别与势态发生作用之后可能生成两种极端的效应 —— 有效和无效,所谓有效就是势态改变的趋势与目标所要求的趋势、程度接近和相同,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实际情形是某种程度的有效。

不断将这些方案投入实际运用。更加行之有效的反应方案就会保留下来,更偏向于无效的方案就会被淘汰。处于两种极端之间的方案,根据其偏向极端的哪一方以及偏向的程度以决定是否保留或者调整。也就是说,处于两种极端现象之间的某一个合适的方案才可能进入“维纳反馈”过程。因此也可以说,维纳反馈是达尔文反馈的一种中间形式。达尔文反馈的特点在于不断用新的反应方案淘汰和替换在实际使用中被证实是不合适的方案,直到试验出合适的方案为止。达尔文反馈与维纳反馈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非线性的,后者是线性的;前者放弃和淘汰了旧方案,重新选择另一个方案,后者用参数和方向调整的方式修正现有的方案。

14.4.5 物种淘汰与逻辑矫正

接触——比较与判断——反应与改变,这是实体相互作用过程的一般程式,生命物质作为一个进化历史的产物也是在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才产生的。换言之,生命物质为应对势态的发展和变化,会产生无数种方案和对策,会与势态环境构成一个达尔文反馈链。达尔文反馈链运行的结果是淘汰绝大多数不适宜的方案和对策,只保留更适应的方案,也就是只保留更大程度上与势态元间相互补的或者互补程度更高的一些方案。对生命物质来说,所谓被淘汰了的“方案”实际上是被淘汰了的物种,是淘汰了一种元间方式,淘汰了一种对势态的互补方式,也就是否定了一种对未来势态的预案,是实现了的对于预案的选择,强制实现了与势态的互补,规定了生物的先天元间。这也是生命物质先天能力的来源,保证了生命物质先天地与势态环境最大程度的互补和适应。

但是,互补不是相等。生命物质先天的元间与势态的互补并不否定双方都从基本原则出发分头发展,并不保证在所有的发展细节和发展趋势上处处都精确重合,甚至会出现差别越来越大的局面。所以,达尔文反馈始终存在,永无终结。

生物后天根据范畴做出的判断和反应,都带有预测的性质,都是感觉要素、概念与目标值相互比较产生的逻辑演绎结果;由于其一般性程度远远超过了实际势态的具体性程度;而且,势态本身是不断变化着的,感觉要素提供的判断依据和限制性条件永远赶不上实际势态的变化,总是缺乏判断的切实依据,不足以决定唯一的反应意向和反应方案。

如果有多种方案都可以适应同一种势态,这些方案之间的竞争和选择常常是随机的、无理由的选择。

生命物质、特别是高等的生命物质产生反应意向和方案的余地很大,在逻辑上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反应方式,但是哪一种方式更适应更有效,这些方案与实际势态的符合程度只能通过与外界势态的相互作用得到验证和筛选。

就如同一艘潜水艇在水下依据惯性导航仪航行一样,不可能永远保证自己的计算机里的理论航迹和在地球表面真实的航迹完全重合,所做出的每一个动作可能产生的累积误差,最终都要与实际的参照物进行校对,在与对象世界形成的闭环反馈体系中得到选择和矫正。

 

14.5 经验

14.5.1“经验”的定义

当代中国哲学中使用的“经验”一词对应于英语中的“experience”。

而experience一词的意义在《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中这样定义:“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the phrase‘ the contents of perception ’ means、roughly、what is conveyed to the subject by her perceptual experience 。”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经验”条目(杨焕章)这样定义:(经验)“即感性经验,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也把对于感性经验所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或直接接触客观事物的过程称为经验,但作为哲学概念的经验是指前者而不是后者。”

这个定义将哲学概念的经验和“日常生活”意义上的“经验”作了区别。“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的过程分成了两个部分,哲学意义上的经验仅仅是指“对于感性经验所进行的概括和总结”,而不包括“直接接触客观事物的过程”。

元间转移只有在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这样:

1、不能排除“直接接触客观事物的过程”,不能排除元间获得者与对象直接的体验和经历过程;

