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就不看肥皂剧了:从系统排列的角度来谈金钱和心灵能量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35:35

作者:马宁
生活在物质世界,金钱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内容,它也是很强大的一股能量,如同我们的各种情绪能量、各种学习技能的能量,不必可缺。在“当‘失去的’再回来,便成为永恒”这篇博文中,我也涉及到了一点点。

关于金钱本身,就如同世间万物所有的存在,没有对错,对于物质世界的发展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因为它几乎是所有物质交换、获得生命所需品的媒介,并且对于促进社会科技有着很重大的意义!有对错的仅仅是我们如何看待它和运用它的态度和行为。

美国有句俚语,“金钱是最好的仆人,却是最糟糕的主人。”

而无论我们和金钱的关系是这两种中的哪一种,至少我们还在谈论如何和钱相处,如果认为金钱是蛊惑心智的东西,而加以拒绝,我认为就不妥了。

和食物一样,金钱是帮助我们肉身存在的一种资源,并且也是用以帮助他人的一种资源。如果相信有灵存在另一个地方,包括天堂或者地狱,那么既然灵本身就存在,为什么还要来到人间呢?因此来到这里一定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而身体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灵体的家,不爱这个家,我们依赖什么得以完成灵的目标呢?因此该吃时也要吃、该喝时也要喝、该挣钱时也要挣钱!

灵性的世界帮助别人不需要物质,可是物质世界却是需要真实的物质基础,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两个世界是同时存在的,也同时是我们必修的课程。既要看到金钱对于现实社会的价值、也要同时看到它对于内在世界的“虚空”。

当然,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无论追逐金钱胜过其它的存在,还是选择接受拒绝金钱的概念,从系统的角度来说,都是有所机缘的。一般来说,家族当中有人在某些方面受创,并且和金钱有关,后代中就有可能认同他们的感受,不能客观面对金钱。

 

 

A君,40岁,有很好的技能,却总是感觉怀才不遇,职位上不去。

在系统排列的过程中看到,他的爷爷是贫农,解放后,由于对于贫农的大力表扬、对于富农、资产阶级的打压和排斥,让A君的爷爷为自己的“贫农”身份非常自豪,觉得有钱人都是用不法手段得到的钱,并且不是善良之辈、尽是欺压他人,因此对于有“钱”人有强烈的排斥心理,对于儿孙的教导方式也是,绝不要向“钱”低头、不要向有“钱”人、和钱沾边的人低头,要做有骨气的人!

由于A君的爷爷是一个非常有爱心、又有很大影响力的人,因此家庭当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这种观点对于后人的影响非常大。A君在潜意识中不自觉认同了爷爷的这种观点,因此尽管意识层面知道,如果需要改善家人的生活也需要物质基础,但就是不愿意向“钱”低头!觉得这样很没有骨气!也因此在工作关系中,不愿意“拍马屁”,让领导感觉不容易沟通。

在这个案例中,实际上,A君的爷爷搞错了一个概念,他绝不想低头的是某些拥有一定金钱、却过于压榨他的人,而不是金钱本身压榨了他,也不是所有的有“钱”人压榨了他;并且A君不是爷爷,领导也不是压榨爷爷的人。

因此当把压榨爷爷的人、钱、拥有和钱有关权利的人,这几个概念分开的时候,A君自觉在面对领导和金钱的谈论上轻松、自如了很多,并且开始主动配合领导工作,工作顿感顺利了很多,事业的瓶颈变成了一个新的转变机会。

 

B小姐,32岁,相貌端庄,本科毕业,公司后勤人员。总愿意和一些事业处于底端的男士谈恋爱,一旦对方事业有所成,就离开。

系统排列的过程中看到,B小姐的父亲在事业有成后,就在婚姻外有了外遇,并且很快和B小姐的母亲离异。B小姐的母亲认为她的先生是因为有了钱才导致婚姻的破损,因此B小姐在承接母亲的爱的同时无意识中承接了这个部分的概念,“男人有钱就变坏”,因此当男朋友一有钱,就会触碰到自己和妈妈当初被父亲遗弃的感受。

实际上,B小姐和妈妈搞错了一个概念,金钱也许给了他的先生一个更加自由的能力,然而婚姻的破损并不仅仅是因为金钱本身,更多是双方的相处、甚至在双方认识之前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理认知受限;并且也并不是所有有“钱”的男人都会在面对矛盾时,选择“抛妻弃子”。

因此,当把爸爸的离开和“钱”分开、同时把爸爸和眼前的男人分开的时候,B小姐才感觉到自己开始真正面对这个男人,重新看待他的个人品质和后续感情发展的可能。

同时,B小姐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面对金钱的概念,以及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状态。

她发现过往总是在和妈妈的关系中有很多的自责,因为一方面看到妈妈一直都不快乐,自己也没有办法让她在心灵上快乐起来,另一方面自己又不愿意用物质来对妈妈好,因为这个部分让自己想起过往的爸爸。

现在B小姐接受了把父母关系的状态还给他们,允许他们选择自己的生活和情绪方式,同时自己重新面对自己的生活,尝试在物质生活中给与母亲一些安慰。于是B小姐在了解母亲反感礼物的前提下,安排带母亲出去旅游、散心、关注她的健康这些方式,为母亲的实际生活进行了改善。结果她发现母亲开始快乐了!

