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四大疏水是什么:军事新闻 2011-7-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36:10
军事新闻
军事热点
1.军迷热议军事读物
2.南海不打是上策
3.专访利反对派发言人
4.战乱让利深陷危机
5.日军打响侵华第一枪
6.台军研发电磁武器
7.美枪杀台船长没道歉
8.菲宣布采购直升机
9.日媒称日本外交停滞
10.各国武器竞相亮相
【军事聚焦】独家盘点:世界各国短命夭折航母阅读原文

正当盟军对德国潜艇头疼不已的时候,英国记者兼情报人员的杰弗里·派克(Geoffrey Pyke)提出了“用冰块建造航母”对付德国潜艇的设想。派克向蒙巴顿提出将北极海域的巨冰拖至大西洋改造成人工冰岛。不过,这一设想最初曾一度流产,因为冰山的绝大部分位于水下,而北极地区的冰块又太脆弱,根本不可能抗击大西洋高达......全文↓

来自:新华网  1天前

“冰航母”与“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左)和“衣阿华”级战列舰(右)的对比,注意其数量繁多的螺旋桨推进器。
英国“哈巴库克”号冰航母:空前绝后的奇思妙想
二战期间,英国运输船队屡屡遭德国潜艇的攻击。仅1942年11月一个月, 盟军就有上百艘共86万吨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英国这个靠海上补给的国家几乎被封锁。英国海军上将蒙巴顿勋爵的指挥舰,甚至两次被德国人击沉,他本人也差点送命。伦敦的生活用品甚至只能维持一个月,急得丘吉尔首相不知所措。
但战争期间,英国国内钢材奇缺,无法建造很多的反潜驱逐舰与护航航母。用什么对付德国人的水下“狼群”呢?这成了战争的关键问题。
正当盟军对德国潜艇头疼不已的时候,英国记者兼情报人员的杰弗里·派克(Geoffrey Pyke)提出了“用冰块建造航母”对付德国潜艇的设想。派克向蒙巴顿提出将北极海域的巨冰拖至大西洋改造成人工冰岛。不过,这一设想最初曾一度流产,因为冰山的绝大部分位于水下,而北极地区的冰块又太脆弱,根本不可能抗击大西洋高达数米的大浪。
1943年初,美国科学家赫尔曼·马克(Herman Mark)和沃尔特·霍恩施泰因(Walter Hohenstein)发现,将棉花和纤维加入淡水研制而成的冰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高强度。这一重大发现,使得蒙巴顿的用冰制造军舰的念头又强烈地燃烧起来。蒙巴顿立即向首相丘吉尔推荐,并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研制。
1943年5月,这些专家小组在加拿大落基山脉下的帕特里夏湖(Patricia Lake)开始建造冰制试验品,又被称为Boathouse。一个月后,一艘长20米,外面贴着木板,内舱壁涂有沥青、船体上凿着管道状通风孔的模型问世了。神奇的是,这艘“冰航母”,竟然安然地度过了火热的夏天而没有融化。
据说,蒙巴顿将军为了使“冰航母”计划获得通过,甚至还亲自动手示范:1943年8月15日,在英美总参谋部魁北克战略会议上,他拔出手枪,对准墙边的两个冰块就是两枪。第一块冰被击得粉碎。另一块冰不仅毫无损伤,弹回的子弹还差点擦伤参加会议的美国海军上将欧内斯特·金(Ernest King)的大腿。在场的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蒙巴顿将军用这种表演,来证明两块冰不同的硬度。第一块冰是用水冻结的,结果被子弹击碎。而第二块色泽混浊冰块内掺入了一定比例的木屑,其刚度、强度比普通冰块大得多。如果用这种特制的冰建造航空母舰,将极大的提高军舰的防御力。
蒙巴顿将军声称:“利用这种经济、快速的特制冰制造航空母舰就等于掌握了取得战争胜利的武器。”他还认为,一艘长巨大的“冰航母”既可作为浮动岛屿停放大批飞机,又可作为反攻纳粹德国控制的欧洲大陆的跳板。
英国海军要求“冰航母”能抗击30米高的海浪撞击;航母上的冰跑道应适合重型轰炸机起飞;航母在受到鱼雷攻击后只须用冰水填上即可完成损管作业;整艘军舰要有制冷系统保护冰层不融化等。专家和工程师们,在战争形势压力下,日夜奋战,三个月就拿出了设计蓝图:航母长600米(2000英尺),舰体厚12米,总重量约200万吨,有26个螺旋桨推进器,并将其命名为“哈巴库克”号。
当时绝大多数美英高级将领都相信了这一设想,并对“冰航母”充满信心。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蒙巴顿将军的游说下,也批准出资建造“冰航母”。但之后罗斯福发现,虽然单项设计都可行,但组成整体后却矛盾百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舰上大型动力装置的散热量估计不足。事实上,只要发动机—启动,周围的冰就会开始大量融化。
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的限制,许多技术难题一时无法解决,“冰航母”计划只好暂停建造。随着1943年10月,蒙巴顿将军就任盟军东南亚战区司令,“冰航母”计划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但这一奇思妙想,在舰船史上确属空前绝后,至今冰制航空母舰“哈巴库克”的蓝图还保存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档案馆中,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德国“齐柏林伯爵”号航母的模型
德国“齐柏林伯爵”号航母:曾两次沉没
说起“齐柏林伯爵”号航母还要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说起,当时航空母舰是德国纳粹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1929年2月纳粹海军上将雷德尔提出了建造两艘航空母舰的建议,得到了批准。这两艘航母的名字分别叫齐柏林伯爵号和彼德·斯特拉塞号。
1935年希特勒下令开始建造航母,当欧洲战事全面打响的时候“齐柏林伯爵”号已经完成了85%,而且大部分的基础设备已经安装完毕,1938年“齐柏林伯爵”号建成下水时希特勒兴奋异常,对着“齐柏林伯爵”号行了一个纳粹军礼。希望这只船可以征服真个北海区域。然而后期工作却因为德国海军的整体战略的改变于1939年10月停滞,1940年5月被全面终止。
两年后海军上将雷德尔再次提出为保护舰队免于遭受敌人的空中打击,完全有必要配备航空母舰的要求。于是,1942年5月建造工作正式恢复,此时的“齐柏林伯爵”号携带了7个轰炸机中队和3个歼击机中队。
1945年5月纳粹德国摇摇欲坠,德军为了不让“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落入苏军之手,将其沉在波兰什切青港口的浅水中,很快攻进港口的苏军就发现了它,随后苏联方面偷偷的修复了他,并且用它将缴获的德国设备运到苏联。不久苏联方面又把它弄回到了波兰。
也许是因为冷战太过于严酷,在韦巴港附近“齐柏林伯爵”号被当作了靶子。任由俯冲轰炸机一次又一次的对它进行轰炸以便应对美国的威胁。在苏联空军的多次练习下,“齐柏林伯爵”号终于又沉进了大海。半个多世纪以来,苏联当局都一直不对外公开这艘航母的沉没地点。