2、所谓“对于感性经验所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只能是站在元间获得者自己已有元间基础上实现的,这种“概括和总结”不一定就是“关于客观事物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因此,并不存在纯粹的convey (转移),除了极限条件之外,不可能得到纯粹意义上的不依赖观察主体的对象元间,因此,事实上也就不存在上述定义中的“经验”。

被中国学者赋予这个词汇的哲学概念与中国人根据“经”和“验”这两个古老汉字蕴含着的深刻寓意约定俗成、望文生义形成的语境意义已经有了很大区别,被“经历”、“体验”、“校验”过的元间已经不再是仅仅属于对象的纯粹的对象元间,而是被加进了经验者的参与和行为,加进了经验者的思考与看法的元间,是被人的“实践”改造了的对象元间,是由人的思考、行为与对象势态共同组成的新元间、新过程、新势态。《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说:“日子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的,都经验了。”这是近现代汉语里“经验”一词的本来意义。

关于“经验”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这样两种极端的可能。

从广义的角度看,任何实体都有一个生成的过程,都经历了和势态、和其他实体的相互作用过程,都是自己与对方的抗衡和较量的过程,这个实体本身就是对于生成过程的记忆,就是“经验”本身。当物质层次充分积累之后,接触、比较与判断、变化与反应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展开和分化,都展开为一个个接触、比较与判断、变化与反应的子过程,对于不同层次的、不同位置的子过程来说,相互之间并不等同,同一个实体不同的部分经历的是不同的过程,不同部分的“记忆”出现了差异,不同部分有不同的“经验”。经验不再和对象实体本身直接等同。

从狭义的角度看,我们仅仅是把广义经验中的某一部分,把充分展开了的各个环节中的某一段落中的“经验”作为了经验,仅仅把生物后天与环境势态相互作用过程的某一个段落中的某些元间作为经验。

因此,狭义的经验含有两种主要内容:

1、生物对于自己所经历过的生存环境中势态和实体的了解和记忆。

2、生物应对环境势态和实体的对策,这些对策不仅仅是些随机的想象和任意的预案,而是经过与势态较量之后的、经过势态选择之后的、被验证过的、曾经实际使用过的、实践之后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是与对象势态互补的元间结构,是对这些策略的记忆和操作能力。

这些就是本文对于“经验”概念的界定。

由于势态与实体的互补性,实体的元间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所处势态之元间的互补形式。这时,实体的元间就蕴含着范畴,就是广义的经验本身。当物质充分积累、分化之后,原则和细节出现了分化和层次差别,这些概念才开始出现分化,开始各自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意义。

可以简单地用具体生命个体出生的时间作为标志,把经验区分为先天经验和后天经验两大类。

14.5.2 先天经验

1、先天经验是以DNA之类以及生物本身具体的物质形式记忆的一整套元间体系,这套元间体系是关于这种实体和势态相互作用过程的记忆,是这种实体应对势态的策略体系,是经过实际使用和验证了的策略体系,同时也是势态元间的一种互补形式。

2、这套元间体系不仅仅属于这个个体,而且属于这个物种种群,在种群中具有普遍性意义,不单单是个体的经验,而且是种群的经验。如果您在电视上看到过一大群刚出壳的小海龟义无反顾地冲向大海的情景,就会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对于某个个体来说是先天的经验,对种群来说却是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经历和实践过程。先天经验是种群中每个具体个体的初始自我,是这个个体的自我发展的基点。

3、先天经验既然是势态的互补形式,蕴含着势态最基本的范畴,范畴不仅是对象世界的准则,同时也是这个物种群体自我的准则,不仅是群体自我实际存在形式的准则,也是它的逻辑准则和可能的“思考”准则。它也只会这种准则规范之下的逻辑推理和逻辑思维,无法跳出这个圈子。

