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缘华丽冒险的吻戏:雷电防护专家称事故动车防雷技术没过关 设施投入不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47:55

雷电防护专家称事故动车防雷技术没过关 设施投入不足

2011年07月27日 16:10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孟庆伟

字号:T|T
8人参与7条评论打印转发

昨天下午,针对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科学网举办“解析动车追尾事故”在线访谈,邀请铁路信号、机车动力学、气象、消防安全、雷电防护等相关领域的多名专家、亲历事故现场的网友和关心铁路交通安全的科学网博主,在线探析“7·23”动车事故原因。

网友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列车信号、安全制动、雷电防护、事故调查等几个方面,专家从技术角度进行了解析。

问题一

雷电防护

防雷技术没过关 设施投入不足

网友:铁路的触电网上没安装避雷针吗?怎么经常被雷击?

丛远新:避雷针又叫“接闪器”,其作用不是避开雷电,而是吸引雷电,将受保护物体附近的雷电截获,通过可靠的接地网迅速引入大地。可如果接地网不合格,截获的雷电则无法快速消解,就会蹿入避雷针附近的电气设备等设施,反过来制造雷灾事故,增加雷灾的风险。所以,安装避雷针后仍被雷击实属正常。

另外,避雷针防护范围有限,不仅如此,避雷针还会增加其防护范围临界点的雷击概率。所以,民用建筑一般只采用避雷带甚至避雷网防护,便宜且实用。铁路沿线也应采用避雷带,采用昂贵的避雷针密度不够,不但不能防护好,反而可能增加雷患,是极不可取的。

网友:先是说气候原因,后又说有人为原因,难道不可能是因为有些技术根本就没过关吗?

丛远新:至少,防雷接地技术没过关,相应设施投入不足。

网友:什么雷电对动车的危害性这么大?

丛远新:光雷电不足以造成如此大的危害,雷电防护不当,再加上其他人为综合因素才导致了如此大的危害。

网友:你对高铁、动车的高架路桥防雷有何建议?

丛远新:关键得在接地上加大投入,从而有效地将截获的雷电能量泄走。其实,动车因雷击产生故障,之前多有发生,甚至还发生过与此次类似的信号故障。所以,动车脱轨一带,铁路系统的防雷接地措施投入恐怕太低了。

解读

专家

闵应骅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铁路信号专家

丛远新 雷电防护专业人士

麻庭光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学院助理教授

问题二 列车信号

接收不到信号 就应该停车

网友:像这种前车突然停车,后车为什么不能及时得到信号,从而避免悲剧发生?

闵应骅:后车得不到信号,就应该停车。

网友:那本次事故中后车没有及时停车,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闵应骅:首先要确认后车是否收到了信号,如果没收到,是否制动了,以及何时改的司机手动。

网友:雷电的影响真的这么大吗?一个动车,没有紧急刹车系统吗?另外,乘客都能发微博,说明不存在信号死角,难道这动车就一套通信系统?

闵应骅:列车肯定有紧急刹车系统,但手机信号不允许参与控制。有多条通路可以控制制动。但不知司机什么时候改为手动,为什么这么晚才紧急制动。

麻庭光:根据中学物理,动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停下来,所以即使全部投入,紧急刹车也不能保证在一定的距离内停下。这是动量守恒定律。各种信号的波段不同,不能相互比较,有波段问题。

问题三 安全制动

司机有权改为手动制动

网友:如果系统默认收不到无车信号就是有车,谁有权利人为解除系统控制?

闵应骅:为了保证安全,设备故障也认为和有车一样。司机有权改为手动。

网友:为什么自动闭塞系统没有发挥作用?

闵应骅:可能是地面轨道电路有问题,或者是未能把信息传到车上来。

网友:如果自动闭塞系统失效,直接人工调度,对动车来说风险高还是低?有多高?

闵应骅:人机混合调度,更危险。

网友:会不会是因为调度人员把D301和D3115的位置搞混了呢?

闵应骅:这也是一种可能,要靠模拟试验。

问题四 事故调查

应模拟事故现场 引入第三方调查

网友:在事故现场被破坏的情况下,如何还原事实真相,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闵应骅:要靠由铁路系统外人员组成的调查组进行模拟试验,才能复现当时情景。

网友:这个调查由谁来做?如果由铁道部自己调查,是否合适?是否可以引入第三方或国外权威专家介入?

闵应骅:在国外,成立第三方调查完全有可能,比如欧洲1996年阿丽亚娜5型火箭首发失败,10个人组成了调查组,其中两人是真正搞火箭的,其他人都是外行。由于公开认真的分析,使他们此后的9次商业发射都很成功。

我认为,完全内行观点不是那么客观,受到思维的局限性较大。目前,中国成立第三方调查还没有过先例,至少应该请铁路系统外的专家参加调查组,进行公开调查。

网友:与国外处理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相比,这次事故有哪些方面值得吸取与改善?

闵应骅:我觉得,公开透明地分析这一事故,用模拟的方法复现这次事故,搞清这次事故的原因,对今后铁路的发展,甚至对其他意外事件的处理,都很有意义。本版文/记者 孟庆伟

26日,一位遇难者亲属在事故现场抹去眼泪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