B小姐总结说,原来金钱也可以让我们彼此快乐!原来我们认知的世界不全是对的,包括父母也不完全了解他们自己!当我们走出父母的世界,成为自己,才有可能用我们的方式更好地去疼爱和帮助父母。

 

 

C先生,42岁,在外界人眼中事业有成,在事业正处于高峰时期,开始不想上班,慢慢地对于签合同也不感兴趣,意识中知道自己应该去做,却没有实际行动。财务数字下滑严重。

在使用物品排列给他咨询的现场看到,C先生对于金钱有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习惯性用金钱来在外界提高自己身价,另一方面自己私下里觉得金钱很肮脏、很反感。

个案的过程中,发现C先生的母亲非常冷酷,从小对待他就非常严厉,不允许做事出错,并且当他长大成人,母亲习惯性用金钱约束他。因此从那时起,他对于金钱会直接联系到一种屈辱感,同时看到母亲用金钱成功地操控了自己,因此又认同了金钱的操控力量。

而实际上,他对于金钱的感受恰恰是他对母亲感受的一个投射,母亲带有操控的爱,让他无力拒绝的同时,接受了操控解决问题的模式,同时被操控的屈辱让他缺乏自信面对外界,因此行动力比较弱。

这两个矛盾的子人格在他的体内,年轻的时候,由于精力旺盛、充满幻想,因此前面的一个主动操控性的子人格力量比较强大,再加上他认同了金钱是实现操控的力量,于是便有了他主动争取事业的强大外显性格表征。

但是正如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被压抑的情感不会消失,将具有更大的隐藏性和爆发力!因此当阅历增大,发现自己并不是如想象可以操控一切的时候,他的另外一个隐形子人格,沉淀多年的被操控的屈辱感开始慢慢显露、并且成功地以控制者的形式成为了他的外显表征子人格。这个时候,一旦涉及到财务、谈判、金钱的争取,就会重复让他感受小时候因为金钱需求而受辱的感受,于是这个部分就会阻止他去面对工作中的这些问题。

因此,当C先生尝试着把和妈妈的矛盾心理与金钱分开,认知到金钱仅仅是金钱,它不能控制人、也不能让人羞辱,它只是金钱,所有的感觉都是人为的,C先生在面对金钱的时候就坦然了很多。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C先生尝试了解和母亲之间发生了什么。

系统排列让他了解到,外婆当年因病去世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足够的钱,因此是家人放弃了治疗,眼睁睁看着她走了。因此在妈妈的心里,有个结:人一定要有钱,才能够保护好自己!因此对于唯一的儿子,她用尽心力让孩子知道钱是多么重要,甚至不惜让孩子恨自己,也要让孩子坚守这个认知

另外,由于对自己母亲深深的爱,对于她离开时自己的无能为力,妈妈有着深深的对自己的怨恨,因为长期的压抑和无法表达,让妈妈在表面形成了冷酷的外显人格,不能够允许自己表述情感、也不能够接受他人的情感,因为在潜意识中不愿触碰那经年的伤痛,也因此不知不觉中也在用这种冷酷的方式告诉儿子说,“离我远点,我很痛苦、我很没用,同时我非常地爱你,正因为爱你,我希望你不要承担我的痛苦,离我远点!这是我所能够保护你的唯一一种方式。”

当看清楚羞辱只是个假象、冷酷后面隐藏的深爱,C先生痛哭流涕,他不再对抗母亲以控制形式表现出的爱,同时在接受母亲以她独特方式示爱的同时,自己也接受了母亲的祝愿----多在物质世界创造财富、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世界;并且许下心愿:妈妈,当我了解了你真实的痛,我当尽全力来关爱你的痛!外婆去世了,因为没有钱,这个心愿了不了,但是我愿意陪着你一起去帮助其他像外婆一样在濒临绝境时需要帮助的人!他决定带着母亲一起参与各种福利活动。

C先生感言说,我没有想到后面的原因竟然是这样的。如果当时社会发达,我外婆就不会这样,妈妈也不会这样,我也不会在事业甚至婚姻的关系中焦灼。当我了解并知道了该怎么做,我发现自己的接受力和包容心变得很强;在重新看待事业的关系和利益时,感觉自己突然有了很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甚至更加清晰地知道我挣钱的真正方向和使用的地方,还有我发现当我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原来,获得金钱的价值感是短暂的,把它用以帮助更多人才是更加强烈的价值感!我从这才感觉到什么叫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似乎以前都只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总在要他人的认同,却不知道要付出、要去为别人而做!这不仅仅是我和金钱的关系,更加是我和家族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甚至是我和自己生命的关系!

 

由上我们看到,如果我们相信“吸引力法则”,那么在运用吸引力法则之前,首先要知道在追求金钱的时候,自己是否在全力地和它做连接。让自己和金钱的心灵能量畅通流动,才能驱使吸引力法则真正出现效果。

 

这只是我在运用各种系统排列方法咨询的当中的几个案例,以后会慢慢和大家做更多分享哈。

每一次结束,我都会说两句:

1、  案例有共性,但更加有个性,因此可以参考并且觉察自己的真实状态,但请勿绝对地对号入座。

2、  所有个人行为的发生都是为了爱和需要被爱的归属,因此,与其恨一个人,不如去了解他,了解他的过去、甚至他的家族背景、文化历史。

当然,这里有个危险,你越了解他,就可能越是恨不起来了!你是否做好了这个准备?

同时,如果你确信想深入地爱他,一定需要过程,也有可能你越了解他,就越恨他,那么就请继续等待、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直到你能够看到他最深层的爱和被爱,不但你会为他的故事而关爱他、疗愈他,你也会被他的爱的故事而疗愈。

这个“他”,包括别人,也包括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