范畴以经验的方式成为生命物质自我本身的原则和实际存在方式。

4、除了最基本的势态之外,作为势态元间的互补形式,先天经验中还包含这种生命体特有的、必备的具体生存策略和存在形式的记忆与程序,表现为这种生命体的本质和本能。

14.5.3 后天经验

生命个体的先天因素规定了这个个体出生之后参与普遍相互作用的性质和资格,规定了自我的初始状态和性能。

比如,如果把冯.诺伊曼模型的运行作为一个粗略、近似描述生命体后天概念和后天元间积累过程的方式和模型。那么,这个模型仅仅涉及了环境势态和对象实体元间的摄入机制与处理之间的关系与过程,这只是形成后天经验中第一种成分的第一步,这种经验仅仅是对外在元间的初步摄入和整理,还没有经过校验和利用。生物摄入外在元间的初衷是为了取得在相互作用中的主动权和提前量,是自己反应行为的基准和依据。

当反应发生之后,自我作为相互作用中的一方,除了与环境势态之间、与对象实体之间的元间交流外,又加入了自己的选择与操作,从而改变了势态,改变了对象势态,感觉器官又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元间摄入和处理,整个过程构成了往复循环、闭环反馈的完整链条。

反应的结果与自我的目标比较,是检验反应行为模式和效果的过程,也是检验元间摄入正确性程度的过程,经过验证的反应模式和经过校正的外源性元间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经验。

 

14.6自我意识的建立

14.6.1 先天自我

有能力自己维持自己元间结构稳定,把保持自己元间、状态不被环境势态改变作为自己目的的实体是具有自我的实体。在自动化技术出现之前,只有生命物质才是这样的物质实体。我们之所以说生命物质天生就具有这种自我,是因为我们省略了生物形成的历史,省略了生命物质的自我形成的过程,仅仅从一个生命个体出生的时刻开始来考察这个已经形成了的生命个体。

先天自我的载体是DNA等类似的遗传物质中的元间以及由此而生成的个体的物质实体,是构成生命个体的物质实体和元间实体的对立统一。

不同进化程度的生命实现自己目的的方式有极大的不同,这种方式分布在这样两个极端状态之间:

1、基于假设环境势态完全不变化或极少变化的前提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反应模式,只能适应于与出生之前基本相同的环境势态,在这种相对不变的环境中维持自我。

2、基于假定出生后的环境势态将与出生前的势态发生显著变化的前提,预先准备了应对这个世界中几乎所有曾经遭遇到的势态的解决方案,甚至具备了解决没有遭遇到的可能势态的“预案”。

生命实现自己目的的方式和能力就是先天自我本身。调整和改变自己反应方式的先天能力,跟随势态和对象实体变化的先天能力成了生物进化程度的标志。

不过,上述的第二个极端有无限的可能性,先天的目的性就成了无限的目的性,成为永远不可能实现的追求。尽管无法最终达到这个目标,但是这依然是一个最理想的目标,所以仍不失为一个目标。

一个物种不可能经历所有势态的变化,一套先天的元间不可能存储应对无限种变局的具体策略。为应对无限种可能的变化,最好的方法不是存储应对具体变化的具体方案,因为这种方案的信息量为无穷大,而应当存储所有可能势态变化的原则和规则,存储世界的逻辑。如果世界是逻辑的、是规律的,从逻辑的、规则的演绎中就可能得到世界所有的变化,就有可能得到关于世界所有变化形式的互补形式,也就可能使生命个体具备应对任何势态变局的能力。

事实上,生物进化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高等动物的先天能力和初等生物之间显著的区别可能也正在于其遗传内容中关于具体生存策略和一般生存策略存储量以及处理能力之间的差别。在地球上,这种关于一般生存策略的存储量和处理能力在“人”这种万物之灵身上达到了最大值。

所谓一般性生存策略就是范畴体系。

人的遗传基因传递范畴的方式有两种。首先,遗传物质本身的组成形式已经是一种元间形式,是以一般原则为基础的具体元间结构;其次,以这个遗传信息为原则物化了的、类似“冯.诺伊曼模式”或能够实现同样功能的其他体系,实际形成了的一套从外源性元间中抽象提取一般性范畴的构造和程序。

人被这两种遗传形式的内容赋予了与势态互补和契合的能力。

先天自我使得人在出生之后具有了从势态中获得对象世界一般性元间和具体性元间的能力,进而具备了根据对一般性元间的把握和运用,随时应对遗传因素中没有现成具体预案的势态变局的能力。

