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锤专精任务:石泉县全力实施“生猪强县”发展战略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6:31:39

  农为国之本,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牧为天下饶,足以见得农牧业在国计民生、安民富国当中强基础、兴基业、奠基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石泉县坚持牢抓基础,力兴基业,着力从实施“生猪大县”战略到实施“生猪强县”战略的转变中重点求突破,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中重点求突破,从发展理念、举措、方式等关键环节点上重点求突破,以“五大工程”兴畜牧为载体,让畜牧业“蓄”势后发,“谋”出了一条给人以经验启示的效益农业、科技农业、精细农业、法治农业、循环农业突破发展、跨越发展之路。

    实施“十百千万”工程 富民优先是导向

    石泉是山区农业县,且是经济总量偏小的省定贫困县,但小县做好“农”字文章一样大有作为,全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现场会在石泉召开就是很好的说明。

    池河镇明星村刘家满的快速崛起,从年收入15万到50万再到200万元,也说明“三农”天地大有文章可做。过去,年饲养生猪100头左右的他完成原始积累,注册成立康旺牧业科技公司,牵头组建明星片区养猪合作社,带动全村发展万头猪场4个,千头猪场16个,百头场养殖户282个,使得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养猪水平大幅提升的明星村成了全省“一村一品”生猪养殖示范村,并成为农民收入倍增、设施配套完善、省市内外闻名的小康村、明星村。在此召开的全省“深化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暨推进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现场会和即将在此召开的“全省生猪产业万头村发展现场会”同样是对该村工作成绩、经验做法的肯定。

    陕南突破看石泉,石泉突破抓什么?抓思想解放,转观念提认识;抓富民产业,促增收快致富是核心、是关键。看准具备有丰富的饲草资源和有利的气候条件优势以及群众热衷畜牧养殖的良好基础,2007年,石泉率先提出“畜牧强县、生猪大县”发展战略,把生猪当成仅次于蚕桑产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来抓。近年来,该县以“打造十个万头村、主抓一批百头场、力抓骨干千头场、巩固突破万头场”为抓手(即生猪发展“十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畜牧强乡镇、畜牧示范村、畜牧强村大户建设,全县生猪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突破。从量的突破来看,2007年生猪饲养量30.11万头,2008年27万头, 2009年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稳固发展31.28万头,2010年37.2万头,2011年正向全年56万头的计划目标任务冲刺,实现了总量的扩张、恢复和增长。从农民收入的突破来看,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79元, 2010年为4026元,增长幅度较大,畜牧产业占收入构成的比重逐步提高,贡献率达到19.3—21%。

    发展产业要依靠群众,更重要的是要让群众致富,做到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为了规避过去“政府号召农民种啥,种啥亏啥”的现象,该县围绕做实 “富民”文章,注重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依靠科学规划引领,做到稳步推进,防止大起大落。推出农民增收畜牧产业发展五年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及年度发展计划,因地制宜地规划畜牧重点村镇和养殖小区,做到规划为纲,纲举目张。坚持典型示范引路,突出重点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力抓了月河川道城关、池河、中池、曾溪四个5万头生猪强镇建设,重点推进城关镇黄荆坝村、双樟村,池河镇明星村等10个生猪万头村建设,重点培育刘家满、刘高登、高国洪等一批专业大户,以一批百、千、万头场为辐射带动逐步推进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坚持合作社合作引导,提升组织化服务水平。实行“党支部十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用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圈舍建设规范、统一担保贷款、统一品种升级、统一供应厂价饲料、统一饲养管理技术、统一免费疫病防治、统一环境控制标准、统一产品定单收购的“十统一”管理方法,会员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坚持以市场主导,行政推动为原则,做到“市场信息监测、分析,单位部门包联包抓,督查考核跟进,奖励补助激励,设施项目配套,龙头企业引进”六同步。坚持组织学习教育活动的经常化,做到观念更新、与时俱进抓促产业,组织不同类型的生猪养殖户赴外省参观学习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看县内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让他们有启示、有收获、受教育、有实践。坚持做好“加减”文章,让产业户、创业户真正实现致富。加大新型技术、贴息信贷、便民服务投入,减少病害损失,减缓资金压力,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发展成本,确保想发展的有人帮,已发展的稳致富,大发展的扛好旗。现在全县已建设百头场达1273个,千头场达81个,万头场达9个,发展专业大户783个,家庭创业户 655个,呈现出大场带小场、大户带小户共致富、齐发展的良好态势,据了解,全县年收入1—3万元、3—5万、5—10万、10—30万、30万以上的户分别占到916户、351户、33户、56户、7户。