苏联“乌里扬诺夫斯克”级大型核动力航母
苏联“乌里扬诺夫斯克”级大型核动力航母:美公司略施手段变成废铁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是苏联计划制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它的规模和美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相当,堪称苏联海军最后的巅峰之作。
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网站介绍,苏联海军曾设想发展一型装备弹射器以便于起降米格-23K和苏-25K舰载机的“1153项目”舰。为实现这一目标,苏联工程师从1973年就开始着手设计采用直通甲板的核动力航母。
按照最初的设计,“1153项目”舰排水量超过8万吨,可装备70架舰载机。然而,支持该项目的前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去世后,其继任者并不认同大型航母发展计划,“1153项目”舰随即被喊停,苏联海军错过了核动力航母的发展良机。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另一个“1143.7项目”上马,苏联海军才明确了装备2艘采用直通甲板的大型核动力航母的发展计划,这就是“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母。
经过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苏联海军最终将“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母从图纸推上了船台。1988年11月,该级航母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正式开工建造。然而,苏联解体后,已完成45%建造工程的“乌”号航母再也未能续建,于1991年11月彻底停工。
为了防止“乌”号航母建成后落入未来潜在对手的手中,美国一家钢铁公司略施手段,就让“乌”号航母变成了一堆废钢铁。原本为建造二号舰准备的特种钢材也全部废弃。苏联海军及其继任者俄罗斯海军的核动力航母之梦随之彻底破灭。

“大凤”号航母
日本“大凤”号航母:初次出击就被击沉
一艘强调生存性、高防护的大型重装甲航母,第一次出战就因为一次本不致命的鱼雷攻击而导致油气泄漏,最终引发大爆炸而葬身大海,这就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建造的最先进的大型航母“大凤”号。
“大凤”号航母是作为日本二战主力翔鹤级航母的后续舰型设计的,于1941年7月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开工,此时距离太平洋战争爆发仅5个月。原计划在1944年6月竣工,但是中途岛海战后前线战况日趋恶化,特别是航母的损失很大,为了及早服役,补充战损,“大凤”号通过简化工程加快进度,于1943年4月7日下水,并在1944年2月初进行最后舾装,3月加入日本海军。
无论是来自民间的造船工人,还是日本海军官员,都对“大凤”号充满信心。当时甚至有人在机库后壁上用墨手书“天下第一舰”。其技术数据如下:标准排水量29300吨,公试排水量32400吨,满载排水量37268吨,全长260.6米,宽27.7米,吃水9.67米,航速33.3节,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舰员1751名,装备100毫米高射炮12门、25毫米机关炮51门,载机数量61架。装甲系统采用局部重点防护,在机库、舰桥和动力舱等关键部位铺设了层层厚重的装甲。
可以说,这艘精锐航母一改日本航母的传统设计风格,采取多种创新设计,集技术精华于一身,强化装甲防御能力。因此,日本海军狂妄地称其为“不沉之航母”。
1944年6月,“大凤”号服役3个月左右,美军在塞班岛登陆,日本派遣以“大凤”号为首的9艘航空母舰等50艘舰艇组成第1机动舰队,驶往菲律宾。6月19日上午,在收到美军舰队位置的报告后,“大凤”号上前后起飞了16架零战、17架彗星和9架天山,与翔鹤、瑞鹤上起飞的舰载机会和,组成日军最大的一个攻击群向东方杀去。
与此同时,美军“大青花鱼”号潜艇(ALBACORE, SS-218)以大凤号为目标,发射了6枚鱼雷。其中,前五枚鱼雷都未射中,只有第六枚鱼雷击中了“大凤”号前部升降机附近右舷舰体。
本来,这枚鱼雷并未对“大凤”号造成重大伤害,军舰航行如常,仅航速减少1节,只是前部升降机受到冲击停在中途,导致舰载机无法起飞,于是舰员们急忙用各种材料填补升降机口,以恢复起降能力。
然而,前部油舱被震裂,挥发的油气溢出并在机库内聚集,舰上人员发现后采取了强制通风措施,不断有人因吸入有毒蒸汽而晕倒。当时最有效的办法是拆除前部升降机口的堵塞物,使前后升降机口之间实现自然通风,但是为了不妨碍舰载机的出击,没有采取这一措施。
下午14时32分,油气遇明火爆燃,引发全舰大爆炸,厚重的飞行甲板也隆起变形,火焰冲天,声闻数十里。16时舰长菊池大佐下令弃舰,16时28分,“大凤”带着1650名官兵一起沉入大海。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建造的最现代化的航母,就这样永远沉没了。

“信浓”号航母
日本“信浓”号航母:服役10天即告殒命
标准排水量62000吨,服役时间10天,这两个数字足以说明“信浓”号航空母舰的特别之处和凄惨境遇。
日本史上最大航空母舰
“信浓”号原本是二战日本海军“大和”级战列舰的第三号舰,在中途岛海战后的航母增势计划中被列为航母改造舰。
“信浓”号继承了“大凤”号重装甲航母的设计风格,进一步强化防御措施,从理论上讲是一座最坚固的海上堡垒。但是,在紧张的战时改造中,为了缩短工期,工程尽量从简,建造质量堪忧,存在诸多隐患,在竣工时省略了部分气密试验匆忙入役。
1944年11月19日,“信浓”号竣工,服役时的性能数据为:标准排水量62000吨,公试排水量68060吨,满载排水量71890吨,全长266米,宽36.3米,吃水10.31米,航速27节,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舰员编制2515人。直到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服役前,它一直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
处女航20小时后沉没
1944年11月,美军B-29轰炸机飞临东京上空,日军判断美军很有可能将横须贺海军工厂列为空袭目标。当时“信浓”号武器不全,又无飞机,形同一具大而无当的铁躯壳,让其留在东京湾内只能是B-29的靶子,因此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海军大将电令“信浓”号舰长阿部俊雄海军大佐“向濑户内海西部回航”,意在让“信浓”号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内海,同时前往吴港完成最后的工程。
11月28日下午13时30分,“信浓”号搭载大部分舰员和少量工人离开母港横须贺,开始处女航。担任护航的是“矶风”、“滨风”和“雪风”,其中“雪风”号是日本海军中出名的头号祥瑞舰,屡经苦战却极少受伤,而与其作战的友舰往往惨遭厄运,被视为“扫把星”。而日本人不信邪,让其为“信浓”号护航,似乎预示了这艘军舰的命运。
20时许,正在自由游弋、意图营救落水B-29飞行员的美军潜艇“射水鱼”号发现了“信浓”号航母,并开始追击。29日凌晨3时许,射水鱼抓住良机,在1280米的距离上顺次发射了6枚MK14-3A鱼雷,航速46节,定深3米,一分钟不到,第一枚鱼雷就击中了“信浓”号右舷舰尾,随后又有三枚中的。
军舰已经发生右倾,而自信满满的阿部俊雄认为几条鱼雷奈何不了皮糙肉厚的“信浓”,在纠正倾斜后下令继续以18节的速度前进。然而,军舰很快再度右倾,并且越来越大。到早上6时许,舰员们惊讶地发现“信浓”号动力全失,右倾达20度,在海浪的推动下随波逐流。“滨风”和“矶风”试图将“信浓”号拖向海岸,但到上午9时35分,右倾已达35度,阿部俊雄认为回天乏力,下令弃舰,包括阿部舰长在内的1435人与舰同沉。
裕仁天皇一声叹息
“信浓”号,这艘耗费6年时光、倾注无数心血、被当作挽救日本国运最后一根稻草的巨舰,到头来没有发射一枚炮弹,没有起降一架飞机,就化为布满海藻的残骸长眠深海,连天皇裕仁听闻此事后都发出一声感叹。
日本海军事后专门成立调查委员会。经过调查,委员会认为由于仓促完工,“信浓”号未能实现彻底的气密试验,船体密封性差。此外,舰员大多是新兵,严重缺乏训练,技术生疏,意志消沉,在危机发生时惊慌失措,无法切实实施损管救护,最后导致军舰沉没。另外,据战后美军的调查显示,“信浓”号舷侧装甲带和防鱼雷凸出部的结合处存在设计缺陷,而“射水鱼”号的鱼雷定位较浅,恰好撕裂了这一薄弱地带,对舰体造成较大破坏。
无论如何,对于侵略者来说,连运气都没有站在他们这一边。

