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漏洞:“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三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14:59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三问

2011-07-24 15:43:24

浏览 3054 次 | 评论 2 条

 有关专家关于“动车组安全可靠”的话音刚落,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就发生了追尾事故。截至24号上午10点,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已造成35人遇难,210受伤。媒体称脱轨原因是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追尾。

 23日晚通过微博得知这一事故的发生,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能?根据我铁路部门之前的种种说法,中国动车及其运行系统的安全可靠程度,简直已可名列世界第一,怎么可能会发生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故?但网友现场发回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事故不仅发生了,而且极其惨烈。

 震惊与痛心之余,在综合浏览各方发布的消息后,我产生如下几个疑问:

  一、动车到底是确实遭到了雷击还是为躲避雷击而停下?

 从媒体目前发布的消息看,事故原因很可能是动车遭遇雷击失去动力而停下,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乘客间和温州当地媒体间流传的一种说法,而非官方的技术鉴定结论。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的说法也是据此而来,而不是最终的调查分析结论。23日晚23点左右我看到一条消息,是该动车的一位乘客20:05(即事故发生前)所发的微博,内容称乘客得到的通知是:因天气打雷原因,暂停一下,以保安全。从该乘客得到的通知内容判断,车停下的原因是似乎为了躲避雷击,而不是已经遭到雷击。那么,如果事故原因鉴定的最终结论是确实遭到雷击了,乘客得到的通知无疑就是错误的;如果不是遭到雷击而只是为了躲避,则动车上所有系统运行应该是正常的,一列正常运行中的动车因躲避雷击而中途停下,总调度居然毫不知情?

 二、如果确实遭遇雷击,避雷系统是否太过脆弱?

 如果该动车确实遭到了雷击而失去了动力,那么我们的动车避雷系统是不是太过脆弱了?稍微留心一些就会发现,中国动车遭遇雷击而出问题的几率,高得几近离谱。两年前上海至杭州及广东东莞的动车曾连续出现故障,最初的说法都是其遭到了雷击,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些故障均与雷电无关,而是动车自身的原因。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81中国专家关象石的观点,动车是用电作为动力,有庞大而复杂的信号和电力线路,本身具有一定的引雷性,但其引雷的程度和一般的建筑、树木几乎没有区别,被雷击中的概率都差不多。同样的,其遭受雷击的概率和其他列车并无区别。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我们不禁要问,为何人们在雷电天气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就可以,而偏偏在乘坐动车的时候就总是出问题?这是不是意味着动车跟飞机一样,一遇到雷电天气就不能运行了?

 三、防追尾系统只是摆设?

 早在2007年,铁路部门进行最后一次动车组运行安全测试时就声称,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以控制同一条铁路上多列动车安全间隔时间,信息通过钢轨传送到动车组的车载系统,可以防止列车追尾事故发生。但诡异的是D301在即将撞上前车的时候,其信号灯居然一直是绿灯!即便像媒体报道所言,前车因为信号系统被雷击坏无法使用而未将信号传给后车,但车上还有“GSM-R手机”可以进行通信。所以,我们可以判断,无论是否真的遭到雷击,至少两车的信息传达系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那么,到底是前车没有将消息传递给后车或前方车站调度?还是前方车站调度没有对后车进行通知?无论是那种情形,这都已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除此之外,事故发生后,受伤旅客立即展开自救,有旅客拿安全锤敲车窗,居然敲不开……种种大小事故表明:靠装备现代化的提速来支撑铁路发展,一味地追求跨越式发展而不将具体细节做好做扎实,是极其危险的。作为一种面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果仍习惯于为各种小毛病找借口,推脱责任,掩盖问题和不足,而不是正视不足、完善管理、全力消除隐患,就只会酿成更大的惨剧。列车运行安全性的提升,若要以公众的鲜血乃至生命为代价来换取,这个代价太过沉重。勇敢一些承认吧:我们预防和应对铁路安全事故的能力,还远远不足。这次事故,公众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交待,能否真正警醒铁路部门并全面反思、改进,将工作做细做实,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