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招聘考试培训机构:D3115?温州动车追尾??第一批自救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04:08

D3115 温州动车追尾  第一批自救者

(2011-07-23 23:22:21)转载 标签:

温州动车

京沪高铁

d3115

脱轨

暴雨

温州追尾

2011-7-23

   谢谢天,谢谢地,谢谢兄弟们,我还活着。这是我下车之后,现场看到这个场景最想说的。

          (图)1

                                    (图2)

    我们是第一批自救下了高架桥,当时还没有警察来疏散,我们紧跟着前面的人走下了高价桥,因为前面的雷阵雨,地面已经泥沙成堆。向桥下的小卖部问路。一路踏着由雨水累积成的小河走了200百来米,看到了(图2)的场景。这时我才猛然发现,刚才是发生了多严重的事。
  
                              (图)3

                      

                                       (图)4 转

                              图(5) 转

                       图6

                     图7 转

                图8(转)

               图9 转

  回家洗澡时脑子还在眩晕。再次回想当时的场景。

  事件回放

  这是撞车前得45分钟。车在永嘉站停了下来,规定时间是2分钟开车,停了20来分钟还没开,广播响了,说的是因为天气原因要停车一段时间,大概广播10分钟过后,车开了,在车行驶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之后突然停车,原因不明,没有广播。约10分钟过后突然车剧烈晃动3下,之后动车部分灯停电启动了应急灯。依然没有广播,约15分钟后以此从前面车厢赶来许多男青年去15-16车厢,当时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才知道15-16号车厢整个翻车。

  约10分钟后,我们开始下车

  车上的乘务人员只有1名车长和大概3-4个乘务员。女车长在8号车厢左右的出口守着,这是唯一一个开了门可以下车的通道,所有的人都挤在那里,我坐在7号车厢001号,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
  秩序没有井然,但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

  我很少听新闻联播和各种政治性广播,按照这些言论中国出事应该是不怎么会死人了,都秩序井然按部就班。但我今天想说的是,中国人有“人性”。那个红衣服的大叔我不知道他叫什么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他就站在动车门下面,把一个一个人啦下车,周围有四五个小伙子在帮忙弄行李。嘈杂的吵闹不安声已经是少数,更多的是"帮下忙,拿下行李,让女的先下,让受伤的先走,一个一个走不要着急,都能下的,大家慢慢来."

  我的同学们。

  xxx拉着一个不相识的女生走在前面。

  xxx拉着一个小女孩,帮着她和她母亲走下了高架桥

  xxx帮着背腿已经流满鲜血的大叔下了高架桥。

  大家走到一个地方集合。大难临头各自飞-但这时我看到的更多是团结。

  http://video.sina.com.cn/ipad/news/2011-07-23/231819438.shtml  最新报道


 2011-7-24

  http://www.newsyc.com/xwzx/gnxw/content/2011-07/24/content_702185.htm 最新报道

 

 

  深夜,温州血浆告急,温州人献血。   http://weibo.com/zt/s?k=7765       微博寻人 有关注的朋友请帮帮忙    按照人的性格,对于这个事件一定会是批判的更多,最近铁道部频频发生事故,也很难不让人产生一系列的联想。如果真是因为雷电所为,那么动车是否也过于“脆”了点,我不懂高科技,也不懂动车的原理。但更多的人都不懂,可铁道部总有人要懂,研制的人总有人要懂。当时如果知道高雷电可以使动车失去动力,为什么不在永嘉站多停一会?既然知道已经失去动力,那么备用的通讯设备又在哪里?难道动车连于总部联系的通讯设备都没有?那时离开永嘉站只有5分钟左右,在失去动力后停止10分钟才撞击,如果失去动力后马上通讯总部,那么就算只有10分钟也是完全可以减速甚至刹车的。很多人喜欢提旧账,我们以前的所有豆腐渣工程都暂且不提。动车总是花了大力气研制出来的,如果动车都出事,那么很难让人再相信工程的“质量”。  事后的支援以及救援是最让人感动的,但我在离开时发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围观的周边群众比遇难的受伤者、幸免的乘客、警务医务人员还要多,他们把原本就充满雨水的路堵的水泄不通,给救援增加了困难。这是一种怎样的围观心态。在平时的生活中是有多无聊才会有一件大事就觉得如此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