资料图:美国海军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大洋航行
美国“合众国”号航母:开工5天即停建
在经过几年的计划之后,1948年7月29日杜鲁门总统批准建造一艘超级航母,其建造费用来自1949年度海军拨款法案。
这艘战后的首艘航母于1949年4月18日开工。这艘65000吨的通直甲板“合众国”号(CVA58)被设计成可以起降10000磅(大约5吨)级的,可以起降携带早期核武器飞机的航空母舰。
其船体是全新设计,超过1000英尺长,没有舰岛,装有4部升降机和4部弹射器,其建造成本据估计在1.9亿美元。而另外为其的执行护航或支援任务的39艘舰艇则需要花费12亿6500万美元。
“合众国”号还可以执行空中或两栖战术支援任务以及制海任务,但“合众国”号的首要任务是作为一个远程核打击力量的起降平台。
空军视“合众国”号为海军希望获得核打击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并将其视为海军挑战空军对战略核武器投送手段的垄断地位的一次尝试。
但参谋长联席会议里的多数人认为超级航母实际上是和空军(在核打击中的)主要功能有重叠。因此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陆军和空军都反对海军上超级航母。国防部长路易斯·约翰逊在1949年4月23日宣布合众国号停建(开工仅5天)。

流产的PA-75轻型核动力航母方案
法国PA-75轻型核动力航母:为“戴高乐”号奠定基础
20世纪70年代初期,法国海军虽然拥有2艘“克莱蒙梭”级航母,但是仍感到反潜力量的不足,曾提出过建造PA-75轻型核动力航母方案。
不过,由于财政状况不佳,建造计划未被通过。
至70年代中期,法国开始论证替换该级舰的新一代航母。但是,对于具体采用什么类型的航母,法国上下却一直争论不休,先后提出过中型、轻型、常规动力、核动力和垂直起降等多种方案,直至1980年9月才定下最后方案:建造2艘能搭载高性能战斗机和固定翼预警机的中型核动力航空母舰,这就是“戴高乐”级核动力航母。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7/25/c_121700799.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军事聚焦】盘点:那些到访过北极的兵戎"来客"阅读原文

“猛禽”与“熊”的首次过招发生在2007年11月22日。美军新部署在阿拉斯加的F-22隐形战斗机,首次对前往北极巡逻的俄罗斯图-95H远程轰炸机进行拦截。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隐形战机,F-22可以用8枚空空导弹攻击50公里范围内的敌机,而图-95H型机速度慢,主要用于对地轰炸和空中侦察,很难格斗。好汉不吃眼前亏......全文↓

来自:新华网  1天前
全球气候在变暖,北极冰川在融化,北极潜藏的巨大经济利益日益显现,有人甚至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北极将可能融化出一条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的战略通道。
于是,相关各国围绕北极权益的博弈开始呈现“冰融相见”之势。正在融化的北极冰川,沉默地注视着一拨又一拨的兵戎“来客”,只是,这些高调前来的兵戎“来客”却从未想过保持沉默。
勤奋之客
经常飞越极地的“熊”
代表:图-95型战略轰炸机

图-95型战略轰炸机
对于北极的天空来说,这是一个勤奋的“客人”,更是一个不拿自己当客人的“客人”。
自2007年8月至今,俄罗斯定期派出战略轰炸机在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北冰洋的公海上空进行巡逻,通常使用的是图-95“熊”式轰炸机、图-160“海盗旗”轰炸机和图-22远程轰炸机。
作为在北极上空经常看到的一款远程战略轰炸机,图-95从一出生,命运便注定与北极分不开了。这款被北约唤作“熊”的飞机,1951年开始研制,1954年首次试飞,1956年服役,是前苏联第一种能够穿越北极进行战略核轰炸的轰炸机。
它除了肩负战略攻击任务外,还用于执行照相、电子侦察、海上巡逻及反潜等各种任务。它的最大特点是航程长,可完成一定的战略任务要求;但速度慢,不适于在3000米以下高度飞行,且自卫能力差。但这一切并不能降低它到处飞的热情,直到有一天它遇到美军F-22“猛禽”。
“猛禽”与“熊”的首次过招发生在2007年11月22日。美军新部署在阿拉斯加的F-22隐形战斗机,首次对前往北极巡逻的俄罗斯图 -95H远程轰炸机进行拦截。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隐形战机,F-22可以用8枚空空导弹攻击50公里范围内的敌机,而图-95H型机速度慢,主要用于对地轰炸和空中侦察,很难格斗。好汉不吃眼前亏,“熊”最终掉头返航。
面对F-22的挑战,俄军只有设法提高远程轰炸机雷达和地面远程防空雷达的探测能力。F-22的缺点是航程太短,只有4000公里左右,难以远离基地飞赴深海上空拦截。一旦俄军远程轰炸机深入大洋上空,美军F-22只能“望洋兴叹”。
潜伏之客
冰层下的“超级杀手”
代表:“德尔塔”级战略核潜艇

“德尔塔”级战略核潜艇
一直以来,北极就是潜艇朝思暮想着突破的“禁地”。1958年7月26日,美国派遣“鹦鹉螺”号核潜艇成功穿越北极点。紧随其后的1959年11月,前苏联K-3核潜艇首次前往北极点的潜航行动,创造了在冰下潜航260海里的最新历史纪录。
从此,核潜艇发现这里真是个潜伏的好地方:有北极冰山罩着,那些反潜直升机或者飞机之类的天敌再也不用担心了。在冰山下边待机,除了敌人的战术核潜艇之外没什么东西可以威胁到自己。而且对于弹道导弹的发射来说,北极附近也堪称是一个完美区域,因为潜艇可以在不被探测到的情况下抵达预定海域,并能缩短导弹到达目标的飞行时间。
俄罗斯“德尔塔”级战略核潜艇就尝到了“冰盖子”的甜头。2009年7月13日和14日,俄罗斯从“德尔塔”级核动力潜艇上成功发射了两枚“轻舟”弹道导弹,并准确命中目标,而发射之前,美国的各种侦查手段都没有能够探测到俄罗斯潜艇的存在。
作为俄罗斯核力量的中坚,“德尔塔”级艇依照一型导弹装备一型潜艇的原则,因为装备4种型号的导弹,所以分为4型艇。由于美、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限制,该级艇已退役27艘艇,只有16艘艇在役,到2008年只有5艘D-Ⅲ型 和6艘D-Ⅳ型仍在役。其中,经过改装的“德尔塔-IV”级弹道导弹核潜艇K-18“卡雷利亚”号,已于2010年交付俄罗斯北方舰队。通过此次改装,该艇的服役时间延长10年,并相应地提高了战术和技术性能。
北方舰队是俄罗斯海军四大舰队之一,是俄罗斯进行北冰洋作战的最重要海上力量,拥有俄罗斯海军最大的核动力战舰部队,包括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核动力巡洋舰等。其中,7艘“德尔塔”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可对整个北冰洋地区进行战略威慑作战。
威猛之客
冰里穿行“北极巨兽”
代表:“北极”级核动力破冰船

