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劳动局在线咨询:第十章?自我与生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06:08

第十章 自我与生命

(2010-05-27 14:15:06)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逻辑起源》完整网络版

 

 

第十章 自我与生命

 

10.1 作为差别形式的物质团粒

10.1.1相反的趋势

克劳修斯的熵增加原理预言,世界的自然发展方向是趋向于差别减少,直至差别趋于无限小;普利高津的非平衡理论认为:差别减少的进程是不均匀、不平衡的,在总体趋向平衡的进程中,局部出现了熵减少的局面,整体趋向均匀的进程以局部的不均匀为代价。这就是说,消除差别的过程却导致了新差别不断产生,差别本身不仅是消除差别的动力,同时还是新差别产生的原因。

依据这两种思想,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世界理解为是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不均匀、不平衡的局部。设想,世界的主体是元子这样的差别与差别者的直接统一体。元子本身就意味着不均衡,元子之间的区别就是最根本的差别。

消除元子之间的差别就是要让所有元子重新回归到唯一的一个元子的状态。实现这个目标有两种可能的途径:

一是,所有元子聚集成没有内部界限的同一个绝对实体;

一是,所有元子无限远离,直到任何一个元子都对另一个元子无意义的程度,对每一个单独的元子来说,本身就达到了无差别状态。

这是两条方向相反的道路,还没有人能令人信服地证明我们的世界究竟选择了哪一条。

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的情景是:到处堆放着各种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组合物,一切组合物都处于正在拆除和正在组装或者边组装边拆解之中。凡是已经组装好了的或者已经组装到了一定程度的都必须拆除,凡是还没有用来组装的都会被拿去组装。

世界正在进行既分离又聚合的努力,似乎它同时选择这两条相反的路。至少它现在正在做这样两件相反的工作。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赞同大自然的这个选择。因为沿着这两条路中的任意一条单方向走下去,都将导致这个世界的彻底消失,也就剥夺了我们表示赞同和反对的权力。

而同时选择这两条路,同时从事聚集和分散、组装和拆开这两样相反的操作,使得消除差别的工作永远无法实现,从而使这个世界存在着并且永恒存在。

因为世界处于聚集和分解这两个极端之间,极限之间的所有事物既然都不是各自分别处于聚集和分解过程中的两类事物,也就不存在仅仅朝单一方向发展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同时处在聚集和分解之中,都是这两种相反倾向的对立统一体。

不同的局部和事物在凝聚和分解之间取不同的值,处于不同的阶段和位置,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差别只在于不同的聚集程度和凝聚方式。

我们把差别者凝聚程度相对较高且已经处于凝聚中的实体称为物质团粒。

物质团粒之间除了凝聚程度、凝聚层次,凝聚方式的区别之外,还有生成和维持方式上的区别。

10.1.2物质团粒的生成

研究物质团粒形成和分解过程不属于我们的任务,这里仅仅是从另一个角度叙述物理、化学的成果和常识,从常识中理解物质进化的线索。

强大压力和高温可以摧毁原有素材的结构,强制产生相互契合的新的素材,聚合生成新的物质团粒或实体。也可以将一个已经形成的物质实体粉碎,使之变成一堆碎片。无论是星球这样的大块物质实体,还是原子、分子这样的细小的物质素材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都毫无例外地任由自然势态随意摆布。而摆布物质实体的自然势态自己并不是一套预先就设计好了的程序,也不是某位神灵的自由意志,而恰恰就只是那些物质实体自己相互之间的差别形式本身。已经形成了的时空分布形式,已经形成的势态影响和决定着将要发生的势态,更强大的势态影响和决定着更弱小的势态。势态自己决定着自己,势态自己在不断进化着、演变着。

相同的势态是产生相同或互补素材的一种原因;素材之间的分离是产生互补素材的另一种原因。

曾经处在一个大的物质实体中的物质素材,曾经处在共同环境中的物质素材,当它们脱离了原来环境,脱离了原来的在其所在之后,还可能某种程度上保持着原有的元间性质,部分保持着原有的结构。这些元间特征之中,有许多是相互契合或互补的,就像一只被打碎了的盘子,一堆碎片中总能找出两片纹路互补的碎片,用一片碎片作为模板,总能从碎片堆里找出与之互补的那些原先相邻的碎片。如果所有的物质素材都曾经参与过聚合与分解的轮回,都出自同一个在其所在,那么尽管各自具有不同的层次、等级、规模的特征,但是,这些元间特征总是可以找到与之互补的对象,找到某种程度上与之互补的对象。

这些元间特征不仅成为这个物质实体的性质特征,也成了它的分类特征,相同元间特征的物质实体作为一类,那么,有理由相信可能还有与之对应的、互补的另一个类别的存在者。用物理学的术语讲是“对称”。当然,对于充分积累了的复杂物质来说,分裂造成的元间畸变要复杂的多,互补程度大大减低,甚至使得对称现象不再那么明显和普遍。

显然,在同等条件下,具有互补元间特征的两个实体,相互之间具有更小的差别,具有与对方结合的更有利条件,更容易与对方发生结合,实现相互之间的差别,连结成新的实体。

如果将一个具有特定元间特征的物质实体作为模板,放入各种元间形式混杂的一堆素材中去挑选,更容易获选的应当是与模板互补程度更高的那些素材,只有具备与模板上的某些特征相互补的素材才能更方便地与模板结合成新的物质实体。

可以这样来理解现有物质及其种类的生成:有些物质团粒是由于势态的强制而产生的;有些物质所遇到的环境相对宽松,具有与不同物质对象发生关系的机会,通过这些机会,选择了与和自己具有互补元间形式的物质对象,与之发生了结合,形成了更大的物质团粒。

从一系列对象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对象并与之相契合的事实表明,物质实体具有了从一系列对象中发现合适对象的“识别能力”,具有了仅仅与特定形式的物质要素发生结合得“契合能力”,具备了仅仅与特定物质素材发生契合得“选择权”。

10.1.3抽象需求

也可以把有待实现的差别看作是这个差别者的“需求”,一种抽象的需求,最广义的需求。只有实现了这个差别者所具有的差别,“需求”才被实现。如果这种差别具有特定的差别形式,就意味着,只有与一个具有与之互补差别形式的差别者实现契合,这个“需求”才能实现。这是有内容、有选择性的需求,只有与具有特定元间形式的实体相契合,才能实现这种需求。

选择性契合有两个最主要的条件,一是契合的对象的物质实体;一是这个实体特定的元间特征。在这个阶段里,这两者还是重叠在一起且不可分离的统一体。由于有相同元间特征的物质素材存在,契合对象的物质实体不是唯一的,而是具有相同元间特征的一类物质要素中的一个。

10.1.4多样性的增值

物质素材现有的元间特征来源于这些素材原先所在的环境,来源于这些物质素材对于自己原有的在其所在的记忆,来源于原先势态作用的残留。

原有的势态可能早就是一堆具有不同元间特征的物质碎片,但是,这些碎片中必定有具有相互可以互补的元间形式的碎片组,碎片对儿;