14.6.2 后天自我

先天自我赋予每个最初生命体的是一般性的生存欲望和能力以及最基本的具体生存策略,并没有包含这个生命体实际可能遭遇的所有复杂情况的预案。对于新遇到的势态,个体的生命要根据原则和范畴生成具体的对策和反应,反应行为与对象势态相互作用之后形成了个体的生存经验,经验是对势态的适应和了解,同时也是自己的反应形式与势态相互作用的实际比较和效果,因此,经验也是势态元间的互补形式。

经验的积累成为了个体的行为规范;经验成为比较环节新的判断标准;成为了个体生存的具体方式与目标。于是,生命的目的性就在先天的基础上增加了后天的目标,生命的目的性得到了发育和发展。

先天目的与后天目的共同构成了后天自我,后天自我是先天自我在后天经验中逐步发育和积累形成的,自我除了实现先天自我的原则义务之外,还要实现与自己实际生存着的势态环境相互补的后天自我赋予自己的具体生存原则与目标。

后天经验的积累形成了后天的自我。因此,后天自我是伴随个体生命进程而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14.6.3 经验与意识

如果说后天自我是由经验的积累而形成,那么在生命个体的初始阶段,还没有足够经验时,后天自我就还是空泛的、没有内容的。

当第一个接触——比较与判断——反应与变化的循环完成之后,自我得到了第一个经验,后天自我奠定了第一根桩基。第一个经验实体(简称经验1)被送往“经验库”寄存。这就改变了原来自我的内容,改变了参与相互作用的主体本身的性质。

第二个接触——比较与判断——反应与变化过程的循环结束之后,经验库中寄存了经验2。这时,主体已经具备了由先天经验和后天经验1与后天经验2这样一些新的内容,再次参与相互作用时,作用的主体将是这些新内容共同组成的新主体。

依此类推,经验库中的经验不断积累起来。

先生成的经验成为以后比较与判断环节的基准和参考点。每当感觉器官送来关于势态的元间之后,不仅要从先天概念库中选取匹配的概念,还需要从经验库中挑选相匹配的经验作为候选的反应方案。这时候,就要有对于经验本身的识别和评价,要有对于经验库中经验的认识和了解,还要有对于经验1和经验n之间差别的认识和了解,我们把这种对于经验间差异的了解称为一种“意识”。

这时,经验实体相互之间成为了对象,成为差别者,只有通过这两个差别者各自元间的相互比较,才能发现经验实体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比较和运算过程就是“意识过程”。

显然,意识的产生又是一次革命性的进展。这个进展的内容在于,参与比较的不再仅仅是外源性元间,而是由包含了对象元间、自我反应行为以及反应效果整个循环全部内容构成的经验实体,比较者不仅由此掌握了对象元间,还掌握了自己与对象势态的适应、互补的方式和程度,更主要的是了解了自己行为的产生过程以及行为效果之间的差异。换言之,不仅仅了解了对象,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自己,自己了解自己就是自己意识自己。

14.6.4 经验对于经验的意识

经验是形成经验的基础,如果把每次经验的过程都记忆下来,经验就能一层层地积累,逐渐构成经验的体系。

先天具备的类似冯.诺伊曼模式的意识体制,不仅针对外源性元间,也针对将要产生的经验体系,对经验体系中的每一个经验、对作为元间实体的每一个经验进行同样的抽象过程,抽象出一般经验,分离出具体的经验。

这种处理过程已经离开了先天目的性的基础,已经站在了后天经验的新的目的性基础之上,用过去已经形成的经验去比较后来进入的经验,是在用前、后两种经验进行比较。既然已经把发现经验之间差异的过程定义为意识过程,那么,在经验积累的初期,经验对于经验的意识,是用旧经验对于新经验进行比较和意识,是发现两者之间差异的过程。

当经验充分积累之后,经验库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经验体系,每一套经验都作为一个元间实体被存储;每一个经验都是由层层嵌套的规则程序以及实施这些程序所需的具体细节的复杂体系。

