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难吗:台湾 鳗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12:07
島國台灣,東臨太平洋,沿岸地勢陡峭、海水深沉,並且有黑潮主流經過,是南北洄游魚類必經的海域。西接台灣海峽,又有平坦廣闊的大陸棚,許多底棲性魚類都在這裡棲息,生生不息地繁衍著;豐富的海洋資源,養育了許多討海人,也形成了豐富的漁村景觀和動人的漁村文化。
本片以台灣鰻魚研究與鰻魚養殖發源地的「鹿港」為出發點,透過採訪學術機構、捕鰻人、養鰻戶等,探索鰻魚在生態方面的奧祕,檢視與國際同步的研究成果。同時,在這個宗教色彩濃厚的「鰻之鄉」,與死神搏鬥的捕鰻人、靠天吃飯的養鰻戶如何看待自己的處境?面對震盪起伏不輸股市的鰻魚行情,又如何憑藉著人與人基本的信任,與盤商、掮客合作來賺取合理的利潤?在早已國際化的鰻魚產業上,鰻魚出口商又如何發揮台灣人特有的衝勁與創意,在挫折之後再創高峰?這些富有台灣特色又兼具人情味與世界性的有趣故事,均將在「綻放真台灣—鰻魚春秋」中完整呈現。

鰻魚春秋企劃封面


養鰻戶的池邊工寮
在淡水河域生長的鰻魚,卻不是在淡水裡繁衍下一代,過去當人類還不了解鰻魚生活史時,便有許多的傳說和想像,比方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就認為,「鰻魚是由泥巴裏蹦出來的」。目前,我們得知,鰻魚卵在海水裡孵化後,「北赤道洋流」與「黑潮洋流」,漂送至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的沿海地區,歷經柳葉體到4、5公分長的鰻線期,就具有溯河到淡水域的能力了。在淡水河域生活到成鰻階段後,再洄游到千里外的大海裡去產卵。然而,也因為這段「奧德賽」(Odyssey)的長程旅行,讓人類對鰻魚繁殖的了解,始終留有許多未解的謎團。
追溯台灣鰻魚產業興起的因由,30多年前,日本因為伴隨經濟起飛所帶來嚴重的污水問題,導致鰻苗供應大缺。當時有一位名叫村松的日本人來台灣觀光,下榻台北的圓山飯店,無意間發現圓山旁的淡水河中,「鰻苗多得不得了!」,使這位鰻魚資源專家驚喜不已。
1969年鰻魚產量僅有1,571公噸,到了1990年產量卻已高達55,837公噸,二十年間成長了35倍以上。歸納其原因為,台灣處於亞熱帶,氣候及自然條件均十分適合鰻魚生長,且由於鰻魚至今仍無法人工繁殖,所以這也更顯得鰻苗的珍貴,再加上業者不斷地改良養殖技術、加強經營管理,與政府大力輔導,使得台灣鰻魚產業維持穩定成長的趨勢。

邵族用糯米製成的白鰻
白 鰻 祭
日月潭德化社邵族有一個關於鰻魚的奇特祭典,叫做「白鰻祭」。
「白鰻祭」在農曆的七月初三舉行,是邵族一年中多項祭典中的最後一祭,依過去習俗,「白鰻祭」後也是族人狩獵的開始。
邵族為什麼要拜白鰻呢?邵族的長老表示,日月潭魚產豐富,有些魚捕上來後沒多久即死了,而白鰻生命力強韌,因此族人以此象徵族人在打獵時也能像白鰻那樣有衝勁、有耐力,能狩獵山豬等獵物。