原有势态更可能造就一大批具有相同和相似元间特征的物质碎片,这些碎片中将会有更多碎片是可以互补的物质素材。所以,在充分积累了的物质环境中,物质素材遇到与自己元间特征相互补的其他物质素材的机会将越来越高。

曾经的碎片相互之间的再次结合显然已经不可能还原到原先的局面,因为不可能还原所有的碎片,部分碎片的重新结合出现的局面是不同于原先局面的新的元间形式。如果,碎片的元间形式已经被转移到了另外的物质素材之上,成了另一种物质素材的一部分元间特征,与这样的素材发生的结合不仅仅是碎片的还原,还是两个新实体的新结合,将组成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新的元间形式。总之,相互契合的物质素材相互之间的重新结合可能生成的物质样式远远多过产生这些互补素材的那个被分裂了的物质实体的样式,远远多过产生这些互补素材的那个势态环境的元间形式。由于契合机会和元间样式的迅速增加,元间形式的样式种类在这种分解和组合的往复循环中将得到极大的增值。我们把这称之为“多样性的增值”。

10.1.5同样性的增值

多样性的充分积累、差别形式的充分积累意味着实现这些差别所需要的势态形式也应得到积累,必须有与之相应的足够的势态形式产生出来,才可能实现这些差别。那么,差别形式和势态形式的积累和进化也就是需求的进化过程。这也意味着应有更多与之相契合、相同的东西产生出来,这就需要“同样性的增值”。

也许,大自然只是突出表现了所有可能性中极小的一部分,仅仅实现了无限可能样式中的一小部分。只有一部分排列组合被实现,还有更多的组合方式被永远停留在可能性里。由元子积累起来的新层次的物质团粒却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由此而产生的物质样式也就具有了越来越多样的可能性。但是,事实上,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绝对多样性的世界,并不具有无限多样式的物质团粒,不是每一个物质都绝然不同。我们只看到了用有限元素排列组合成的有限数量的物种。每一类型的物质团粒都拥有相当多的数量,物质的数量远远大于物质品种的数量。

所谓“同样的物质”是指拥有相同或相似元间形式的物质团粒。尽管物质实体由于其唯一性而绝对区别于其他物质实体,但是,不同的物质团粒可以具有相同和相似的元间形式,从而使得这些物质团粒属于同一种物质。

生成相同或相似物质的途径可能很多,比如:

1、从相同的势态中生成。

都从同一个物质实体中分裂出来;都从共同环境势态中产生、分离出来;上述这两种条件产生的互补物质相互之间契合,生成了新的契合物,这些新物质相互之间很多是相似或相同的。

2、保持的自己本性

当物质脱离了生成自己的势态环境之后,原来形成的互补关系不复存在了,但是物质实体依然某种程度上记忆着的原先势态的元间,与新的势态处在冲突之中。这种冲突对物质实体的结构就是一种瓦解和破坏的势态。由于势态的演变永远超前于物质的现状和记忆,除了正反馈的特殊场合,物质实体总是处于趋向于被改变的势态压力中,更长尺度看,都永恒地处于持续的瓦解和衰退之中。

只有当这个物质能够抵御新势态的侵袭和压力,不被新势态在短时期内被改变,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自己的基本元间特征,保持自己的主要性质不发生改变,才能在这段时间区间和空间区间里继续作为存在者,或者说,只有能够更长久保持自己本性的实体才能更长久的存在,也只有这样的存在者才可能大量存在,才可能使得相同的物质大量存在。

3、自己生成自己。

用自己的元间为模板,不断生成与自己元间相契合或者相同的新物质。

有必要将这后两种情形 ——“自己维持自己”、“自己生成自己”进一步展开讨论。

10.1.6契合与挑选

正如我们已经熟知的那样,一百多种元素以无数种组合方式形成了无数种的物质形式,或者说,我们所认识的宏观世界就是这些有限种类的元素排列组合并且不断变化的现象。具体的物质都是元子的不同形式的凝聚态。

显然,物质粒子之间的遭遇、接触、碰撞事件可能随时发生,但是在这些相互作用事件发生之前,作为作用主体的作用者都已经具有了自己特定的形式,具有自己的是其所是,都以自己的特定的元间形式与同样也具有特定元间形式的对象发生遭遇、接触、碰撞之类的相互作用。在普遍联系以及这种联系不均匀的背景下,一个具有特定元间形式的实体与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具有特定元间形式的实体发生不同程度的作用时,就会产生无数的结果。除了背景条件的影响外,结果不仅取决于双方物质成分的对比,更取决于双方元间形式的对比。

有一种特例:作为作用者一方以自己特定的元间形式为出发点,作为模板,对所有的、形形色色的作用对象进行挑选和选择,在复杂的、随机的相互作用中找到了对方,找到了更能实现自己差别形式的对象。

比如,一个碳原子有四个有待实现的“键”,它是用这些键在随机遇到的作用者中进行挑选,就像拿着用水晶鞋去寻找灰姑娘一样,一旦遇到恰好与之互补的对象,就能很方便地形成凝聚态,组成新的物质实体。

实际上,寻找契合对象的选择过程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元间转移。通常的元间转移是通过相互作用将自己的元间强加到对象之上,迫使对象服从自己的元间形式。而选择契合性对象的过程是挑选最容易实现元间转移的对象,是对自己的元间转移做出最小反作用的对象,甚至似乎是寻找类似曾经已经实现了与自己元间转移过程的对象。

对于已经有了相当层次积累的物质来说,这个物质所具有的元间结构对于其他物质结构成为了一种选择条件,构成了一种“判断”。一种结构适宜与和另一种特定的结构相互结合,组织成更长的结构链条,两种适合于相互结合的结构是相互契合的结构。

素材之间的契合是物质团粒生成的基本条件之一。

素材的结构对于其他素材形成了选择性的判断,面对许多对象素材时,只有相互契合的素材,只有具备与之相契合元间的素材才被选择,才被挑选出来与之结合,生成新的物质,形成新的结构。

相互契合并不是相互等同,相互等同并不一定适宜相互结合。

一个物质与另一个物质的结合是因为双方各自的结构中都有可供对方连接的机制和构造,都正好为对方的结合留下了位置。比如,一方凸出的位置和形式正好对应另一方凹下去的位置和形式,两者相遇时才会结合。双方结构的契合实际上是双方的结构互补。