经验就是后天自我,经验是积累形成的,后天自我也就是积累形成的。经验是多元的,后天自我也就是多元的。不同的经验就是自我中不同的单位。

比较两个经验体系之间的差别,实际上是站在一个经验实体的立场上观察另一个经验实体,是以发现这两个经验实体之间差异为目标的相互意识过程。

站在一个经验体系的立场上比较观察另一个经验体系就是一个后天自我对于另一个后天自我的比较与观察,是一个经验体系对另一个经验体系的意识,就是自我对自我的自我意识。

14.6.5 自我意识

先天的自我来源于遗传,一切都是事先规定了的程序,是一部“机器”,自己不需要知道自己,自己没有自己对于自己的意识。先天自我这部自动机的操作权属于自然,属于程序,哪一个寄存器地址中的元间同哪一个地址中的元间进行什么样的运算,由控制器中已经天然存储好了的、固定的程序所决定。就像我们面前的计算机或者初生小海龟一样,依照事先注入的程序作“机械”运动。

后天自我由经验的积累而形成,形成了新的规范,规范和经验也就是一套程序,是应对相同或相似势态的具体解决方案。经验的程序和规范逐步夺取了部分控制器,逐渐成为新的控制者,开始更多地主导着整个自我参与势态相互作用的过程。

由于经验的多元化,自我也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自我、许许多多经验体系形成的自我共同处在一个以先天自我为基础的统一体中,共同掌控着同一个生命体。所以,后天自我是众多经验实体的对立统一体。

自我意识是所有相关经验实体之间竞争和比较的场所,是各种经验自我互相竞争控制权的评估过程,是各种经验自我争夺标准制定权的过程,这两种权力是产生决策的基本前提。因此,决策的生成也是一个达尔文反馈的过程。也可以粗略地说,自我意识实际上是由众多经验的自我体系以达尔文反馈链的方式构成的竞争性元间实体。

与先天自我不同,后天自我、自我意识的载体不是DNA之类的遗传物质实体,而是这些遗传物质指导下生成的生命个体本身,更典型、更极端的是生命实体的大脑组织,是大脑中神经元细胞组织之间形成的、相对凝结的联系方式。自我意识这样的元间实体依托于由这种联系构成的间接的物质实体而作为存在者。因此,自我意识只相对于自我意识本身才有本征意义。

 

14.7 种群自我

14.7.1 个体的两重性

个体以各自的元间、结构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在特定的势态环境中共同结成了一个相对的集体,就形成了这个集体自身的结构和元间,这是不同于组成这个相对集体的每一个个体的新的势态和元间。参加了这个集体的个体不仅要面对每一个同处于一个整体中的其他个体,同时还要面对由于自己的加入才形成的集体本身,集体成为独立于个体的存在者。个体与其他个体,与集体、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与所有个体都处在“多维的”相互作用之中,都处在改变对方并被对方改变的双重角色中。个体的元间成为生成、影响和决定集体元间的因素,反之,集体也成了改变个体元间的重要因素。

个体处于与其他个体的对立统一之中,处于与集体的对立统一之中,相互影响和决定着对方。如果这种影响和决定被记忆,就形成了个体本身的性质,形成了对于其他个体的、对于集体的互补性的元间,这种对于外界势态元间的互补性元间成为了个体本身的性质,至少成为个体所有性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样,个体本身作为一个整体自身,要维持自己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保持组成自己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另一方面,作为自己参加的这一个整体中的个体又要保持自己在这个整体中的存在形式,这就使得任何个体都具有双重的性质,具有对内的和对外的双重的元间和身份。

整体就是由所有有这种双重性质和身份的个体构成的集合体。每个个体的双重性质共同作用形成了整体的势态和格局。

离开了基础物质层面之后,个体与整体都只有相对意义,个体本身只不过是另一层次的整体,因此,所有的整体因此也都是层次性的。

14.7.2 一般虚系统

在一个相对整体中,个体们可能会具有相似的元间特征。但是,个体在整体中却不可能取得完全相同、绝对均衡的处境和位置,否则这个整体就必须是一个没有边界,没有特征的绝对均匀体。只要有个体存在,整体就不可能具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个体组成整体的这个前提已经规定了个体相互之间的地位只能是不均等的。

个体在整体中分别具有的不同地位,对个体来说就是“分工”与“分化”。

与仅靠本身的性质直接记忆其本身的无生命的物质个体不同,生命个体参与组成的整体不再仅由个体之间元间的契合以及偶然机遇来安排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而是一个依照先天程序展开的过程。