“北极”级核动力破冰船
行驶在北冰洋上,俄罗斯破冰船舰队时时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至少英美的舰队感受到了这一点。
也许正是这种不由自主的感受,促使美国在2008年开始酝酿成立破冰船舰队。美海岸警卫队司令、海军上将艾伦当时宣称:“我们正在丧失在全球竞争的阵地。俄罗斯将完成建造新一代核动力破冰船的计划,该计划可保障俄罗斯在2020年之后仍拥有多艘重型破冰船。”
他说的没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俄罗斯“北极”级破冰船堪称真正的“北极巨兽”:船长134米,宽30米,排水量23000吨,安装2座反应堆,可在北极圈内深水海域使用,破冰最大厚度为2.8米!
“北极”级核动力破冰船多次参加俄罗斯北极科考活动,其中争议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在2007年8月2日,俄罗斯在北极点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俄罗斯国旗。
最新的消息是,俄罗斯将于2020年前再造6艘破冰船投入北极,其中3艘为核动力。
惊世之客
冲破冰层 惊人亮相
代表:“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

“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
2009年3月,一艘核潜艇突然冲破一米多厚的冰层浮出水面。
那艘冲击人们眼球的核潜艇为美海军“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当时正在北冰洋地区参加名为“冰训-2009”的军事演习。
这是一次惊世而又给力的北极亮相,更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出场造型,它醒目地宣告了美军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
作为美国海军第五代攻击核潜艇,“洛杉矶”级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主要承担反潜、反舰、对陆攻击等任务。
“洛杉矶”级的第一大任务就是反潜。凭着自身的低噪音和较高的探测性能,“洛杉矶”级在水下世界的对抗中占有极大优势。美海军声称,在水下航行时,往往是“洛杉矶”发现了对手而对手浑然不知。这如果是实战,对手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洛杉矶”级的第二个任务是反舰。由于该级艇水下速度高达32节,噪音又小,可以隐蔽而高速地跟踪敌方水面舰艇编队,机会成熟时,就可以利用其高速突破反潜警戒,发射“鱼叉”反舰导弹,攻击敌方舰艇编队中的主要目标,必要时还可以利用MK-48重型鱼雷进行第二次打击,以扩大战果。
“洛杉矶”级的第三个任务是护航。美国航空母舰特混舰队中一般都编有一至两艘“洛杉矶”级核潜艇,它们利用自己的高速与特混舰队保持协调,执行水下反潜任务,充当特混舰队的“清道夫”。同时,它还可以给弹道导弹核潜艇进行护航,保护弹道导弹核潜艇顺利抵达发射阵位,安全发射导弹。
此外,加装了“战斧”巡航导弹的“洛杉矾”级还可以执行对地攻击的使命,以及执行潜艇的常规任务,如破交、布雷等等。
倒霉之客
紧急逃生 灾难不断
代表:“不懈号”核动力潜艇

“不懈号”核动力潜艇
同样是在3月,同样是破冰而出,但落到英国“不懈号”核动力潜艇身上,效果就差多了。
2007年3月21日凌晨4时20分,英海军“不懈号”核动力潜艇在北极附近冰层下和美军潜艇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时,前部船舱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两人死亡,一人重伤。“不懈号”核潜艇随后撞破北极冰层紧急浮出海面。
不幸中的万幸,一是事发地点的北极冰并不太厚,所以潜艇能够及时破冰而出;二是这场爆炸没有引爆附近堆放的鱼雷和战斧巡航导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这句话似乎并不适用于“不懈号”,一直以来,唯一“名副其实”的标志,便是其坚持不懈地出事。
作为英国仅有的7条“特拉法加”级攻击型潜艇之一,“不懈号”核潜艇1985年下水,体长85.4米,宽9.8米,水下最高航速32节。它拥有5根鱼雷发射管,能够在水下发射“剑鱼”式重磅鱼雷和“战斧”式巡航导弹。
根据英国国防部的说法,只要船上的食物充足,“不懈号”核动力潜艇可以无限期地进行巡航。从地中海到北大西洋,曾经处处活跃着它的身影。
但比它身影更活跃的是如影随形的灾难。
1996年,“不懈号”核潜艇曾经历过一次维修,直到1999年才维修结束。一年后,“不懈号”核潜艇上一个通往核反应堆系统的管道发生泄漏,它在直布罗陀停靠了整整一年接受维修,导致成千上万名当地人担心遭受核泄漏污染,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抗议。
2003年,终于修复好的“不懈号”在北极圈巡逻时,又在海底撞上了一个不明物体——可能是冰山,导致船舱轻微受损,“不懈号”潜艇不得不再次返回基地接受维修……
组团之客
“北极熊”军演“三剑客”
代表:CF-18“大黄蜂”、C-177“环球霸王”、C-130“大力神”

C-177“环球霸王”运输机

C-130“大力神”运输机
在北极,有人喜欢插旗,有人喜欢破冰,有人喜欢军演。
从2007年只出动了24名军人的“8000公里北极行军”,到最近刚刚宣布将在今年8月举行大规模代号为“北极熊”的军事演习,加拿大在北极的“北极熊”军演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他们的武器装备自然也总是组团前来。
这其中,最醒目的莫过于军演“三剑客”:C-130“大力神”多用途战术运输机、C-177“环球霸王”战略军用运输机、CF-18“大黄蜂”战斗机。
自 1955 年开始生产以来, 洛克希德公司的 C-130“大力神”堪称最成功、最长寿和生产最多的现役运输机。C-130 设计上最大的特点是满足战术空运的实际需求,因此它非常适合执行各种空运任务。
它采用上单翼、四发动机、尾部大型货舱门的机身布局。这一布局奠定了中型运输机的设计“标准”,此后绝大多数中型运输机都没有跳出这个框框。众多的重型运输机也采用了相似的设计。因此说 C-130 是当代运输机的“鼻祖”,一点都不过分。
由麦道公司研制的C-177“环球霸王”III,则融战略和战术空运能力于一身,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适应战略——战术任务的运输机,既能装载大量物资经空中加油直接运往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又能以杰出的短距起落性能在前线一般机场起降,为前沿部队提供后勤支援。
军演“三剑客”中,CF-18“大黄蜂”虽然名头也很响,但无奈年岁已老,有关它的接替者是无人战斗机还是联合打击战斗机,正成为加拿大军方和学术界喋喋不休的热点话题。
尽管得益于一项价值 12 亿美元的航电设备升级项目,“大黄蜂”服役时间可以延长至 2017 年至 2020 年, 但可以想见,“大黄蜂”缺席军演“三剑客”只是早晚的事。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7/25/c_121713983.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装备科技】兵器也有自己的“极地”阅读原文
二战期间,英国制造的雷达在欧洲使用,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16小时,在地中海使用尚有61小时,而在东南亚使用仅有18小时;越南战争中,美军大量电子设备不适应热带雨林环境,仅一个月就损坏37%,导致通讯不畅,指挥失灵而贻误战机;海湾战争中,由于不适应沙漠环境,美军装备的瞄准系统偏差大造成打不中目标......全文↓