用糯米製成的白鰻祭品,每條都貼上寫有各戶主人姓名的紅紙條,頭部並壓上兩個龍眼仔做為白鰻的眼睛。祭典開始,「先生媽」坐在門口,一手托腮,一手平放膝上,祈告祖靈,請祖靈來到祭場享用族人供奉的祭品,祈求祖靈庇佑,賜福族人平安健康,同時有豐富的漁獲。
台 灣 鰻 魚 史
四十多年前,日本因為水污染問題導致鰻苗供應不足,日本鰻魚產業於是積極向外拓展,而台灣豐沛的鰻苗資源,在這個時候受到日本的重視。從此,「捉鰻線,賺過年錢」就成了台灣沿海漁民過年前後的重要副業。
1956年,鹿港水產試驗所進行的養鰻實驗成功後,開始進行鰻魚養殖的輔導。1958年以後,民間的養殖場紛紛設立,其中以蔡能先生主持的「隆乙股份有限公司」規模最大,贏得「鰻魚大王」的美名。
當時的養鰻人家普遍獲利,養鰻也成為最熱門的新興行業;接著便以鹿港為中心,擴展到宜蘭、雲林、嘉義、屏東等地。
隨著養鰻人家的增加,鰻魚養殖面積逐漸擴大。民國六十年代,鰻魚產業快速成長。1986年以來,鹿港地區的鰻魚產量維持在每月四十萬至七十萬公斤不等,佔全省的二分之一,使台灣享有「鰻魚王國」的美譽,全盛時期鹿港地區的養殖面積高達五百公頃,每年約有八十億的資金在鎮上流通,是鹿港經濟發展的主力。當時台灣的鰻魚產業,一年外銷日本的金額高達200億台幣,為國家賺取了大量外匯。
鰻 魚 研 究 在 台 灣
任教於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曾萬年教授,1974年從日本學成歸國後,30多年來全心投入鰻魚的相關研究【附錄三】。現在他與博士班研究生,在台灣的高屏溪和大鵬灣,利用微晶片標放技術來建構鰻魚的棲地利用情形,並藉由鰻魚「耳石」微構造和微化學成份的分析,試圖解開鰻魚降海、產卵和洄游等不為人知的生態之謎。
【註】目前已知全世界的鰻魚共有18種,台灣則有「日本鰻」、「鱸鰻」、「西里伯斯鰻」和「短鰭鰻」等四種,而「鰻魚春秋」即是以「日本鰻」為主角。
曾萬年教授指出,「日本鰻」俗稱「白鰻」,牠們的生活史大至可分為卵、前柳葉魚、柳葉魚、玻璃鰻(Glass eel)、鰻線、黃鰻和銀鰻(Silver eel)等七個階段,而這整個生活史需要5-8年的時間。
日本鰻生活史示意圖 (( 點圖放大 ))
成熟的母鰻在秋天降海產卵,降海之後她就不再進食,全靠累積在體內的高能量脂肪體轉換為熱量,朝產卵地游去。母鰻游啊游!時序由冬天、春天到了夏天,游了五、六○○○公里,到達「馬里亞納海溝」產卵,但並沒有人知道她們確切的產卵地點。日本和德國研究人員曾經合作,在日本鰻產卵季時,利用潛水艇在馬里亞納海溝附近,來回搜尋了90次,絲毫不見鰻魚的蹤跡,所以,「日本鰻」的生活史始終是個「謎」。
一直到1996年,基隆水產試驗所的廖一久博士終於有了重大發現,他利用「水試一號」潛水艇,捕撈到鰻魚的「前柳葉體」,使得世人更接近鰻魚神秘的產卵場。
而曾萬年教授的鰻魚研究也有重大的突破。他利用鰻魚耳石的「日週期」分析,順利解開鰻魚的族群組成和棲地利用的生態密碼。而這樣先進的技術,2005年被應用來檢測「波羅的海」附近所捕獲的鰻魚究竟是「立陶宛」原有的野外族群抑或購自「英國」的外來族群?透過「台灣」和「立陶宛」這樣的國際合作,可以看出台灣的鰻魚研究非常具有先驅性,值得我們一同來探索!