生命物质的两重性体现为个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中不仅记忆着自己的元间,同时还记忆了整体的全部元间,每一个个体就是整体元间本身。只是在后天的发育中个体才成为个体,才被整体赋予了分工的角色,从物质形式、物质自我的角度看,个体只是整体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特化了的局部。但是,从元间自我的角度看,每一个个体依然还是整体本身,个体处于这样深刻的矛盾处境中。一方面,这使得个体不得不为了本身的生存甘愿充当极端特化的角色,仅仅完成极端分化了的任务,从分工中获得生存的条件;另一方面,受自己本能的驱使,受自己天然拥有全部整体元间的驱使,也在尽可能地发挥自己分化功能之外的其余能力。

正是由于分工带来的高效率,使得每一个个体实现自己分工所赋予的任务变得十分轻松,使得个体都成了“有闲”阶层;高效率还造成了整体中信息充分扩散的便利,为每个个体享用整体的信息提供了可能。于是,个体开始有条件在轻松处理自己分工工作之余,对整体事务给予更多的关注,发挥更大的影响。

与个体参与分工并形成分工体系的方式不同,个体以自己的“去分化”功能参与并形成的组织是另一套体系,如果前者以分工的、特化的、形态的、集中的、硬件的形式作为主要的特征,那么,后者形成的体系就是以去分化的、跨分化的、分散的、信息的、软体的、不固定的、临时的形式为特征,如果把前者称为“实系统”,就可以把后者称之为“虚系统”。高度发达的群体都是虚、实这样两个体系以对立统一的方式共同组成的。这两套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维系着整体的统一。

例如,除了经络系统之外,正在飞速发展中的互联网体系也是这样一种虚系统,除了利用互联网从事本职工作的人士和联机时间之外,互联网传递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人们职业之外的内容,职业之外的元间本身也是分类的,也构成了一个个体系,成为专业的、分化了的体系的镜像系统。

虚系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跨分化组织形式。

14.7.3 个体与种群间的相互记忆

非生命的物质实体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层次差别,不仅每一个部分具有自己保持自己结构的方式,整体也具有保持自己的独特方式。同时,要素之间契合与排斥的具体形式也影响和决定着整体的元间,特定的要素形成特定的整体形势;特定的整体形势也将影响和约束个体要素本身的元间构成。

整体和个体要素相互都可能影响对方的结构方式。在整体形成之前,潜在要素已经具备的元间性质对可能结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影响,成为左右可能结成的整体元间形式的因素。比如,用方形的砖块砌出的弧形墙壁,微观的线条不可能是无限平滑的。从这种角度可以说,整体“表现了”个体的一些性质;如果个体是在一个集体中生成的,当这个集体解散之后,原先构成种群的个体都可能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先处于集体中时被集体势态强制赋予的元间形式,从这种角度也可以说,个体“表现了”整体的一些性质。

可见,在非生命的阶段,个体要素表现和记忆整体的元间,以及整体表现和记忆个体要素的元间实际上还是没有分化的同一个势态的两个不同的观察角度。

与非生命物质不同,生命物质种群和个体之间相互记忆是一个随着个体自我和群体自我共同形成、发育并逐渐分离的过程。

这个分离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首先,每一个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使得每个个体区别于所有的个体。这样,就要记忆所有的、每一个个体,从对每一个其他个体的区别中发现自己的独特特征,形成对于个体自我的认识和意识,以及每一个个体对种群和整体的意识,对所有个体整合成为同一个体系之后发生的群体行为的意识。

其次,种群对于种群自身的意识,种群本身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实体。种群自己对于种群与种群之间、与自然世界之间、种群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经验体系,经验之间差异的意识构成了种群自我意识。这样,种群不仅要记忆种群自身,记忆种群生存的势态环境,还要记忆构了种群的每个个体。

种群和个体各自都形成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自己记忆自己以及相互记忆对方的记忆体系。