来自:人民网  1天前
兵器也有自己的“极地”
我们看到,前往人类“极地”的兵器正越来越多。
人类生存的“极地”,对于兵器也是不小的挑战。也就是说,兵器也有自己的“极地”。
在北极极低的温度下,武器的电子元器件会变得迟钝和脆弱,机械部件中的润滑油会过于粘稠导致阻力升高。温度过低还容易出现水汽凝聚和结露现象,这些附着在电路板或元器件表面的小水珠,轻者腐蚀元器件和电路板,重者造成短路故障。
极冷、极热、沙漠等等恶劣环境,都是兵器的“极地”。
世界上无数战例已然表明:各类复杂恶劣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武器装备的战斗力。
二战期间,英国制造的雷达在欧洲使用,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16小时,在地中海使用尚有61小时,而在东南亚使用仅有18小时;越南战争中,美军大量电子设备不适应热带雨林环境,仅一个月就损坏37%,导致通讯不畅,指挥失灵而贻误战机;海湾战争中,由于不适应沙漠环境,美军装备的瞄准系统偏差大造成打不中目标,红外夜视装置无法识别敌我而造成误伤。
同一装置,在实验室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失效数若为1,在野外地面上使用则为2,军舰上使用则为10,飞机上使用则为20。
由此可见,如果武器装备在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因素没有足够的重视,可能会导致军事上的失败。这一点也屡屡被历史所证明。
拿破仑远征俄国时,因武器装备和运输工具不适应寒冷环境而改变了战争结局;二战期间的一个冬天,德国坦克在苏德战场上因低温无法启动而无法抵抗苏军凌晨发动的突击,成为德军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即使是靠近北极圈的前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的几次重要战役中也大败于芬兰军队。原因很简单,芬兰军队更靠近北极圈,其武器装备经过真正的最优化考核,能最有效地在北极圈的环境里使用。
兵器的“极地”其实体现的是武器装备的环境适应极限。现代战争的突发性和战场的不确定性,已经让兵器的“环境适应性”成为武器装备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多种复杂环境中实地测试、现场采录数据的“环境实验”贯穿于武器装备的设计、研制、生产和采购的各个阶段,充分暴露武器装备在设计、研制和材料选用等方面存在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及时改进研制质量。
今年3月,美国海军在北冰洋高调进行潜艇演习,就是为了测试“新罕布什尔”号潜艇上的新装备及其在北极冰水中的适应能力。
兵器的“极地”也许无法根本消除,不过我们能做到的是,让兵器在“极地”中的生存率大大提升。要知道,提高了兵器在“极地”环境中的生命力,就等于提高了战斗力。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military.people.com.cn/h/2011/0725/c226678-4238718332.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装备科技】二战德国P1000计划:希特勒对超重型坦克很感兴趣阅读原文

这种新的超重型坦克取名为:Krupp P1000(巨鼠).计划中的P1000的长度为35m,宽度是14m,高度是11m。简直就是一条“陆地巡洋舰”。为了承受其巨大重量,P1000每侧的履带有3.6m宽,由3条1.2m宽的分履带组合而成。P1000的设计最高速度是40公里/小时,其动力系统准备用2台MANV12Z 32/44型24缸......全文↓

来自:新华网  1天前

资料图片:德军最具传奇色彩的坦克王牌,奥托•卡洛斯(Otto Carius)

资料图:豹-2A5主战坦克
1942年初,帝国武器局第5处计划开发一种全重超过1000吨的超重型坦克。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在开始的时候对这种超重型坦克也很感兴趣。他批准由克虏伯公司(KRUPP)承担这种坦克的研制工作1942年6月23日,在克虏伯公司由Grote博士主导(由Hacke博士协助)的超重型坦克的研究开发工作正式启动。
这种新的超重型坦克取名为:Krupp P1000(巨鼠).计划中的P1000的长度为35m,宽度是14m,高度是11m。简直就是一条“陆地巡洋舰”。为了承受其巨大重量,P1000每侧的履带有3.6m宽,由3条1.2m宽的分履带组合而成。P1000的设计最高速度是40公里/小时,其动力系统准备用2台MANV12Z 32/44型24缸的柴油发动机,输出动力可达到17000马力(2 X 8500马力);或者使用8台Daimler-Benz MB501型20缸的柴油发动机,其输出动力也可以达到16000马力(8 X 2000马力)。
P1000可以装载很多种武器,其中一种方案配置是:2门280mm主炮(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战列舰上的舰炮),一门128mm火炮,八门20mm flak 38高射炮和两门15mm毛瑟mg151/15。
1942 年12月,克虏伯公司拿出了全重1500吨的超级坦克方案P1500。它的正面装甲最厚处达250mm。P1500将装备800mm的臼炮,并且极有可能是安装2门!它的动力系统计划使用2台或者4台潜艇用柴油发动机。两种超级坦克的研究工作一直进行到1943年上半年。其后在Alber的要求下方案被取消。P1000的炮塔被拆卸下来作为海岸炮,安放在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峡湾附近。
另外,在P1000和P1500之前,克虏伯公司就已经有过类似的超级武器的研究:使用海军巡洋舰主炮的超级岸防炮。这些超级岸防炮系列包括有14种不同的平台,编号是从R1至R14。火炮则是用150mm至380mm之间的舰炮,火炮安装在平台的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上。其中的R2平台装备的是 280mm的火炮。但是超级岸防炮系列并没有留下任何图纸资料。

资料图:德国产豹-2A7坦克
Krupp P1000(巨鼠)超级坦克计划参数与性能:
全重: 1000t
车长: 35.00m 车宽: 14.00m 车高: 11.00m
乘员:20人以上
动力: 2台MANV12Z 32/44型24缸的柴油发动机/ 2 x 8500hp
或8台Daimler-Benz MB501型20缸的柴油发动机8 x 2000hp
速度: 40km/h
武器: 2门280mm SK.C/34 L/54.4 舰炮,
1门128mm KwK44 L/55 火炮,
8门20mm Flak38 L/112.5 高射机关炮,
2挺15mm MG151/15 机关炮
装甲厚度: 炮塔正面360mm 炮塔侧面220mm 炮塔顶部150mm
车体正面360mm 车体侧面250mm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7/25/c_121714733.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装备科技】简氏称中国载重20吨级运-9中型运输机开始试飞阅读原文

运-8X运输机的概念设计曾在2002年珠海航空展上亮相,这种载重30吨级的中型运输机是运-9运输机的前身。在那次航展上,有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运-8X意在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130J竞争。到2005年北京航展时,运-8X的概念设计演变成了运-9运输机的概念:载重为20吨级,由4台5100马力的WJ-6C涡轮螺......全文↓

来自:新浪网  1天前

资料图:运-9运输机三面图

资料图:尚未在组装中的运-9运输机

资料图:网友在西飞拍摄到的运-9运输机
有照片显示,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运-9运输机出现在了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的机场,这说明该机型正在试飞过程中。这款飞机是人们等待已久的运-8中型运输机的替代型,也是苏联时代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安-12运输机的最新改造型。
运-8X运输机的概念设计曾在2002年珠海航空展上亮相,这种载重30吨级的中型运输机是运-9运输机的前身。在那次航展上,有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 运-8X意在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130J竞争。
到2005年北京航展时,运-8X的概念设计演变成了运-9运输机的概念:载重为20吨级,由4台5100马力的WJ-6C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提供动力。一份宣传册称,运-9运输机的航程达到4200多公里,能运送98名军人,最大单投重量为8.2吨。据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机械化空降兵所使用的ZBD-03 空降步兵作战车的重量便是8.2吨。
陕飞集团把为运-9运输机研发的多项技术改进运用到了2005年至2006年出现的一系列雷达预警机的改型机上。
2005年,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他们被聘为陕飞集团和西安飞机工业公司正在研制的运输机的设计顾问。新机翼的设计和新型复合材料机身的制造都需要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技术。这两个特点都运用在了改型预警机之上,而新型运-9运输机还有一个后置式装载踏板。
由于此前的几款运-9机型已经过测试和验证,这款运-9运输机的测试很可能时间较短,有望迅速投产。多年来,人们一直强调缺乏战略和战术运输能力是解放军的弱点之一,因此解放军应该会大批采购运-9以及预计西飞集团将要推出的载重60吨、采用涡扇发动机的运-20运输机。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jczs.news.sina.com.cn/2011-07-25/0834658395.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观察评论】专家:中国深海技术可保护海底基地或找潜艇航道阅读原文