所以,用契合的方法挑选出来物质不是和自身相同的、同样的物质,而是和自己互补的、对称的物质。

10.1.7契合与连接

一个物质实体与另一个物质实体发生契合,并不总是这个物质实体所有的元间特征都与对方契合,往往仅仅只有全部元间成分中的一小部分元间与另一个物质实体全部元间成分中的一小部分元间具有相互契合的特征,两个物质实体由于相互拥有的与对方相契合的这一小部分元间特征而连接在一起,结成了一个新的更大的物质实体。水晶鞋与灰姑娘的契合仅仅是这两个实体各自的一小部分元间内容,因此而使得两个实体连接在了一起;就像紧固在一起的螺钉和螺母共同拥有的结合面一样,螺钉和螺母各自都是拥有许多元间形式的物质实体,仅仅在两者结合的螺旋面上,两者是互补的,由于这一小部分的互补竟使得两个复杂的物质实体得以结合,由于这一点上的契合,将两个不同的物质实体连接成了一个新的物质实体;在化学里把这种结合的位置称为“化合键”。原先的两个物质实体连接成为一个新物质实体,两者发生契合的位置成为这两个物质要素的连接之处。

如果发生契合的位置总是正好处在这个物质实体的端部,那么,由此形成的新物质实体看起来就更像是一个链状物质;不同位置的契合就能形成不同样式的新物质,如碳元素可以形成的片状、环状、管状、球状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以糖基-磷酸基为主链的螺旋状物质链条,两条这样的物质链条相互缠绕、以各自链条内侧相互契合的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相连接,组成了双螺旋形物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遗传物质。

 

10.2初始生命形式——核酸团粒

10.2.1 契合与复制

用契合的方法只能挑选出自己的对称物,只能结合出和自己互补的物质,并不能直接得到与自己相同的物质,得到的是自己与互补对象共同组成的新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是由具有两边对称、两边互补性质的两个物质实体共同组成的新的物质实体。

如果将一条单链的DNA放入拥有许多种核苷的环境中,由于这条链本身具有由不同核苷排列组成的一个“骨架”,上面有一系列有待实现键合的氢键,一旦寻找到了具有与之相互补的元间特征的核苷,就会与之契合,一系列核苷都找到了自己的互补者,都形成了碱基对,就生成了与作为模板的那条DNA单链互补的另一条DNA单链,生成了两条链相互缠绕的双螺旋DAN物质。

单链DNA物质通过寻找选择与之互补、契合的核苷生成双链DNA 物质的过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奇特的是,已经生成了的双螺旋DNA链能被再次打开,变成两条相对分离的单链条。每条单链条又会重复从素材堆里挑选素材,生成各自互补的新的单旋DNA链条。两条新的单链相互之间又能形成双螺旋的DNA链。显然,这条新的双螺旋DNA链条与原先被分解成两个单链的那条双螺旋链条的元间形式完全相同。这样,双螺旋DNA物质用两次互补的方式复制出了与自己完全相同的物质。

简言之,用L到素材堆里去挑选,就会筛选、生成一条与之相互补的物质链R。如果再把R拿来作为样板,从素材堆里挑选,就可以生成与R相互补的L。这样,用两次互补的方式实现了L的自我复制,把L的元间从一些物质素材复制到了另一些物质素材之上,用L1的元间制造了相同的L2物质。

10.2.2 同化作用

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会改变双方的结构和形象,可以把这种影响称为广义的同化作用。也就是说,任意一方的元间都会造成对方的改变,都力图强制对方根据己方的元间方式改变,一切相互作用都意味着对于对方的同化。

元间转移作为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通过相互作用把一方的元间印制在另一方,被作用的这一方被迫服从外来的强制力量,自己原有的元间方式被改变为与作用者互补的形式,实现了作用者的同化。在这样一类相互作用中,主动的一方通过相互作用把自己的元间转移到了另一方,迫使对方依照自己的元间的互补形式而改变,用与自己元间的互补形式同化对方,塑造出和自己相似的、互补的新物质。

但是,这样的同化只能把部分元间从一个实体转移和复制到另一个实体之上,只能实现对于对方某种程度上的某些局部的同化,不能实现元间的彻底转移;而且,这种元间转移并不改变双方原有物质载体的物质性质,两个物质载体仍然可以是不相同的物质。这样的同化还不完善、不彻底。

生命过程是更彻底的同化过程,不仅实现了理想化的元间转移和复制,同时实现了物质的复制。用一个实体为模板,从素材堆里挑选出特定的素材,用两次互补的方式把它们组织、安装成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相同物质,把其他物质素材同化成了元间模板所规定的物质实体,使作用者和被作用者达成了一致。除了受物质唯一性限制产生的物质实体之间的区别性之外,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同化。

10.2.3 新的生成方式

旧物质的结构发生改变才能生成新物质。过去,物质结构的改变都是随机、偶然、盲目的,没有一个先决的目标和方向。

而所谓同化,是用一种元间去规范、整理、调整其他的物质素材,将其塑造成为和模板物质相同的物质。这就限制和规定了物质改变的方向,在物质发生改变之前就预先设定了改变的结果,设定了相互作用的结局。

这样,新物质生成的方式就不再全部都是盲目的,在所有物质生成的方式中又产生出了新的方式,出现了目的性的物质生成。

有目的的同化是一种新的势态,而且是产生相同物质的一种势态。有目的的同化物质素材,制造相同的物质,当然就会使这一种相同的物质更多。

10.2.4 新的维持方式

在相互作用中更能使自己长久存在的重要条件是物体本身的“强度”,是元间的确定性程度,是素材之间结合的程度。强度足够的物体才能在直接的冲撞中、在剧烈的环境势态变迁中、在长时间持续的损耗中维持较久。

普通的物体并没有维持自己的自觉,听任势态演变的选择。在相同条件下,当然是强度高的物体更长久地保留下来,强度弱的物体更早被分解掉。

如果把一个元间不断地从即将消失的物质中及时转移到正在生成的物质载体之上,这个元间实体就可能超越具体物质载体在相互作用中的地位,更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存在。

当元间模板超越了物质素材的唯一性,不再依赖于某具体的物质素材,不再仅依赖唯一的物质素材,使元间的保存不再受制于个别物质载体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受制于这特定物质素材自身衰变、退化的进程。不断更新自己的物质载体,始终处于改变程度较低的物质载体上。这样,就实现了元间实体更长久的维持和存在。

一旦元间实体有了长期维持和保存的可能,利用同化作用重新制造这个元间所规定的物质实体就不再是不可思议的了,从而,这种物质实体本身也得到了更完善的保存和维持。

总之,物质和元间的分离使得元间实体超越了具体物质载体的限制,用不断变换物质载体的方式超越了物质载体本身的局限,获得了更持久的存在机会。

元间实体超越具体物质载体,用自己复制自己的方式保持了自己,形成自我和维持自我成了自我本身产生和存在的目的。   

10.2.5 记忆的对象性

广义的记忆就是一些物质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相互作用中能够在一个时间和空间区间里保持不变和稳定,能够更长久地维持自己某个阶段里形成的模样。因此,广义的记忆就等同于存在的延续,有记忆的或被记忆的就是存在着的。

正如“存在”所具有的对象性和相对性的一样,“记忆”本身也没有绝对意义,一个实体对于自己的记忆仅仅相对于与之相互作用着的其他实体,脱离了相互关系就没有了记忆的参照,也没有了存在的参照。自己的存在只有别的实体“知道”,只能由一个实体来表征另一个实体的存在和存在形式,从而表征这个实体的记忆。因此,单一的实体不是“自我”,它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也无法知道自己的存在。

