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魂倚天神雕全文:为顺利实施新课程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9:32:52

为顺利实施新课程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教育成就直接影响祖国未来的富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09年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使新课程体现时代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有俩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技术因素可以比作课程改革的硬件因素,人为因素可以比作课程改革的软件因素。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技术因素”,教师是课程改革的 “人的因素”,只有实现“技术因素”与“人 的因素”的统一,新课程实施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在新课程中,教师作为“人的因素”,他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本文主要讲述课改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开创性得到有效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教师应该格外注意呵护每个学生,想法设法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让出足够的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享受学习的权利,扶持学生们的发展。

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不顾学生见解怎样,不分层次,不切实际地一味肯定,一味鼓励。这是不妥的。教师应该既注意人文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个性,又要坚持科学性,讲究实事求是揭示真理,做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评价肯定既要有鼓励的原则,又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是就是,非就非。使用“很有见地”,“一般正确”,“错误”等语言将学生回答结果区别开来。如果一概地“非常好”,“很不错”,其结果不仅起不到鼓励的目的,还会姑息错误甚至误人子弟。因此,教师职责应转为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把教学工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要想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要加强积极性的强化,要形成乐学的氛围,要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要多种形式舍得夸奖学生。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微笑、点头、赞许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奖励。客观的,恰到好处的表扬,鼓励才显得可贵,才能深深打动学生心灵,才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长久的、不竭的动力。要做到该表扬的决不吝啬,该高歌的决不低调,该委婉的切忌过露。须知,有时微妙含蓄的鼓励比造作的夸大其词更有效。

改变师生关系成是丰富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可以说,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确立师生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的师生关系。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被规定为互动性和互惠性。师生交往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步,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对于教学而言,师生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和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发,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所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三、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提供活动环境。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营造适合本班学生学习成长的课堂气氛,是新时代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教师不应该追求课堂绝对安静,在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的情况下,可以保持稍稍的喧闹。放得开,收的拢。既要能保证教师作为组织者的有效声音的存在,也应重要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应由管理者向指导者转变,由布道者向激励者转变。

“当课改进入实施阶段,让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师专业发展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条件,只有教师具备新课程要求的专业素质,新课程要求才能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和设计才可能成为现实。当今社会,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不断地对与教育学、心理学、本专业教学有关的理论进行学习研究,并将理论进行实践,从而作一位“研究型”教师。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处理好成人和成材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民主与个性的关系,同时要理解学生的苦衷,有宽容的精神,要敬畏真理、权威与生命,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展示如何了解、学习新信息,新知识,要与学生同学习,并且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和促进自己的专业水平,严格要求自己,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让教师和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携手共进,为社会的明天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