    推进“科普推广”工程 助民发展有保障

    “费建鹏、欧立健组以月河川道重点乡镇为核心,开展以家畜口蹄疫、生猪蓝耳病、猪瘟及禽流感为主的程序免疫示范工作386户……”

    “张前慧、董尚斌组主要负责推广生猪规模养殖和疫病防控检验技术,通过对46户重点大户和一般农户的生猪采集血样430份进行送检,化验室检验合格率100%……”这是石泉县对畜牧科技特派员相关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实施情况的统计和公示。

    自2003年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以来,该县畜牧中心积极响应,先后派出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畜牧师欧立健等为特派员开展畜牧新技术推广工作。 50多名科技特派员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农民为朋友,以政策为机遇,在全县重点实施了人工授精配种扩繁、三元杂交、生猪标准化养殖等科研推广项目,发挥了显著的社会综合效益。他们参与实施的“生猪三元杂交综合配套技术”推广成果分获省政府科技推广三等奖、市政府科技推广二等奖;先后多次被省市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既肯定了科技特派员们所做的工作,又倍增了养殖户对科技特派员们的技术信任和认同感。

    “我们过去习惯搞自繁自育,县上来人搞改良配种后,仔猪成活好,也好卖,一年几栏下来,要比过去多卖5、6000元,再加上推广的沼气技术,又给省了买煤气的钱和砍柴火的功夫,我们感觉实惠多了,方便多了。”饶峰镇幸福村养猪户魏仁芝直夸赞这几年的变化大。

    量的突破之后,需要理性分析市场份额和前景,在一定的供求平衡空间范围内进行稳步发展,而质的突破,是产业提质、提效、提速的关键环节,质的重点突破需要依靠科技推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掌握与应用好坏更是关乎农民发展产业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科普推广工程可以说是“富民工程”的保障性工程、控制性工程、长期性工程。近年来,石泉县重点实施“科技强畜兴牧”工程,筑牢了科技助农增收的重要屏障。做法是:首先是配齐选强专技人员,健全县、镇、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和队伍。结合政府机构改革,适当增加县畜牧中心和驻镇畜牧站专技人员编制,选聘好村级防疫人员,使全县畜牧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其次是推行包片包区、包户包场责任制,实行便民服务“零”距离。制定科技便民服务联系卡,大户随时知晓包联的县、镇、村技术员和防疫员联系方式,对于重点畜牧小区实行技术员派驻方式,要求技术员填好工作日志,以便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三是选派畜牧科技特派员到一线兴办实体,鼓励他们试验引进新品种,学习总结新技术,试验成功后再向周边养殖户普及推广,做到率先垂范,树立形象,提升影响。四是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大兴百场万人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党校、农广校、县职教中心、农村远程教育等各类培训载体和平台,整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工程、“返乡创业培训”等项目资源, 3年来已先后开展生猪饲养管理、品种改良、疫病防控等技术培训 381期,受训人员达4.9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35万份,使广大养殖户基本掌握了生猪自繁自育、饲料自配自给、农民互助合作等相关技术要领。并且有68个养殖大户经系统培训学习后获得了市县颁发的畜牧专业大中专学习班毕业证书,他们已成为当地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头人和技术“顾问”。通过系列措施落实,着力解决好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实现了用科技武装干部、群众,用科技知识改变群众生产发展观念,进而达到了运用科技成果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各种风险、提升综合效益的目的。

    力抓“质量创优”工程 护民战略抓长远

    7月中旬,接群众举报有人在池河镇贩卖病死猪肉。县农业局立即组织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火速赶往现场调查取证,查实两贩运户低价收购2头病死猪、屠杀分割后准备上市出售一事,执法人员依据防疫法规对两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罚,并没收病害猪肉,采取了消毒、焚烧、深埋处置措施。这只是近年来该县执法活动当中的一个案例。