10.2.6 记忆与自我

用两条元间结构互补的物质链条相互限制对方的随机性,通过对方规定自己的元间样式,实现了两者同时的记忆;用两次互补复制的方法形成了物质自己制造自己的机制;两个互补的物质团粒相互记忆对方,相互校正对方,把对方作为记忆自己的相对者。

这两个相互对立且相互互补的物质团粒共同组织成为同一个物质实体,这种物质的革命意义在于实现了自己记忆自己,形成了自我。

自我是实现了自己记忆自己的元间实体,但是,记忆的前提是拥有相对者,只能通过对方才能记忆自己,因此,这种自我是两个互补的相对者的对立统一体。

自我的产生使得这种物质得以从普遍相关之中区别出来,不再因任意的相互作用发生任意的改变,不再轻易因任意的、无规定的、自己不知道的、与自己不相同的、无法预期的作用而改变。而是依靠自己的记忆来维持自己的稳定,依照自己的元间来同化与自己发生相互作用的对象以及周围环境。因此,具有自我的物质才算是生命物质。

10.2.7 自我与自我的目的

“目的”相对于“无规定”、“无预期”,是要求特定结果的作用,是基于记忆的作用,是基于一个元间实体的事先的规定性。在这个作用发出之前,就设定了期望达到的结果。目的也就是需求。

这里所说的“结果”是一种事先就已经设定了的标准,是一个目标,是需求的标的。这个作为比照准则的结构、这个元间实体本身就是这个自我中的内容,是这个自我的目的性。当相互作用的结果符合了这个事先设定的标准,经过比较,与标准相同,便是实现了目的,反之,与标准不同的,就没有实现目标。

通过同化,通过用自我的元间方式去塑造周围物质,使之达到与自我相同的元间形式,使之成为适合于实现自我需求的元间形式,成为适合于维持自我元间形式的元间形式,这是目的性以及实现目的的全部内容。

因此,目的性既是外在现象,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原则,又是维系自身稳定的内在原则。这样,自我就被分成了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一方面,是以互补方式实现的记忆,由记忆形成的“我自己”,形成了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区别或分化;另一方面,是自我对于外界的联系,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同化环境,产生出更多与自己相同的物质,产生更多与自己相契合的势态,并且在这种作用中保持自己的稳定和生存。

保持和生成自我的内容与实现这种保持和生成的方法变成了可以区分、必须区分的两个相对分离、相对独立的层次,分别开始发展出各自的内容。

自我与自我的目的发展成为了新的对立统一层次。

10.2.8 目的实现

目的的实现就是自我的实现,但是目的实现不是自我本身,而是自我元间实体的外化。

目的实现有复制自我和维持自我这样两项任务。

复制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首先要求自我有能力从周围素材中挑选自己需要的、与自我相契合的素材和材料,把这些素材重新组合起来,使之组合排列成和自我相同的样式。

但是,这个工作事先假定了周围环境中已经存在了足够的素材,而且,与自我契合的素材足够多、种类足够齐全、结合足够方便。事实上,完全与目的重合的势态环境和资源非常稀缺,因为,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就是环境势态不断被改变的过程,就是不断脱离原有势态的过程。环境相对于任何一个企图实现自己目的性的自我来说,素材和条件的分布将不断出现时间、空间、形式诸方面的新的差异。而且,自我还要有能力应对不断被自己改变了的势态。

如果自我有能力存储一些自己需要的素材,聚集一些以备日后使用素材,就可以应对素材分布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如果自我有能力对已经掌握的不太契合的素材进行加工和改造,将其改造成与自我相契合的素材,就可以应对素材分布的形式差;如果自我能够移动位置,离开自己已经挑选完毕的区域,寻找新的区域,就可以应对素材分布的空间差。

显然,具备这些能力的自我将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具备这些能力的程度标志了自我实现自己目的的进化程度。

维持自我,就必须保持自己与环境势态的区别,必须首先在空间上实现区分,要有一种分界和隔离的方式。如果空间关系是三维的,就要建立三维的空间隔离区域。这种隔离要具备既不影响相互作用的正常进行又起到隔离外来影响的作用,这就应当是一个选择性的隔离,通常我们看到的是择性的“膜”。

从复制自我和保持自我这两个任务看,仅凭原先的自我本身已经不能独自完成和实现这些任务,目的的实现还依赖于目的实现的方式和途径,依赖于实现目的的方法、设施和机构。

10.2.9 自我与其实现途径的分化

自我直接实现自己的机会并不丰裕。要更高效率地实现自己,必须具备实现目的的设施和途径,具备保持自己和复制自己的手段和方法,用这些具体的措施来抗拒和适应素材分布的不均匀,来抵御、适应外在作用的冲击。这样,自我和实现自我的方式之间不再是等同的关系,两者之间出现了分化。实现自我是自我的目的,但具体完成这个任务的却不是这个最初的自我本身。

产生这种分歧的基本原因是,两条互补物质链构成的自我只适应于记忆自我,复制自我,并不适用于应付更复杂的相互作用,只有通过其他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这些任务。

10.3 基本生命形式——细胞

10.3.1 自我内容的扩展

最初的自我仅仅是一个实现了自我记忆的物质团粒,这个自我中记忆的内容仅仅是自己记忆自己的方式本身,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更多的东西。

实现了自我复制和自我保存的物质自我就必须记忆自我复制和自我保持的方法及途径,如果它不能记忆这些程序就不能实现复制和保持。这样,自我就不再仅仅是自己记忆自己的记忆,还应当扩展、增加复制和保存自己的方式和流程,自我就发展成了关于如何复制和保持自己记忆的方式和途径的记忆。

如果面对更复杂的环境势态,面临素材在时空分布上更加不均匀的势态,没有进一步的设施和装置就不能实现复制自己、保持自己的目标,自我不仅要记忆环境的势态,记忆对于势态的互补方式,还必须把这些装置、设施、手段以及建造这些装置的程序都作为自己记忆的内容。进而,自我又扩展出了用以维持和复制自己的装置以及建造这些装置的工艺的记忆。

这样,“自我本身”被逐渐淹没了,反而可以说并没有真正的“自我本身”,“自我”的积累使得自我中的内容更多地成了关于维持和复制自我的方案和程序,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器官和器官之间的协调方式。这些方案、程序、器官建造蓝图和工艺流程文件成了自我的主要内容。换言之,生存方式以及实现生存的工具反而成了生物生存目的和自我的主要内容。对于势态互补方式的直接记忆变成了通过对工具和方法的记忆而实现的间接记忆。

10.3.2 目的实现的物化

专门用来记忆自我的自我,不再直接参与复制和保持自己的工作,而由另外一些专门的执行机构初步分工来实现。

实现目的的过程由这些设施和装备来具体实施,目的被物质化了,形成了新层次的实体和新形式的存在者。这些新的物质实体,这些执行机构是自我目的性实现过程的物化,是自我本身目的性的体现,是被自我所规定了的目的,是自我中内容的物化。