14.7.4 种群自我的记忆

种群实现对于自己的记忆就是对于自己的经验的记忆,只有在不同经验的比较中才可能发现和意识到经验之间的差异,种群的自我意识才是可能的,这样的群体也才有算得上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群体。种群意识是一个由个体的意识共同促成的竞争体系,个体意识相互竞争的能力和程度就是这个群体自我意识能力和程度。

生命以个体和群体两种方式在同一个层面上参与对于自然的相互作用,使得群体本身也成为个体对象的一部分。因此,生命实体面临两种势态,一种是自己种群形成的势态,一种是自然势态。这两种势态共同作用下的生命实体在达尔文反馈中经受选择和淘汰,形成了对两种势态的互补元间,也就记忆了这两种元间。

生命的个体以群体为生存环境,也就是以其他个体作为生存条件。因此,个体与环境的作用的另一部分重要内容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间的相互交流及对于作为对象的其他个体的作用也成为个体生存的重要内容。种群是个体以对立统一方式组成的实体,个体之间既是生存条件又是竞争对手,只有平衡这种冲突和矛盾,具有处理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能力和方式的个体才可能在达尔文选择中胜出,这种能力和方式就是个体最初关于种群元间的内容。换言之,最初个体所具有的种群内容,是协调个体间关系的方式和方法。这种方式和方法以DNA之类的形式储存在每一个个体之内,成为个体的先天能力和先天具备的行为准则和反应模式。

关于群体的记忆,最初是以个体分布的方式间接实现的,群体本身还不能直接记忆自己的元间,只能以具体行为的方式把个体遗传信息中的群体成分实现出来。

所有个体的这种行为成为群体行为,改变了群体势态本身,群体势态成了所有个体关系的总合。反过来,群体势态和环境又强制生存其中的个体去适应这种势态,以互补的方式记忆这个势态,从而推动了个体记忆内容本身的进化和改变。最后归结为DNA的积累和改变,个体和群体都成了对方进化的原因,交替着改变对方。

个体的物质自我本身也是一种记忆体,不仅作为元间自我 —— DNA等遗传物质的物化形式,同时还被当时所处的势态环境所塑造,还作为当时所处势态环境的记忆者。当这种记忆能力进一步分化,就形成了专门用于后天元间记忆与处理的实体 ——脑神经组织。

个体之间的关系除了被遗传机制记忆之外,现在又增加了大脑这种新的记忆机制。尽管大脑的出现使得群体元间得以更充分地分离和抽象,形成相对独立和抽象的群体元间,但是,这种元间依然依赖于个体,因为大脑仅仅属于个体,群体元间依然依附于个体的自我,还不完全属于群体自我。

直到大脑之间的元间转移途径从行为的传递、从口耳相授的纯生物方式物化为生物自身以外的其他方式之后,比如,当语言物化为文字、当面部表情和肢体形象物化为图形、设计构想物化为器物……,元间才真正开始从大脑中转移出来,转移到了非生命的载体之上,不再仅仅以脑神经细胞的组合形式作为唯一的载体,群体元间才开始从个体生命的垄断中解放出来。群体元间被存放在不属于任何个体身体的公共位置,存放在可以供所有个体享用又不再因任何个体大脑的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相对独立的位置。

14.7.5 作为群体自我意识的“文明”

从生命个体到个体自我意识,再到群体以及群体的自我意识,经历了这样三个发展历程,出现了四种群体元间的记忆形式:

1、个体的元间自我即DNA等遗传物质中记忆了的由这种个体构成的群体势态的群体元间;

2、个体在群体中得到发展,逐步具备和生成了除遗传记忆能力之外的另一种新的记忆方式 ­——脑神经组织的记忆能力,每一个个体都分别意识、记忆群体中一少部分其他个体,个体间的相互记忆的总和形成了群体对自己的意识和记忆;所有个体的大脑以接力方式共同记忆了所有个体共同构成的社会势态和这些个体共同存在着的自然势态以及这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元间;

3、上述两种记忆介质中的内容被转移到了非生命的其他元间载体中,形成了生命物质之外的又一类元间记忆和处理方式。

4、由所有个体行为实际形成并接力延续的群体势态 —— 变化中的社会形态本身。

我们将这四种元间记忆和处理方式共同形成的元间实体定义为“文明”。

群体自己对这些文明状态的普遍理解就是群体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