    为了保证群众“菜篮子”安全和公众餐桌消费安全, 3年来,农业部门联合公安、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共出动执法人员401人次,重点检查了产、销、加工、零售领域猪肉产品的安全问题,采取惩罚、治安拘留、没收销毁问题产品等措施,对违法分子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有效地捍卫了公众的合法权益。

    质量关,就是效益关;安全线,就是生命线。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畜牧产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从发展战略来看,只有提升质量、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安全、强化安全监管才能真正保护农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质量,代表着声誉,代表着竞争,代表着生存发展状态。石泉县坚持先从生产环节进行突破,力抓“质量创优”工程,即按照“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使之达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程序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六化”规范标准,树立起专业户、大场子的良好形象,切实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3年来,全县标准化圈舍建设普及率高,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风景,有群众调侃到“蓝顶红墙玻璃窗,温控猪舍胜过人住的小楼房。”

    安全,代表着责任,代表着良心,代表着公众信赖程度。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自外地出现非法添加“瘦肉精”违禁药物案件后,石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印发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管理为重点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其主旨是要加强监管监控,从落实管控措施上进行突破,从外围保障上进行突破,进而保证“质量创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县农牧系统认真学习案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坚持“广宣传、深教育、事前防、全程查、源头堵、苗头控、重点打、依法惩、合力抓”的原则,力抓程序防疫、检疫检验、疫情处置、饲料安全、产销安全、肉品质量“六道”关口,确保城乡人民吃上“健康肉”、“放心肉”。经过数阶段的专项整治活动,各成员单位已经形成了学习培训、情况通报、检疫监督、执法检查、惩处教育需规范抓、抓常期的共识,有了此种共识,各单位都积极地承担起各自的工作职责,共同用实际行动捍卫和维护着公众文明、合法、健康、安全的消费权益,为群众生活健康筑起了坚实的保护墙,更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撑起了坚强的保护伞。

    落实“政策惠民”工程 为民谋利惠民生

    2010年、2011年1月,连续两年的全县经济工作大会上,石泉县坚持给示范带动、组织服务好的合作社发重奖——奖励8万元的江铃宝典皮卡车,给畜牧强村、养猪大户标兵各奖励2000元现金。让有功的得重奖,激励作用明显。记者采访时,城关镇五千岭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易守义高兴地说:“县上的承诺兑现很快啊,没想到今年真的拿到了皮卡车大奖,我回去后,将继续大干、实干,扩大合作社的服务影响面,带动和帮助更多养猪户一起干,共同兴好业致好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已建立了一个万头猪场,并给周边新发展的40多户养猪户时刻提供着技术指导服务。

    “现在的脱粒机、粉碎机、饲草切割机有奖补了,一个是我们买得起,二个是我们喂猪省了力,三个是我们能多喂猪了,收入也多了。”中池镇军民村支书刘方富的妻子说:“过去光剁猪草一剁就是几个小时、一年用钝的刀就是好几把,现在好了,电源一开,十几分钟就把饲草加工完了。有了这些机器,比请几个工人都要强啊。”