自我的内容及自我的目的性通过物化的方式建造了实现自我目的的执行机构,建造了实现目标的物质手段。因此,这些物化了的东西,是自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自我元间转移的另一种形式,是自我的元间由互补的双链式物质向作为执行机构和器官的物质转移,向另外一种物质载体转移、复制的结果。

10.3.3 两个自我

自我的基础是用双链互补方式实现的一个记忆体,是关于如何记忆自己的记忆,可以稳定地表明自己的存在。但是,这个自我自己不能更有效、主动、完全、直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能更有效地抵御变化了的生存环境强加给自己的同化压力,不能应对强制自己与环境势态互补的外在作用,因而不能有效实现自己的自我就不是完善意义上的自我,仅仅是一个抽象的自我。

自我的实现需要适应和抗拒相互作用环境带来的压力和冲击,要实现目的,要把自我中关于实现目标的过程具体化、物质化,就要生成新的对策、方法、手段、设施,把这些以互补方式记忆的对策转移出来,用另外一种适合于完成目标实现的物质来重新表达,发展出更适于完成目标、实现目标的机构、器具和体系,这就实现了自我的具体化,形成了具体的自我。

这样,同一个元间就同时被两种物质形式所实现和表达,形成了持有同一元间的两个不同的物质实体,一个是抽象的自我,一个是具体的自我。

10.3.4 两个自我的对立统一

这两个物质实体实际上是同一个元间实体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实现。而且,这是同一个生命体中两个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

作为自我的主体部分,是以物质方式体现的元间实体,物质仅作为载体,支持元间实体的存在。

作为自我实现的部分,是以元间为规则的物质实体,元间仅仅作为这些物质构成的蓝图和程序,依照这个蓝图和程序形成了这样特定的物质存在。

前者作为以元间为主的实体,以DNA的方式记忆和保持了这个自我的全部内容。这些内容实际上是关于如何保持和复制自我自己的方法和程序,是实现保持和复制任务的具体途径以及所需的手段、形式、器官甚至对环境的关系方式的设计规范。这是以元间形式存在着的自我,称之为元间自我。

后者作为上述元间的另一个转移的版本,使这些内容具体化,以肌体的方式,以具体的物质形式建造了元间中所设计所规定了的手段、形式、器官和体系以及同周围环境势态的关联方式,形成了以物质形式存在着的自我,称之为物质自我。

元间自我和物质自我共同形成了对立统一的生命体。基本的生命形式是这样的对立统一体。

细胞就是这样的对立统一体,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形式。

 

10.4生命的进化

10.4.1 生命物质的特点

与仅依靠自身强度和性质维持自身稳定和存在的非生命物质不同,生命物质通过不断同化环境中的物质素材,转换自己元间的物质载体,用更多复制自己的方法实现保持自己的目的。生命物质的特点在于:

1、实现了对于自己的记忆,以这种记忆使自己与外在世界相区别,只有这种区别才使得“维持自己”变得有意义。才真正实现了维持自己的意义。

2、确定一个元间是不变的,就要有另一个不变的对象作为参照,因此,对于自己的记忆也必须有两个相互互补的元间实体相互印证。两个互补的元间单元以对立统一的方式形成了元间自我。

3、自我要实现自我的目的,要完成同化对象、复制自己的任务就必须参与相互作用,如果直接以用于记忆自我的物质内容参与相互作用,就可能直接改变记忆本身,就会使最初的生命忘却自己。于是,间接的方式可能是更可行的选择。

自我先同化一部分素材,用这些素材作为物质自我,作为实现进一步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再去进行更大规模的同化活动。这些手段和工具也开始成为生命体的一部分。进而,成为这个生命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元间自我的内容,生命的形式因此以这样一种物质和元间的对立统一体的方式相互改造,互相成为对方存在的依据和原因。

生命的对立统一体由专门记忆自我的元间自我和专门用来实现自我的物质自我这两部分以相互镜像方式存在。

10.4.2 遗传与变异

生命形式发展的趋势是:

1、自我总是试图直接掌握更多的、更大范围的同化环境、复制自我的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可能更有效地实现自我。于是,自我朝向扩展直接同化环境、扩展复制自我的能力的方向发展,这种能力变成了自我本身,成为自我自己的内容和实质。

2、生命物质同化环境、自我复制的努力不仅实现了自我的保持,还改变了环境势态。从原先没有生命的世界中生长出了一种新物质形式。生命物质也同时面临被自己改变了的势态和规律,因自己的出现和发展,使自己由生活在无生命世界进展到了生活在生命世界中,由生活在简单生命世界中进展到了生活在各种不同进化尺度生命物质与无生命物质共存的复杂环境中。这样,生命物质的对象就不仅仅是非生命物质,而且是包括了世界所有内容特别是生命本身在内的全部世界。

3、世界势态本身是变化着的,生命体维持自己、保持自我的能力必须不断跟随这种变化,必须和变化着的势态相适应。那么,只有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才能达到保持自己的目的。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但这又是必须的。

和任何实体的存在一样,自我的一种状态也仅仅相对于某一个时空区间而存在,在这个时空区间里保持自己的这种状态,保持这种元间形式的稳定和不变。但是,从更大尺度上看,自我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生物体保持自己、复制自己的过程被称之为遗传,改变自己的过程是变异。变异积累的结果就是进化。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体和环境势态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种作用要通过生命体中物质自我和元间自我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

10.4.3 变异的途径

既然细胞这样的基本生命体都是两种自我的对立统一体,那么,与环境势态发生相互作用的就是细胞的这两种结构,就会有两种极端后果:

1、元间自我在对于势态环境的作用中被彻底破坏;

2、物质自我在对于势态环境的作用中被彻底破坏。

这两种极端结果都直接造成对立统一体本身的彻底破坏,使之不复存在。在这两种极端之间的是两者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改变。

首先,只要造成元间自我本身发生变异、杂交就可能通过蛋白质转录使物质自我发生相应的变异,形成新的对立统一体;其次,如果物质自我被毁灭,依附于它的元间自我同时也被毁灭。这样,势态环境通过物质自我对元间自我形成了一种选择机制,剔除掉与势态不适应的物质自我、只有与势态契合的元间自我才能保留下来,也就迫使元间自我跟随着势态的发展而变化。这就是目前我们普遍接受的建立在“中心法则”基础上的变异原理。

我们注意到上述第二种途径中的物质自我只是通过极端状态才能发挥作用。这很可疑!物质自我与元间自我相互作为对方生存的势态和条件,处在密切的相互作用中,很难说只有一方的影响能力是决定性的,理论上应该是相互的作用,应当存在造成变异的第三条途径,所谓“获得性遗传”也不是不可想象的。比如,有一项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一个基因端子被打开了,这种状态又是可以遗传的,这意味着基因与情绪之间具有相关性[1]

