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授信方案培训:动车追尾事故的技术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55:52
7.23动车追尾事故的技术分析
7月23日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详细]
最新消息显示,受伤人数上升到210人,死亡人数上升至35人,有19人身份得到确认。
究竟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了这起重大的铁路安全事故?
7月23日拍摄的动车追尾脱轨事故现场
2011-07-24 第 1738 期
今日话题
列车撞击、追尾类事故并非首次
根据有证可查的资料显示,从1971年到2008年,我国至少发生了31起重大铁路安全事故。这其中包括脱轨、撞击、追尾、人为破坏、火灾等。
而与本次7.23动车追尾事故接近的事故,就包含有1971年琉璃河追尾(死亡14人)、1978年杨庄拦腰相撞事故(死亡106人)、2008年胶济铁路脱轨倾覆相撞事故(死亡72人)等。这类撞击、追尾类事故在以上31起重大事故中占有11个名额,尤其需要注意的是,1990年之前,我国的铁路重大事故多为人为破坏(如罪犯实施爆炸),但自1990年以来,撞击、追尾类事故在铁路重大事故中的出现频率为最高。…[详细]
撞击、追尾类事故往往是典型的责任事故
如1988年3月24日,南京开往杭州的311次旅客列车,运行到沪杭外环线匡巷车站,由于列车冒进信号,与正要进站的长沙开往上海的 208次旅客列车发生正面冲突,造成旅客及路内职工死亡28人。
所谓冒进信号,通俗的解释就是“闯红灯”了,亦有人说,此次事故“就是值班员玩忽职守造成的”。
再比如2008年的胶济铁路事故,就是多个环节违规造成的:首先是调整后的运行图(限速80公里)没有发到北京机务段,造成车辆在危险地段超速;接下来,当济南局调度员发现机车超速时,发出了降速命令,但该命令竟然没有发到机车乘务员处;再接下来,当地值班员应该用降速命令与司机确认,但这个步骤也“未被认真执行”;最后,司机本来也有通过“目测了望”避开事故的机会,然而“机车乘务员没有认真望,失去了防止事故的最后时机”。…[详细]
这类事故常常带来极恶劣影响
显而易见,两辆速度快、质量大的庞然大物撞击时,会给现场人员带来怎样的心理感受。经过媒体报道后,这样严重的事故将会给整个铁路部门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
除了感官方面外,撞击、追尾类事故造成的后果的确十分恶劣——
比如1978年“杨庄事故”,由于87次列车与368次列车拦腰相撞,造成旅客死亡106人,重伤47人,轻伤171人,客车报废3辆,中断行车9小时30分。
再比如1993年7月10日,163次列车与2011次货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乘务员32人死亡,7人重伤,4人轻伤。旅客8人死亡,2人重伤 ,35人轻伤。机车中破1台,客车报废3辆,小破15辆。货车报废1辆,大破2辆,中断京广线正线行车11小时15分,至今事故造成的后患影响还未消失。
而正是1993年的这次事故,直接导致了“隔离车”措施的出现:列车的第一节车厢空无一人、车门始终紧闭,而这节车厢的作用,说白了就是在撞击时用来做缓冲作用的。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7.23动车追尾事故?
毫无疑问,这类事故往往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为,在我国的铁路系统设计上,实行的标准往往十分严格,而设计理念也往往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思想出发的。可以说,如果严格按照规定预案操作,正确使用各项技术设备,动车组是一种十分安全的交通设施。
下面,我们尽可能地还原一下现场,看看如果按照设计规定,7月23日的晚上会是什么样子——
事故第一步:前车(D3115)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雷电因素,导致车辆停电后停车
无论是雷击铁轨造成故障,还是路段上突然有车停驶,在调度部门的屏幕上,都应该立刻出现刺眼的“红光带”,调度中心可以立刻指挥后车停止运行。显然,这层安全策略没有起作用。
接下来,即便是雷击停车,前车司机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停车地点及目前概况向调度中心报告,无论是用列车自带的通讯系统或“对讲机”,甚至网友戏谑的“手机”,都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显然,这层安全策略也没有起作用。
是的,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在D3115停下来之后,不知是前车人员的责任,还是调度中心的责任,导致后车没有及时收到这一消息。而此时,同样晚点的D301次,正在以极高速度向前车驶来。
事故第二步:并未收到任何警示的后车(D301次)正常行驶
目前来看,前车D3115是CRH2型,后车D301是CRH1型。这两个型号的车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TCS-2列车控制设备。
所谓CTCS-2列车控制系统,设计之初就是用来做“制动”的。列车在CTCS-2下,会被自动监控速度,一但速度过高,造成本车与前车的距离低于“离前车紧急制动的安全距离”,列车将被自动减速。
按理说,当前车突然停驶后,后车的自动控制系统将自动报警,并立刻停止运行。显然,这层安全策略没有起作用。
除非后车司机将自动控制系统关闭(这个可能性很小),那么自动控制系统没有运行的最大可能性是:前车停止后并未将信息传递给后车,导致自动控制系统错误判断,进而影响到了司机的判断。(亦不排除后车自动控制系统出现重大故障)
在铁道部门的技术规范中,一旦出现信号系统失灵(甚至是信号已经报警),后车绝对不敢强制向前运行,因为此类前科已经数不胜数,这已经是铁道部门写死的强制规范,后车司机毫无理由触犯。所以,本次事故并不是“信号故障”导致的。
据说,D301的运行时速为180公里,这样的速度就可以说明:列车收到的是“绿灯”,并且给予列车的行驶速度权限极高。
目前来看,当时的信号系统畅通无阻,D301上得到的一切信息,都一如往常。除了前边停了一趟列车这个事实外。
事故第三步:追尾撞击
据现场人士称,D301次司机潘一恒已经牺牲,胸口被闸把穿透,在最危险的时刻果断的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
目前来看,由于明显的人为责任和未知的技术原因,安全策略被一层层消失于无形,最终才导致了7.23动车追尾事故。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就大量安装列车自动停车装置。现在是2011年,我们的动车,竟然追尾了。如果最终调查确实像胶济铁路事故那样,是“人为因素”,这样一而再的“血的教训”究竟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