马鼎盛:国家需要就产生动力。中国的潜艇,特别是核潜艇是比较拿得出手的。当年经济极端困难时期,毛泽东下决心:“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马鼎盛:“蛟龙”号能深潜海底,能承受700个大气压,这个比较困难,全世界好像只有美英法日能做到,俄罗斯都不行,中国在这方面看来是有突破。再有一个就是通讯遥控......全文↓

来自:搜狐网  1天前

著名军事评论员马鼎盛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蛟龙”号证明中国有实力进军深海。
尽管中国一再表示,研究载人深海潜水器的目的是为了科学考察,但这并未能阻挡外界对“蛟龙”号军事潜能的关注。
7月22日,著名军事评论员、凤凰卫视主持人马鼎盛(见上图)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对南海之争,中国如果没有开发的能力,收回主权是空谈,如今“蛟龙”号向世界证明,中国有向深海进军的实力。
羊城晚报:中国在深海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但是现在进步这么快,是由哪些原因决定的?
马鼎盛:国家需要就产生动力。中国的潜艇,特别是核潜艇是比较拿得出手的。当年经济极端困难时期,毛泽东下决心:“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羊城晚报:外媒猜测,“蛟龙”号能为中国武装部队和国家安全机构执行关键的任务,其中包括打入外国海上光纤通信电缆以拦截外交和商业机密,找到消失的核武器和导弹,以及绘制高精度海床地图以协助中国日益强大的潜艇舰队的行动。你如何评价“蛟龙”号的军事潜能?
马鼎盛:“蛟龙”号能深潜海底,能承受700个大气压,这个比较困难,全世界好像只有美英法日能做到,俄罗斯都不行,中国在这方面看来是有突破。再有一个就是通讯遥控,电子方面,通过几千米的海水可以进行通讯。机械方面,可以遥控。这些都可以用在军事上。
羊城晚报:有媒体说中国完成了7000米海试之后,就可能奔赴南海展开“真正行动”。你怎么理解?
马鼎盛:现在中国仍在试验阶段,但是它有向海洋进军、远海进军、深海进军的实力。这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这其中有经济原因,也可能有军事原因。
经济原因应该是海底勘测油气田和矿产,或者铺设需要的海底光纤或者电缆,这是民用的。如果是军用的也是同样道理:或者是为了保护海底基地,或者是在核潜艇经过的地方做一些侦测,或者找核潜艇航道。
羊城晚报:当前南海形势复杂,你觉得中国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5000米级海试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
马鼎盛:有什么力量打什么仗。“蛟龙”号在这个时候海试,倒不是迫于外部压力,周边各国早已联合欧美先进国家动手开发了,而且已经得利。美国是长期在中国近海行动的,现在中国要开始恢复它在远海深海地区的活动。
羊城晚报:目前来讲,中国深潜的技术有没有可能跟美国抗衡?
马鼎盛:对峙和对抗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外交政策。现在中国已经有一定的力量,但不是说要强硬,而是要保护国家的合法权益,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外交方针。
羊城晚报:如果在南海发生潜艇战,你觉得解放军会有优势吗?
马鼎盛:不会有潜艇战。在冷战时期,前苏联和美国的潜艇,包括核潜艇在大洋上都发生过互相追逐,但是不会开火。不过,海底碰撞极容易发生,因为各国潜艇在海底都是静音状态,那就很可能是看不到彼此的。所以说,在深海角逐是相当危险的,大家也要有这个思想准备,但也不会一碰到就升级为战争。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mil.news.sohu.com/20110725/n314416382.s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观察评论】欧盟军事指挥总部难产的背后阅读原文

英国外交大臣黑格日前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表示,英国反对欧盟常设军事指挥总部,英国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同意这一计划。虽然除英国外,欧盟大多数成员国均支持设立常设军事总部,其中法国、德国和波兰尤其积极。但黑格表示,反对常设军事指挥总部是英国的“一道红线”,因为它不仅花费巨大,而且与北约......全文↓

来自:新华网  1天前

资料图:北约多国联合组建的北约快速反应部队
英国外交大臣黑格日前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表示,英国反对欧盟常设军事指挥总部,英国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同意这一计划。虽然除英国外,欧盟大多数成员国均支持设立常设军事总部,其中法国、德国和波兰尤其积极。但黑格表示,反对常设军事指挥总部是英国的“一道红线”,因为它不仅花费巨大,而且与北约机构形成重复浪费。英国的反对,对于欧盟推动防务一体化的努力不啻当头一棒。目前,欧盟已基本建成快速反应部队、情报机构以及协作开展武器研究,努力创建真正意义上的欧盟内部防务协作。在此基础上,欧盟许多国家认为,建立统一的军事指挥总部将是欧盟防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建立欧盟军事指挥总部的提议,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底。当时法、德、意等国认为,欧洲各国军队总人数超过200万,武器装备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如果各国主要在自己的基础上搞建设,难以建成高度一体化的信息化军队。但如能将各国指挥部功能整合起来,将是一种符合实际、合理而且经济的做法,可确保欧洲防务相对于北约的独立性和互补性。如果建成统一的指挥部,欧盟将拥有“计划与行动能力”,可以在北约不愿卷入危机时承担责任。
法、德等国还认为,欧洲和美国的安全利益并不完全重合,美国应同意由欧洲人建立军事指挥总部。一度有消息称,布莱尔任英国首相期间,英国曾准备支持欧盟的这一构想。但后来由于美国对此“感到十分震惊”,英国最终改变了主意。美国的担心在于,欧洲将因此改变对美国的军事依赖,使得大西洋联盟最终走向解体,削弱美国霸主地位。同时美国还提醒英国,建立欧盟军事指挥总部将削弱英国影响力及其在北约地位。此后,英国对此便始终持反对意见。一位英军中将曾公开指出,欧洲防务已由北约实施,再建一个司令部会直接威胁跨大西洋关系。
欧盟军事指挥总部难产,主要原因虽是美国在背后作祟,但与北约和欧盟合作机制不太顺畅也有关系。北约和欧盟作为两大国际组织,目前分别拥有28和27个成员国,其中21个国家既加入北约,又同时属于欧盟成员国,这决定了双方关系的特殊性。北约虽然认为双方应该加强对话,在军事计划、军备采购和军事行动等领域展开合作,然而北约和欧盟之间在防务领域的合作进展一直不大。由于欧盟奉行成员国一致原则,所以如果其某一成员国与北约成员国有矛盾,就难免影响双方的合作。诸如此类的障碍,既然使欧盟和北约之间难以顺畅沟通,也自然影响到北约对欧盟防务毫无保留的支持。何况,北约的主导国又是美国。
不过舆论注意到,在本次欧盟外长会议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已表示,在英国明确反对后,她将考虑提出其他方案继续推动欧盟共同防务建设。这表明,法、德等国还不打算完全放弃欧盟军事指挥总部的构想。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7/25/c_121714823.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国际军情】日本议员欲登韩日争议岛屿制造纠纷阅读原文

韩国YTN电视台称,23日在印尼举行的东盟10+3会议韩日外长会议上,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金星焕再次督促日方对本国议员到郁陵岛访问的计划采取“克制”态度。韩国特任长官李在五当天接受采访时则继续对日本议员的登岛行为表示反对,并鼓动韩国政府重新审视1998年签署的两国渔业协定,因为该协定给日本对独岛的......全文↓

