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去形容你最贴切:也谈沈括与“磁偏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6:11:51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也谈沈括与“磁偏角”  作者:史晓雷  6日纯翔在新语丝网发表了《沈括发现了磁偏角吗?》,文中谈到他对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一段话的新解读。笔者也就沈括与磁偏角的问题谈一点陋见。  北宋沈括在其《梦溪笔谈·指南针》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纯翔认为,上文中的“方家……不全南也”与后文“针常指南”是有关联的,从而认为沈括只是介绍比较好的缕悬法,他并没有发现磁偏角,即使观察到这个现象,也认为只是误差。  纯翔的观点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沈括是否发现了磁偏角?第二,沈括如何认识磁偏角(现象)?  先谈第一个问题。从上文第一句话可以看出主语就是“方家”,沈括仅仅是记述者。“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是沈括对方家(就是堪舆先生)长期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不全南”经验的一种描述。这里不应该如纯翔所认识的主语是沈括。当然,国内一些经典的科学史读本也是认为是“沈括发现的”,比如杜石然等先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P28)就写着:“沈括……他发现了磁针……这是关于磁偏角的最早记载”。这里先不论是否是最早的记载问题(下文谈),而是说也误认为是沈括发现的磁偏角。不过,胡道静先生经典的《梦溪笔谈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759—761)则认为这些(现象)是方家传承的技术,只不过是沈括把它记载下来罢了。戴念祖先生在其《中国物理学史大系·电和磁的历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P190)也是从沈括记述的角度上论及的,并不认为是沈括发现了磁偏角。在胡道静与戴念祖先生的书中均谈到一则新的史料(是严敦杰先生发现的;其实还有更早的史料,下文论及)可以佐证是沈括记载,而非发现之说。成书于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稍早于沈括)杨维德的《茔原总录》(从书名即可知是部看坟地的书)记载“取丙子壬午之间是天地中”也说明了当时堪舆家已经知道磁偏角的现象了。综上,沈括本人没有说他发现了磁偏角,他只是一个记述者。部分科学史读物或如纯翔认为沈括发现的问题并不成立。  第二个问题,纯翔退一步说沈括即使观察到这一现象,也认为只是误差。本人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如果真是误差的话,为何偏偏写作“常微偏东”,这里的“常”字说明了这是方家经验性总结的一个现象,“偏东”而不是偏西,也说明了沈括在认识上不认为这是现代意义上的误差,“微”的话说明了磁偏角小(据上文稍早杨维德的大约是7.5度,是北宋开封的值)。因此,在沈括眼里,磁偏角现象的事实是没有疑问的,当然他没有给出合理的科学解释,我们也不能苛求他那个时代能给出来,正如他对指南针指南现象云“犹柏之指西,不可原其理”,看来沈括还是事实求是的。  余论:  纯翔最后谈到磁偏角的发现与风水先生的问题,无需避讳,最早发现磁偏角的的确是我国古代的风水先生。关于我国最早发现磁偏角的史料分析与追溯,吕作昕先生认为唐代已经发现了磁偏角(可参考其论文《古代磁性指南器源流及有关年代新探》,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华东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生王从好毕业论文《古代堪舆著作中关于指南针发明和应用的早期史料研究》对这一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认为我国最晚唐末、五代时,堪舆书中已经记载了磁偏角现象。  综上,对磁偏角现象的合理看法应当是:我国最早发现了磁偏角现象(最晚于唐末,西方是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的),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也记载了当时风水师们(经验性认识到的)磁偏角现象。不过由于《梦溪笔谈》在我国科技史上的历史地位,沈括的记载流传的比较广泛而已。另,对磁偏角现象的科学解释是英国哈雷于18世纪完成的(可参考上文提到戴的书)。(XYS20110409)◇◇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