    政策惠民生,方才赢得民心。在生猪产业发展上,石泉坚持“向上多争取、向下重落实,政策全用足、项目打捆促、资金强保障、奖补重点上、信贷重点放、帮扶重点帮,惠民抓实事,做活大文章”的原则,重点从项目支撑、政策奖补、信贷资金、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通过整合财政现代农业生猪产业项目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扶贫等支农项目资金,重点配套解决规模养殖场建设和养殖户建沼气、通电、通路、通水、通讯等方面的难题。3年来,共向上争取项目资金0.15亿元,用于支持乡镇畜牧站、防疫站、授精站、规模大户的标准化圈舍建设等;县镇多渠道、想方设法筹措资金1200多万元,按照“大户建设生猪标准化圈舍每平方米奖补50元、千头猪场另奖5万元、万头猪场另奖10万元;大户引进良种母猪50、500头以上的一次性补助5—10 万元;对新建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给予2—5万元奖励等”标准,直接以“一卡通”方式将奖补资金兑付到了户头到企业。今年六七月,大肉价格持续高涨的现状,关乎城乡居民消费情绪问题及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平民总理”温家宝的高度重视,他不畏暑热到陕西走访、座谈、调研后,围绕要达到“让养猪户能致富、让城乡居民吃得起肉”的目的,从国家层面推出了五大项利好政策措施,陕西省也相继推出了十一条稳肉价、惠民生的配套政策,如同“及时雨”的调控措施给石泉带来了启示,县上一边组织人员抓好中、省政策的宣传宣讲、落实兑现工作,一边计划安排财政专项资金650万元予以重点奖补兑现,在督查考核办、农业局、监察局、财政局对今年上半年发展情况进行组织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县下正按程序给农户拨付奖补资金。同时,开展银企合作、农信合作,鼓励合作社搞好担保工作,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将信贷资金、贴息贷款向生猪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村镇、户进行重点投放,让部分户有了启动资金,规模扩张户有了更充足的运转资金,真正做到让惠农政策不打折、群众受惠实受益多。

    做强“三产联动”工程 利民兴业富强县

    走进两河镇高原村,养猪户赵昆给小猪喂食完毕后,又将一群土鸡往树林里放养,他说附近的农家乐发展快,生意火,自家的猪和鸡也卖得很红火,两项收入年超过5万元,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

    走进池河镇五爱村现代农业示范园,计划投资1.15亿的嘉晟实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农业种植园建设开发项目,种植的莴笋、芹菜、黄瓜、茄子、番茄、辣椒等蔬菜实行网络直销,订购一空,供不应求。园区总经理汤勇告诉笔者:公司正在按“养猪-沼气(有机肥料)-蔬菜-养猪”的生态循环模式新建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同时按照“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策略已在石泉、旬阳、紫阳筹建起品牌生鲜直营连锁店,计划在2013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建成不低于 30家的直营连锁店,依托种养业、物流业重点打造陕南地区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力争使周边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比以前提高30%以上。

    一产独大,风险也大。降低风险,做到互利共赢的突破点就在于要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联动,依靠产业链条的延伸,做到产业链中“长藤开花”、产品丰富,产业链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达到兴业富民强县的目的。三产联动、多业并举、互利共赢就要做到“抓生产,大户大村大镇成基地;抓加工,大厂大企成龙头;抓营销,县内省外拓市场”,有鉴于此,该县重点扶持了一批如池河万头良种猪场、滹沱山畜牧养殖公司、双樟牧业和五千岭牧业公司、高登千头养殖场,以畜牧小区为发展单元,连片打造成汉江月河川道生猪生产基地;重点推出全民创业、招商引资项目,新成立、新引进了一批如宏鑫屠宰场、池河明星畜产品加工公司、云峰畜牧食品公司、银桥鬼谷腊肉厂、嘉晟富硒农产品加工公司等龙头企业,添补了过去生猪大县只产生猪无知名深加工企业的空白;重点鼓励企业盯农贸市场、旅游市场加强产品对外营销,如金龙粮贸超市、东方商贸特产店、鬼谷腊肉直销店等实行农超对接、店户对接、直销代销对接,相关深加工产品已畅销北京、上海、重庆、河南、西安等地。

    一产关联一产,专职养猪户和其它养猪户兼顾养鸡、养兔、养牛等,让石泉畜牧业产值逐年实现增长,3年来即2008、2009、2010年分别达到 2.94、2.98、3.07亿元;一产支持二产,二产拉动一产,3年来,来石客商和本地老板创办厂企投资已超数千万元,在龙头企业的支撑下,石泉畜牧工业产值年均达到0.26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畜牧生产领域年实现投资已超过8860万元,帮助1590人解决了创业和就业问题;二产推动三产,三产影响一、二产,经各经销户、公司的大力营销,全县年累计销售各类畜肉、禽蛋产品超过2.8万吨,促使形成了旺销带动大加工,旺销带动勤生产的良性循环。综合一二三产业关联程度来看,年可实现综合收入3亿元以上的畜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畜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生猪业也如同朝阳产业正在兴起。(王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