鹿港淡水養殖研究中心培育鰻魚技術功不可沒
位於鹿港的「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創立於1930年,隸屬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為了輔導民間業者,從1956年起開始養殖鰻魚,到了1980年代,著手進行鰻魚的研究,除了養殖技術以外,也從事人工繁殖和種鰻放流的工作。台灣目前在鰻魚養殖技術的研究上,包括:養殖密度、水質和投飼量等,已累積相當的經驗和成果。
而在全球都還無法突破的鰻魚人工繁殖技術上,水產試驗所曾在1991年寫下人工繁殖仔鰻存活達31天的紀錄,儘管如此,「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們,仍不斷反覆在催熟母鰻、催生、孵出仔鰻、觀察紀錄仔鰻成長的過程裡尋求解答。此外,為了追索成鰻在自然界的移動軌跡,研究者在鰻魚身上植入晶片再進行野放,至今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發現。
由於鹿港鰻魚研究的傳統深厚,連當地小學生都對鰻魚情有獨鍾。2002年深秋,鹿港鎮草港國小12名9-12歲的學生組成了一支研究團隊,對具有1955年歷史的家鄉產業進行全面性的探查。兩個月間,他們訪談了地方政府官員、相關研究單位、鰻線捕撈人、盤商以及養鰻業者等,並將所有的訪談紀錄、影像資料和研究結果整理成網站,在無遠弗屆的e世界裡,讓這個傳統產業搖身成為觀點完整的研究主題,內容涵蓋社會經濟、歷史文化以及環境教育等層面。這個由兒童策劃,卻媲美成人設計的鰻魚網站,正說明了鰻魚的一切已經完全融入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
鰻 魚 文 化
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鰻魚飲食文化。
在義大利,鰻魚的食用方法是去頭尾和魚骨後,把鰻魚皮也去掉,只留下一片乾淨的魚片,再將處理好的魚片醃調味料,裹著麵粉炸著吃。
在其他的歐洲國家如荷蘭丹麥和德國,鰻魚則多半作為燻鰻或是鰻魚罐頭,料理方式是將活鰻用鹽醃過,再將內臟清除洗淨,予以乾燥處理,然後以木屑、茶葉、燻油等材料,將處理好的鰻魚燻至棕紅色即可。在英國倫敦有一種不常見的鰻魚吃法─鰻魚凍,把鰻魚水煮約半小時,鰻魚會釋出膠質,放到冰箱冷藏後,膠質結凍凝固就成了「鰻魚凍」,通常和鹹派皮或馬鈴薯泥一起吃,有時候還會加入凝膠(動物膠)。
日本傳統美食蒲燒鰻
自古以來日本人就非常喜歡吃鰻魚,鰻魚的消費量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夏天吃鰻魚已經成為日本的習俗之一,像西洋人在復活節吃火雞一樣,是根深蒂固的傳統習俗,6000家的鰻魚飯專門店証明了日本人對鰻魚的狂熱,甚至還有吃鰻魚特定的日子--「土用丑日(Doyou no Ushi no Hi)」(立秋前18日的丑日)。
光是這一天,日本每人吃一條鰻魚,便吃上1億條,消耗量便達2萬公噸,所以全世界消耗鰻魚最大的市場便是日本。再者,從日本人的長壽,可以看出鰻魚的營養價值。
中國人根據《本草綱目》、《掌中妙藥集》、《民間藥提要》等古籍記載,鰻魚乃滋補聖品,並廣泛用於治病解毒,藥膳鰻魚堪稱極品。
在台灣,最古老的吃法是在鰻魚中加入中藥材和米酒,以燉煮的方式料理,所燉出來的湯汁清香且味道鮮美。不過早期由於宗教信仰的關係,不忍殺生,所以做活鰻料理的人不多,加上一般人對「蛇」懼怕,而鰻魚的外型與蛇相似,在活鰻料理的推廣上,造成不小阻礙。
近年來,由於哈日風興起,國人也逐漸接受吃鰻魚的觀念,加上鰻魚冷凍食品的開發,使鰻魚食用更加便利。日式餐廳的蒲燒鰻定食、蒲燒鰻壽司,以及各大便利商店的蒲燒鰻便當,隨處可見的鰻魚料理,讓鰻魚不再是貴族食品。另外,政府為了推廣鰻魚,也將九九重陽節定為食鰻節,希望將鰻魚與「健康、長壽」連結,慢慢發展新的食鰻文化。
有中國味兒的枸杞燉鰻
在眾多台灣農漁產業中,鰻魚是最早國際化的產業,也因此,始終保持著求新求變的精神。從早年鹿港水試所研究推廣,逐漸青出於藍超越日本的鰻魚養殖技術,到近年來面臨大陸威脅,在品管及行銷方面的創新努力,使得活鰻出口在九0年代呈現短暫消退的現象,但到了2000年後,則又回復到八0年代黃金時期的水準。
習性神祕,卻不遠千里而來的白鰻,不僅在這個美麗之島落腳成長,成為台灣祭典與飲食文化的一部份,豐富了人們對鰻魚世界的想像,改善了窮鄉漁民的經濟困境,還激發了台灣人最引以自豪的活力與創意。
從某個角度來看,洄游數千里卻韌性十足的小小鰻魚,正是敢衝敢拼的台灣人最佳寫照,這股昂揚的生命力,不只台灣自己應該珍惜,也值得地球村人民激賞。