 

10.5 发达的生命形式——多细胞共生体

10.5.1细胞群

一个细胞大量复制、繁殖,就会造成大量细胞的聚集,形成细胞群。细胞群的显著特点是:

1、这些细胞具有相同的元间自我,具有元间同一性;每个细胞又是不同的物质自我,相互之间是绝对区别的物质个体。

2、每一个细胞同时处在于周围的环境、与相邻细胞、与所有细胞共同构成的环境这三种势态的共同作用中。

10.5.2细胞分化

由于细胞同时处在上述三种势态的共同作用中,而这三种势态不可能绝对均匀地施加在每一个细胞上,所以每一个细胞所处的环境都是不相同的。环境的压力迫使细胞与之契合,使得每一个细胞都可能出现于其他细胞不同的特点,产生独特的性状,细胞群出现了分化。

如果只有这样的性状才能成为这群细胞作为一个整体继续生存下去的原因,这就成为一种自然选择的机制,就成为元间自我变异原因,这种性状就会被元间自我记忆下来,成为元间自我本身的内容。

这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局面,所有细胞的元间是相同的,但是每一个细胞的物质表现是不同的,元间自我和物质自我被分化了。

这种分化的充分发展,出现了一种极端情形,虽然每个细胞里都拥有全部的DNA内容,但是,每一个细胞只突出物化其中的一个微小的片断,每一个特化了的细胞只执行十分具体的功能和任务,自己全部的生活来源由其他细胞供给。特化了的细胞相互构成了组织、器官、系统等不同层次的功能单位,所有细胞共同物化了DNA的大部内容,所有功能单位构成了整体的物质体系,共同组织成了一个统一的物质体系。

10.5.3多重的物质自我

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中的DNA以及其他遗传途径是它的元间自我,这个细胞的所有细胞器是它的物质自我,双方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这个生命体。但是,对于拥有共同遗传体系的细胞群体来说,特别是对于高度分化了的细胞体系来说,与元间自我相对的物质自我具有了双重的意义。首先是每个细胞本身;其次是所有细胞共同组成的体系。物质自我具有了单个的和群体的这样双重的性状,元间自我至少与这两种不同的物质自我处于对立统一之中。

从前,细胞可以表现元间自我的全部内容,充分分化了细胞作为物质自我只能表现元间自我中的一个微小的局部。这是两个极端。可见,生物的进化和生物个体的发育是从第一个端点向第二个端点逐渐过渡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双重的物质自我。一个是以遗传体系为核心的元间体系,一个元间自我;一个是由所有细胞分工分化共同组成的物质体系,一个物质的自我。物质自我以整体的、物化的、功能的形式成为元间自我的镜像体系。

 

10.6 去分化与虚系统

在一个整体中,每个细胞中都拥有完整的以DNA为主的遗传体系,但是细胞在实现这些元间、物化这些元间时,只能完成全部体系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任务,只能表现出极为特殊的一小部分性状,一个细胞只是全部DNA 链内容的一个局部和片断的镜像表现,所有的细胞通过分工合作,集体实现了大部或全部DNA的物化,所有细胞共同成为遗传体系的镜像系统。这就意味着对一个细胞来说,除了由分化规定给自己的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之外,自己拥有的绝大部分元间内容都处在封闭状态。这样就有了两种极端的情形:一是最初始的细胞,生物学上称为“干细胞”,一是充分分化了的细胞,生命个体的发育就是从干细胞这种可以将自己元间内容中任意一段物化的细胞向绝对分化的普通细胞发展和积累的过程。理论上,当分化完成之后,干细胞应当消失干净,事实上。我们通常观察到的也都是充分分化了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但是,更细致的观察发现,干细胞并没有彻底消失,它依然生活在充分分化了的肌体中。

这提示我们,肌体并没有能够达到彻底的绝对的分化的程度,而是处在上述两个极限端点之间的某个具体位置上。就是说,每个细胞不是仅仅表达一个微小的基因片段,在实现这种表达的同时,对更多的元间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如果这个推理可以成立,会以导致这样一些可能的现象:

1、在分化了的肌体中依然还有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生存着;

2、已经分化了的细胞,除了实现分化赋予自己的物化特征和功能之外,还不同程度地物化了其他更多的元间内容,不同程度上发挥着自己分化特征之外的其他功能;

3、这样,细胞就会由分化形成的“主要特征”和由去分化形成的“次要特征”这样双重的特征和功能;

4、正如细胞的主要特征必须通过细胞相互组成的组织、器官、系统来体现和实现一样,细胞也以自己具有的次要特征相互组成了“组织”、“器官”、“系统”。由于细胞的双重性,所组成的这两种体系是不同的体系,细胞同时处在两种不同的体系中;

5、由于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分化,所以,细胞主要特征构成的体系也具有分化的特征;相反,细胞的次要特征是去分化的,所组成的体系也具有去分化的特征,以至于用通常解剖分析的方法不能直接观察到这种体系。

6、由于这两类特征都基于同一套以DNA为主的元间实体,是同一个元间实体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这两套体系是相似的,是互为镜像的,前者的的突出特点是物质化的,后者则是元间性更突出的,所以,可以把前者称为“实系统”,后者称为“虚系统”。

如果说生命肌体是元间自我和物质自我的对立统一体,那么,这其中的物质自我是虚系统和实系统两者的对立统一体。

中医理论中所揭示的“经络”体系很可能就是这样一套以细胞去分化功能形成的虚系统,人体的物质自我是虚、实这两大体系的对立统一体;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也可以用这样的视角来描述。

作为与元间自我互为镜像系统之一的实系统本身分化出了神经体系,特别是中枢神经体系,这不仅是实系统自己的新形式,成为与实系统自身相对的镜像系统,也成为了映射元间自我的又一个镜像系统。

 

10.7 神经体系

10.7.1 反馈

如果相互作用着的双方都是无限简单的“质点”,那么两者相作用时,接触、比较与判断、反应与变化这三个环节就重叠在一起,是不可分辨的最简单事件。这三个环节之间还没有足够的时空差别,或者说,这不需要时间和空间。事实上,在物质于元间的定义域里并不真实存在这样的理想状态,任何相互作用者都是具有具体结构的差别与差别形式的对立统一体,相互作用总是一个时、空过程,所以,相互作用过程的三个环节总是不同程度展开着的。对于不同的作用者展开的程度和形式有很大区别,展开的形式本身也将是丰富多彩的。

如果作用者双方并不会因为作用初始就改变自己的本质特征,而是可以进入了一个可以分辨的作用过程,那么,初始作用和后续作用的状态显然不会是完全相等的作用过程。因为,作用者双方经过初次的作用过程,虽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是毕竟已经有所改变,不可能完全保持作用之前的本底元间。初次的作用迫使双方都某种程度地适应了对方,某种程度地具有了对方的一部分元间,被对方的元间所改变。当后续作用再发生时,双方各自是已经改变了的实体,是用被对方元间形式改变了的实体,用包括对方这部分元间的结构形式重新与对方发生作用。也就是说用对方的元间形式与对方发生作用,把原本属于对方的元间反作用回对方本身,我们把这样的相互作用称之为“反馈”。据此,也可以说,反馈也是一种元间现象,是元间的反作用,是把对方的元间反作用于对方自身的过程。