来自:新华网  1天前

资料图片 2010年11月28日,在韩国首都首尔西南约170公里的一处海滩,韩国士兵在参加登陆演习前进行训练。新华社/路透
据7月25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最近日本议员要去郁陵岛“考察”的动作令韩国政府很头痛,虽然部分政客及市民团体主张“强硬应对”,但据称韩国政府对此事的最新态度是“无视”。
韩联社24日称,韩政府之所以采取“无视”态度,主要是担心日本议员登岛的本来目的就是要制造纠纷,引发国际关注,并趁机将独岛(日本称竹岛)问题提交到国际法院。报道认为,如果日本议员在郁陵岛提出对独岛的领土主张,做出违反韩国法律的行为,到时再采取“果断措施”也不晚。
韩国YTN电视台称,23日在印尼举行的东盟10+3会议韩日外长会议上,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金星焕再次督促日方对本国议员到郁陵岛访问的计划采取“克制”态度。韩国特任长官李在五当天接受采访时则继续对日本议员的登岛行为表示反对,并鼓动韩国政府重新审视1998年签署的两国渔业协定,因为该协定给日本对独岛的领土主张提供了“根据”。
据了解,韩日有争议领土独岛在行政上属于郁陵岛管辖,此前日本自民党4名议员宣布要在8月初去郁陵岛访问,引发韩国国内担心日本议员“故意找碴”的忧虑。韩日两国在郁陵岛归属问题上没有争议。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7/25/c_121713893.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国际军情】印陆军参谋长被确认年龄造假阅读原文

政府今天决定承认维贾伊·库马尔·辛格的出生日期为1950年5月10日,结束了数月来有关辛格将军年龄问题的争论。这就要求他在明年满62岁时退休。辛格此前称他出生于1951年,这样的话这位第三代军官就能多担任一年陆军参谋长。他曾在学校记录中登记了这一日期,并向三位前首席法官寻求支持,为他的说法辩护。他曾在学校......全文↓

来自:新华网  1天前

资料图片:1月20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印度军人进行共和日阅兵彩排。印度共和日阅兵游行将于1月26日在新德里举行。

资料图片:1月20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印度军人进行共和日阅兵彩排。印度共和日阅兵游行将于1月26日在新德里举行。
据美联社新德里7月21日电,印度陆军参谋长的实际年龄显然比他所宣称的要大。
政府今天决定承认维贾伊·库马尔·辛格的出生日期为1950年5月10日,结束了数月来有关辛格将军年龄问题的争论。这就要求他在明年满62岁时退休。
辛格此前称他出生于1951年,这样的话这位第三代军官就能多担任一年陆军参谋长。
他曾在学校记录中登记了这一日期,并向三位前首席法官寻求支持,为他的说法辩护。
印度报业托拉斯称,国防部咨询了司法部和总检察长办公室。它们建议应该遵循辛格向陆军递交的申请上登记的年份,即1950年。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7/25/c_121714244.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国际军情】越南首连续8周出现反华示威 部分抗议者遭逮捕阅读原文

报道称,24日的示威游行在河内著名景点还剑湖畔进行。一些示威者身穿反对中国南海主权主张的T恤,高喊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属于越南的口号。有人还举着中国对越战争中越南死亡士兵姓名的牌子。还有示威者举着越南警察攻击示威者的照片。报道还称,示威队伍沿着还剑湖畔走了差不多2个小时,秩序较好,越南警方未对......全文↓

来自:腾讯网  1天前

资料图:越南部分民众在反华示威中举着“中国政府‘嘴上喊和平,行动靠暴力’”的标语
据法新社24日报道,当天越南300人在河内市中心举行反华示威游行,这也是南海局势紧张以来,越南国内连续第八个周日出现反华游行。此前,越南官方曾允许示威人士进行5次小规模的反华游行,但今年6月越南官员赴华会谈后,越南政府强力驱散了两次抗议,并一度短暂扣押部分抗议者。
报道称,24日的示威游行在河内著名景点还剑湖畔进行。一些示威者身穿反对中国南海主权主张的T恤,高喊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属于越南的口号。有人还举着中国对越战争中越南死亡士兵姓名的牌子。还有示威者举着越南警察攻击示威者的照片。
报道还称,示威队伍沿着还剑湖畔走了差不多2个小时,秩序较好,越南警方未对示威队伍采取行动。法新社评论说,这在越南是“前所未有的”。除土地维权示威和工人罢工经常发生之外,越南很少发生纯政治性的游行示威。
路透社24日称,除首都河内外,还有人号召在越南南部最大城市胡志明市进行示威。“网上有照片显示似乎有多达上千人在胡志明市搞类似的游行”。报道还称,游行前,很多人在网上进行动员,并群发短信。
法新社称,最近一段时间,越南一些人在网上发表言论,声称如果警方阻止民众游行,就要向国会请愿,呼吁通过游行法规。甚至有人在博客上写道,爱国者因为反对外国侵略就挨打,这种罪行必须遭到严厉的公开惩罚。路透社分析说,领海主权纠纷对越南政府而言是一项敏感事务。越南民众素来对中国持怀疑态度。政府既要平抑民意,又要避免对华关系受影响。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25/000350.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国际军情】日本加强对东南亚输出军事培训 可借机牵制中国阅读原文

防卫省和自卫队今年秋天将开始在东南亚各国就灾害救援和排雷、打击海盗等进行技术指导。东南亚各国均为日本海上交通运输线的要冲,政府重视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技术指导既有利于东南亚的稳定,也可以牵制不断增强南海活动的中国。本年度防卫省在防卫政策局内增设了“能力构建支援室”,负责向东南亚国家提供技术......全文↓

来自:腾讯网  1天前

资料图:日本海上自卫队向吉布提基地派遣的第三批P-3C空中巡逻机正在亚丁湾上空巡逻
防卫省和自卫队今年秋天将开始在东南亚各国就灾害救援和排雷、打击海盗等进行技术指导。东南亚各国均为日本海上交通运输线的要冲,政府重视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技术指导既有利于东南亚的稳定,也可以牵制不断增强南海活动的中国。
本年度防卫省在防卫政策局内增设了“能力构建支援室”,负责向东南亚国家提供技术援助。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分别向该机构请求就灾害救援、排雷、打击海盗进行技术指导。
自卫队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地震救灾等活动中成绩卓著,可以利用这些经验推进防卫合作。早则今年秋天就可以向各国派遣自卫队官员,为其军队等进行现场指导。
防卫省本年度为该项目拨付了约3000万日元(约合246万元人民币)的预算经费,将主要用于调查、研究,以摸索全面开展技术指导的具体方案。
由于发生了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国内能源供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短缺。对于在原油等化石燃料上对中东地区严重依赖的日本来说,确保海上交通运输线的安全尤为重要。
防卫省官员认为,与海上交通运输线上的各国加强联系,将有利于确保能源安全。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25/000843.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国际军情】希拉里借口国际法施压南海问题阅读原文
罗萨里奥表示,不知日渐强大的中国会如何对待自己的邻居,“我们支持他们的进步与发展。这对本地区有利。但与此同时,我们希望他们的实力和影响力会通过一种负责任的方式来实现。”他还强调,“我们的立场是,中国对南海主权采取的九条断续线划分法是毫无根据的。”据路透社23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亚洲......全文↓