事实上,所谓“初次作用和后续作用”不过是同一过程的两个阶段,所有的相互作用过程都改变着作用者所处的势态,都会给作用者自身造成影响,因此,广义地说,所有的相互作用都是反馈的。

考虑到,如果当反馈的作用到达产生这个反馈作用的作用者之前,这个作用者已经彻底消失了,失去了作为反馈接受者的资格,反馈就不再是返回到作用发出者本身,也就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反馈了。因此,我们设定:反馈的前提为“再次参与相互作用的实体都是没有发生本质改变的作用者”,这里所规定的只是狭义的反馈,所以,这里所说的“反馈”只是一部分相互作用的现象。

10.7.2 反馈的极限

对于还没有实现从物质载体中分离出来的元间来说,反馈就是物质本身的反作用,一个物体作用于对象物体之后,两者作用力会直接反射到作用者本身。这是反馈受到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关系制约的极限。

反馈的另一个极限是元间作用彻底从物质载体中分离出来,完全彻底地反馈到初始的元间持有者本身。

能否达到这个极限呢?

理想的反馈过程是把元间a从初始的元间持有者“A”中分离、转移出来,复制、拷贝到另一个作为对象的元间接受者“B”之中,然后,再从B中把元间a分离出来,作用于初始的元间持有者A,并且被A所全部接受,产生A之a与B之a直接作用的理想局面。假如作为对象的双方都可以实现理想的元间分离、保持和接受,反馈就可能是完全的,否则,任意一个环节的变动,反馈就不可能再是完全的了。

反馈产生的失真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1、元间转移过程的失真;

2、对象物B对于所获得的元间a的处理,也就是比较过程对于元间的改变;

3、a从A中转移出来,直到再次反馈回到A,这是一个时间间隔,A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动,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情形,反馈回来的元间a 面对着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原本的a和副本的“a”各自都出现了变异。局面变得复杂起来。

总之,反馈不可能达到完全性极限,反馈回来的元间都是已经发生了改变的元间,都面临已经改变了的势态。也正是由于这种改变,元间的种类和形式才可能不断丰富起来,不断积累起来。

10.7.3 元间反馈的物质程度

离开了这两个极端条件,反馈总是和元间与物质载体的分离程度相关,总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物质作用和元间作用。这也和作用各方本身的性质相关。物质实体之间的元间反馈主要以物质方式作为实现方式,元间实体之间的元间反馈主要以元间方式作为实现方式。但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得到最终脱离物质载体的纯粹的元间反馈,也不可能得到最终脱离元间形式的纯粹的物质反馈。

反馈作为一种因素可以对作用者的作用过程发生新的影响。与作用者原有势态方向相同的影响为正反馈,否则就是负反馈。

反馈的前提是作用者发生的元间作用于作用者自己,或返回到了作用者自己。这个发生作用的主体在其所发出的元间作用返回到自己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依然保持着自己质的存在,还依然作为原来意义上的存在者。生命物质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可以在相互作用中更能有效保持自己元间形式的实体。生命体用物质自我和元间自我两者对立统一的方式实现了对自己的保持,把自己和环境势态区别了出来。反馈成了生物保持自己、区别环境的重要方式。

10.7.4 反馈链

生物的物质自我与元间自我的分化也可以被看作是相互作用环节的展开形式。生命物质首先以自己的“物质外壳”直接参与相互作用过程,外在作用者与生物体的接触环节首先是与生物的物质自我部分作用。生物实体对于对象的反应也通过“物质外壳”发生。这样,生物实体的“物质外壳”就兼顾了“接触”和“反应”两种环节。

当这个生物体和对象发生作用时,位于外壳上的“接触”功能首先响应;将从对象获得元间和物质内容传递到壳内的“比较”环节里进行处理;由比较环节做出判断;并以判断结果推动外壳之上的“反应”环节;通过反应环节的效应对于对象物产生影响;对象物受到这个影响后,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这个变化再次被生物体的接触环节所捕获,就再次被送到比较环节;于是,开始了第二次相互作用的循环。这样,这个生物体和对象物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反馈链”。

如果这个对象物也是一个生命体,那么,双方就构成了对称的两个反馈链。双方首尾相连,双方获得的是同一个元间,但是,双方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把对方视为外在对象的“他”,把自己视为“我”。

10.7.5 反馈链中的两种成分

第二次循环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接触环节,也是对于对象的感知环节,但是感知的对象和内容与前一次感知的对象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一次接触到的对象已经不再仅仅是纯粹的对象的初始状态,而是被“我”作用过了的新的状态,也就是说对象之中已经包含了我对于“他”作用的形式内容,或者说包含了作用者自己的元间内容。这样,从第二次接触中,我作为作用者的其中一方,所感知到的内容有两种成分:一种是对象的元间成分,也就是对方的元间成分;一种是对象对于我的行为所做出的反应,这里包含着我自己的元间成分。我所感知到的内容是这两种成分共同构成的综合内容。

这就产生了一个进展:自我在接触和感知对象的同时,在获取对象元间的同时,通过对象获得了我自己过去曾经施加给对象的部分元间。有可能实现自己对于自己的感知,自己获取到了自己的元间,自己的元间也开始成为自己的对象。就像在镜子中,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行为。

10.7.6 内感官与外感官

对于非生物的反馈体系来说,反馈内容中的两种成分是混合在一起的同一种东西。比如,初等闭环控制装置所获得的反馈信号取自控制效果,而控制效果的信息中实际上包含着控制方的控制行为和被控制方的响应行为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馈环节把控制方和被控制方两者联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同一个体系,对于控制机器来说,机器自己不能区别“我”和“他”,但是生物天然地具有这种区别。因为生物本身是一个力图与外在世界相区别的自我。生物的进化朝向强调这种区别的方向发展,就会将反馈的界面分得更清楚,更倾向于将“我”和对象的接触、反应这两个界面分清楚,将从接触界面、从感觉器官获取的信息中蕴含着的两种成分区别开来,分清楚哪些是对象的元间,哪些是我自己的元间。

要想把自己的作用形式精确地从对象的反应中分离出来非常困难。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在自己的作用还没有发出之前,或者在这个作用正在进行之中就对这个作用本身进行“观察”和复制,保存和记忆这个作用的信息。然后再与获取到的综合效应信息进行比较,两者相减,就可以区别出两者各自的元间。

这样,就必须建立针对三种对象的体系。一方面要实现对于对象的元间获取,具备向外的感官、比较、执行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对自己的势态、对自己反应本身也进行观察、取样、复制存底,具备向内的感官、比较、执行体系;第三方面是对上述这两种势态进行比较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可能准确了解对象和自己的关系,才可能更准确了解对象,更准确了解自己。

这三套体系时而分别工作,时而协同工作,共同维持着生命体的形式和生存。三套体系共同形成了高等生物的神经体系,特别是中枢神经体系。

10.7.7 自己知道自己

生命体不仅要感知对象,了解对象的状态和性质,了解对象变化的进程,还要了解对象对于自己的行为的响应程度和响应形式,这就带来了新的任务,就要了解自己的反应行为本身执行的程度和形式,以及这种行为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自己由于执行这些反应行为产生的变化,自己曾经做了什么。总之,不仅要了解对象,还有必要实现自己对于自己的了解,实现自己对于自己元间的掌握,自己的行为和关于行为的记忆本身也成为了对象。

因此,由接触环节演化、积累起来的感觉体系不仅针对外在对象,也针对自我本身,尽管在功能上两者有交叉、重叠之处,但是,毕竟还是分化形成了外感觉系统和内感觉系统这两个相互分工的感觉体系。

仅就内感官体系来说,生物肌体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物质方式来实现,是一个物质的分化的体系,是内感官的对象。内感觉体系发育完善的极端应当是将每一个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行为信息全部收集、记忆下来。最终形成一个关于这个生物机体全部过程和内容的元间的镜像体系,这个镜像的元间体系,就是这个生物自己对于自己的“知”,生物自己知道了自己形式。

同样,自我的每一个行为都不是放任的开环系统,每一个行为过程都处于闭环、可控中。肌体的行为都将直接与中枢神经的元间行为相联系,于是,生物还自己知道了自己行为。

自我了解的最大的可能就是知道了自己的一切形式和行为。

 

10.8 元间的抽象

10.8.1 两个自我的分化

生命形式起源于有能力记忆自己的物质,一种元间依托一种可以互补的物质实现自我复制,这时,物质与元间处于直接的对立统一状态,这个物质就是以这种元间形式存在的物质。最初,元间自我和物质自我以对立统一的形式组成了一个可以自己复制自己、自己维持自己的生命体。但是,这种维持和复制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进化中。生命体发展的趋势是具有更强同化能力、具有控制和掌握更多环境势态的能力,把更多原来属于对象的环境势态即外环境转化为自己可以直接操控和掌握的内环境。

这种变化对于元间自我来说,实现的方式仅仅是元间容量和内容的增加,这种增加所需的物质载体形式并没有变化,载体物质的量也没有实质性的增加,元间自我原有的方式可以适应和满足生物进化的需要;对于物质自我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每一层次的进化,每一次扩张都会产生一系列物质形式的改变和积累,这就要建立新的物质构造和设施,从而形成分工严明、结构严谨、层层嵌套的物质大厦。

物质自我和元间自我之间出现了越来越显著的差异,前者的物质性与后者的元间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照。

10.8.2 具体自我与抽象自我

过去,只有DNA之类的元间系统属于元间自我,但是,内感官体系的充分发育,又出现了一个与物质肌体相对立镜像体系,这个体系映射了物质肌体从形式到行为过程的几乎所有元间,成为新的元间自我。过去,我们曾把物质肌体称为具体自我,相对来说,这个映射的体系、新的元间体系也是一个抽象自我。这样,与物质自我相对的就有了除遗传体系之外的又一个抽象的元间自我。而以DNA为主要特征的遗传体系只能与这个生命的物质形式相对应,神经体系构成的元间体系还能与这个物质肌体的具体行为相对应。

于是,对于发达的生命体来说,与物质自我相对应的是储存在DNA等序列中的和主要储存在大脑等神经系统中的这样两套元间自我。

10.8.3 抽象元间

任何一个实体都同时具有物质和元间对立统一的双重意义。

生命物质产生之后,出现了元间成分相对丰富和物质成分相对丰富的这两种倾向,但是物质和元间的直接关系仍然密切,还不能就这个实体本身来分离这两种成分。

当生命体发展到物质自我和元间自我出现相对分工时,元间开始趋向于抽象化。元间的实现移交给了物质自我代为进行,生命体分化为具体自我和抽象自我两个部分。具体自我的特点是物质的;抽象自我的特点是元间的。相对于具体的物质自我,元间自我就成了抽象的元间。这是自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进展,实现了元间的相对抽象。

我们曾经设定,自然中有元间和物质这样两个极限状态,一切具体的存在者都处于这两个极限端点之间的某个具体位置,都同时具备物质和元间这样两种性质。虽然我们不可能得到没有元间的物质或者没有物质的元间,不可能达到这两个极限中的任何一个,但是理论上却可能更大程度地接近这其中的某个极限。

接近极限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物质成分极大,元间成分极小;一是元间成分极大,物质成分极小。

自然界进化出了接近元间极限的新方式,这就是因抽象自我与具体自我相对分离产生的抽象元间。

这种抽象性首先相对于世界演化的历史和势态,相对于世界势态的物质具体性。因为,这种元间实体是世界势态的某种程度上的互补形式,是对世界演化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和势态的记忆,是用一种特殊的具体的物质形式记忆了的普遍势态。其次,这种抽象性相对于物质自我,是物质自我的元间表达形式,是具体物质自我的抽象形式。

所谓抽象元间本身也是物质和元间因素的对立统一体,所不同的是,其元间成分相对于作为载体的物质成分来说,尽管抽象元间不可能最终摆脱物质载体,但是元间成分占了绝对的优势,特别是相对于主要以物质方式实现自我目标的物质自我来说,可以被认为是比较“纯”的元间“单体”,是近似的“纯元间”实体。

抽象元间之所以产生于生命高度进化的阶段,并不是物质载体趋向于简单和消失,而是因为元间本身的积累达到了与承载这些元间的物质载体相比而占据绝对优势的程度,这种相对增大的差异映衬了元间的突出地位。

10.8.4 元间实体

对于DNA这类实体来说,仅仅就它们自己才是物质实体,而相对于物质自我,就显得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物质实体了。

因为,相对于物质自我,元间自我存在的意义是记忆自我,是自我的目的性,是方法和程序,是“软件”。实现这种记忆的物质要素都已经退居到工具和手段的次要地位,一个元间用什么物质载体来实现和表达并不影响这个元间本身,变化和发展中的决定因素是元间自己的内容和性质,而不是物质载体的内容和性质。这就使元间相对于物质载体实现了抽象,元间本身已经有资格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成为一个元间的团粒,成为了新的存在者。

抽象元间产生的革命意义在于:世界自己发展到了接近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极限的边缘附近,世界实现了在这个接近极限的畛域里的展开。

接近和到达对立统一的极限,意味着物质实体与元间实体可能相对分离和有条件地独立存在。这导致了更多种类抽象元间实体生成的可能。

世界也生成了产生关于自己本身抽象形式的条件与可能。物质与元间的对立统一从此出现了新的形式和内容。


 



[1] 参见《新发现》杂志 2010年第6期 第88页 《情绪改变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