来自:人民网  1天前
近日,南海问题再次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参加亚洲安全论坛的菲律宾外长22日声称“中国对南海主权采取的九条断续线划分法是毫无根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随即于23日发表演讲称“要求各国以符合国际习惯法的形式明确对南海的主权主张”。
菲称中国主张“毫无根据”
据法新社23日报道,菲律宾外交部长德尔·罗萨里奥在亚洲安全论坛上称,中国在这一争议水域的行为引起了多方的忧虑,“我想这一地区的碳氢化合物资源激起了多方对这一地区的更大兴趣,我想中国的日益强大使人忧虑。”
罗萨里奥表示,不知日渐强大的中国会如何对待自己的邻居,“我们支持他们的进步与发展。这对本地区有利。但与此同时,我们希望他们的实力和影响力会通过一种负责任的方式来实现。”他还强调,“我们的立场是,中国对南海主权采取的九条断续线划分法是毫无根据的。”
美国:解决争端关乎利益
据路透社23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亚洲安全论坛上发表讲话说:“我们也呼吁各方用符合国际法的表述方式来明确自己对南中国海提出的主张。”她建议相关各方应该根据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阐述各自的诉求,“对南中国海海域提出的诉求应该完全出于针对地形地貌的合法诉求。”
而据英国广播公司23日报道,希拉里还在东盟地区论坛安全政策会议上警告说,有关南海的领土争议威胁区域和平,并认为近期在南海就各国主权争议发生的一些事件也对自由通航和商贸发展构成了威胁。希拉里称美国对南中国海没有诉求,对于各方不同的主张不持任何立场。不过她说美国是一个海洋国家,这场争端的和平解决的确关乎美国的利益。
中方:应由当事国协商解决
据新华社报道,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发言人23日就南海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杨洁篪外长在会上全面阐述了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菲方的有关言论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会使问题更加复杂。
杨洁篪外长当天表示,南海存在一些岛礁主权和部分海域划界争议是事实,但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和平解决,有关当事国之间的对话与磋商渠道是畅通的。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military.people.com.cn/h/2011/0725/c226678-2073538199.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中国军情】解放军新式军功章“八一”开始启用阅读原文
通知强调,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有关政策规定,掌握证章颁发范围、程序和管理办法,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颁发、使用和管理工作。要结合纪念建军84周年开展专题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讲,使官兵普遍了解证章的种类样式,理解内涵意义,熟知标准条件。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和激励......全文↓

来自:腾讯网  1天前
据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批准,解放军总政治部日前发出通知,从2011年8月1日起,全军正式启用新式勋章、奖章、纪念章及奖励证书。
总政治部根据《纪律条令》有关规定,设计制作了一、二级英雄模范勋章和国防服役、卫国戍边、献身国防、和平使命、执行作战和重大任务等纪念章,重新设计制作了一、二、三等功奖章和奖励证书,近日陆续下发部队。
通知强调,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有关政策规定,掌握证章颁发范围、程序和管理办法,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颁发、使用和管理工作。要结合纪念建军84周年开展专题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讲,使官兵普遍了解证章的种类样式,理解内涵意义,熟知标准条件。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官兵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25/000040.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中国军情】我军押运队员为保装备安全曾在列车内坚守53天阅读原文
这支特殊的押运队,个个是精兵,95%以上是党员,被誉为“党员押运队”。20年间,这些和平时代的“镖兵”长年累月押运武器弹药及国防战备物资,押运军火列车跨战区、上高原、走大漠,坐闷罐车,枕弹药箱,守“炸药包”,行驶1800余万公里,足迹遍布29个省、市、自治区,成功处置各类险情600余次。天天奔波在......全文↓

来自:新浪网  1天前
本报讯记者薛仁、通讯员高延强报道:仲夏的一个雨夜,一列满载某新型火炮的列车驶入站台,负责押运的共产党员、上士程历男和他的同伴颠簸了3天4夜,行程1000多公里,押运武器安全抵达目的地。这是沈阳军区某部“党员押运队”平安完成的第1856次押运任务。至此,他们创造了武装押运武器弹药百万余吨零事故的佳绩。
这支特殊的押运队,个个是精兵,95%以上是党员,被誉为“党员押运队”。 20年间,这些和平时代的“镖兵”长年累月押运武器弹药及国防战备物资,押运军火列车跨战区、上高原、走大漠,坐闷罐车,枕弹药箱,守“炸药包”,行驶1800余万公里,足迹遍布29个省、市、自治区,成功处置各类险情600余次。
天天奔波在生死线上,押运官兵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战士王文成和岳同庆押运某新型武器装备,火车穿越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新疆吐鲁番盆地大戈壁,遭遇沙尘暴,整整走了15天,食品和水全用光了,最终安全抵达目的地。押运员吕春仁执行特殊押运任务,遭遇汶川特大地震铁路严重受损,在车皮里苦熬53天,押运的新装备安然无恙,他的体重却掉了10公斤。士官张晓波3次推迟婚期,最后在车站和妻子举行了“站台婚礼”,又匆匆踏上押运征程。
“生死线上写传奇,不仅靠官兵的毅力、勇气与无私奉献,更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办法。”现任押运队长刘欧告诉记者:通过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他们引进了计算机控制、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报警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使押运兵的触角、嗅觉更加灵敏,可对军火列车和车厢内物资实施24小时监控。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本营”,能随时对大地上奔驰的军列实施指挥控制。押运兵的漫漫押运路,从此不再总是与孤独、惊险相伴。
据该部政委侯树民介绍,押运队连续12年被上级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先进党支部,荣立集体三等功。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jczs.news.sina.com.cn/2011-07-25/0437658353.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中国军情】我军战略卫勤决策新添“信息化智囊”阅读原文
战略卫勤决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科、平台、人才等诸多方面。近年来,我军在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过程中,由于决策因素导致的保障效率低下现象屡见不鲜。由二医大军队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张鹭鹭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紧贴卫勤保障前沿开展自主创新,围绕战略卫勤决策的一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集智......全文↓

来自:人民网  1天前
本报讯 通讯员李晋宇、特约记者肖鑫报道:历经10年探索攻关,大型卫勤决策辅助工具——卫勤决策支持平台日前在第二军医大学研发成功,有效提升了我军战略卫勤决策能力。7月初,受国家卫生部委托,他们运用该平台评估了玉树抗震救灾中的医学救援行动,以详实的数据、精确的专业评估,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战略卫勤决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科、平台、人才等诸多方面。近年来,我军在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过程中,由于决策因素导致的保障效率低下现象屡见不鲜。由二医大军队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张鹭鹭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紧贴卫勤保障前沿开展自主创新,围绕战略卫勤决策的一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集智攻关,先后完成了我国首个卫生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库以及相关测算方法与模型,研发了一系列软件装备,最终建成全军首个卫勤决策支持平台。该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内卫生管理专业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卫勤决策支持平台的研发成功,使我军战略卫勤决策有了“信息化智囊”。据介绍,该平台可为我军在战时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执行卫勤保障任务,提供全程不间断的伴随性决策支持,并与军事指挥系统无缝链接,实现动态与精确保障。在一次大型联合军事演习中,联合指挥部使用该平台,仅用1分钟便生成卫勤保障方案:需要派多少医疗队、医护人员,需要带什么医疗设备、药品,卫勤力量如何调集、机动与部署,均以图、文、表3种形式立体显示在电脑上,大大提升了卫勤指挥的快捷性、科学性和精确性。
军民两用,该平台在国家的卫生战略发展中同样能够发挥重要的“智囊”作用。平台提供的“卫生政策模拟试验厅”,可用于预测医疗卫生系统的宏观发展趋势,完成精准的政策筛选和干预实验,为国家宏观卫生政策提供辅助决策。据悉,该平台已被确定用于对国家医疗制度改革3年行动进行评估。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military.people.com.cn/h/2011/0725/c226678-64575775.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查看更多军事新闻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回顾»
1953年7月26日,古巴爆发“七·二六运动”。1953年7月26日,古巴一百五十余名革命青年,发动了反对巴蒂斯塔法西斯统治的武装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